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石家庄平安医学专业学校招生简章

关键词:石家庄, 医学专业
摘要: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阴道分泌物两种检法比较观察

    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国内普遍应用湿片镜检法。但湿片镜检法存在对操作者经验要求高、主观性强等缺点。笔者对本院门诊305例妇女的阴道分泌物同时进行阴道炎五联检法和白带常规湿片镜检,比较两种方法检出结果的差异。

    作者:郑新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镜下三种不同方法治疗Dieulafoy病出血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内镜下三种不同方法治疗 Dieulafoy 病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2例经内镜诊断为Dieulafoy病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金属钛夹组、注射组、金属钛夹联合治疗组(联合组)3组,各24例,分别行内镜下钛夹、注射、钛夹联合注射治疗。结果联合组全部止血成功率,高于另外两组;且无再次出血及转手术治疗,明显少于另两组。结论内镜下钛夹联合注射是治疗 Dieulafoy 病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汪洋;盛显仓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神阙穴温和灸治疗老年人失眠症33例

    失眠症是睡眠的启动与维持困难,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需要的睡眠障碍[1]。由于生理原因,老年人失眠容易被忽视。笔者运用神阙穴温和灸治疗33例老年人失眠症患者取得一定疗效,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原发性失眠症老年患者33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2]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61~72岁;病程10个月至7年不等;睡眠时间3h以上,不足6h。患者有慢性肺部疾患11例(33.3%),高血压病10例(30.3%),焦虑7例(21.2%),习惯性便秘者6例(18.2%),冠心病5例(15.2%),糖尿病、抑郁各3例(各9.1%)。就诊时以上基础疾病基本稳定。

    作者:郑明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雾化吸入阿米卡星辅助治疗肺结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雾化吸入硫酸阿米卡星联合全身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50例肺结核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3例仅给予全身抗结核以及抗感染、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77例则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给予硫酸阿米卡星雾化吸入治疗。对比治疗后相关指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肺结核症状均有一定程度缓解,观察组效果更佳,其痰涂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缩小率均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4.8%,明显高于对照组(84.9%)。除呼吸困难症状以及空洞闭合/缩小率等指标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雾化吸入硫酸阿米卡星辅助治疗肺结核,可有效缓解结核病症状,还可以促进痰菌阴转、病灶愈合以及空洞闭合。

    作者:赵旭宏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绍兴县孕中期胎儿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随访

    目的:了解孕中期产前筛查对降低唐氏综合征等出生缺陷发生率的作用。方法对24866例孕中期孕妇进行血清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E3)、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检测,计算风险率,对高风险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高风险孕妇1072例,其中21三体高风险881例,检出唐氏综合征5例;18三体高风险83例,检出18三体综合征3例;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108例,检出NTD 12例,死胎7例。随访发现,低风险中21三体假阴性1例;其他各类异常101例。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联合产前诊断,可以降低出生缺陷,提高优生优育水平,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作者:赵慧萍;陶琴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药自拟方辅助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4例激素依赖性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撤减泼尼松,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泼尼松剂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6个月以后观察组哮喘临床症状评分、泼尼松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停用泼尼松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予宣肺化痰、降气平喘、养阴补血、活血凉血等综合疗法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激素用量和使用时间。

    作者:陈慧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额颞叶痴呆伴Kluver-Bucy综合征1例诊治分析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老年病房经常收治认知功能障碍者,笔者所在中心病房自2006年启用以来共收治痴呆患者203人次,包括阿尔茨海默症、中风后遗症等。2012年6月诊治1例额颞叶痴呆患者,现对其进行分析。1病例资料1.1临床表现及病史患者男,58岁,退休司机,因妄想、思维错乱伴口部明显过多活动3年入院。患者意识清楚,精神状况不稳定,睡眠差,二便及日常生活需家人陪护照料。患者家人3年前发现其有妄想、情绪低落、意志消沉、思维错乱、回答不切题、语言表达障碍及注意力涣散等行为异常,且逐渐加重,治疗后认知及行为异常改善不明显。半年前,患者出现口部过多活动,表现为不停咀嚼,甚至把肥皂放入口中咀嚼;且有贪食症状,尤其贪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无效。追问病史,5年前即出现性行为亢进,并因此而离婚。查体:肥胖体型,步态不稳,回答不切题,定时定向、计算能力受损,执行力受损,四肢肌力呈铅管状增高,站立困难,四肢肌力5级。患者有糖尿病病史10余年,曾住院治疗,用胰岛素控制,后改为口服降糖药,空腹血糖控制在6.7~7.9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8~13.0mmol/L。

