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979-2008年永平铜矿居民死因分析

卢寿山;周明善;胡瑛;许春华;刘铁冰;李信南

关键词:死亡原因, 回顾性研究, 数据说明, 统计
摘要:永平铜矿(称永铜)隶属江西铜业集团,为我国第二大露天铜矿山,于1979年建立.为了更好的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现将永铜1979-2008年居民病伤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如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构建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量化指标体系的研究

    目的 结合有关文献,筛选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量化评价的指标,构建科学、合理、准确和量化的输入性登革热风险预警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设计,就指标体系的每一项指标选定专家进行征询,选定的专家按重要性分值1、3、5 分对评价指标进行评价.结果 剔除了59项三级指标要求中的9 项,保留了50项(占84.7%);专家对整体<评价表>的重要性评价均值为3.50,一级指标要求为3.85,二级指标要求为3.56,三级指标要求为3.44,显示<评价表>的重要性较高,专家的意见集中程度较好;专家对总体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3(P<0.05),对一级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56(P<0.05),对二级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48(P<0.05),对三级指标意见的协调系数为0.31(P<0.05),本次研究的专家意见协调程度较好.结论 该评价表的构建可为输入性登革热的监测提供科学、合理、准确和量化的评价工具.

    作者:廖如燕;陈胤瑜;毛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研究

    目的 对水源水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鉴定,并且对菌株进一步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 在腹泻、食物中毒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到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学分型后,其中4株是EPEC O128:K67,ETEC O25:K19和ETEC O16:K15分别为3株,占58.8%.结论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致泻大肠埃希菌产H2S生化变异提示我们在注意生化反应典型的致病菌分离与鉴定时,还应注意生化变异菌株的检测和鉴定,防止该菌造成新的腹泻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常宏伟;赵俊;丁业荣;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甲型H1N1流感防控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 将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12例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和非肾炎组,对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等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①HSP中96例(45.28%)出现肾脏损害,92.71%HSPN患儿尿检异常发生在起病3个月内;②皮疹症状严重,皮疹3月内反复≥3次,持续性剧烈腹痛及关节受累严重与HSPN发生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中皮疹、关节、胃肠道等肾外症状严重及皮疹短期内反复多次者,易出现肾脏受累,应严密监测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防止肾损害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黄娜;鹿玲;胡波;邓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省某儿童医院1993-2007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儿童医院疾病谱和构成比的年段变化趋势,为合理配制医疗资源、儿童疾病的临床工作和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1993-2007年安徽省某儿童医院94 484例次住院病人,按3个年段,进行疾病构成比较.结果 诊断例次和涉及病种均呈逐年递增趋势.呼吸系统疾病在第一、二位居高不下,其中肺炎占第一位,精神病呈明显上升趋势,肿瘤等的构成比均有逐年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以后的工作重点仍然应该放在对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上,同时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针对家长、老师和儿童提供适合的健康教育.

    作者:倪虹;张宁;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8年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8年龙岗区职业病报告卡和事故调查资料.结果 16年间该区共发生职业病94宗,确诊职业病人数430例,死亡10例,病死率2.33%,职业中毒的行业系统分布主要以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为主,分别占26.60%、13.83%和12.77%;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及物理因素以有机溶剂为主,共发生58起,占总中毒宗数的61.71%,发病人数246人,占职业病总例数的57.21%;而有机溶剂中又以三氯乙烯的危害为严重,共发生23起,中毒27例,死亡7例,占死亡人数70%.结论 深圳龙岗区职业中毒危害严重,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在高危行业和重点毒物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不同行业的职业中毒呈现不同的特点,强化管理是预防控制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子俊;林凯平;朱志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沙粒病毒的研究进展

    沙粒病毒是一科由啮齿动物为宿主、能够以多种方式感染并引起人类不同程度病死率疾病的RNA病毒,近来在非洲及南美出现局部流行,本文从病原学、生态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防控制等方面回顾了该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成龙;姜庆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景德镇市1990-2007年主要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分析

    为了探讨景德镇市近18年来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990-2007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卢光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调查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性等,为临床有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54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PCR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多重感染十分常见;在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常见;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8~14岁阶段检出率高;明确了各种病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明确了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光福;胡元生;沈继龙;石杜鹃;刘丽丽;李若梅;汪学龙;温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死因推断及其准确性评价

    死因统计资料是重要的流行病学资料之一,同时也是卫生政策制订的信息支持,但目前死因登记资料也存在覆盖面小和准确性低等不足,死因推断是一种经济便捷的死因获取工具,本文从方法学角度详细介绍了死因推断的方法要求、具体程序和诊断方法,并分析了其诊断准确性的影响因素,为死因资料的收集工作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作者:郭勇;王法艳;马颖;秦侠;陈若陵;胡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传染病异方差性时序数据的建模与拟合

    目的 探讨异方差性时间序列模型在传染病疫情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采用ARIMA和AR-GARCH模型对某市淋病发病率月报数据进行建模和拟合.结果 本资料构成的时间序列经检验具有明显异方差性,经模型比较和筛选,AR(1)-GARCH(0,1)模型能够较好的拟合本研究中传染病疫情时序数据.结论 AR-GARCH模型适用于传染病疫情数据构成的异方差性时序数据分析.

    作者:张子武;李晓松;全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 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岁~6岁)及C组(>6岁)3组.(1)采用PCR法检测脑脊液常见病毒核酸,包括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2)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1)32例核酸检测阳性(60.38%),其中EV 23例(43.40%),HSV 8例(15.09%),HCMV 1例(1.89%),未检出VZV.(2)A、B两组中有惊厥者明显多于C组(P<0.01),C组以头痛为早期症状者23例(85.19%),而A、B两组分别只有1例和4例(P<0.01).HSV脑炎惊厥发生明显多于其他病毒性脑炎.结论 证实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以EV和HSV为主,HSV脑炎临床症状较严重,提示临床应加强病毒性脑炎病原检测工作,而PCFR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符合临床快速、特异诊断要求.

