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aFGF)与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治疗面部外伤的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46例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清创后分别应用rh-aFGF和rh-bFGF 喷于创面并一期缝合,每日消毒后换药。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伤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见疼痛及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与rh-bFGF相比,应用rh-aFGF 能缩短面部外伤伤口的愈合时间,且用药安全。
作者:孙瑞朋;孙静;徐丽娟;赵连魁;易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对早期Graves眼病的疗效。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早期Graves眼病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其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脉注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半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比较治疗1、3、6个月后两组临床活动性评分(CAS)。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3、6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CAS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皮质激素冲击疗法联合常规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早期Graves眼病,起效较快,能有效减轻患者眼部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徐利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同期与分期切开挂线法联合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治疗混合痔合并肛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混合痔合并肛瘘患者79例,根据患者实施肛瘘和痔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分期组39例先行挂线疗法治疗肛瘘,肛瘘痊愈后采用PPH 治疗混合痔;同期组40例在切开挂线法后立即实施PPH 治疗混合痔。比较两组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同期组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分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分期组,术后第7天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切开挂线法联合PPH治疗混合痔合并肛瘘操作简单,可避免二次手术,能减少患者痛苦,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总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叶卓敏;吴绍飞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厄贝沙坦片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效果。方法以该院176例DN 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8例,对照组单独口服厄贝沙坦片,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24hUP)、尿肌酐(UCr)和肌酐清除率(CCR)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4hUP、UCr下降更明显,CCR升高更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DN效果良好,更利于控制肾脏组织的高压状态,降低患者UCr、24hUP,提高CCR,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俞碧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比较经耻骨上前列腺切除术(SPP)与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至2014年9月该院收治的142例BPH 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对照组给予SPP治疗,观察组给予TUVP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状况、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残余尿量(PVR)、大尿流率(Qmax)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治疗后IPSS与PV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Qmax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SPP手术相比,TUVP治疗老年BPH效果良好,患者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
作者:边建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医用胶处理颜面部皮肤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该院急诊外科收治的96例颜面部皮肤裂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消毒清创处理,对照组在局部浸润麻醉下给予常规丝线缝合,观察组用医用胶粘合处理伤口。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愈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待皮肤伤口张力较小、病情不太严重者,采用医用胶进行粘合处理,其效果明显优于缝合处理。
作者:段园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后停用阿司匹林与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本院接诊的因上消化道出血的冠心病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门诊就诊的病情稳定且不伴上消化道出血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均停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并给保护胃黏膜、止血等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行电子胃镜检查,检测患者停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前1天及停药后l、7、14天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表达率。统计停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个月内入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检测对照组入组第1天的血小板聚集率、CD62p表达率,并与观察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47例行电子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胃炎11例(23.4%),食管静脉曲张3例(6.4%),胃溃疡7例(14.9%),十二指肠溃疡8例(17.0%),18例(38.3%)可见急性胃黏膜病变。停用阿司匹林后1天血小板聚集率及CD62p表达率均较停药前1天显著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时间及CD62p表达率均呈升高趋势。结论冠心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停用阿司匹林可使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邵明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提高妇科住院患者出院后门诊复诊预约挂号率。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在该院妇科住院的患者200例,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进行宣传并指导预约挂号流程,对照组100例通过电话回访患者复诊时挂号方式。结果观察组预约挂号率为5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预约患者大学学历者多,子宫肌瘤患者预约率高。结论通过加强预约挂号流程宣教可使妇科住院患者出院后门诊复诊预约挂号率得到提高。
作者:邱笑飞;李小萍;淮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将188例有暴力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加强环境管理和风险控制,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结果半年后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各组IPROS 相关指标如生活能力、工疗情况、社交能力、讲究卫生及关心和兴趣均较半年前有显著改善;半年后,观察组IPROS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精神疾病暴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是可行和有效的。护理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两点,一是基于统计归纳的行为预测,从而在暴力行为发生前采取有效措施;二是与患者深入接触后,通过相关的护理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作者:李婕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我院骨科自2011年6月开始,用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和护理质控,控制无效住院日,减少平均住院日、术前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1-2],提高住院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现将单病种质量控制指标—护理质控,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叶亚彩;王茴芬;王雪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案例演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急诊科常见的危重急症设计成案例,进行情景模拟演练。观察演练前后该科室护理人员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绩,护士急救能力的自我评价。结果急诊科护士急救理论和操作技能考核演练后成绩较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综合急救能力均得到提高。结论情景急救模拟演练能提升急诊护理的综合能力。
