吴佳莹;张文渊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等离子融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的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腺样体肥大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的患儿92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传统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均在鼻内镜下实施手术,传统组采用刮匙和电凝结合的腺样体刮除术,观察组实施等离子融切术.治疗后随访1个月,评价手术效果、耳鼻喉症状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痊愈率54.3%、总有效率97.8%,均高于传统组的32.6%和89.1%;治疗后中耳炎评分(2.2±0.6)、鼻窦炎评分(1.8±0.3)、喉部症状评分(1.5±0.4)、并发症发生率4.3%,均低于传统组的(4.5±1.2)分、(3.5±1.5)分、(3.2±0.9)分与26.1%;手术时间(28.9±12.6)分钟、住院时间(2.4±0.8)天,短于传统组的(49.4±11.2)分钟与(4.6±1.3)天;术中出血量(10.3±2.6)ml,小于传统组的(15.4±3.1)ml.结论 鼻内镜下等离子融切术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并发鼻窦炎、中耳炎效果优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章伟敏;唐世雄;王耀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护理风险量化评估在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术前给予护理风险评估后开展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S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护理风险量化评估策略对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开展手术室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吕洁琼;陈彩文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血液透析(血透)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旨在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方法 调查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血透治疗半年以上的睡眠障碍患者80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睡眠障碍的原因,并提及干预措施的建议.结果 躯体症状70例(87.5%),心理因素48例(60.0%),年龄较大36例(45.0%),环境因素30例(37.5%),其他因素34例(42.5%).与国内常模比较,患者睡眠障碍SCL-90中的躯体症状、焦虑、抑郁、恐怖、总均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透患者睡眠障碍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的是躯体症状与心理因素,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原因,从合理安排透析时间及次数、合理药物、心理、日常生活及行为疗法方面进行干预,以改善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泼尼松治疗中老年弥散性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E)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86例中老年弥散性COPE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是否接受泼尼松分为联合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统计两组疗效、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联合组显效率(56.5%)明显高于对照组(45.0%);两组潮气量(TV)、肺活量(FVC)、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且联合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联合组两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泼尼松治疗中老年弥散性COPE患者效果较好,可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朱立颖;黄志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接受分娩镇痛的160例临产妇,随机分为0.125%罗哌卡因+0.4μg/ml舒芬太尼的对照组80例,0.125%罗哌卡因+0.5μg/kg右美托咪定的右美托咪定组80例,两组均采用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给药,无背景持续输注剂量.记录PCEA次数、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转剖宫产率及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右美托咪定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中的缩宫素使用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生后1分钟与5分钟的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EA次数、转剖宫产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规律间断注射,能够明显缓解产妇的分娩疼痛,缩短第一产程及第一产程中缩宫素使用率,降低瘙痒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剖宫产率,为分娩镇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张素芹;任铭;钱兴华;徐文平;钱晶;张引法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术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先进的、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使导管尖端处于上腔静脉的方法.施行PICC的主要目的是使药物能够直接进入血流速度快的上腔静脉,减少刺激性药物对血管造成的直接损害.同时, PICC也为慢性病需多次、长期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了一条便捷、安全、留置时间长的静脉通路.老年脑卒中患者一般年龄大,血管基础差,病程长,如长期静脉输液中采用PICC技术,可减少反复静脉穿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
作者:郑优群;傅国英;岑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予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照组予常规椎管内麻醉.结果 观察组手术开始时及开始后10分钟的HR低于对照组,MAP高于对照组;术后6、12、24小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Ramas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8%)低于对照组(1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股神经阻滞相对常规椎管内麻醉来说,较安全、稳定,对老年髋骨骨折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镇痛、镇静效果好.
作者:邵刚;孙浩亮;臧洪城;俞国灿;叶旭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围生期综合性护理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该院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2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分娩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尿潴留、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窘迫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第一、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生期综合护理干预用于初产妇阴道试产可显著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紧张情绪,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洪蕾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两组均口服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加服加味痛泻要方,4周后评定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明显高于对照组(77.1%),治疗后的中医症状评分、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痛泻要方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效果优于单用匹维溴铵,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抑郁焦虑状态.
