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病人吸痰时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对策

李志菊

关键词:危重病人医疗, 护理
摘要: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应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多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因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迟钝、会厌功能不全、不能将痰咳出以及将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气管的患者等.但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临床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60例吸痰病人的不良反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方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ALR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测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CCL4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分别检测各组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变化.结果 ALT、 AST 、A/G、 HA、 PCⅢ、 LN 、PLD 各指标: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且HA、 PCⅢ、 LN 、PLD的降低与病理组织反应肝纤维化的好转程度一致;肝组织中AL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中药治疗组、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本中药方剂可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ALR mRNA表达.

    作者:彭彦辉;刘殿武;郝玉宾;翟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庆市489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KABP调查和高危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高危行为情况和性病感染率,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89名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淋球菌、梅毒和HIV,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淋病、梅毒和HIV感染率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判定.结果 在调查的489人中,55.6%年龄在18~2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4.2%),婚姻状况以未婚同居为主(38.4%).96.1%的人希望接受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33.3%的人有吸毒史,84.8%的人有婚外或婚前性行为,61.3%的人有2个以上的性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但与客人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淋球菌感染率为4.9%,梅毒感染率为9.8%,HIV感染率为0.6%,尖锐湿疣患病率为3.5%.结论 较低安全套使用率和高性病感染率将促进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应加强对这一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综合监测、行为干预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遏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丁贤彬;王冬梅;杨明芳;徐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陕西省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陕西省近年来麻疹报告发病的三间分布特点,探讨麻疹发病的现状、趋势和影响因素,现对2000~2004年陕西省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麻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郭晓荣;刘西珍;郁惠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人类基因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进行研究的一项新的遗传标记.本文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和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药物基因组学以及人类遗传学方面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刘殿武;杜玉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检测结果分析

    为了解合肥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笔者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合作,于2004年9月~11月间,对合肥市城区4个街道的289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检测,并要求被调查儿童家长填写<儿童营养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周新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武汉市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阳性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专门设计的<结核病患者调查表>对2004年在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的结核病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对其基本情况及涂阳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34名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75.53%,女性患者24.47%;Ⅲ型结核患者87.72%;初治病人94.39%,复治病人5.61%;痰涂片结果,阴性率50.10%,阳性率49.90%,其中弱阳性33.75%,阳性12.86%,强阳性3.29%;全程督导率65.86%,全程管理率30.85%,强化期督导率3.29%.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病变范围6、41~60岁、Ⅲ型肺结核、复治等因素为结核患者涂阳的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市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化疗管理率高,但在结核病病人的早期发现上存在不足.为了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必须密切注意具有以上因素的结核患者.

    作者:韩晖;徐海涛;张金荣;符志军;肖勇;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巢湖市居巢区2003~2005年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目的 评价巢湖市居巢区2003~2005年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3年成效.方法 收集并分析项目期间涂阳肺结核病人登记管理卡、初诊登记本、实验室登记本、结核病人登记本、结核病月报表、季报表、年报表等资料.结果 3年共接诊可疑对象2 169人,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919例,其中涂阳病人764例、重症涂阴病人37例,免费治疗涂阳病人750例、治愈512例,免费治疗重症涂阴病人37例,初治和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为80.48%和64.00%.结论 居巢区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已初见成效,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可行经验,但仍有不少问题存在,尚未达到结核病的高发现率和高治愈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完善结核病控制工作.

    作者:宋玉华;黄长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广东省东莞市一起成人麻疹爆发的血清学调查

    2005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笔者收集了30例病例的急性期血清和100名健康人麻疹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琼;毛东波;袁焕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武汉市某能源厂工人高血脂患病率及相关调查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我国高血脂患病率虽然仍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但呈日益增高趋势,为了解高血脂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职业人群分布情况,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于2005年6~7月在武汉市某能源厂全部工人中进行了高血脂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戴红;李济超;宋世震;朱长才;范丽蓉;曾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 了解宣威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方法 对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过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发病率从2 254.94/10万(1965年)降到0.09/10万(1988年),死亡率从5.24/10万(1957年)降至0(1987年),计划免疫后,年平均发病率比未接种麻疹疫苗时下降了97.56%,接种率与发病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1).1990~2004年麻疹病例中,74.08%无免疫史,未接种和未及时加强接种MV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前后相比,流行强度降低,削平了季节高峰.1978~2004年进行了4次监测,结果阳性率为88.8%~100%.结论 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加强监测,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宁伯福;刘兴富;黄河仓;周均泽;刘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37例哮喘患者管理现状分析

    哮喘为当今世界常见的慢性疾病,已引起各国的极大关注.<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中的<哮喘管理和预防的指南袖珍本>(后称<指南>)为哮喘的防治制定了科学的管理方案.但在不同的地区,因为条件及重视程度等不同,对哮喘的防治管理还存在着差异,呼吸专科医师与非专科医师对哮喘和处理认识也存在差异.本调查通过对近期来我院呼吸门诊就诊的哮喘患者既往两年发作治疗、预防管理的情况进行分析,以大致地了解目前本市哮喘防治的现状.

