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9例临床病理分析

刘进平;金良

关键词:原发性, 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临床, 甲状腺恶性肿瘤, 结外淋巴瘤, 病理学检查, 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病理资料, 病理特征, 影像学, 误诊率, 特异性, 患病率, 术后, 患者
摘要: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PTL)约占甲状腺恶性肿瘤的1%~4%,不足结外淋巴瘤的2%[1].由于PTL患病率低,临床及影像学无特异性表现,术前误诊率较高,术后病理学检查才能明确诊断[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例PLT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粘连性肠梗阻32例的护理

    粘连性肠梗阻占整个肠梗阻的40%~60%,其中80%是手术所致[1].粘连性肠梗阻因肠管壁炎性水肿、渗出、粘连而形成,为腹部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引发肠管缺血,造成梗阻性肠坏死.2008年6月至2011年1月我院收治32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与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作者:沈明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用于双侧乳腺癌7例报告

    乳腺癌患者术后大多需要辅助化疗6~8个疗程,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刺激很大,建议经中心静脉给药.而乳腺癌术后其患侧肢体是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穿刺置管的禁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则成为双侧乳腺癌患者化疗的首选措施.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因颈部的解剖特点,对定位的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且易受患者体形和穿刺时头、颈部活动的影响,定位困难,置管失败率较高.

    作者:沈超君;余力;马兆生;陈姬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青壮年缺血性脑卒中53例临床分析

    脑卒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多发于老年人,近年来青壮年发病逐年增多.2000年1月至2011年1月,本院收住的初次发病,且病例资料完整的青壮年脑卒中患者有53例,现将资料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3例中男40例,女13例;年龄18~45岁;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

    作者:闻惠成;章可谓;盛燕儿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宫内宫外异期复孕1例

    患者,27岁,因停经3个多月,下腹痛3小时,于6月20日急诊入院.末次月经3月9日,患者诉曾在外院用促排卵药(具体不详),停经一个月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予保胎治疗后好转.入院当天15时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疼痛,呈持续性,较剧,无阴道流血,到当地妇幼保健院B超检查,提示:中期妊娠、腹腔中等量积液,遂急诊入院.入院时患者呈急性痛苦貌,体温37.3℃,脉搏98次/分,血压110/70mmHg,腹肌紧张,压痛(+),触诊不满意,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4ml.妇检:阴道畅,内有少量分泌物,无血迹,宫颈闭,举痛不明显;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压痛(+),双附件触诊不满意,遂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中发现子宫如孕3个多月大小,腹腔积血500ml,血块100g,右侧输卵管壶腹部增粗约4cm×2cm×2cm,呈暗红色,未见破裂口,右侧卵巢及左附件未见异常.行右侧输卵管切除术,解剖可见陈旧性血块,未见明显绒毛组织.术后予抗感染保胎对症治疗.

    作者:施伟亚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液及血清肿瘤刺激因子水平测定结果分析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主要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是一种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可引起腹痛、不孕以及其他不良后果,虽然是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种植的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1].

    作者:潘敏珠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老年股骨颈骨折46例护理要点

    股骨颈骨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于老年人的骨折,术后易发生各种并发症.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科对4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60~86岁.其中2例(4.3%)伴两处以上骨折.30例(65.2%)伴有基础疾病,其中心血管系统疾病10例,呼吸系统疾病6例,脑神经系统疾病6例,消化系统疾病3例,糖尿病4例,低蛋白血症1例.手术类型:切开复位加压螺钉内固定术28例(60.9%),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39.1%).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21.7%),其中肺部感染4例,应激性溃疡出血3例,压疮2例,泌尿道感染1例,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治愈出院.

    作者:熊素娟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麻杏石甘汤加减医案三则

    麻杏石甘汤又称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原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是扶正解表的实用方剂.近年来,笔者在此方基础上随证加减化裁治疗肺热咳嗽、热哮、隐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摘录三则,供同道参考.

    作者:陈家鼎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6805例结果分析

    据统计,我国每年可能有50万~60万甚至更多缺陷儿出生[1].目前,胎儿先天畸形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早期明确诊断便显得尤为重要.产前超声筛查作为胎儿畸形诊断的基本手段,有助于提高胎儿畸形的检出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樊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食管癌82例术后并发症分析与护理要点

    手术切除是目前治疗食管癌的首选方法,由于手术创伤、肺部感染、营养状况差等原因容易发生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恢复,甚至严重影响其生命安全.现对我院2008-2010年收治的82例食管癌患者的术后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护理要点.

    作者:胡赛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测定对冠脉狭窄判断的临床意义

    作为评估动脉僵硬度的一个指标,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我们通过对132例冠状动脉造影病人PWV的测定,来探讨PWV的测定对冠心病冠脉狭窄判断的临床意义.

    作者:吕炜俊;李浙成;胡智星;童跃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内科疾病处方用药解析(65)

    7.2 低血糖症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糖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一般以血糖浓度<2.8mmol/L作为低血糖症的标准.临床上按低血糖症的发生与进食的关系分为空腹低血糖症和餐后低血糖症.反复发生空腹低血糖提示有器质性疾病;餐后引起的反应性低血糖症,多见于功能性疾病.某些器质性疾病(如胰岛素瘤)虽以空腹低血糖为主,但也可有餐后低血糖发作.反复严重低血糖发作且持续时间长者,可引起不可恢复的脑损害,故应及早识别、及时防治.治疗包括两方面:一是解除神经缺糖症状,二是纠正导致低血糖症的各种潜在原因.确诊为低血糖症尤其空腹低血糖发作者,大多为器质性疾病所致,应积极寻找致病原因进行对因治疗.若因药物引起应停药或调整用药;反应性低血糖症者选择含低碳水化合物及高蛋白的食物,并注意少量多餐的进食方法;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者用激素替代治疗;疑胰岛素瘤者,则应术前明确定位并进行肿瘤切除术,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婴儿辅食添加的目的及原则

