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闵行区40~74岁无糖尿病史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

黄俊;方红;刘奕男;赵琬

关键词:糖尿病, 代谢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
摘要:目的 旨在了解闵行区40~74岁无糖尿病史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闵行区2007年糖尿病筛查资料,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闵行区2个街道,共3 947位40~74岁居民,全部进行75g无水葡萄糖耐量(OGT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测定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MS的标化患病率为8.52%,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异常、高血压、高TG、低HDL-C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67%、2.45%、5.60%、17.72%、16.47%、2.00%.男性的MS、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年龄段上升明显,45岁以上年龄段MS的患病率显示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BMI、血压、血糖、TG与HDL-C异常人群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有BMI、血压、血糖、TG、HDL-C异常因素人群患MS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5.71、28.21、10.09、30.31、3.14倍,而MS人群的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人群,MS人群患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是非MS人群的10.09、9.94、2.40倍.MS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有糖尿病家族史、无体力活动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MS和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闵行区4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的微生物学研究

    目的 对水源水和腹泻病人标本中检测到的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进行一系列微生物学实验研究,为进一步了解该菌的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自1999年10月~2005年8月,从腹泻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的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学、血清学等微生物学鉴定,并且对菌株进一步进行了药敏试验和噬菌体裂解试验.结果 在腹泻、食物中毒病人标本和水源水中分离到17株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经血清学分型后,其中4株是EPEC O128:K67,ETEC O25:K19和ETEC O16:K15分别为3株,占58.8%.结论 产H2S致泻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有密切的亲缘关系,是变异的致泻大肠埃希菌,在致泻大肠埃菌中占有较高的比例.致泻大肠埃希菌产H2S生化变异提示我们在注意生化反应典型的致病菌分离与鉴定时,还应注意生化变异菌株的检测和鉴定,防止该菌造成新的腹泻病的传播和蔓延.

    作者:常宏伟;赵俊;丁业荣;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会支持和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关系

    目的 了解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基本状况及社会支持与其关系.方法 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共获有效问卷357份.调查工具包括社交恐怖症量表(SPIN),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结果 8.1%的大学生存在社交焦虑,其中男生6.63%,女生9.42%;理工类学生社交焦虑检出率高,为14.29%,医学类学生低,为4.55%;χ2检验显示社交焦虑与性别等因素无相关性.t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社会支持与社交焦虑有负相关性.结论 社会支持对社交焦虑的发生有影响,应帮助学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并使其能够充分利用.

    作者:汪隽;樊嘉禄;潘和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变异及其临床意义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us,HBV)感染是导致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和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原因,全球每年由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硬化、肝细胞癌死亡患者超过47万人.本文主要对乙肝病毒的相关变异及与临床治疗和预后的关系作一介绍.

    作者:谢佳新;殷建华;何永超;曹广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高血压脑出血在我国居民中发病率较高,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38%[1,2],明显高于欧美国家10%左右[3],其中基底节区脑出血占全部高血压脑出血的80%左右,且急性期脑出血的病死率为30%~40%.因此,临床上急需验证和推广一些疗效好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近年来,国内很多家医院均采用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性较好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但该项技术规范化治疗尚未健全,因此,本课题主要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术后再出血等问题及费用效价比,以便达出确切的结论.

    作者:吴君仓;群森;张持;赵昊;郭茜;徐文安;刘祖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常州市30~59岁农村人群高脂血症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常州市30~59岁农村人群高脂血症的现患率,评价该地区高脂血症的流行现况.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常州市农村地区10 018名常住居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现患率进行年龄标化.结果 该人群高脂血症的现患率为32.3%,标化率为31.3%,男性现患率高于女性(χ2=35.76,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高TC、高TG现患率逐渐上升(χ2趋势=70.98,P<0.01及χ2趋势=15.44,P<0.01).且高脂血症现患率随着体力劳动程度的加重而逐渐降低(χ2趋势=80.70,P<0.01).体质指数(BMI)与TC、TG值呈正相关(r=0.19,P<0.01;r=0.28,P<0.01),但与HDL-C值呈负相关(r=-0.22,P<0.01);腰围值(WC)与TC、TG值之间也呈正相关(r=0.19,P<0.01;r=0.32,P<0.01),但与HDL-C值也呈负相关(r=-0.26,P<0.01).结论 常州市30~59岁农村人群高脂血症现患率较高,并且有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肥胖与TC、TG值均呈正相关,与HDL-C值呈负相关,证实肥胖可导致血脂升高,需要在该地区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合理的膳食结构,从而控制和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

