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向红;孙昕
目的 了解深圳市肠道病毒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预防和控制肠道病毒感染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深圳市96例疑似肠道病毒感染者粪便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RNA的检测.结果 共检出11份EV71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1.46%,其中8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HFMD);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1.94%(8/67)和10.34%(3/29);18例为CoxA16阳性标本,阳性率为18.75%,其中17例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男女发病率分别为19.40%(13/67)和17.24%(5/29).结论 CoxA16和EV71的发病率无性别差异;CoxA16在每年的5~8月份有一个发病高峰;CoxA16和EV71是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要加强对CoxA16和EV71的的鉴别诊断.
作者:杨洪;何雅青;周丽;毛丽莎;阳帆;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用含有人Sy2酪氨酸磷酸酶基因的pOTB7质粒,构建Sy2原核表达重组子,并用该重组子转化原核细胞,表达出含Sy2的融合蛋白,为将来以此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打好基础.方法 用PCR扩增Sy2的PP2C结构域序列,限制性内切酶双酶切,构建到表达载体pET28a(+)中,酶切、测序等鉴定后,重组子pET28a(+)-Sy2转染原核细胞,用载体标签His抗体经SDS-PAG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y2重组蛋白的表达.结果 成功构建出pET28a(+)-Sy2重组质粒,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出融合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成包涵体,这种包涵体可以作为抗原制备Sy2的单克隆抗体.
作者:马广文;陈兵;鲁云霞;李菲菲;倪芳;郑红;汪思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进行研究的一项新的遗传标记.本文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概念和特性,及其在生物医学、药物基因组学以及人类遗传学方面的意义,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综述.
作者:刘殿武;杜玉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艾滋病流行情况表明,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是性病/艾滋病感染的高危人群,性病艾滋病会通过这些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探讨适宜这类人群的有效的艾滋病干预措施,是当前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之一.为了解商业性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性病危险行为特征和感染现状,以便为实施有效的行为干预策略提供依据,笔者在湖北省娱乐场所100%安全套使用项目的项目点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北方;许骏;姚中兆;陈仲丹;王夏;刘满清;唐力;周旺;周敦金;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制备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 RNA探针,用于筛选与丙型肝炎病毒(HCV)RNA核心区结合的细胞蛋白质分子.方法 采用RT-PCR方法,从HCV感染者血清中扩增HCV C区cDNA序列,将所得序列克隆入载体PinpointTM-T Vector和pGEM-7EF(+)Vector,进行PCR、酶切和测序鉴定.以HCV-pGEM-7EF(+)中的HCV核心区cDNA序列作为体外转录RNA的模板,经T7 RNA聚合酶转录得到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RNA探针.将地高辛标记的探针用于紫外交联实验,筛选HepG2细胞中可与HCV RNA结合的蛋白质分子.结果 所得HCV核心区cDNA序列为503 bp.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探针初步筛选到两个与HCV RNA结合的蛋白.结论 地高辛标记的HCV核心区RNA探针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筛选与HCV RNA结合的细胞蛋白质分子.
作者:张景霞;苏海霞;赵小宁;闫永平;门可;李端;卢娟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认为,损失浪费同贪污腐败一样可怕.如何节省资源,以少的资源取得大的效果,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审计署在<2003-2007年五年审计工作规划>中明确提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并把效益审计作为今后五年工作的三大任务之一,这充分说明效益审计已成为我国国家审计的重要内容.
作者:刘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灾害是全球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灾害流行病学是应用流行病学方法研究有关灾害的原因、规律、结果、以及减轻灾害负担的可能机制与措施的科学.灾害流行病学近年在有关灾害的定义、受灾人数与因灾死亡(发病)数的确定、灾害暴露的测量及灾害的快速评估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还存在一些不确定的和亟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作者:谭红专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肿瘤学研究结果表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等多种细胞因子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疗效观察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应答的调节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越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者和未经手术者(伴随淋巴结转移者)血清中TNF-α和IL-6活性水平的测定,观察其变化,以此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作者:陈向红;孙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为了解合肥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状况,探讨有效防治措施,笔者与合肥市妇幼保健所合作,于2004年9月~11月间,对合肥市城区4个街道的289名5岁以下儿童进行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检测,并要求被调查儿童家长填写<儿童营养及其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作者:周新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患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和肥胖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它们彼此促进,相互发展.为了解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及相互关系,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现对2004年在合肥工业大学医院体检的1 662名知识分子心血管病主要危险因素的资料进行分析.
作者:刘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以及人们生活行为和方式的改变,疾病谱已由以传染性疾病为主向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方向发展,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因素.大量资料表明,恶性肿瘤已成为居民的第1、2位死因[1,2].随着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受到广泛关注.对主要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系统分析,有助于了解恶性肿瘤死亡率的变化趋势,为进一步开展恶性肿瘤防治对策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建军;姜庆五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硫酸基转移酶SULT 1A1基因多态性与食管癌易感性的关系,及其与吸烟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163例新发食管癌患者和166例对照SULT1A1基因多态性,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基因型对食管癌的危险度.结果 ①SULT1A1 Arg/Arg、Arg/His、His/His三种基因型分布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60),病例与对照His等位基因分别为17.79%和12.57%,差异有显著性(P=0.028),His等位基因可显著增加患食管癌的危险性(OR调整=1.868,95% CI为1.107~3.153);②调整混杂因素后,吸烟与SULT1A1存在交互作用(OR=2.802,95% CI为1.257~6.246);③携带有His等位基因的重度吸烟者患食管癌的危险性,是不携带His等位基因的非吸烟者的8.538倍.结论 SULT1A1基因突变基因型是食管癌的易感基因,它与吸烟存在联合作用.