    作者:郑敏芳;朱大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婴儿型脊髓性肌萎缩症1例

    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累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细胞,导致进行性、对称性肌萎缩和肌张力减低。本症早期发现和诊断较困难,容易误诊。笔者现就临床工作中诊治的1例脊髓性肌萎缩患儿进行分析和讨论。1病历摘要患儿男,61天,因咳嗽、气促4天,呼吸停止复苏后20分钟入院。系G1P1足月自然分娩,无产伤窒息史,人工喂养至今,既往体健。父母体健。近1周患儿吃奶减少,有呛奶,活动减少。4天前开始出现咳嗽,单咳,不剧烈,伴气促,无发热、呕吐、腹泻,无抽搐,在我院门诊予抗感染、雾化吸入等治疗4天,未见好转。20分钟前在门诊输液时突发面唇发绀,转至急诊,即予吸痰、气管插管,呼吸囊正压通气,收住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作者:江金彪;潘丹峰;林应荣;罗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绍兴市越城区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调查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中孕产妇保健管理现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对2012-2013年越城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7788例孕产妇保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动人口孕产妇早孕建册率、产后访视率、产前筛查率及系统管理率明显低于本地户籍孕产妇,高危产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本地户籍孕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各部门间的合作,建立多部门联合机制,建立流动人口孕产妇的系统管理模式,是降低孕产妇与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钱小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糖尿病性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比较分析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糖尿病性脑出血32例与非糖尿病性脑出血35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组头晕头痛、呕吐、语言障碍、瘫痪、脑部再出血发生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的血压升高与神志不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糖尿病性脑出血的临床症状较重,危害较大。

    作者:王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管外肺水监测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失血性休克患者33例,据EVLWI分为A、B、C三组,比较三组ICU 住院日及复苏达标后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后0、24、48h 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乳酸、复苏后液体出入量。结果 C组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复苏所用液体量多,B 组次之,A 组少。C组各时点CI、PaO2/FiO2值低,hs-CRP、GEDVI、BNP值高。A、B两组CI、hs-CRP接近,C、B两组PaO2/FiO2、BNP、GEDVI 值0时点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PaO2/FiO2、BNP 低于B 组,GEDVI 高于B 组,复苏达标后24、48h时B组液体入量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VLWI与容量负荷及炎症反应有关,影响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过程中应监测并控制血管外肺水。

    作者:赵辉;陈鹏;郑贞苍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可视喉镜与直接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行择期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直接喉镜气管插管,观察组采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记录两组气管插管前及插管后2min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变化,比较两组插管时间及一次插管成功率。结果应用可视喉镜的观察组插管前后HR 没有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P 略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插管后的 HR 及 MAP 较插管前均有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插管时间短,一次插管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视喉镜较传统的直接喉镜有着明显优势。

    作者:王敬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成人慢性咳嗽105例病因分析

    持续或反复咳嗽超过3周、X线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咳嗽为主要或唯一症状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也称为慢性咳嗽[1]。慢性咳嗽病因复杂,特征性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困难。笔者就我院呼吸内科2011年10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成人慢性咳嗽105例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5例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慢性咳嗽诊断标准,排除与咳嗽相关的其他慢性疾病[2]。其中男65例,女40例;年龄22~74岁,平均41岁;病程3个月至4年,平均6.7个月。

    作者:华娟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肠功能性疾病453例消化道钡餐造影分析

    消化道钡餐造影(GI)作为临床消化道首选的检查方法被广泛应用。以往的检查中,主要注重于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器质性病变,忽略了消化道功能性改变。笔者在检查中发现,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上消化道临床症状,却找不到消化道管壁及管腔的原因,为胃肠道功能性改变引起。为此,本文对453例此类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卢延江;刘小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加味川芎茶调散联合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0例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单纯的现代医学或纯中医均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几年来,笔者采用川芎茶调散加全蝎、蜈蚣为基础方,再结合辨证论治用药,同时联合应用盐酸氟桂利嗪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门诊患者60例。其中男23例,女37例;年龄14~62岁,平均33岁;病程3个月至24年不等,平均7年。辨证分型:气虚型21例(35.0%),血虚型15例(25.0%),痰瘀型9例(15.0%),肾虚型7例(11.7%),风邪型5例(8.3%),肝阳型3例(5.0%)。

    作者:樊志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88)

    10.16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D)又名震颤麻痹,主要发生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一种老年常见的慢性进展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反射障碍。PD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其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神经元已减少60%~80%,并且神经元变性在发病后继续加重,这是导致PD临床病程呈进行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对PD的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应采取包括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等综合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为首选,手术治疗则是有效补充手段。用药原则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坚持“剂量滴定”、“以小剂量达到满意效果”。同时强调个体化治疗,不仅要考虑病情特点,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就业状况、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尽量避免或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药物治疗特别是使用左旋多巴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常见脊柱病的整脊疗法讲座第十二讲颈椎关节脱位、寰枢关节紊乱症和项背肌筋膜炎

    第一节颈椎关节脱位颈椎关节脱位是指上位颈椎的下关节突向前滑移,与下位颈椎的上关节突正常解剖关系被破坏,形成的半脱位或脱位。颈椎的关节面较平,关节囊较为松弛,外伤时容易出现半脱位。

    作者:吕选民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的效果。方法112例EISH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7例。两组均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观察组加用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疗程8周。记录两组第2、4、6、8周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压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的SBP、DBP 及脉压均明显下降,从治疗2周时开始观察组SBP、脉压降幅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DBP无论治疗前后均在正常范围内。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EISH,可以明显降低SBP,缩小脉压,而DBP 下降不明显,具有降压平稳、有效、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作者:潘海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急性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提高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方法预先启动应急预案,正确分诊,保持气道通畅给氧,对症治疗进行抢救。加强基础护理、专科护理、病情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同时给患者家属及单位领导予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结果来院时已死亡2例,因病情危重转上级医院1例,余5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提前启动应急预案、分工合作的急救团队、抢救措施的有效实施、精心的专科基础护理,能够使群体窒息性气体中毒的患者转危为安。

    作者:沙世钟;周健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考试复习题(11)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