作者:刘俊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水胶体敷料在新生儿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行鼻塞式CPAP治疗的新生儿60例,按照鼻塞固定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3M敷贴固定,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固定,比较两组72小时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鼻塞固定24、48、72小时的鼻部并发症分别为2例(6.7%)、3例(10.0%)、8例(26.7%);而观察组仅在鼻塞固定72小时出现并发症1例(3.3%).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3.3%).结论 水胶体敷料用于新生儿鼻塞式CPAP,可减少患儿鼻部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作者:徐桂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室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我科实施严格质量管理前的300份器械包设为对照组,实施严格质量管理后的300份器械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结果 观察组包布清洁合格率、包布完好率、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功能完好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消毒供应室参与手术室医疗器械清洗和包装质量管理,不仅提高了复用医疗器械的清洁工作效率,还提高了工作质量,为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帮助.
作者:蒋逸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尪痹胶囊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肩周炎患者81例,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关节松动术,主要有患者仰卧位,关节放松,肩关节外展;分离牵引;长轴牵引;外展摆动;外旋摆动;内旋摆动等操作20分钟,每日1次,连续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尪痹胶囊4粒,每日3次,连服4周.观察两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肩关节疾患治疗成绩判定标准(JOA)评分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7.5%);VAS评分(1.2±0.9)分,低于对照组的(1.7±1.0)分;JOA评分(16.5±2.3)分,高于对照组的(12.9±2.7)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尪痹胶囊联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周炎效果优于单用关节松动术,能缓解疼痛,提高肩关节功能.
作者:黄刚;彭育新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全程健康宣教在门诊输液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6年1—10月在该院门诊输液的患者360例,按入组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输液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程健康宣教.比较输液结束后两组患者对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及就诊满意度,并比较两组不遵医行为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液相关知识知晓得分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遵医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健康宣教应用于门诊输液患者中,不仅提高了患者输液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减少了不遵医行为,还增加了患者对就诊的满意度.
作者:罗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巨淋巴细胞增生症患者胸腹部CT的特征.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巨淋巴细胞增生症患者2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入院后行胸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CT诊断结果.结果 肿瘤部位前三位依次为腹部、胰头后方、腹膜后肾门区.形态为类圆形13例(65.0%),边界清晰12例(60.0%);有低或稍低密度12例(60.0%).密度较均匀6例(30.0%),病灶中心见不规则低密度区、腹部肿块见钙化的高密度病灶各7例(各35.0%).9例腹部病灶行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增幅为50~80HU.结论 早期巨淋巴细胞增生症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胸腹部CT检查胸腹部主动脉显著强化,延迟持续中度强化,为后续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郑建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远期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2014年3月至2016年8月该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予溶栓控制血压等常规对症处理,氯吡格雷口服,观察组联合依达拉奉静脉滴注,14天后评定疗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变化、出院6个月后的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出院6个月后生活自理能力评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近期神经功能和出院后的自理能力,且用药安全.
作者:钟承韵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笔者通过分析总结该院近年来在尿红细胞位相检测与报告中的经验,探讨其规范性;并结合该院的8120例尿红细胞位相报告结果进行阳性原因分析,讨论后认为尿红细胞位相检测是临床判断尿红细胞来源一种为经济方便的方法,对临床进一步诊治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丁金飞;范明亮;张士化;杨律;郑燕杰;张家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进行上肢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0.375%的罗哌卡因25ml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使用0.375%的罗哌卡因与0.1mg/kg的地佐辛混合液25ml进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起效、痛觉消失和镇痛持续时间,术中神经阻滞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及痛觉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神经阻滞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快,镇痛持续时间长,能有效改善术中神经阻滞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施明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的效果,及对患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该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112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6例.研究组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对照组采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28天后评价疗效,观察Th1/Th2细胞因子的变化.结果 研究组显效率80.4%,高于对照组的51.8%;IL-2、IFN-γ水平低于对照组,IL-4、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效果优于单用枸地氯雷他定,可有效纠正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问题.
作者:李霞;范建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接受透析治疗对自身叶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8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接受血液透析治疗50例,接受腹膜透析治疗38例;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8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叶酸水及低叶酸血症发生情况.结果 透析前观察组低叶酸血症发生率22.7%,而对照组为0;血清叶酸含量观察组(8.1±4.1)nmol/L,对照组(12.5±2.4)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液透析患者与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后血清叶酸含量虽均明显降低,但两者叶酸水平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清叶酸水平较低,且透析治疗会导致叶酸部分丢失,与是否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差别不明显,治疗期间需要适量补充叶酸.
作者:洪良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目的 观察健脑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效果.方法 该院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106例,按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两组均予常规基础治疗及吡拉西坦口服,观察组联合健脑益智汤,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MMSE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5.7%,略高于对照组的3.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脑益智汤联合吡拉西坦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后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且用药安全.
作者:吴萍 刊期: 2017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