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英;陈力;张玉英
笔者采用Ender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98例,其中采用手法复位闭合髓内固定的方法治疗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义明;王德义;杜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显著高血糖的症状包括有多尿、烦渴、多食、体重下降.高血糖所引起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有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或高渗性综合征).自从胰岛素问世以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高渗性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轻型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时期的慢性高血糖可以伴随生长障碍,成人慢性高血糖85%以上发生在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降低(IGT)患者,但至今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还缺对它们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是一种较轻的疾病,或是年龄老化的必然结果,长期未治疗,或治疗不达标.据各地报道,可能有50%~85%以上2型DM早期因缺乏显著高血糖症状未能及时诊断,特别是在一些地区仅做空腹血糖测定,故对仅有餐后高血糖患者常被漏诊,延误了治疗.
作者:于志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治疗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小21岁,大67岁,
作者:杜笑岩 刊期: 2000年第10期
病历摘要:患儿,女,36/12岁.因发热10天,浮肿7天于1999年7月5日入院.10天前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在37.5~39℃之间,无流涕、咳嗽、腹痛、腹泻等症状.7天前出现双眼睑浮肿,3天后波及至双下肢,同时伴尿量减少,呈浓茶色.病后精神弱,食欲差,喜卧.未出现皮疹.大便正常.曾在当地口服先锋Ⅳ号及阿苯片治疗无效.既往体键,否认结核病接触史及药物过敏史.
作者:石凤英;丁学勤;张美玉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概念与临床表现多动性障碍(又有人称注意缺陷障碍)起病多在发育早期,通常为5岁以前,男童患病数倍于女童.其主要特征是在需要认知参与的活动中,缺乏持久性,倾向于经常变换活动内容,但任何一项活动都不能坚持到底;同时伴有组织不好、调节不良和过度的活动.
作者:郭延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人参和西洋参在成份上有异同,药理作用性质颇多类似,但某些作用在质和量的方面却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实验证明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应激作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代谢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等,二者在药理作用方面都有类似之处.而某些具体指标的强度方而,确实存在显著的量的差别.如人参在抗疲劳与正常免疫功能,增进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增强学习记忆以及对抗肝损伤等,红参的作用强于西洋参;
作者:王筠默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依DIC发展进程而选用相应的化验指标.但需指出由于:①DIC的几个发展时相实际上是连续进行和交错存在的;②原发的基础疾病不同及治疗影响各异;③机体的调节代偿情况不一.故往往使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异较大.因此:①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情况.②对有关化验指标作必要的动态观察.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在整个儿童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在形体变化和心理发展方面有着明显的阶段特征.其中0~6岁叫作早期儿童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既在时间上有着阶段特征和在身心发展上又具有连续性的重要时期,是儿童身心能否得到正常发展的具有时限的特定阶段,是儿童充分发挥其遗传素质和在环境因素作用下得以全面发展的不多的不可回赎的时机.
作者:王如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贪食1.1 临床特点神经性厌食与神经性贪食就像一母同胞的一对姐妹,两者的精神病理相同,年龄及性别分布类似,几乎总是见于青少年女性,临近青春期的儿童也偶可罹及.神经性贪食发病年龄稍晚一些,可被视为持续的神经性厌食的延续(尽管相反的次序也可能出现).
作者:郭延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患者,男性,初中毕业体检发现右上纵隔阴影,被诊断为右上纵隔肿瘤(神经源性),到某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右臂功能障碍.患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院赔偿.
作者:程亦斌;王少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操作方法:先将患儿衣服解开,裸露背部俯卧于诊床,1岁以下者伏在家长身上,露出整个背部.施术者立于病儿股部后方,用爽身粉扑于背部,沿小儿脊柱两边自下而上,自尾骨长强穴开始,用两拇指按摩,边按摩边向上移动,沿督脉上升至颈部风府穴为止,反复三遍.然后提捏长强穴、大肠俞、肾俞、胃俞、脾俞、肝俞自下而上各2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
作者:舒玉萍;杨风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尤其多见于女性.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999年4月瑞典著名心脏病学专家Sahlgren医院的Ake Hj almarson教授和Sahlgrenska大学医院的Finn Waogstein教授在北京、上海、哈尔滨、沈阳、大连介绍了β阻断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大突破性进展,对于指导我国心力衰竭的规范科学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胡大一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乳腺癌是妇女中常见的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发展使疗效显著提高,而化学治疗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
作者:周际昌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上,以无严重危及生命疾患而以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等住院治疗的患者,应用田金洲教授修订的短时图像记忆表和临床智能检查表测试积分之和下降10分以上,且证型符合腑滞并伴有气虚、血瘀,痰浊至少一项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1.8岁.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年龄、性别、证型、短时图像记忆积分、智能积分、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给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制剂室生产的复方大黄制剂口服液(酒大黄、人参茎叶、石菖蒲、郁金按1:3:2:2配制),每次10ml,每日2次.
作者:刘安信;姚书明;田金洲 刊期: 2000年第10期
1 心肺复苏的现代观念有哪些?现代心肺复苏(CPR)已由基础的生命支持发展为高级的生命支持,它包括不开胸的心脏按压、除颤和药物干预.机械按压的技术改进和其他无创的方法对CPR已取得了一些效果.成功复苏的一个预测因素是增加冠脉血流和灌注压的能力.联合应用非肾上腺素能和肾上腺素能加压药对于治疗那些对目前治疗无反应的病人可以提供新方法.在初始复苏过程中,时间是关键.早期再灌注和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是复苏成功的保证,早期除颤对终止心室颤动(室颤)和血流动力学效果归于零的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也至关重要.未来的研究需要改善CPR的预后,其焦点是心肌的再灌注和早期恢复骤停心脏的血流.
作者:胡大一;周鹏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食管破裂并不少见,下段破裂者常可造成急腹症假象,如果缺乏对本病的认识及警惕,可导致误诊,甚至造成患者死亡.现将所遇2例食管破裂报道如下,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李慎廉;达明绪;刘国河;张新;李勇强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学龄前期是指3~6~7岁这个阶段,多数儿童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这个时期其心理特点有:①言语的词汇量增加,出现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副词和连接词,基本上能反映孩子的思想.②动作发展很快不仅能平稳行走和正确掌握跑步姿势,而且可以做出精确和协调的动作.③在智力方面感觉、知觉、听觉、注意、记忆、想象、情感、意志等均有很大的发展.
作者:甄中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针对经络气血亏损,风邪乘虚而入的病因,口服牛黄清心丸:针对内有湿热外受风寒,口服功劳去火片(以功劳木、黄芩、黄柏、栀子为主)、新清宁(以熟大黄为主).于局部穴位加面神经支为注射点,注射维生素B12400~600μg.取穴位注射点:”颊车”加面神经上下颊支注射于颊脂肪垫,垂直进针1~1.5cm,视患者胖瘦而不同,注入药液0.3~0.5 ml,依次注入.
作者:李敏英;陈力;张玉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就部分形式而言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说话即口头语言.
作者:齐力 刊期: 2000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