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坎地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邢雪琴;陈小平;付志华;冯惠芳

关键词:坎地沙坦, 利钠肽, 脑, 心力衰竭, 充血性, 心脏功能试验
摘要: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后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2例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疗程10~15 d.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15d测定脑钠素的浓度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二尖瓣血流早期大流速(VE)、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大流速(VA)和VE/VA.结果 加用坎地沙坦后脑钠素的浓度明显降低,EF、FS有所提高,LVEDV、VE、VA、VE/VA变化不大.结论 脑钠素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坎地沙坦能显著降低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炎症细胞因子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结局,也是治疗一切心脏疾病的终主要目的,因此更深入的研究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将对其治疗和预防有着更大的意义.

    作者:王宁宁;蔡久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慢性风湿性心脏病C-反应蛋白浓度测定及其意义

    目的 通过对86例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C-反应蛋白(CRP)含量测定,探讨炎症在慢性风心瓣膜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科住院慢性风心瓣膜病患者86例,其中瓣膜置换术后风心42例,非瓣膜置换风心患者44例,与同期44名正常健康人作对照,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86例慢性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0.64±0.37)mg/dl比(0.21±0.20)mg/dl,P<0.05].其中非瓣膜置换的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瓣膜置换术后风心组和健康对照组[(0.89±0.42)mg/dl、(0.32±0.31)mg/dl和(0.21±0.20)mg/dl,分别P<0.05和P<0.01].瓣膜置换术后的风心瓣膜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0.32±0.31)mg/dl比(0.21±0.20)mg/dl,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瓣膜病变者(24例)的血清CRP水平显著高于单瓣膜病变者(20例)[(1.49±0.77)mg/dl比(0.50±0.48)mg/dl,P<0.05].结论 炎症在风湿性心瓣膜病慢性期仍然持续存在.风湿瓣膜病变的严重性可能使CRP浓度升高.

    作者:丁平;李莉;徐志云;邹良健;王志农;韩林;何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脏起搏器电极脱位原因的初步探讨

    目的 随访起搏器置入术后患者,观察起搏电极导线脱位的情况,分析和探讨电极导线脱位的原因.方法 总结1065例置入起搏器患者的临床资料,24例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7例为VVI/VVIR起搏器,其余15例为DDD/DDDR起搏器.结果 共24根电极导线脱位,其中15例电极导线明显移位,9例电极导线微脱位,11根为心室电极导线,13根为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电极导线中23根为双极电极导线,1根为单极电极导线.脱位后3例发生晕厥,3例有黑矇症状.结论 心房电极导线脱位率高于心室电极导线,大多数电极导线脱位发生于术后1周内.双极电极导线在临床应用增多后引起的起搏电极脱位率高于单极电极导线,老年人合并基础心脏疾病者电极导线脱位的危险性增高.此外,电极导线脱位与术者置入经验可能有关.

    作者:邹彤;王志蕾;佟佳宾;李梅;吴素娟;杨杰孚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的并发症及其处理办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导管介入封堵治疗的86例继发孔型ASD患者(男性34例,女性52例)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并对并发症的处理进行总结.结果 手术成功率95.3%(82/86),4例未成功者中1例封堵器脱落,急诊转心外科开胸手术取出封堵器并同时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例为置入封堵器后发生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故回收封堵器,并给予激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及临时心脏起搏治疗,术后24 h房室传导阻滞消失;1例ASD下腔静脉边缘3 mm,封堵器无法固定;1例为40 mm巨大ASD,选择48 mm的封堵器仍有残余分流而回收封堵器,行手术治疗.术后即刻行TTE检查,2例存在少量残余分流,术中冠状动脉空气栓塞1例,急性心包填塞1例,急诊外科手术修补后治愈.1例术后2 d发生脑栓塞,1例于术后1周发现右下肢水肿,血管超声提示右髂静脉炎,未治疗,随访1个月症状消失.本组无死亡病例.随访3个月时无1例残余分流.结论 应用封堵器介入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永生;王金凤;郑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有效复制方法

    目的 介绍一种无需人工呼吸,成活率高的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方法 选用正常健康SD大鼠,于3~4肋间开胸0.5~1.0 cm,迅速暴露心脏,冠状动脉下穿线后,即刻复位关胸,提线时以标Ⅱ导联心电图改变为阻断血流指标,连续缺血15min,松线,缝合切口.结果 此法复制模型成功率可达95%以上,术后无死亡.结论 该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术式迅速简便,成功率和成活率高.

    作者:李晓民;汪克明;刘婧;吴子建;周逸平;蔡荣林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二尖瓣反流是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大小和功能的重要预测因素

    近一项多国、多中心的临床研究表明,在高危MI患者,二尖瓣返流的严重程度与左室容积的扩大以及左室功能降低有关.二尖瓣反流程度和进展速度与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增加有关.

