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深圳市0~6岁儿童伤害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王虹;刘筱娴;刘一心;林艳

关键词:危险行为,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了解深圳市0~6岁儿童伤害的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深圳6大区的12个社区为研究社区,调查了3 750名0~6岁儿童2001年的伤害状况,并对2001年全年内发生非致命性伤害的122名儿童进行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深圳社区0~6岁儿童非致命性伤害的年发生率为3.25%,男女比例为1.44:1.伤害类型前五位依次为意外跌落(60.66%)、烧烫伤(18.03%)、宠物咬伤(9.02%)、机械伤(4.92%)和交通事故(3.28%).伤害医疗费用支出人均984.25元.儿童伤害的危险因素有散居儿童、危险的物理环境得分多、家庭子女数多、父亲职业为个体及商业工作者、儿童外向型性格、家中药品位置与热源放置不当;其保护因素有家庭经济收入高、家中地板防滑情况好、父亲职业为公务员、儿童接受过老师的安全教育等.结论 伤害严重影响着深圳儿童的健康,它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应针对儿童伤害的影响因素,及早开展伤害的干预控制.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人吸痰时的不良反应分析与对策

    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技术操作,应用范围广和实用性强,多用于危重、年老、昏迷、全身麻醉后未清醒、因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迟钝、会厌功能不全、不能将痰咳出以及将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气管的患者等.但在吸痰过程中,病人常有临床的不良反应,笔者于2004年12月~2005年12月,对60例吸痰病人的不良反应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

    作者:李志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北京郊区医生莱姆病KABP调查

    目的 调查北京郊区蜱暴露人群周围的基层医生对莱姆病的KABP,了解他们对莱姆病的认识,以及是否有意愿和能力为其服务的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并为开展基层医生莱姆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莱姆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结果 只有49.7%的人听说过莱姆病,其中83.1%的人不知道或不认为自己工作的地方存在莱姆病,10.5%的人能正确回答所有关于莱姆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21.0%的人了解莱姆病典型临床表现,26.8%的人能够在不滥用的前提下为患者开出抗生素治疗;其中89.9%的人认为需要开展有关莱姆病的培训.讨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莱姆病的认识十分有限,不能为其周围的蜱暴露人群提供有效的帮助,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作者:蔡玥;王全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2004~2005年白云区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白云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方法 2004~2005年共抽取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2个食用加碘盐用户,共抽取576户样品,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2005年与2004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显示:非碘盐率由29.9%下降至15.6%(P<0.05);碘盐覆盖率由70.1%上升至84.4%(P<0.05);碘盐的合格率由91.6%上升至97.1%(P<0.05),均高于全国加碘盐碘含量抽查的合格率(76.0%);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4.2%上升至81.9%(P<0.05).结论 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作者:李荔;李小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上海市重大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车辆、道路、人口、交通管理对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的影响,从而找出为密切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1993~1997年间上海市9个区的人口、道路、车辆、交通管理措施方面的资料,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交通流量(X1)、车行道宽度(X3)、交通警务(X4),回归方程为:=23.922 5+0.007 1X1-0.088 4X3-0.112 0X4,决定系数为0.745 1.其中交通流量与交通事故发生呈正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635 8,车行道宽度、交通警务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成负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10 9、-0.249 7.经共线性诊断和残差分析,证明进入模型的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且模型的残差亦呈正态性分布.结论 人口增加、车辆增多带来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但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拓宽道路,改善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也会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迎春;余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与GPR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并分析118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和124例健康对照儿童GPRA基因多态性.结果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3种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68,P<0.05);CT基因型与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7.08,P<0.05),其OR为2.26(95% CI为1.23~4.15);TT基因型与CC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6.06,P<0.05),其OR为2.41(95% CI为1.19~4.89);TT基因型与CT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χ2=0.039,P>0.05).病例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其患哮喘的危险度是对照组的1.62倍(χ2=6.97,P<0.05,OR 95% CI为1.13~2.33).结论 GPRA基因rs324396位点的等位基因突变增加了中国北方汉族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危险,此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的体内和体外功能学研究来证实.

