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高征心脏病诊治进展

刘春艳

关键词:重度妊高征, 妊娠合并心脏病, 急性左心衰竭, 严重并发症, 诊治进展, 延误诊治, 心肌损害, 妊娠晚期, 症候群, 围生儿, 综述, 特征, 生命, 基础, 发病, 产后, 产妇
摘要:妊高征心脏病,即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5%,重度妊高征者中约有4%发生此病[1].妊高征心脏病是在妊高征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急性左心衰竭症候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亦有在产后者,发病较隐匿,但病情凶险,极易延误诊治,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现就近年有关妊高征心脏病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明治技术修复牙楔状缺损疗效观察

    楔状缺损是牙齿的唇、颊侧颈部硬组织发生缓慢消耗所致的缺损[1],多见于中老年人,患病率高达90%以上[2],以前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充填,两者各有优缺点.近年来,将此两种材料联合使用,起到互补作用,目前认为是较好的牙本质修复体系,此联合修复叫夹层技术,又叫三明治技术[2].本组使用三明治技术修复楔状缺损,并与传统方法相比较.

    作者:詹惠瑾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28例临床浅析

    结核病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约有451万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死于结核病者达13万人.近年来,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一,常与其他全身性疾病相混淆,误诊率较高.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1994年1月~2004年6月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继发真菌感染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杜宝君;姜建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多功能囊式胸腹带的临床护理应用

    各种手术后伤口张力较大,容易有渗血渗液,按常规一般采取沙袋加压,来压迫伤口,减少伤口渗出和出血.但加压时不易控制施加压力大小及固定,极易因出血而引起并发症.另外,由于患者手术中长时间仰卧,术后常感腰酸背疼,不停地变换体位,沙袋容易掉下,不能起压迫作用.因此,我院妇产科自制一种多功能囊式胸腹带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马小燕;王鹏飞;马兴业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相关的皮肤病介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主要感染CD4+淋巴细胞,导致免疫功能破坏,产生机会性感染、恶性肿瘤等,当CD4+淋巴细胞计数低于200/mm3或出现某些临床症状和体征时,感染者进展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有90%的HIV感染者有皮肤表现.许多患者具有多种皮肤损害,而且症状较一般患者重.HIV感染并发皮肤病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和非感染性疾病及肿瘤等.掌握这些皮肤病有助于对HIV的早期诊断及判断感染分期,减少疾病的传播.

    作者:郑智英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异位妊娠73例经阴道彩超结果分析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习称宫外孕,为妇产科急腹症中常见病,及时准确诊断甚为重要.异位妊娠包括输卵管妊娠、宫颈妊娠、卵巢妊娠等.发生率约为1∶50~1∶300,其中以输卵管妊娠为常见,占95%~98%[1].目前,超声检查是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辅助手段.本文对73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进行了彩超结果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菊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静脉注射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比较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病症,其类型多,病因复杂多样,只要治疗合理,措施总体治疗效果较好.本文对三年来我院收治的各种病因所致的室上性心律失常病人,均在针对其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分别使用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心律平),而对其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学斌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吸痰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病情较危重,需要经常吸痰.吸痰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目前利用负压装置通过吸痰管插入气道吸痰是常用的方法.但是在常规吸痰操作过程中,病人会发生一系列不适反应,如面色青紫、发红、皱眉、用力摇头、抵抗等,严重时还会有呛咳、憋喘、呼吸暂停等.大多病人会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对此,我们将减轻吸痰时病人发生不适反应的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苏莉娜;李桂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妊高征心脏病诊治进展

    妊高征心脏病,即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是妊高征的严重并发症,约占妊娠合并心脏病的5%,重度妊高征者中约有4%发生此病[1].妊高征心脏病是在妊高征基础上发生的,以心肌损害为特征的急性左心衰竭症候群,多发生在妊娠晚期,亦有在产后者,发病较隐匿,但病情凶险,极易延误诊治,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生命.现就近年有关妊高征心脏病的诊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春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结肠镜检查中小剂量咪达唑仑肌内注射效果观察

    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结肠疾病常用的方法,但在检查过程中常有胀痛,不少患者难以耐受,对检查存在恐惧心理,影响检查的正常进行.本文采用咪达唑仑(咪唑安定)小剂量术前肌内注射,以缓解检查中引起的疼痛,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改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围术期抗生素过敏性休克2例抢救体会

    临床上围术期抗生素使用较普遍,然而在麻醉期间使用抗生素必须慎重.因为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易与手术、麻醉期间一些并发症相混淆,影响医生判断和处理[1].1998年8月至2005年8月期间,我科共发生5例手术期应用抗生素致过敏性休克的患者,经及时抢救,均恢复正常.现介绍其中2例,供同道借鉴.