    作者:张迅;王福平;吴建方;周义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出生后早期接触速灭威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出生后早期有限次数速灭威染毒对ICR小鼠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神经行为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自主活动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和焦虑情绪是否影响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并探明其影响的发生时间.方法 小鼠出生后随机分为5组,即速灭威高、中、低剂量组(5 mg/kg、0.5 mg/kg、0.05 mg/kg,),溶剂对照组(DMSO)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S),于出生后第3、5、7、9、11、13天进行腹腔注射染毒.观察一般生理发育情况,并选用成组的神经行为学实验在青春期(~PND60)和成年早期(~PND90)进行测试.结果 青春期小鼠平衡木得分与染毒剂量呈负相关关系(rs=-0.418,P<0.05);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洞板实验和旷场实验中各指标在同期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青春期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定位航行结束后和次日的两次穿越平台位置次数与染毒剂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rs分别为-0.361和-0.277,P<0.05);成年早期Morris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第四象限时间百分比与染毒剂量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s=-0.390,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反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与自主活动能力、感觉运动能力及焦虑情绪的指标出现在不同的主成分中.结论 出生后早期有限次数接触速灭威可能在青春期时已经开始影响到小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这可能是成年后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损害的重要线索.

    作者:张千;王取南;夏玉宝;王志刚;张庆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儿童紫癜性肾炎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分析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肾脏受累因素.方法 将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入住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212例HSP患儿,分为紫癜性肾炎(HSPN)组和非肾炎组,对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等因素进行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结果 ①HSP中96例(45.28%)出现肾脏损害,92.71%HSPN患儿尿检异常发生在起病3个月内;②皮疹症状严重,皮疹3月内反复≥3次,持续性剧烈腹痛及关节受累严重与HSPN发生密切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P中皮疹、关节、胃肠道等肾外症状严重及皮疹短期内反复多次者,易出现肾脏受累,应严密监测并采取积极治疗措施以防止肾损害的发生和进展.

    作者:黄娜;鹿玲;胡波;邓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安徽省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和低发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的避孕套使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避孕套正确使用的健康教育及行为干预的策略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安徽省艾滋病高发地区临泉县和低发地区岳西县3 817名农村已婚妇女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农村已婚妇女避孕套使用率仅为6.2%,其中临泉县为4.7%,岳西县为7.6%.避孕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60.8%;其中临泉县为61.4%,岳西县为60.1%.文化程度越高、艾滋病知识和避孕套知识了解得越多、社会性别意识越强避孕套使用率越高.结论 安徽省农村地区已婚妇女对避孕套知识缺乏了解,避孕套使用率低,对其开展有针对性的使用避孕套相关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迫在眉睫.

    作者:储晓岳;秦其荣;陈然;洪航;卢曼曼;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放疗对食管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食管癌放疗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方法 在放疗前及放疗后3个月的特定时间,对放疗患者进行EORTC QLQ-C30问卷调查,并计算出放疗后存活3个月以上患者的平均得分(n=38).结果 适形调强放疗组情绪功能、经济困难领域比常规放疗组好,食欲丧失领域较常规放疗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放疗前相比,放疗后生活质量下降但在放疗后3个月内恢复.放疗结束后1天功能及总体生活质量显著性下降,放疗结束后3个月大部分症状及单项项目显著改善.结论 放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负性影响是暂时的,QLQ-C30为测量食管癌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提供了选择.

