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红专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认为,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如何节省资源,以少的资源取得大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审计署在<2003-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并把效益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效益审计已成为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北京郊区蜱暴露人群周围的基层医生对莱姆病的KABP,了解他们对莱姆病的认识,以及是否有意愿和能力为其服务的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并为开展基层医生莱姆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莱姆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结果 只有49.7%的人听说过莱姆病,其中83.1%的人不知道或不认为自己工作的地方存在莱姆病,10.5%的人能正确回答所有关于莱姆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21.0%的人了解莱姆病典型临床表现,26.8%的人能够在不滥用的前提下为患者开出抗生素治疗;其中89.9%的人认为需要开展有关莱姆病的培训.讨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莱姆病的认识十分有限,不能为其周围的蜱暴露人群提供有效的帮助,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作者:蔡玥;王全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世界各地化学毒物群体性急性中毒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此类危害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毒物成分上的复杂性、损害程度的致命性和致残性、毒物波及范围的广泛性、预测上的困难性等特点[1].但同时也具有通过干预措施后的可控制性.
作者:张继荣;汪百鸣;倪修寿;徐影;褚勇;吴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人群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化学工业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其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是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多,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物理化学因素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心理卫生状态,探讨心理症状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当前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心理症状与工作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该职业人群的工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学锋;吴思英;李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高危行为情况和性病感染率,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89名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淋球菌、梅毒和HIV,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淋病、梅毒和HIV感染率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判定.结果 在调查的489人中,55.6%年龄在18~2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4.2%),婚姻状况以未婚同居为主(38.4%).96.1%的人希望接受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33.3%的人有吸毒史,84.8%的人有婚外或婚前性行为,61.3%的人有2个以上的性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但与客人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淋球菌感染率为4.9%,梅毒感染率为9.8%,HIV感染率为0.6%,尖锐湿疣患病率为3.5%.结论 较低安全套使用率和高性病感染率将促进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应加强对这一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综合监测、行为干预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遏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丁贤彬;王冬梅;杨明芳;徐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应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多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因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迟钝、会厌功能不全、不能将痰咳出以及将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气管的患者等.但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临床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60例吸痰病人的不良反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志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笔者收集了30例病例的急性期血清和100名健康人麻疹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琼;毛东波;袁焕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药物副作用、血尿的消退、肾功能的稳定及停药后复发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缺陷.笔者所在科室在慢性肾炎型IgAN的治疗上进行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白云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方法 2004~2005年共抽取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2个食用加碘盐用户,共抽取576户样品,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2005年与2004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显示:非碘盐率由29.9%下降至15.6%(P<0.05);碘盐覆盖率由70.1%上升至84.4%(P<0.05);碘盐的合格率由91.6%上升至97.1%(P<0.05),均高于全国加碘盐碘含量抽查的合格率(76.0%);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4.2%上升至81.9%(P<0.05).结论 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作者:李荔;李小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陕西省近年来麻疹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特点,探讨麻疹发病的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现对2000~2004年陕西省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郭晓荣;刘西珍;郁惠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发展.为了解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对2004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医院体检的1 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已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方向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大量资料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的第1、2位死因[1,2].随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受到广泛关注.对主要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了解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建军;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球菌gyrA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针对淋球菌gyrA基因的特异扩增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对95份泌尿生殖道标本直接进行基因及突变检测,并与测序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份分离培养阴性的标本无特异性扩增产物,而63份分离培养阳性标本以及对应的分离菌株均能扩增出168 bp片断.以淋球菌标准株ATCC19424为对照,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5份临床标本与标准株SSCP带型相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中介或耐药的58份临床标本与标准株SSCP带型均不同,共出现5种突变带型.5份SSCP分析显示,无突变的标本gyrA基因序列未发生改变;16份SSCP分析显示,有突变的标本gyrA基因序列均有改变;具有相同突变的标本SSCP带型完全相同,具有不同突变类型的标本SSCP带型不同.结论 PCR-SSCP银染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邹明祥;范学工;夏忠弟;刘红军;刘文恩;李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艾滋病流行情况表明,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是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会通过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探讨适宜这类人群的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是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解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危险行为特征和感染现状,以便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笔者在湖北省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项目点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北方;许骏;姚中兆;陈仲丹;王夏;刘满清;唐力;周旺;周敦金;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宣威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方法 对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过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发病率从2 254.94/10万(1965年)降到0.09/10万(1988年),死亡率从5.24/10万(1957年)降至0(1987年),计划免疫后,年平均发病率比未接种麻疹疫苗时下降了97.56%,接种率与发病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1).1990~2004年麻疹病例中,74.08%无免疫史,未接种和未及时加强接种MV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前后相比,流行强度降低,削平了季节高峰.1978~2004年进行了4次监测,结果阳性率为88.8%~100%.结论 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加强监测,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宁伯福;刘兴富;黄河仓;周均泽;刘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硫酸基转移酶SULT 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163例新发食管癌患者和166例对照SULT1A1基因多态性,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危险度.结果 ①SULT1A1 Arg/Arg、Arg/His、His/His三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病例与对照His等位基因分别为17.79%和12.57%,差异有显著性(P=0.028),His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调整=1.868,95% CI为1.107~3.153);②调整混杂因素后,吸烟与SULT1A1存在交互作用(OR=2.802,95% CI为1.257~6.246);③携带有His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不携带His等位基因的非吸烟者的8.538倍.结论 SULT1A1基因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它与吸烟存在联合作用.
作者:冯向先;朱素娟;王丽冰;段满乐;张建斌;李佩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阳性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专门设计的<结核病患者调查表>对2004年在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的结核病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对其基本情况及涂阳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34名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75.53%,女性患者24.47%;Ⅲ型结核患者87.72%;初治病人94.39%,复治病人5.61%;痰涂片结果,阴性率50.10%,阳性率49.90%,其中弱阳性33.75%,阳性12.86%,强阳性3.29%;全程督导率65.86%,全程管理率30.85%,强化期督导率3.29%.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病变范围6、41~60岁、Ⅲ型肺结核、复治等因素为结核患者涂阳的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市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化疗管理率高,但在结核病病人的早期发现上存在不足.为了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必须密切注意具有以上因素的结核患者.
作者:韩晖;徐海涛;张金荣;符志军;肖勇;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肿瘤学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疗效观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应答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越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者和未经手术者(伴随淋巴结转移者)血清中TNF-α和IL-6活性水平的测定,观察其变化,以此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作者:陈向红;孙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灾害是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灾害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有关灾害的原因、规律、结果、以及减轻灾害负担的可能机制与措施的科学.灾害流行病学近年在有关灾害的定义、受灾人数与因灾死亡(发病)数的确定、灾害暴露的测量及灾害的快速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和亟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作者:谭红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初步探讨化学元素(铝、铜、锌、钙)和相关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南昌及九江地区共选择确诊的AD病人129例,并以性别、年龄(±3岁)、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作为配对条件,选择健康对照129例.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经常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不良生活史是AD的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2.454(1.277~5.268)、2.486(1.075~6.638)和4.125(1.706~12.249);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AD的保护因素,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0.324(0.106~0.828)和0.258(0.104~0.520).结论 长期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生活不良史与AD患病有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抵御AD有积极作用.
作者:鲁琴宝;黄河浪;吴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