    作者:冯雅琴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非脱垂性子宫阴式切除术35例临床效果分析

    传统的子宫切除有经腹和经阴道两种途径,经阴道切除多限于子宫脱垂的小子宫患者.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近年来开展了正常位置的大子宫阴式切除术,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适应证,提高了其安全性[1].我们自2003年7月至2004年12月在马里共和国卡迪医院对35例非脱垂性大子宫行阴式切除术,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姜仙姣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双侧脑室并血肿腔三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脑室铸型21例临床分析

    脑实质出血并脑室铸型病情重,进展快,治疗时间和手段均有限.传统方法治疗病死率高达50%~80%,保守治疗病死率几乎为100%[1].自2001年3月至2005年6月我科采用双侧脑室并血肿腔三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并脑室铸型病21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天峰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法莫替丁治疗不良反应分析

    急性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患者在基层医院常见,反复洗胃、导泻以快速排除毒物是治疗的关键.部分医生在抢救有机磷农药口服中毒时将法莫替丁作为保护胃黏膜,防止胃黏膜损伤的常规药物使用,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发现,在救治过程中使用法莫替丁易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冠章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诺氟沙星、复方新诺明保留灌肠治疗细菌性痢疾68例报告

    笔者自1999年8月至2005年8月,对临床及实验室辅助检查拟诊的细菌性痢疾患者(含静脉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采用诺氟沙星(氟哌酸)、复方新诺明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收到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胜林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检验结果分析

    乙型肝炎(乙肝)血清学五项指标(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的检测,对乙型肝炎的防治,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都具有重要意义.对食品卫生从业人员进行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加强卫生监督,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此病的传播,有着重要的卫生学意义.因此,结合每年度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于2003~2004年对章丘市331名食品卫生与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sAg阳性者进行了五项指标的检测,结果如下:

    作者:黄爱华;侯凤仙;宁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颞动脉炎误诊4例分析

    颞动脉炎的发病率低(年发病率5.7/10万~16.5/10万),患病率的地区性差异很大,且与风湿性多肌痛密切相关,北京协和医院曾报道22例风湿性多肌痛,合并颞动脉炎6例.如对此病认识不足,极易误诊.现将我们遇到的4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万淑英;赵亚君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甘露醇在61例中下腹部CT检查肠道准备中的效果

    在腹部CT检查时,良好的肠道准备对诊断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常规口服1.5%~2%的泛影葡胺溶液作为肠道阳性对比剂,此方法对上腹部CT检查能达到满意的效果,但对于中下腹部及盆腔的检查常难满足要求,往往还需要阳性对比剂保留灌肠加以配合,但仍难以保证充盈整个肠道.近3年来,我科通过应用甘露醇配合口服阳性对比剂的方法,提高了肠道准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文森;秦建忠;赵富金;宋敏芳;王玉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血液病患者54例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后尿特种蛋白检测分析

    去甲万古霉素为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力.临床主要用于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治疗.但其肾毒性使该药的临床应用受到一定影响.本文观察了54例血液病患者粒细胞缺乏时继发感染的病例,应用去甲万古霉素治疗后的临床特点,探讨尿特种蛋白与肾毒性的关系.

    作者:马俊霞;裴仁治;刘旭辉;杜小红;张丕胜;方亚晖;陈冬;沙科娅;曹俊杰;陈列光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不合理用药实例分析(30)

    13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可的松实例:患者,男, 38岁.因左眼畏光、异物感2天就诊.体检:左眼角膜上皮呈树枝状浸润,角膜感觉减退.初步诊断:左侧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可的松滴眼液治疗.

    作者:葛建国 刊期: 2006年第10期

  • 乡村医生院前急救21例体会

    院前急救是指伤病员从发病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院前急救发展不均衡,农村的医疗急救现状一直是薄弱环节.作为农村医疗卫生网络的基层,乡村医生在农村院前急救的作用应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村卫生室抢救急危重症21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郑阳东;刘元周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