    为了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所添加的食物叫做辅助食品,简称辅食.年龄愈小生长发育愈快,所需营养的全面性也愈迫切,若有不足即可对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还影响到智力发育.婴儿逐月增长,母乳将不能完全满足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故当婴儿满6个月时及时添加辅食尤为重要.婴儿食物由母乳或奶粉逐渐过渡到接近成人的饮食,是一个艰难又是必经的过程.婴儿期是生长发育高峰期,身高的生长速度为儿童期的4~5倍,如果第一年少长了数厘米,以后可能身材矮小,永远达不到好的身高潜能.因此,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到了一定的时候要逐步添加必要的辅助食品或断奶食品,以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

    作者:苗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断裂4例的护理

    输尿管细长而柔软,有一定活动性,且深居腹膜后,受脂肪、肌肉良好保护,故腹部外伤很少累及输尿管,闭合性腹部外伤引起输尿管断裂临床极少见[1],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输尿管损伤后期表现为尿漏、血尿等.

    作者:刘伟仙;梁建丽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横结肠多处破裂一期修复成功1例报告

    1 病历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车祸后镰刀刺伤腹部1h急诊入院.经系统查体、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明确诊断为腹部开放性损伤,腹腔内出血,弥漫性腹膜炎,腹腔金属异物,失血性休克.在积极抢救休克的同时行术前准备,急诊全麻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积血约2500ml,并有大量胃及肠内容物遍布腹腔,腹腔污染较严重,胃大弯伤口长约12cm全层裂开,横结肠中部至脾曲对系膜缘侧见3处斜行伤口,依次长约4.0cm、3.0cm、3.0cm,均全层裂开,伤口间距依次为6.0cm、5.0cm,脾下极脏面被膜两处裂伤.给予头孢吡肟3.0g静脉注射,将胃肠损伤处夹闭,吸净腹腔积血及污物.胃、脾损伤修补完毕,给予横结肠损伤彻底清创并修剪边缘,横行全层缝合伤口外加浆肌层缝合,修补完毕查修补处血运良好无水肿.准备行盲肠造口术,与盲肠壁沿结肠带切开约1.0cm,吸净盲肠内容物,置入心包引流管1枚,缝合切口,浆肌层双荷包内翻缝合包埋造瘘管,并于右下腹壁另戳口引出,将造瘘管周围的盲肠壁浆肌层与侧腹膜缝合固定数针,确保无张力.用大量温盐水冲洗腹腔至水清,甲硝唑液冲洗,于胃、横结肠修补处附近及盆腔各置入1枚胶管引流,分别自腹壁另戳口引出,关腹术毕.术中诊断:胃破裂,横结肠多处破裂,脾被膜破裂,腹腔金属异物,弥漫性腹膜炎,失血性休克.术后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高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予庆大霉素盐水8万U,每日两次冲洗盲肠造瘘管,以防堵塞.术后第4天沿造瘘管壁流出少许粪水,湿透敷料,持续3天后停止.术后第5天排气排便,术后2周开始进食.术后3周拔除造瘘管,未见肠内容物流出,说明盲肠造瘘口已完全愈合.患者1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樊守罗;吕航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超声刀术切除扁桃体疼痛效果观察

    扁桃体肥大切除术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手术,吞咽疼痛是术后主要问题,疼痛严重者会影响进食及正常活动[1].目前,超声刀已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

    作者:项敏;朱燕飞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2006-2010年宁波市江北区围生儿死亡分析

    围生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医疗卫生水平和评价围生期保健质量的主要标志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2006-2010年江北区围生儿死亡监测数据,为提高围生期保健工作质量及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供参考.

    作者:陈幼芬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腔内超声和血清癌胚抗原检测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近年来,腔内超声(ERUS)已成为直肠癌患者术前评估的重要手段,被普遍认为是直肠癌术前分期的首选方法.然而,有研究认为ERUS存在分期过度和分期不足现象[1].本文对76例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腔内超声检查进行分期,同时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探讨ERUS联用血清CEA检测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郑海晓;郑海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泌尿系结石形成的研究近况

    考古学家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埃及木乃伊中先后发现膀胱结石和肾结石.我国从<黄帝内经>开始即不断有此病的记载,称为石淋或砂淋.结石的发生率很高,各国各地发病率不同.我国1977年和1983年两次全国性调查发现,尿石症患者在省、市、自治区级以上医院平均占泌尿外科住院患者的26%,但南北差别较大,南部诸省结石患者占30%以上,北方诸省则在11%以下[1].有学者认为[2],泌尿系结石作为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其人群发病率为1%~5%,治疗后易复发,10年复发率高达50%.外科治疗虽已取得巨大进展,但其发生率和复发率仍居高不下.笔者就近年来有关泌尿系结石形成的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罗仲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肛管直肠刀刺伤5例护理要点

    由于肛管直肠有着特殊的解剖结构,损伤时合并症多,诊断及治疗较复杂,一旦诊治不当,可导致严重并发症和后遗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

    作者:张振宇;陈燕林 刊期: 2012年第07期

  • 从临床实例谈合理用药

    2011年<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要求:药师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对药物治疗负责.近几年来,临床药学发展迅速,二级以上医院已全面建立了完善的临床药师制.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案例,供同行参考.

    作者:谷慧峰;艾红;丁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