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心通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效果观察

沙亮

关键词:脑心通, 脑梗死, 血液流变学, 内皮素-1
摘要:目的:探讨脑心通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注射阿替普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并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ET-1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脑心通辅助西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1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降压,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收缩压变异度(SBPV)和舒张压变异度(DBPV);并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液高切黏度(BV)、红细胞聚集指数(AI)、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SBPV、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MT和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BV、AI、TC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高血压水平及变异度,降低血液黏度和血脂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王智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辅助治疗早期Graves眼病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对早期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早期Graves眼病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1、3、6个月后两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C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早期Graves眼病,起效较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徐利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

    我院骨科自2011年6月开始,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和护理质控,控制无效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1-2],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现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护理质控,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亚彩;王茴芬;王雪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情景急救模拟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设计成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观察演练前后该科室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士急救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演练后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能提升急诊护理的综合能力。

    作者:黄维维;贺赛美;朱珊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成人无症状尿检异常45例临床分析

    肾病可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但部分肾病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仅尿检异常,给肾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回顾分析45例无症状尿检异常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要点。

    作者:梁贤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一贯煎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一贯煎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接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的患者180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一贯煎加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效果较好,且有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朱和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5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判断肿大淋巴结性质,采用四分法对肿大淋巴结进行评分,绘制ROC曲线,找出诊断临界值,然后评价该临界值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873,佳弹性评分临界点2.5分,以弹性评分1、2分判定为良性,3、4分判定为恶性,此时诊断淋巴结肿大性质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6.5%,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11.4%,准确率为84.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恶性左锁骨上淋巴结的作用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作为组织病理检查前的初筛方法,但应注意结合病史判断结果。

    作者:项燕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2010-2015年宁波市西门望春社区脑卒中120例康复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宁波市西门望春社区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社区康复的现状,分析其中98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社区康复的知晓率为49.2%,患者对社区康复的了解主要是医生告知和学习医学书籍,患者年龄、性别和脑损伤程度对康复方式选择无明显影响;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患者越倾向于选择专业康复机构。结论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知晓率低,社区康复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针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促进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

    作者:山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见性护理对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8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加强环境管理和风险控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各组IPROS 相关指标如生活能力、工疗情况、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及关心和兴趣均较半年前有显著改善;半年后,观察组IPROS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疾病暴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是可行和有效的。护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基于统计归纳的行为预测,从而在暴力行为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二是与患者深入接触后,通过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以该院176例DN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对照组单独口服厄贝沙坦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24hUP)、尿肌酐(U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UP、UCr下降更明显,CCR升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效果良好,更利于控制肾脏组织的高压状态,降低患者UCr、24hUP,提高CCR,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俞碧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品管圈活动在改善护士延时下班问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解决护士延时下班问题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收集2013年6月1—30日各班护士延迟下班的次数、延迟时间及原因,并应用柏拉图确定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拟定有可行性、重要性、经济性的措施:提升工作积极性及效率,制定交接班标准化流程,前移集中护理操作的时间点。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后,护士延时下班率由87.3%降至32.3%,各班次平均延时时间明显缩短,护士满意度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法有效改善了护士延时下班的问题。

    作者:应晓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妇科千金胶囊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1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分泌物、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泌物、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经治疗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辅助阿奇霉素是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张叶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预约挂号流程宣教对妇科出院患者门诊复查预约挂号率的影响

    目的: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出院后门诊复诊预约挂号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妇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宣传并指导预约挂号流程,对照组100例通过电话回访患者复诊时挂号方式。结果观察组预约挂号率为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约患者大学学历者多,子宫肌瘤患者预约率高。结论通过加强预约挂号流程宣教可使妇科住院患者出院后门诊复诊预约挂号率得到提高。

    作者:邱笑飞;李小萍;淮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灌肠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疗效,且用药较安全。

    作者:马月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按心脏介入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睡眠相关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2周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周内治疗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介入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高原与平原地区产妇围生期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014年6—9月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市第六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高原组比较,平原组产妇平均年龄偏大,体质量指数高,初产妇所占比重大,产检次数明显增加。高原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尤其是贫血。高原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平原组,而早产或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结论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及管理,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预防早产及过期产,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怡;刘石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应用SHINOW 9.0管理软件成功招募机采献血者的体会

    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00年开展机采成分血工作,其纯度及浓度高、临床效果好。由于机采血小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动员和招募机采血源成为发展无偿献血的重点和难点。从全血献血者中发展机采献血者,将初次献血者发展成固定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成为机采献血招募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保证血液供应质量的有效方法[1]。目前机采血源的关键问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并保持血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及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青岛市中心血站应用SHINOW 9.0管理软件用于招募机采献血者,大大提高了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力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玉;王春梅;袁蓉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医用胶在颜面部皮肤裂伤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医用胶处理颜面部皮肤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6例颜面部皮肤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消毒清创处理,对照组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给予常规丝线缝合,观察组用医用胶粘合处理伤口。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愈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待皮肤伤口张力较小、病情不太严重者,采用医用胶进行粘合处理,其效果明显优于缝合处理。

    作者:段园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通知

    本刊在每篇文章首页左下角增加了作者简单信息。投稿时务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及科室、邮编、通信作者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同篇稿件有2名及以上作者时,请分别注明工作单位及科室。若为基金项目,请务必加上项目编号,投稿时同附基金批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 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缓解颈肩部疼痛,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松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