    作者:汪浩;叶冬青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及临床分析

    目的 了解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构成及不同年龄组患儿临床表现差异.方法 将5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岁~6岁)及C组(>6岁)3组.(1)采用PCR法检测脑脊液常见病毒核酸,包括肠道病毒(EV)、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和人巨细胞病毒(HCMV).(2)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1)32例核酸检测阳性(60.38%),其中EV 23例(43.40%),HSV 8例(15.09%),HCMV 1例(1.89%),未检出VZV.(2)A、B两组中有惊厥者明显多于C组(P<0.01),C组以头痛为早期症状者23例(85.19%),而A、B两组分别只有1例和4例(P<0.01).HSV脑炎惊厥发生明显多于其他病毒性脑炎.结论 证实合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病原以EV和HSV为主,HSV脑炎临床症状较严重,提示临床应加强病毒性脑炎病原检测工作,而PCFR检测患儿脑脊液中特异性病毒核酸片段符合临床快速、特异诊断要求.

    作者:陈伟;刘晓静;崔寰;夏俊保;陈敬贤;王明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深圳市龙岗区1993-2008年职业中毒情况分析

    目的 掌握深圳市龙岗区职业病发病情况,分析发病规律,为制定职业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2008年龙岗区职业病报告卡和事故调查资料.结果 16年间该区共发生职业病94宗,确诊职业病人数430例,死亡10例,病死率2.33%,职业中毒的行业系统分布主要以金属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它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为主,分别占26.60%、13.83%和12.77%;引起职业中毒的化学及物理因素以有机溶剂为主,共发生58起,占总中毒宗数的61.71%,发病人数246人,占职业病总例数的57.21%;而有机溶剂中又以三氯乙烯的危害为严重,共发生23起,中毒27例,死亡7例,占死亡人数70%.结论 深圳龙岗区职业中毒危害严重,职业中毒事故的发生在高危行业和重点毒物有明显的集中趋势,不同行业的职业中毒呈现不同的特点,强化管理是预防控制职业中毒的重要环节.

    作者:吴子俊;林凯平;朱志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护士工作倦怠与大五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大五人格特质与护士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工作倦怠问卷(MBI-GS)与大五人格问卷调查了483名护士.结果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大五人格因素对工作倦怠的预测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适应性是情感衰竭的有效预测因子(β=-0.21,P<0.01);适应性、社交性、利他性和道德感均是去人格化有效的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6、-0.22、-0.27、-0.26,P值均小于0.01);适应性、社交性、道德感人格特质是个人成就感的有效预测因子(β系数分别为0.19、-0.32、-0.18,P值均小于0.01).结论 大五人格因素能够有效预测护士的工作倦怠.在对护士的管理工作中,人格特征应得到重视.

    作者:马晓东;王兆良;张枭;张楠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景德镇市1990-2007年主要法定传染病发病特征分析

    为了探讨景德镇市近18年来的甲、乙类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主要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流行规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为更好的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1990-2007年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卢光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学生伤害与相关行为特征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了解影响中学生伤害发生的行为特征, 为中学生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YSR)对171例伤害组学生和171例对照组学生进行行为评定,比较伤害组和对照组各行为因子的平均得分,以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伤害与各行为因子及同伴好友相关行为之间的关联.结果 伤害组行为问题的检出率(15.79%)高于对照组(8.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P<0.05);伤害组男生、女生行为自评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男生:t=2.942,P=0.004;女生t=3.766,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注意缺陷(OR=5.376)、思维问题(OR=3.672)、社交问题(OR=2.204)及同伴好友相关行为是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同伴行为对学生的伤害发生有显著影响,有行为问题者是伤害发生的危险人群.

    作者:陈燕珍;李建栋;聂军;陈清;俞守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焦虑和抑郁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3省9个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对所有符合研究条件的1 301名受治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别采用抑郁和焦虑自评量表(SDS,SAS)对调查对象的抑郁和焦虑状况进行评分.以不同人口学特征、药物滥用和美沙酮维持治疗情况等作为分组变量,对不同组间的抑郁和焦虑评分进行方差分析,分别以抑郁和焦虑得分为应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中抑郁和焦虑的发生率分别为38.3%(498/1 301)和18.4%(239/1 301).多因素分析显示,在α=0.05水平时,影响抑郁评分的变量是性别和有无职业;影响焦虑评分的变量是性别、有无职业、文化程度、近期药物滥用(偷吸)和美沙酮维持治疗剂量.多因素与单因素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结论 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受治者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抑郁和焦虑患者,门诊医务人员应高度关注受治者的心理问题、情感障碍和毒品偷吸间关系,加强对受治者的心理咨询干预和社会心理支持.

