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宗领;高英恺;林均武;刘磊;明伟;王绪增
针对经络气血亏损,风邪乘虚而入的病因,口服牛黄清心丸:针对内有湿热外受风寒,口服功劳去火片(以功劳木、黄芩、黄柏、栀子为主)、新清宁(以熟大黄为主).于局部穴位加面神经支为注射点,注射维生素B12400~600μg.取穴位注射点:”颊车”加面神经上下颊支注射于颊脂肪垫,垂直进针1~1.5cm,视患者胖瘦而不同,注入药液0.3~0.5 ml,依次注入.
作者:李敏英;陈力;张玉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可以听到来访的家长抱怨自己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相互关系极为紧张,经常吵架,甚至有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在此过程中,父母和子女均感到非常痛苦,但又无法解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恶劣到如此程度呢?究其原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可能较为重要.
作者:张雨青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学龄前期是指3~6~7岁这个阶段,多数儿童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这个时期其心理特点有:①言语的词汇量增加,出现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副词和连接词,基本上能反映孩子的思想.②动作发展很快不仅能平稳行走和正确掌握跑步姿势,而且可以做出精确和协调的动作.③在智力方面感觉、知觉、听觉、注意、记忆、想象、情感、意志等均有很大的发展.
作者:甄中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显著高血糖的症状包括有多尿、烦渴、多食、体重下降.高血糖所引起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有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或高渗性综合征).自从胰岛素问世以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高渗性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轻型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时期的慢性高血糖可以伴随生长障碍,成人慢性高血糖85%以上发生在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降低(IGT)患者,但至今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还缺对它们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是一种较轻的疾病,或是年龄老化的必然结果,长期未治疗,或治疗不达标.据各地报道,可能有50%~85%以上2型DM早期因缺乏显著高血糖症状未能及时诊断,特别是在一些地区仅做空腹血糖测定,故对仅有餐后高血糖患者常被漏诊,延误了治疗.
作者:于志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入选的62例冠心病人中不稳定型心绞痛(NSAP)48例(其中初发劳累型12例、恶化劳累型26例、变异型心绞痛7例、梗死后心绞痛3例),急性心肌梗死(AMI)14例.伴不同程度高血压35例,心衰10例.分A、B两组(每组31人),其中B组为合并糖耐量异常(IGT)组.48例NSAP病人诊断标准具备:①典型的不稳定心绞痛症状;②发病时心电图典型的ST-T缺血性改变;③无心肌酶学变化.AMI诊断具备:①典型的AMI症状;②特异性AMI心电图改变;③心肌酶系统增高,其中具备2项即可入选.
作者:赵彦红;徐胜杰;牟若森;高林;刘占海;李胜华;李红梅;孙炳才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历史与界定孤独症属于心理发育障碍范畴中弥漫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临床表现为社会交往交流模式的性质异常、兴趣与活动内容局限、刻板和重复.一般均发病于婴幼儿期,少数5~6岁时症状才很明显,男孩发病可数倍于女孩.大多数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
作者:杨晓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古方及加减治疗小儿咳喘及相关病证据现代文献报道,小儿咳喘方使用频率较高者为以下若干种:泻白散、小青龙汤、三拗汤、华盖散、人参败毒散、荆防败毒散、参苏饮、苏子降气汤、三子养亲汤、金沸草散、清燥救肺汤、清肺饮、麻杏石甘汤.临床治疗在方与药的选择上,仍以传统名方药为主流,万变未离其宗.如运用泻白散、茅根汤加减化裁治疗小儿里热型肺炎小.以加味三拗汤(麻黄、北杏仁、甘草、桑白皮、浙贝母、地龙、鱼腥草、毛冬青、紫菀、金银花)治疗小儿久咳,气促伴哮鸣音加苏子、款冬花;痰多者加天竺黄、法半夏;便秘者加冬瓜仁,流涕发热者加黄芩、青天葵、薄荷.
作者:万芳;孟凡红;王炳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999年4月瑞典著名心脏病学专家Sahlgren医院的Ake Hj almarson教授和Sahlgrenska大学医院的Finn Waogstein教授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大连介绍了β阻断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对于指导我国心力衰竭的规范科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42例中,男39例,女3例,年龄50~59岁10例,60~69岁29例,70岁以上3例;慢支40例,支气管哮喘2例,有诱因者39例,胸痛者15例.