    作者:祝立新;王素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发热反应率分别为1.4%和2.1%(P>0.05),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6%和1.7%(P>0.05);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30%、75.30%、42.59%;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10%、77.08%、39.52%;三(亚)型流感抗体总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胡月梅;谭兆营;吴扬生;张雪峰;方捍华;陈军胜;于浩;张义来;衡永悦;朱凤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商业性性工作者的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分析

    艾滋病流行情况表明,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是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会通过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探讨适宜这类人群的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是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解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危险行为特征和感染现状,以便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笔者在湖北省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项目点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北方;许骏;姚中兆;陈仲丹;王夏;刘满清;唐力;周旺;周敦金;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组基因工程乙肝疫苗在大学生中的血清学观察

    我国自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开始在新生儿中开展了乙肝疫苗接种,乙肝病毒感染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儿童乙肝的发病率得到有效控制[1,2].为了确保成人的免疫效果,乙肝疫苗成人接种剂量在儿童剂型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倍或更多,但近年的流行病学资料表明,成人发病率下降却不明显[3].为了排除疫苗本身原因,本文就目前国内现有的3种成人用乙肝疫苗在大学生中进行了血清学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清霄;徐志忠;龚晓红;刘立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4~2005年白云区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白云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方法 2004~2005年共抽取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2个食用加碘盐用户,共抽取576户样品,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2005年与2004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显示:非碘盐率由29.9%下降至15.6%(P<0.05);碘盐覆盖率由70.1%上升至84.4%(P<0.05);碘盐的合格率由91.6%上升至97.1%(P<0.05),均高于全国加碘盐碘含量抽查的合格率(76.0%);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4.2%上升至81.9%(P<0.05).结论 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作者:李荔;李小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深圳市2004年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16型的监测

    目的 了解深圳市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深圳市9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RNA的检测.结果 共检出11份EV71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46%,其中8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HFMD);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1.94%(8/67)和10.34%(3/29);18例为CoxA16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8.75%,其中17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9.40%(13/67)和17.24%(5/29).结论 CoxA16和EV71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CoxA16在每年的5~8月份有一个发病高峰;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作者:杨洪;何雅青;周丽;毛丽莎;阳帆;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1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现况研究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发展.为了解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对2004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医院体检的1 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人体铝等四种化学元素及其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化学元素(铝、铜、锌、钙)和相关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南昌及九江地区共选择确诊的AD病人129例,并以性别、年龄(±3岁)、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作为配对条件,选择健康对照129例.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经常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不良生活史是AD的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2.454(1.277~5.268)、2.486(1.075~6.638)和4.125(1.706~12.249);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AD的保护因素,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0.324(0.106~0.828)和0.258(0.104~0.520).结论 长期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生活不良史与AD患病有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抵御AD有积极作用.

    作者:鲁琴宝;黄河浪;吴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与GPR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并分析11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儿童GPRA基因多态性.结果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68,P<0.05);CT基因型与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08,P<0.05),其OR为2.26(95% CI为1.23~4.1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06,P<0.05),其OR为2.41(95% CI为1.19~4.89);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9,P>0.05).病例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患哮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62倍(χ2=6.97,P<0.05,OR 95% CI为1.13~2.33).结论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的等位基因突变增加了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危险,此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体内和体外功能学研究来证实.

    作者:韩宏志;李波;孔宁;李善玉;史杰萍;宁宇;方芳;姚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铁路空调旅客列车内环境卫生学研究

    目的 对空调旅客列车内环境进行卫生学研究,为今后空调旅客列车的技术改造和卫生管理提供卫生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卫生标准、规范对国产25G、25K型空调旅客列车车厢内微小气候、空气质量、物理因素进行检测,测得的数据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温度、相对湿度的合格率较低;噪声和照度符合卫生标准;25K型车的CO和细菌总数低于25G型车,而CO2高于25G型车,硬座车厢的CO和CO2高于其他车厢,CO和CO2随列车的运行有递增的趋势,细菌总数在同一车型的不同时点和不同车厢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应加强空调列车空调设备的管理和保养,使其能够达到良好运行状态,在冬季取暖时应开启空调设备的加湿功能;要维持良好的空气质量,空调旅客列车的通风换气有待进一步改善.

    作者:余征龙;刘啸天;杜慧;张利;毛广运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