    作者:殷文渊;庞琳;曹晓斌;张从斌;李志军;肖永康;徐金水;王常合;张波;罗巍;柔克明;吴尊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沙粒病毒的研究进展

    沙粒病毒是一科由啮齿动物为宿主、能够以多种方式感染并引起人类不同程度病死率疾病的RNA病毒,近来在非洲及南美出现局部流行,本文从病原学、生态学、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防控制等方面回顾了该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熊成龙;姜庆五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闵行区40~74岁无糖尿病史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

    目的 旨在了解闵行区40~74岁无糖尿病史人群代谢综合征(MS)患病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 利用闵行区2007年糖尿病筛查资料,以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闵行区2个街道,共3 947位40~74岁居民,全部进行75g无水葡萄糖耐量(OGT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测定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MS的标化患病率为8.52%,超重或肥胖、糖尿病、糖调节异常、高血压、高TG、低HDL-C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5.67%、2.45%、5.60%、17.72%、16.47%、2.00%.男性的MS、超重或肥胖、糖尿病和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女性.MS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50岁以上年龄段上升明显,45岁以上年龄段MS的患病率显示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BMI、血压、血糖、TG与HDL-C异常人群的MS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有BMI、血压、血糖、TG、HDL-C异常因素人群患MS的风险分别是正常人群的15.71、28.21、10.09、30.31、3.14倍,而MS人群的糖尿病、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人群,MS人群患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的风险是非MS人群的10.09、9.94、2.40倍.MS相关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男性、高龄、有糖尿病家族史、无体力活动是MS的危险因素.结论 MS和相关疾病严重威胁着闵行区40岁以上人群的健康.

    作者:黄俊;方红;刘奕男;赵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研究

    目的 通过对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目标性监测研究,探讨影响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目标研究的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对普通外科所有手术患者切口情况进行观察,并于手术后1个月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1 589例次手术患者中,155例次手术部位发生感染,感染率为9.75%;不同手术类别相同危险指数的手术以剖腹探查手术和结肠手术感染发生高;有56例患者在出院后发生手术部位感染,随访感染占总感染例数的36.13%,随访感染以Ⅰ、Ⅱ类手术为主;经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白蛋白及血红蛋白值异常、急诊手术、失血、切口类型、引流为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危险指数越高,切口污染越严重,SSI发生率就越高;加强手术患者出院后的追踪随访,有助于了解SSI的真实情况;普外科SSI存在着多种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目标性监测,才能有效降低SSI的发生率.

    作者:茅一萍;徐耀初;尹忠诚;韩方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1 142例伤害监测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研究安徽省肥西县伤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开展伤害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肥西县县级综合医院、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普通卫生院各一所,研究这3所医院2006年1月1日~2007年12月31日就诊的所有初诊伤害患者.结果 共报告有效数据11 142例,其中男性7 174名,女性3 968名,男女性别比1.81∶1,平均年龄为(34.56±16.00)岁,职业以农民(40.04%)和学生(20.62%)为主,伤害多发生于家中(33.48%)和公路街道(32.14%),时间多集中在上午9~10时(19.22%)和下午15~16时(17.62%),伤害发生的原因主要为跌落(32.12%)、机动车车祸(20.33%)、钝器伤(16.60%)和动物伤(11.67%),以意外伤害为主(87.70%).结论 农民职业伤害、交通事故和青少年伤害是危害本地区青壮年农民、中小学学生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王佐;陶贤洲;陈金玉;吴雷;汪自周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调查与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体种类、药物敏感性等,为临床有效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154名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用PCR检测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典型病原体.结果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多重感染十分常见;在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链球菌为常见;在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为常见,非典型病原体感染在8~14岁阶段检出率高;明确了各种病原体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论 明确了该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及其对药物敏感性的差异,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光福;胡元生;沈继龙;石杜鹃;刘丽丽;李若梅;汪学龙;温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