作者:黄维维;贺赛美;朱珊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睡眠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60例住院患者按心脏介入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睡眠相关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2周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2周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周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周内治疗完全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介入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张新红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优化出院结账服务流程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方法2014年4—7月该院推出“床旁结算”这一便民服务的举措,患者出院结账由护士代劳完成,统计此时间段的出院人数和床旁结算率、办理结算的时间、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出院床旁结算后,全院有30906例(72.7%)患者实施床旁出院结算,床旁结算率逐月上升,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通过床旁结算方式来优化原有出院结算流程,提高了办理效率和患者的满意率,提升了医院的优质服务。
作者:杨卫青;何菁菁;陈淑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分析一贯煎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接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治疗的患者180例,将其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一贯煎加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贯煎加味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阴性胃溃疡效果较好,且有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
作者:朱和堂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疗效。方法对100例脑梗死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注射阿替普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脑心通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ET-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效果良好,并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ET-1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沙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辅助阿奇霉素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17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给予妇科千金胶囊联合阿奇霉素。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分泌物、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分泌物、宫颈病变程度症状积分经治疗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千金胶囊辅助阿奇霉素是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张叶平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常规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214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降压,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收缩压变异度(SBPV)和舒张压变异度(DBPV);并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颈动脉斑块面积、血液高切黏度(BV)、红细胞聚集指数(AI)、总胆固醇(T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SBP、DBP、SBPV、DBP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MT和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BV、AI、TC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抗高血压药物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高血压水平及变异度,降低血液黏度和血脂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作者:王智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观察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颈椎病患者20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推拿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刀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随访3个月,观察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VAS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刀配合推拿治疗颈椎病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控制症状,缓解颈肩部疼痛,降低复发率。
作者:陈松青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口服米非司酮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7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中药灌肠,比较两组血清性激素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低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催乳素(PR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口服米非司酮配合中药灌肠有助于改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性激素水平,提高疗效,且用药较安全。
作者:马月芬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胎儿腹裂畸形相对少见,一旦发生,除少部分患儿可在后天经过手术修复外,大多数患儿难以健康成长,给患儿和家长带来沉重的身心负担[1]。产前筛查对于及时发现胎儿畸形有重要意义,影像学检查是本病常见的产前筛查手段[2]。
作者:徐张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25岁,右膝关节疼痛、肿胀半年余,近日不适加重就诊。既往无明显外伤史。查体:右膝关节明显肿胀,皮温升高,皮肤颜色尚正常,右股骨远端内侧髁压痛(+),未扪及骨擦感,关节屈伸活动时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双侧腹股沟区及锁骨区未扪及肿大淋巴结。X 线检查:右股骨远端内侧见膨胀性、偏心性骨质破坏区,直达股骨远端关节面下,骨质破坏区与正常骨交界区部分模糊不清,并可见筛孔状骨质破坏,病灶内见纤细骨嵴分隔影,未见明显钙化及骨化影,病灶无明显硬化带及骨膜反应,膝关节面见病理性骨折征象,骨折断端未见移位,周围软组织肿胀明显(图1-2)。实验室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阴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梅毒螺旋体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阴性,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正常,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轻度升高。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相关辅助检查等,首先考虑右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溶骨性骨肉瘤不除外。后患者转北京301医院行右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经病理证实为骨巨细胞瘤,有恶变倾向。
作者:文远峰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无肾损伤患者34例为对照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42例为观察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浆Hcy、血清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绘制Hcy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判断其诊断价值。随访2年观察糖尿病肾损伤患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Hcy、BUN与S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y受试者ROC曲线AUC为0.859,95%可信区间为0.778~0.941。佳截断点为13.85μmol/L,其诊断灵敏度为75.6%,特异度为83.4%。观察组中,高Hcy(≥13.85μmol/L)患者2年内发展为糖尿病肾病比例明显高于低Hcy(<13.85μmol/L)患者。结论 Hcy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士君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肾病可导致肾衰竭和尿毒症,是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的重要原因[1]。但部分肾病患者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仅尿检异常,给肾病的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回顾分析45例无症状尿检异常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诊断要点。