    作者:韩宏志;李波;孔宁;李善玉;史杰萍;宁宇;方芳;姚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

    目的 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 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 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发热反应率分别为1.4%和2.1%(P>0.05),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6%和1.7%(P>0.05);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30%、75.30%、42.59%;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10%、77.08%、39.52%;三(亚)型流感抗体总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作者:胡月梅;谭兆营;吴扬生;张雪峰;方捍华;陈军胜;于浩;张义来;衡永悦;朱凤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雷公藤多甙联合中草药治疗IgA肾病的病例对照研究

    IgA肾病(immunoglobulin A nephropathy,IgAN)是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激素、雷公藤、环磷酰胺等,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在药物副作用、血尿的消退、肾功能的稳定及停药后复发等方面均有各自的缺陷.笔者所在科室在慢性肾炎型IgAN的治疗上进行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激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艾滋病流行地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成人需求分析

    目的 了解艾滋病流行地区成年人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对有关儿童权利的认知和一般卫生行为作出需求评估.方法 整群抽取561名18~49岁村民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结果 在546调查对象中,91.4%没有听说过儿童权利公约,少数人不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7.0%),分别有66.8%的女性有自己独用的清洗外阴的盆和毛巾,有81.3%的男性有自己独用的剃须刀.绝大多数人(94.1%)听说过艾滋病,57.9%掌握了80%及以上知识,男性高于女性(χ2=6.06,P=0.014).18.5%的人不希望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住在村里,27.1%认为艾滋病人不应该继续种菜和卖菜.12.6%的人做过HIV检测.16.7%的人在近一次性生活中使用了安全套,5.7%在近3次性生活中每次都使用了安全套.结论 艾滋病流行地区的成年人不太了解儿童权利公约,不利于改善儿童生存和发展状况和降低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掌握了一定的艾滋病知识并具备一定的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但仍有待于提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进一步的艾滋病防制活动应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设计出针对性的内容,围绕艾滋病防制和降低艾滋病的影响这两大主题全面开展工作.

    作者:计国平;丁心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重庆市489名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KABP调查和高危行为分析

    目的 了解娱乐场所女性从业人员性病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高危行为情况和性病感染率,为制定针对该人群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89名娱乐场所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采样检测淋球菌、梅毒和HIV,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影响淋病、梅毒和HIV感染率的因素经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判定.结果 在调查的489人中,55.6%年龄在18~25岁,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54.2%),婚姻状况以未婚同居为主(38.4%).96.1%的人希望接受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33.3%的人有吸毒史,84.8%的人有婚外或婚前性行为,61.3%的人有2个以上的性伴,与固定性伴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低,但与客人发生性交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淋球菌感染率为4.9%,梅毒感染率为9.8%,HIV感染率为0.6%,尖锐湿疣患病率为3.5%.结论 较低安全套使用率和高性病感染率将促进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和蔓延,应加强对这一人群性病艾滋病的综合监测、行为干预和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活动,遏制性病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流行.

    作者:丁贤彬;王冬梅;杨明芳;徐世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胸腺肽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uman p apillomavirus,HPV)引起的皮肤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笔者自2003年应用注射胸腺肽,联合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46例,同时以单纯外用维A酸乳膏治疗44例作为对照.现报告如下.

    作者:燕群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武汉市某能源厂工人高血脂患病率及相关调查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我国高血脂患病率虽然仍低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但呈日益增高趋势,为了解高血脂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职业人群分布情况,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本文于2005年6~7月在武汉市某能源厂全部工人中进行了高血脂患病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调查.

    作者:戴红;李济超;宋世震;朱长才;范丽蓉;曾婧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DIPROSPAN与SOFAST治疗老年人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临床研究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膝骨性关节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复杂,治疗方法颇多.膝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疗法方法简便、效果明显、费用偏低,是多年人们关注且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SOFAST关节注射用针剂和DIPROSPAN针剂是两种常用的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为了解两药的治疗特点,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高新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方剂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ALR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从分子水平探测中药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CCL4复合因素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实验动物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治疗组3组,分别检测各组生化、肝纤维化指标和肝组织中ALR mRNA表达变化.结果 ALT、 AST 、A/G、 HA、 PCⅢ、 LN 、PLD 各指标:模型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低于模型组(P<0.01),且HA、 PCⅢ、 LN 、PLD的降低与病理组织反应肝纤维化的好转程度一致;肝组织中ALR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中药治疗组、模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药治疗组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 本中药方剂可显著升高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ALR mRNA表达.