    作者:陈伟;刘晓静;崔寰;夏俊保;陈敬贤;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戒毒所和妇教所收容人员对艾滋病检测咨询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戒毒所和妇教所收容人员艾滋病检测咨询经历、态度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戒毒所和妇教所分别调查了185名吸毒者和159名暗娼,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性行为、吸毒史、艾滋病检测相关知识及态度等,分析两组人群对所内进行艾滋病检测咨询态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所有收容人员在入所时都做过HIV检测,但只有26.2%的人表示自己做过检测,其中81.1%知道检测结果.分别有83.1%的吸毒者和84.6%的暗娼愿意在戒毒所和妇教所咨询艾滋病知识;有80.9%的吸毒者和78.9%的暗娼愿意在戒毒所和妇教所做艾滋病检测.结论 戒毒所和妇教所收容人员在入所时已做HIV检测,但多数没有被告知.收容人员对所内开展艾滋病检测咨询表示接受.戒毒所和妇教所应注意改善检测服务,加强检测结果告知.

    作者:柔克明;王常合;马伟;苏成豪;姚冠华;管纪惠;曹晓斌;李蓬;殷文武;Kaveh Khoshnood;吴尊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误行鞘内注射长春新碱事件病例报告的系统评价

    目的 评价误行鞘内注射长春新碱事件的发生原因、患者神经损害的特点、抢救措施和预后.方法 使用电子文献数据库、中英文纸质文献数据库和网络引擎三种方法检索误行鞘内注射长春新碱的病例报告,使用SPSS 15.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终纳入32例病例报告,分析显示鞘内注射长春新碱后患者结局不良,多数患者(25/32)结局为死亡,存活病例伴随下肢瘫痪或四肢瘫痪后遗症.患者临床进展过程表现为上行性脑脊髓病.早期识别错误并及时实施脑脊液脑室-腰椎脑脊液灌注引流术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不同外科治疗措施组间、是否使用叶酸治疗组间、是否使用谷氨酸治疗组间和是否使用维生素B6组间的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及时进行脑室-腰椎脑脊液灌注引流术、使用叶酸、谷氨酸对抢救患者生命十分重要,但难获得满意的临床转归,因此关键在于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

    作者:刘慧慧;徐昌;马会来;曾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7年河北省省市两级卫生部门中毒预案培训效果分析

    为贯彻落实食物中毒、职业中毒等相关预案及技术方案,进一步加强卫生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处置和救治能力,做好卫生应急救治工作,河北省卫生厅于2007年6月12日~13日举办了全省卫生部门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应急预案培训班.为了解河北省省市两级卫生应急人员对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掌握情况,对比省市两级的培训效果,对本次培训的有关测试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朱小波;王润茂;李静;师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居民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38%[1,2],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0%左右[3],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占全部高血压脑出血的80%左右,且急性期脑出血的病死率为30%~40%.因此,临床上急需验证和推广一些疗效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近年来,国内很多家医院均采用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较好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但该项技术规范化治疗尚未健全,因此,本课题主要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术后再出血等问题及费用效价比,以便达出确切的结论.

    作者:吴君仓;群森;张持;赵昊;郭茜;徐文安;刘祖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目的 通过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研究,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研究的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普通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 589例次手术患者中,155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75%;不同手术类别相同危险指数的手术以剖腹探查手术和结肠手术感染发生高;有56例患者在出院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随访感染占总感染例数的36.13%,随访感染以Ⅰ、Ⅱ类手术为主;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异常、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SSI发生率就越高;加强手术患者出院后的追踪随访,有助于了解SSI的真实情况;普外科SSI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作者:茅一萍;徐耀初;尹忠诚;韩方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国县级卫生机构人员人/禽流感相关知识培训需求评估

    目的 了解我国县级卫生机构人员对人/禽流感相关知识培训内容和方式的需求情况,为各级相关部门开展有成效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安徽和辽宁两省六个项目县的县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现职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培训内容方面,县级疾控机构重点科室中的急传科人员对人/禽流感知识中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流行病学调查、个人防护、疫情控制措施、消毒技术、应急演练培训需求较高,检验科人员对个人防护、标本采集、实验室检测、消毒技术需求较高;县级医疗机构重点科室人员(呼吸内科)对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个人防护、消毒技术和应急演练需求较高.培训方式方面,两类机构人员均对集中授课方式认可度高.结论 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对两类机构所有科室人员进行通识知识培训,同时对重点科室人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专题知识和应急演练培训.

    作者:王章泽;温丽娜;祝芳芳;李颖;杨金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2006年甘肃省哨点医院伤害监测资料的初步分析

    当前,伤害已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据世界卫生组织2000年报告,全球每年因伤害死亡人数500万以上,全球每年每3~4个人中就有1人发生伤害[2].1990-1997年中国城乡人群伤害死亡分析结果显示,伤害死亡率分别居城、乡人群全死因的第4、5位[3].为及时了解甘肃省不同人群伤害发生特点、原因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为政府预防控制和决策立法提供流行病学依据,笔者选择甘肃省两市6家不同规模医院的2006年首诊病例进行整理分析.

    作者:陈瑞;廖永建;杨海霞;王文龙;蔡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979-2008年永平铜矿居民死因分析

    永平铜矿(称永铜)隶属江西铜业集团,为我国第二大露天铜矿山,于1979年建立.为了更好的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现将永铜1979-2008年居民病伤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如下.

    作者:卢寿山;周明善;胡瑛;许春华;刘铁冰;李信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