作者:梁贤林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鉴别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性质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患者52例,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判断肿大淋巴结性质,采用四分法对肿大淋巴结进行评分,绘制ROC曲线,找出诊断临界值,然后评价该临界值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价值。结果 ROC曲线线下面积为0.873,佳弹性评分临界点2.5分,以弹性评分1、2分判定为良性,3、4分判定为恶性,此时诊断淋巴结肿大性质的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76.5%,误诊率为23.5%,漏诊率为11.4%,准确率为84.6%。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诊断恶性左锁骨上淋巴结的作用中具有较高准确率,可作为组织病理检查前的初筛方法,但应注意结合病史判断结果。
作者:项燕妮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产妇的产科相关因素的差异。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比较2014年6—9月拉萨市妇幼保健院与北京市第六医院住院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与高原组比较,平原组产妇平均年龄偏大,体质量指数高,初产妇所占比重大,产检次数明显增加。高原组贫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低蛋白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尤其是贫血。高原组剖宫产发生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均明显低于平原组,而早产或过期产、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平原组。结论加强产妇产前检查及管理,积极防治产科并发症,预防早产及过期产,是提高高原地区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
作者:刘怡;刘石萍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社区康复现状及患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宁波市西门望春社区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社区康复的现状,分析其中98例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对社区康复的知晓率为49.2%,患者对社区康复的了解主要是医生告知和学习医学书籍,患者年龄、性别和脑损伤程度对康复方式选择无明显影响;学历越高,收入越高,患者越倾向于选择专业康复机构。结论脑卒中患者对社区康复知晓率低,社区康复要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针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促进患者及时进行康复护理和训练。
作者:山凤英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静脉给药是我国住院患者的主要给药形式和重要治疗手段,据报道输液治疗在国外达45%~76%,我国达70%以上[1],输液加药比例高,各病区护士都是在各自的治疗室进行药物配置(混合),工作量很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早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欧美国家,20世纪80年代上海、北京等多家医院建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2年后县市级医院陆续开展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工作,减轻了一线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静脉药物使用的安全性。
作者:徐行仙;周建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中药房的工作是医院整体工作的一部分,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中医临床治疗的效果。为了分析基层医院中药房存在的问题,加强质量管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及患者,现将我中心中药房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如下:1中药房管理中的问题。
作者:杨靖罡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衢州市Rh 阴性无偿献血者档案的建立与应用情况。方法从无偿献血者中筛查出Rh 阴性献血者,建立详细档案数据库,通过定期宣传教育、人文关怀等管理,使其成为血站流动的Rh阴性血库。结果2002—2013年衢州市参与无偿献血者共99565人,筛查出Rh 阴性献血者471人,占无偿献血人群的0.5%,471人献血872次,献血量273100ml,有效保障了Rh 阴性患者临床用血。结论只有采取多样化形式招募Rh 阴性献血者,加强Rh阴性无偿献血者队伍的建立和管理,才能切实保障临床Rh 阴性用血需求。
作者:王彩云;徐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青岛市中心血站自2000年开展机采成分血工作,其纯度及浓度高、临床效果好。由于机采血小板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动员和招募机采血源成为发展无偿献血的重点和难点。从全血献血者中发展机采献血者,将初次献血者发展成固定献血者,建立一支固定的无偿献血队伍,成为机采献血招募工作者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保证血液供应质量的有效方法[1]。目前机采血源的关键问题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更好地开发并保持血源的有效性、稳定性和安全性,更及时高效地服务于临床。青岛市中心血站应用SHINOW 9.0管理软件用于招募机采献血者,大大提高了机采献血者的招募力度,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作者:单玉;王春梅;袁蓉蓉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解决护士延时下班问题中的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活动小组,收集2013年6月1—30日各班护士延迟下班的次数、延迟时间及原因,并应用柏拉图确定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拟定有可行性、重要性、经济性的措施:提升工作积极性及效率,制定交接班标准化流程,前移集中护理操作的时间点。结果应用品管圈管理后,护士延时下班率由87.3%降至32.3%,各班次平均延时时间明显缩短,护士满意度提升。结论应用品管圈管理法有效改善了护士延时下班的问题。
作者:应晓莹 刊期: 2015年第14期
科室是医院实施医疗服务工作的主体,护士长是一线护士的直接领导者和管理者,是院部领导和科室成员之间的中间纽带,要敢于管、善于管,在管理中不断变化思路和方法。管理是一门学问,需要讲究艺术和策略。管理结果的好坏是这个管理过程的对与错,护士长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合理分配资源,管理好你的团队里的人和事、财和物,一直以来是我们探讨的话题。笔者从事基层医院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十年余,现就护士长的管理策略与大家分享。
作者:彭晓丽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一、标准起草背景为推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落实,2009年10月10日,原卫生部印发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09版)》,要求各地在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时遵照执行。2011年进行了修订,界定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服务要求、考核指标以及相关健康管理表格。
作者:国家卫计委网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刊在每篇文章首页左下角增加了作者简单信息。投稿时务请注明作者所在单位及科室、邮编、通信作者姓名、电话、电子邮箱;同篇稿件有2名及以上作者时,请分别注明工作单位及科室。若为基金项目,请务必加上项目编号,投稿时同附基金批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农村中医适宜技术专栏学分考试试题”及答题卡已在2015年第9期杂志上刊登。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
近来本刊接到多位作者电话,反映有人以本刊编辑部的名义要求投稿者汇寄200元订金。对此,本刊郑重声明,本刊从未向任何一位作者以任何形式收取过订金或高额版面费,作者如收到此类电(函),请勿相信,并请函告本刊编辑部来电(函)者的姓名、通讯处。请作者注意:投寄本刊稿件一律通过采编系统(www.crmp.cn,按提示进入),勿寄个人。投稿成功后本刊会以邮件形式告知稿件编号和审稿费(30元)事宜。未按要求投寄或汇款造成的经济损失本刊不承担责任。如有疑问,可电话咨询:010-67155142,联系人:陈娟。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编辑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一、我刊2015年除保留原有特色栏目外,针对基层卫生工作者临床经常遇到的问题,重点办好“心血管临床热点漫谈”(2014年第21、23期已先期刊出《有关他汀类调脂药抗动脉粥样硬化新指南的争议》《如何认识和评价新版美国高血压管理指南》两文),敬请读者关注,并对我刊的“重点栏目”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作者:《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发行部 刊期: 2015年第14期
本刊2015年第22卷第13期《比较氯沙坦与普萘洛尔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一文,第20页“摘要”第2行“天晴甘美”更正为“天晴甘平”;第5行“DSV”更正为“DPV”;第6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更正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文右栏第11行删除“;”。第21页“讨论”第1行“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破裂血”更正为“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伴出血”。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