    作者:彭彦辉;刘殿武;郝玉宾;翟瑜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魏蘑菇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系统测试阿魏蘑菇提取物抗肿瘤的效应,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 应用MTT法检测提取物对泌尿生殖系统中4个肿瘤细胞株生长的抑制作用;分别检测提取物对S180小鼠实体瘤生长的抑制率和S180小鼠腹水瘤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以肿瘤细胞凋亡为切入点,研究提取物抗肿瘤机制.结果 提取物高浓度具有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P<0.01),极低浓度未见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阿魏蘑菇提取物高中低剂量均有抑制S180实体瘤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均可明显延长S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时间,且其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呈剂量依赖关系.形态学观察发现提取物诱导了4种肿瘤细胞的凋亡;提取物诱导4种肿瘤细胞早期凋亡率明显高于未处理肿瘤细胞;提取物处理T24细胞后,bax、caspase-3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cl-2表达降低.结论 阿魏蘑菇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bcl-2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从而高表达caspase-3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肖辉;张月明;张琰;张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体外转录法制备地高辛标记HCV核心区RNA探针及其初步应用

    目的 制备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 RNA探针,用于筛选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核心区结合的细胞蛋白质分子.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HCV感染者血清中扩增HCV C区cDNA序列,将所得序列克隆入载体PinpointTM-T Vector和pGEM-7EF(+)Vector,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以HCV-pGEM-7EF(+)中的HCV核心区cDNA序列作为体外转录RNA的模板,经T7 RNA聚合酶转录得到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RNA探针.将地高辛标记的探针用于紫外交联实验,筛选HepG2细胞中可与HCV RNA结合的蛋白质分子.结果 所得HCV核心区cDNA序列为503 bp.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探针初步筛选到两个与HCV RNA结合的蛋白.结论 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RNA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筛选与HCV RNA结合的细胞蛋白质分子.

    作者:张景霞;苏海霞;赵小宁;闫永平;门可;李端;卢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合肥市生产性化学毒物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调查分析

    近年来,世界各地化学毒物群体性急性中毒事故不断发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都造成了重大的负面影响.此类危害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毒物成分上的复杂性、损害程度的致命性和致残性、毒物波及范围的广泛性、预测上的困难性等特点[1].但同时也具有通过干预措施后的可控制性.

    作者:张继荣;汪百鸣;倪修寿;徐影;褚勇;吴伟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阿尔茨海默病与人体铝等四种化学元素及其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初步探讨化学元素(铝、铜、锌、钙)和相关因素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影响.方法 采用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在南昌及九江地区共选择确诊的AD病人129例,并以性别、年龄(±3岁)、文化程度及居住环境作为配对条件,选择健康对照129例.收集相关的资料进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提示经常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不良生活史是AD的危险因素,OR值及其95%CI分别为2.454(1.277~5.268)、2.486(1.075~6.638)和4.125(1.706~12.249);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和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AD的保护因素,OR值及其95% CI分别为0.324(0.106~0.828)和0.258(0.104~0.520).结论 长期使用铝制炊具、性格孤僻、重大生活不良史与AD患病有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对抵御AD有积极作用.

    作者:鲁琴宝;黄河浪;吴磊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财政公共卫生项目效益审计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认为,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如何节省资源,以少的资源取得大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审计署在<2003-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并把效益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效益审计已成为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化工工人心理卫生与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职业人群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化学工业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其突出的职业卫生问题是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物质多,长期处于这种不良物理化学因素环境会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心理卫生状态,探讨心理症状与工作能力之间的关系,是当前职业卫生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本研究通过分析心理症状与工作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为提高该职业人群的工作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学锋;吴思英;李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探讨

    目的 了解宣威市麻疹流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制定防制对策,降低发病率.方法 对宣威市1952~2004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通过市、乡、村三级卫生防疫人员的努力,计划免疫规划的实施,冷链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建立了有效的免疫屏障,麻疹发病率及死亡率已大幅度下降,发病率从2 254.94/10万(1965年)降到0.09/10万(1988年),死亡率从5.24/10万(1957年)降至0(1987年),计划免疫后,年平均发病率比未接种麻疹疫苗时下降了97.56%,接种率与发病率呈高度负相关(r=-0.91,P<0.01).1990~2004年麻疹病例中,74.08%无免疫史,未接种和未及时加强接种MV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计划免疫前后相比,流行强度降低,削平了季节高峰.1978~2004年进行了4次监测,结果阳性率为88.8%~100%.结论 实施计划免疫对控制麻疹疫情效果显著.加强监测,保持MV高水平的常规免疫,并适时开展适龄儿童的强化免疫,建立巩固的免疫屏障,是加速控制麻疹的关键.

    作者:宁伯福;刘兴富;黄河仓;周均泽;刘廷荣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