    作者:郝蓬;柳景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177例

    目的 总结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的经验.方法 对177例单纯肺动脉瓣狭窄患者实行了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无低心排综合征、呼吸功能不全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杂音完全消失8例,余均残留2-4/6收缩期杂音.术后随访表明,术后跨瓣压差均在30 mm Hg以下,无或仅有轻度肺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心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均恢复正常生活、工作.结论 常温非体外循环下肺动脉瓣狭窄交界切开术是安全、可靠的术式,对确诊为单纯肺动脉瓣狭窄且无重度右室流出道狭窄,尤其经济条件差无法承受较高治疗费用的病例而言,仍是可以选择的术式.

    作者:安君;阎德民;谷春久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脉搏波传导速度测定方法及临床意义

    大动脉功能和结构的损害是包括高血压在内的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导致的早期血管改变.动脉僵硬度已成为心血管危险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谢晓亮;李觉;胡大一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二例

    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unroofed coronary sinu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畸形.我院2004年12月至2006年6月间收治2例并成功手术矫治,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忠明;孔继昌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幽门螺杆菌与心脏X综合征的关系初探

    目的 初步观察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心脏X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尿素呼气试验(UBT)对心脏X综合征组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进行HP检测,确证有无HP感染;分别测定两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FIB)的水平.结果 心脏X综合征组的HP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2%比46.7%,P=0.002),其hs-CRP水平也高于对照组(4.09±0.78比1.49±0.4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的FI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与心脏X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有关.

    作者:宋亚辉;代运国;蔡伦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坎地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坎地沙坦治疗心力衰竭后脑钠素及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取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对42例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坎地沙坦,疗程10~15 d.分别于给药前及给药后10~15d测定脑钠素的浓度和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及左室射血分数(EF)、短轴缩短分数(FS)、二尖瓣血流早期大流速(VE)、二尖瓣血流心房收缩期大流速(VA)和VE/VA.结果 加用坎地沙坦后脑钠素的浓度明显降低,EF、FS有所提高,LVEDV、VE、VA、VE/VA变化不大.结论 脑钠素是反映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判断疗效的敏感指标.坎地沙坦能显著降低脑钠素水平,改善心功能,在心力衰竭的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邢雪琴;陈小平;付志华;冯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187例高血压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与脑卒中发病率关系4年随访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率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预防脑卒中提供治疗参考.方法 选择无脑卒中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进入本观察,每年检查一次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每个患者至少行一次头颅CT检查,187例完成随访.观察结束将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87例患者中29例发生脑卒中(15.51%).12例确诊为出血,17例为缺血性.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血清胆固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 mmol/L比5.04 mmol/L,P>0.05).脑卒中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非脑卒中组(2.44 mmol/L比1.52 mmol/L,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血清胆固醇升高与脑卒中发生无明显关系,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可能增加脑卒中的发生率.

    作者:周忠泉;周林;易绪英;杨学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脏再同步化起搏治疗心力衰竭

    几十年来,随着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的推广应用,心力衰竭(CHF)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作者:李尚艾;隋旭涛;藤志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肺栓塞的超声心动图诊断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肺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二维超声(2DE)、脉冲多普勒(PW)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测肺动脉、心脏和下腔静脉等.结果 超声心动图肺栓塞的直接征象可做诊断,间接征象可做提示.结论 超声心动图简便易行、费用低,可筛检、重复检测肺动脉压.

    作者:宋钧;袁静;杨文鹏;许惠敏;Henryk Siniawski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NSTE ACS患者CABG术后CK-MB升高预示预后不良

    几乎所有CABG术后患者血清心脏生化标志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20%~40%患者存在显著升高.许多研究发现,血清心脏生化标志物显著升高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高,但是对长期预后情况研究甚少.

    作者:田婷;陈步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PROSPER研究: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和总体血管性事件中的预测价值

    既往研究表明,C反应蛋白(CRP)和冠心病事件相关,但是否增加对血管性疾病的预测价值有待定论;以前的研究集中于中年人群,有关CRP对老年人群血管性事件和他汀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尚不清楚.

    作者:郑昕;李建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28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 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 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 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作者:姜武;秦巍;郝建潮;武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阿魏酸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影响的研究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血管内皮损伤、功能失调存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进展的全过程[1].本研究旨在探讨阿魏酸钠对ACS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

    作者:魏静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国产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总结评价国产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临床疗效.方法 对38例DebaKeyⅢ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 37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共使用40个血管支架,术中造影显示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减少.3例术中出现明显的内漏,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1例因置入支架后血压下降,急诊行开胸手术人工血管置换术,15 d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未出现与夹层及手术有关的并发症.术后3~24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或64排CT,假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增大,未发现内漏、瘤体扩大及支架移位.结论 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创伤小、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术后恢复较好,尤为适用于老年高危患者及亚急性或慢性期的患者.

    作者:刘筠;张总刚;唐和年;郭永忠;郭盛;马中原;阿依别克 刊期: 2007年第06期

  • 心率变异性和内皮素-1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率变异性的分析能有效评价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状态,是判断多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一个相对独立性较强、相关性较好的指标.

    作者:谭振清;田国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煤炭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