作者:李金兰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是指将高能射线聚于颅内某一局限性靶区的单次照射,使之发生放射性坏死,而靶区周围的组织因迅速的剂量递减免受累及,从而在靶区边缘形成一如刀割样的损伤边界,达到类似外科手术的效果.该学科概念早由瑞典人Leksell教授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1967年Leksell及其同事在Karolinska设计并安装了第一台伽玛刀以实践SR治疗.至今伽玛刀已发展到第四代,国内亦由奥沃公司和玛西普公司推出我国自行研制的伽玛刀.伽玛刀治疗脑肿瘤在我国大城市的医疗机构已开展十余年,丰富的临床资料说明其自身的优越性,但应有一定的适应证选择.
作者:孙时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年龄20~44岁,平均28.71岁;已婚者32例,未婚者6例;病程2天~6周,平均2.4周;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有真菌性阴道炎者32例,包皮过长者16例,同时患淋病者8例,患尖锐湿疣者4例.全部患者阴茎包皮龟头呈轻度潮红,包皮内板、龟头冠状沟处有白色乳酪样分泌物,且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其中28例龟头表面可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暗红色丘疹,18例阴囊表皮有鳞屑性红斑.38例发现成群的、卵圆形的单壁芽胞及大量约2rmm×6rmrm大小的有分隔的菌丝,芽孢多集中在菌丝分隔处.对其中28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发现念珠菌属22例,酵母菌2例,未生长4例.对22例培养为念珠菌属者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筛选,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作者:徐薇;冯素华;刘克冬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家庭教养顾名思义,应指在家庭环境里对儿童或青少年的教育与养护.它包括两个基本的层面:一是教育,二是养护.良好的家庭教养对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长,其意义是不言自明的.本文重点讨论问题儿童或青少年家庭教养中态度的不当或对教养层面理解的偏颇.
作者:郭延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治疗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小21岁,大67岁,
作者:杜笑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儿童期常见的情绪障碍的特点及类型儿童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与成年的神经症性障碍不同.表现为:第一,研究发现一致显示,有情绪障碍的大多数儿童成年期表现正常,只有少数到成年期出现神经症性障碍.反之,许多成年神经症性障碍患者起病于成年,没有明显的童年精神病理作为先导.因此,发生在这两个年龄阶段的情绪障碍不具有连续性.第二,许多童年情绪障碍似乎是正常发育趋向的突出化而不是本身性质异常的现象,因此可能具有与成年神经症不同的心理机制.
作者:郭延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颜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炎系由反复外用强效激素类软膏治疗非适应证性面部皮肤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损害.患者中青年女性多见,与职业特点明显相关.
作者:董平;姚旭光;屠善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性,初中毕业体检发现右上纵隔阴影,被诊断为右上纵隔肿瘤(神经源性),到某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右臂功能障碍.患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院赔偿.
作者:程亦斌;王少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在整个儿童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形体变化和心理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阶段特征.其中0~6岁叫作早期儿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既在时间上有着阶段特征和在身心发展上又具有连续性的重要时期,是儿童身心能否得到正常发展的具有时限的特定阶段,是儿童充分发挥其遗传素质和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得以全面发展的不多的不可回赎的时机.
作者:王如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食管破裂并不少见,下段破裂者常可造成急腹症假象,如果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可导致误诊,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现将所遇2例食管破裂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李慎廉;达明绪;刘国河;张新;李勇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贪食1.1 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贪食就像一母同胞的一对姐妹,两者的精神病理相同,年龄及性别分布类似,几乎总是见于青少年女性,临近青春期的儿童也偶可罹及.神经性贪食发病年龄稍晚一些,可被视为持续的神经性厌食的延续(尽管相反的次序也可能出现).
作者:郭延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病历摘要:患儿,女,36/12岁.因发热10天,浮肿7天于1999年7月5日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9℃之间,无流涕、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7天前出现双眼睑浮肿,3天后波及至双下肢,同时伴尿量减少,呈浓茶色.病后精神弱,食欲差,喜卧.未出现皮疹.大便正常.曾在当地口服先锋Ⅳ号及阿苯片治疗无效.既往体键,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石凤英;丁学勤;张美玉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