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氧化酶-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余红平;宋世震;朱长才;叶方立;曾婧;范丽蓉

关键词:癌, 肝细胞, 基因表达调控, 酶学
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41例肝细胞癌组织、1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织及5例正常肝脏组织中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OX-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COX-2蛋白在肝细胞癌和肝硬化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1.0%(25/41)和56.3%(9/16),正常肝脏组织中无表达,与以上各病变组织COX-2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肝硬化组织与肝细胞癌组织COX-2蛋白表达差异无显著性(x2=0.11,P>0.05).COX-2蛋白表达与肝细胞癌组织分化程度、癌肿转移状况有关(x2=10.3,4.81,P<0.05).结论COX-2蛋白在肝硬化、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温州市1963~1999年447例尘肺患病情况回顾性分析

    尘肺病是影响温州市工矿企业工人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病,居该市各类职业病发病的首位,为了解该市尘肺病发生、发展的特征及其分布规律,笔者对其市区1963~1999年经该市尘肺病诊断小组诊断的尘肺病例现状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曾士典;陶惜丹;陈春达;陈晓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乌兰察布市卓资县鼠类及健康人群流行性出血热抗原及抗体调查

    近年来,乌兰察布地区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率趋于上升,疫区范围不断扩大.1999年以前该地区从无此类病例报告.2000年在乌兰察布地区(卓资县、丰镇市)连续确诊2例.为了摸清该市是否是新的疫源地,笔者于2001年10月对卓资县1例病人所在地大榆树弯乡进行了鼠类携带出血热病毒和健康人群隐性感染调查,为本地区流行性出血热防治提供资料.

    作者:李琪;王怡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猪相关职业人群戊型肝炎感染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猪相关职业人群戊型肝炎感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2005年在浙江省北部的德清县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调查养猪、销售、屠宰和兽医4类猪相关职业人群,记录个人背景特征和职业暴露情况并采血,用ELISA法检测该人群的HEV-IgG抗体水平.结果在409例猪相关职业人群中,抗HEV-IgG阳性者297人,总感染率72.62%;单因素显示戊肝感染受到年龄、从业年限、出生地和职业的影响;而多因素分析则显示年龄和从业年限是该人群戊肝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猪相关职业人群具有特殊的职业特征,男性多、局限的年龄范围、从业年限和人群流动性因不同职业而有所不同;男女感染率无差异,但感染率伴随年龄和从业年限的增长而逐步上升,提示着这类人群具有更多的戊肝感染相关的危险因素,职业环境对女性危害可能更大.

    作者:王于超;郑英杰;姜庆五;王法弟;朱建福;宋建根;高眉扬;王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4起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的流行特征及控制措施效果研究

    目的对4起疫情较为严重的学校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分析研究其流行特征和不同控制措施效果,探讨科学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现况调查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用Epi Info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病人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实验室快速诊断.结果4起甲3型流感爆发疫情罹患率分别为20.43%(D)、11.72%(C)、9.37%(A)和4.08%(B),罹患率间差异有显著性.4起疫情分别发生在2月(A)、5月(B)、9月(C)和12月(D),病例以15岁以下年龄人群为主,首发病例/指示病例所在班级病例较为集中.A、C、D 3起疫情报告不及时,C、D两起疫情对病人的隔离措施落实不彻底,A、B两起控制效果较好.结论2004年某省流感爆发疫情均为甲3型,提示甲3型流感病毒变异活跃,应开展该省流感监测毒株和爆发毒株的抗原性和基因特性研究.所有流感爆发疫情均发生在学校,学校流感的预防将是控制流感疫情的关键.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的法制意识和疫情报告的敏感性亟待加强.

    作者:宋俐;谭兆营;朱凤才;刘社兰;李亮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南京市鼓楼区2000~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儿童高发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某区屡有该病爆发疫情发生,为了解其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策略提供依据,对该区2000~2004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作分析如下.

    作者:胡道行;史薇;臧陶影;张丽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陕北地区耳鸣流行病学调查

    耳鸣是听觉功能紊乱所致的一种常见症状,其原因复杂.有关耳鸣的流行病学研究,国内尚未见详尽报道,为探讨耳鸣发生的相关因素,为综合防治提供流行病学资料,笔者在陕北地区进行初步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勇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4年合肥市暗娼综合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合肥市不同类别商业性性工作者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态度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方法采用双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场所和样本,使用调查问卷面对面调查,采血检测HIV抗体和梅毒抗体.结果采样检测358人,HIV抗体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梅毒RPR初筛阳性者27人,阳性率为7.7%.问卷调查364名,不同类别CSW的年龄、家庭住地、文化程度略有不同.发现部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感染危险性认识不清.CSW在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较高;但在与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调查对象中一天接客多为15人;一周接客多为35人.初次性行为年龄低于16岁的有13.5%,首次从事性服务年龄低于16岁的有4.4%.22%的调查对象近1 a患过性传播疾病.结论在干预活动时应考虑不同层次人群特点,采取不同策略.安全套的社会定义需要发生改变,需要新的理解、发展和提升:安全套是针对疾病的,并不包括滥交、卖淫和疏远等这样的社会定义.无论在何种性关系中,安全套都应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作者:李晓静;韩红梅;张小鹏;李照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相关因素分析

    本文对17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组,分别从患者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程度等方面探讨其与各证型组间相关性.