作者:冯向先;朱素娟;王丽冰;段满乐;张建斌;李佩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车辆、道路、人口、交通管理对重大、特大交通事故变化趋势的影响,从而找出为密切相关的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收集1993~1997年间上海市9个区的人口、道路、车辆、交通管理措施方面的资料,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交通流量(X1)、车行道宽度(X3)、交通警务(X4),回归方程为:=23.922 5+0.007 1X1-0.088 4X3-0.112 0X4,决定系数为0.745 1.其中交通流量与交通事故发生呈正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为0.635 8,车行道宽度、交通警务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成负相关,其标准化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710 9、-0.249 7.经共线性诊断和残差分析,证明进入模型的各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强相关性,且模型的残差亦呈正态性分布.结论 人口增加、车辆增多带来交通流量的增加,导致交通事故的增加;但另一方面采取积极措施拓宽道路,改善交通状况,加强交通管理,也会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作者:王迎春;余金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北京郊区蜱暴露人群周围的基层医生对莱姆病的KABP,了解他们对莱姆病的认识,以及是否有意愿和能力为其服务的人群提供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并为开展基层医生莱姆病培训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横断面调查,问卷包括一般情况、莱姆病的相关知识、态度、信念与行为.结果 只有49.7%的人听说过莱姆病,其中83.1%的人不知道或不认为自己工作的地方存在莱姆病,10.5%的人能正确回答所有关于莱姆病流行病学方面的知识,21.0%的人了解莱姆病典型临床表现,26.8%的人能够在不滥用的前提下为患者开出抗生素治疗;其中89.9%的人认为需要开展有关莱姆病的培训.讨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莱姆病的认识十分有限,不能为其周围的蜱暴露人群提供有效的帮助,进行培训是必要的.
作者:蔡玥;王全意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评价可能的影响因素对高血压患病风险的贡献大小.
作者:曾玉宇;吴家兵;陈卫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后白云区居民户食用碘盐的情况.方法 2004~2005年共抽取18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32个食用加碘盐用户,共抽取576户样品,用直接滴定法测定盐碘含量.结果 2005年与2004年的监测结果比较显示:非碘盐率由29.9%下降至15.6%(P<0.05);碘盐覆盖率由70.1%上升至84.4%(P<0.05);碘盐的合格率由91.6%上升至97.1%(P<0.05),均高于全国加碘盐碘含量抽查的合格率(76.0%);合格碘盐食用率由64.2%上升至81.9%(P<0.05).结论 提高碘盐合格率及食用率,确保居民食用合格加碘盐,才能科学地防治碘缺乏病.
作者:李荔;李小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结核病患者痰涂片阳性的影响因素,为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使用专门设计的<结核病患者调查表>对2004年在武汉市结核病防治所住院的结核病患者或家属进行调查.对其基本情况及涂阳患者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 034名结核患者中,男性患者75.53%,女性患者24.47%;Ⅲ型结核患者87.72%;初治病人94.39%,复治病人5.61%;痰涂片结果,阴性率50.10%,阳性率49.90%,其中弱阳性33.75%,阳性12.86%,强阳性3.29%;全程督导率65.86%,全程管理率30.85%,强化期督导率3.29%.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病变范围6、41~60岁、Ⅲ型肺结核、复治等因素为结核患者涂阳的影响因素.结论 武汉市初治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和化疗管理率高,但在结核病病人的早期发现上存在不足.为了早期发现涂阳肺结核患者,必须密切注意具有以上因素的结核患者.
作者:韩晖;徐海涛;张金荣;符志军;肖勇;叶临湘 刊期: 2006年第04期
2005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发生一起成人麻疹暴发,笔者收集了30例病例的急性期血清和100名健康人麻疹疫苗免疫前和免疫后1个月的血清标本,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朱建琼;毛东波;袁焕章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球菌gyrA基因突变的可行性.方法 设计针对淋球菌gyrA基因的特异扩增引物,运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PCR-SSCP)对95份泌尿生殖道标本直接进行基因及突变检测,并与测序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2份分离培养阴性的标本无特异性扩增产物,而63份分离培养阳性标本以及对应的分离菌株均能扩增出168 bp片断.以淋球菌标准株ATCC19424为对照,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敏感的5份临床标本与标准株SSCP带型相同;分离菌株对环丙沙星中介或耐药的58份临床标本与标准株SSCP带型均不同,共出现5种突变带型.5份SSCP分析显示,无突变的标本gyrA基因序列未发生改变;16份SSCP分析显示,有突变的标本gyrA基因序列均有改变;具有相同突变的标本SSCP带型完全相同,具有不同突变类型的标本SSCP带型不同.结论 PCR-SSCP银染技术可简便、快速、准确地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敏感性.
作者:邹明祥;范学工;夏忠弟;刘红军;刘文恩;李宪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国人口已进入老龄化,膝骨性关节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膝骨性关节病的病因和病理改变复杂,治疗方法颇多.膝关节腔内药物注射疗法方法简便、效果明显、费用偏低,是多年人们关注且乐于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SOFAST关节注射用针剂和DIPROSPAN针剂是两种常用的膝关节腔内注射药物,为了解两药的治疗特点,对其进行临床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高新生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