    作者:施卫兵;叶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湖北省石首市1970~2004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解石首市疟疾流行现状,探讨其流行规律和趋势,总结防治成果,为评价防治效果和制定相应防治对策提供依据,笔者对石首市居民1970~2004年的疟疾发病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作者:桂习锋;张纪平;赵祖桃;徐敬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CD137与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主要表现为T、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产生大量自身抗体,近年来发现,T细胞及其亚群和共刺激分子可能是SLE的发病机制的关键.本文就共刺激分子CD137的结构、配体、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茜;叶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空气微生物学的国内研究进展

    本文就近年来中国空气微生物学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范围与领域、成果的分析与统计及以后的发展趋势作一述评,并期盼有更丰硕的成果跻身于世界前列.

    作者:陈皓文;陈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用于难以接近人群的一种新的抽样方法:同伴推动抽样法(RDS)

    本文介绍新近推出的一种针对难以接近人群的抽样方法-同伴推动抽样法(RDS),对方法的理论要点、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用该法收集资料的分析以及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作者:赵金扣;马小燕;王丽艳;吕繁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死亡个案报告

    近年来,随着中心静脉压测定、全胃肠外营养和危重病患者需长时间补液、给药及有创动脉监测的临床应用发展,在人体内置入导管进行诊断与治疗已成为危重患者抢救的主要措施之一.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常因诸多因素造成医院获得性血路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BSI)[1],统计表明,危重病监护病房中与血管内装置相关的菌血症中80%~90%为中心静脉插入引起,导管相关性菌血症罹患率为4%~43%,病死率为10%~20%[2].现将某院1例导管相关性菌血症死亡病历报告如下.

    作者:曹洪涛;朱会英;孙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006年全国高血压与代谢综合征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急性肝炎患者系列血清分型及发病特征研究

    目的通过系列血清的检测来明确肝炎诊断,区分肝炎型别并比较其发病特征,为病毒性肝炎的监测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对60例无慢性肝病史的急性肝炎住院患者的166份系列血清进行甲、乙、丙、戊型肝炎病毒的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并比较不同肝炎的发病特征.结果在这60例急性肝炎患者中,乙型肝炎(乙肝)占46.67%,戊型肝炎(戊肝)占21.67%,未分型肝炎占25%,甲型肝炎(甲肝)合并戊肝占1.67%,乙肝合并戊肝占5.00%,丙型肝炎(丙肝)未检出.乙肝及戊肝均以男性为主,乙肝以50岁以下者居多,戊肝则以中老年为主;戊肝的黄疸表现尤其明显.两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随入院时间延长呈对数线性下降,戊肝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无慢性肝病史的急性肝炎以乙肝及戊肝为主,未分型肝炎仍占较大比重;系列血清可以反映疾病发展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更为准确地进行分型诊断.

    作者:王娜;郑英杰;姜庆五;谈逸云;申惠国;高眉扬;王于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台州市2004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原因分析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为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健全台州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提供依据,笔者及相关人员对2004年全市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了原因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令初;周群玉;张惠芬;林伟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河北省农村成年居民糖尿病流行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病人口明显增加.本文对2002年河北省农村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有关糖尿病资料进行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作者:王跃进;李建国;徐维玲;王晓波;刘燕丽;姜红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东莞市集体食堂卫生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

    为了解目前集体食堂卫生管理现状,预防群体性食物中毒,为今后对集体食堂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笔者于2002年10月对东莞市辖区内的44间集体食堂进行卫生状况抽查,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凯平;刘志权;刘金祥;周慧芝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安徽省尘肺流行病学分析及发展趋势

    目的了解安徽省尘肺发生现况和发展规律,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汇总安徽省1952~2004年诊断的全部尘肺病例资料,分析尘肺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区、病种、工种、接尘工龄、接尘年代和所在工业系统分布.结果截止2004年底,安徽省累计尘肺患者21 945例,居全国第9位.历年共死亡5 606人,累计病死率25.54%.目前现患病人16 339例,总现患率5.85%.尘肺患者平均诊断年龄51.62岁,平均死亡年龄59.86岁.Ⅰ期尘肺占总例数的91.26%,平均工龄22.80 a.尘肺患者主要分布在淮北、淮南、铜陵和马鞍山4个市,患者人数占全省的89.89%.病种主要是煤工尘肺和矽肺,占所有尘肺患者的97.13%.以煤炭系统尘肺病例多,占尘肺总例数的72.39%.预测到2015年,该省尘肺患者可达2.8万例.结论尘肺防治的重点地区为四大矿业基地,重点工种为矿山掘进工和凿岩工,主要病种是煤工尘肺和矽肺.预防为主、从源头治理是防治尘肺病发生的关键.

    作者:王明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淋病奈瑟氏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与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突变的关系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淋球菌流行株对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敏感性,探讨淋球菌耐药株gyrA与parC基因突变与淋球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物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对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对行喹诺酮类抗生素敏感性测定,同时运用PCR技术扩增gyrA基因和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耐药决定区,并对典型株的PCR产物直接进行测序分析.结果所分离的80株菌株对环丙沙星MIC为敏感、中介、耐药分别为1株、3株和76株;产物测序结果显示淋球菌敏感株只检出了gyrA基因在Asp95处的单位点突变;中介及耐药株在gyrA基因均检出有Ser-91→Phe突变并伴有Asp95或者Ala92位突变;6株检出有parC基因的86、87、91位点突变及其他位置的一些无义突变.结论gyrA基因突变是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的重要机制,其中Ser-91→Phe更是引起对喹诺酮类耐药非常关键的突变,而parC基因的突变只会伴随gyrA基因突变同时出现,可能会对淋球菌耐喹诺酮类抗生素起促进作用.

    作者:张铁军;周晓明;姜庆五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