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大黄制剂改善中老年人智能临床研究

刘安信;姚书明;田金洲

关键词:复方大黄制剂, 中老年人, 智能, 选择年龄, 原发性高血压病, 治疗组, 无显著性差异, 临床资料, 积分, 中医药大学, 医院制剂室, 住院治疗, 证型, 危及生命, 图像, 人参茎叶, 平均年龄, 脑血管病, 记忆, 甘油三酯
摘要:1 临床资料选择年龄在50岁以上,以无严重危及生命疾患而以脑血管病、冠心病及原发性高血压病等住院治疗的患者,应用田金洲教授修订的短时图像记忆表和临床智能检查表测试积分之和下降10分以上,且证型符合腑滞并伴有气虚、血瘀,痰浊至少一项者.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1~84岁.平均年龄61.8岁.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年龄、性别、证型、短时图像记忆积分、智能积分、胆固醇、甘油三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给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制剂室生产的复方大黄制剂口服液(酒大黄、人参茎叶、石菖蒲、郁金按1:3:2:2配制),每次10ml,每日2次.
中国医刊杂志相关文献
  • 播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实验诊断

    实验室检查是确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关键,依DIC发展进程而选用相应的化验指标.但需指出由于:①DIC的几个发展时相实际上是连续进行和交错存在的;②原发的基础疾病不同及治疗影响各异;③机体的调节代偿情况不一.故往往使实验室检查结果变异较大.因此:①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情况.②对有关化验指标作必要的动态观察.

    作者:王淑娟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淋病后综合征的临床治疗

    1 临床资料30例淋病后综合征(PGS)男性患者,年龄19~54岁,平均31岁;病程为3个月~2年,平均5个月.患者曾有淋病史,均有多种症状或不典型体征,其中尿道炎样22例,前列腺炎样11例,下腹坠痛18例,阴囊下坠感6例,腰背酸痛、下肢无力感14例,头晕、头痛、失眠10例,性欲减退、阳痿9例.病原体检查发现感染沙眼衣原体16例,解脲支原体13例,大肠杆菌5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念珠菌3例,克雷伯菌2例,滴虫3例,单纯疱疹病毒2例.30例中明确有病原菌感染者26例,二种以上病原菌感染者8例,无病原菌感染者4例.确诊PGS必须具备下列3个条件:①患者确曾患过淋病.②有效药物治疗结束后,尿道分泌物或前列腺按摩液直接镜检及培养淋菌,至少2次均阴性.

    作者:秦法军;郭晓光;王波;李兰平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学龄前期儿童的行为问题及干预对策

    学龄前期是指3~6~7岁这个阶段,多数儿童是在幼儿园度过的.这个时期其心理特点有:①言语的词汇量增加,出现大量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甚至副词和连接词,基本上能反映孩子的思想.②动作发展很快不仅能平稳行走和正确掌握跑步姿势,而且可以做出精确和协调的动作.③在智力方面感觉、知觉、听觉、注意、记忆、想象、情感、意志等均有很大的发展.

    作者:甄中科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以心绞痛为主要表现的更年期综合征1例

    1 病历简介患者,女性,53岁.间断胸闷伴心悸,面潮红,出汗两年余.近半年来经常心前区发紧及压迫感,多于睡眠不好或劳累后发作,发作持续1~2分钟,能自行缓解,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及糖尿病史.查体:双肺未闻异常呼吸音,心脏叩诊不大,心率85次/分,律齐,未闻杂音.心电图:Ⅱ、Ⅲ、avF、V5-6,ST-T改变.Holter房早3个/24h,室早1个/24h,S-T段下移.平板运动试验阴性.化验室检查,胆固醇224 mg/dl,甘油三酯85 mg/d1.雌激素0.1 pg/ml,孕激素0.4ng/ml,泌乳素11.5ng/ml,促卵泡生成素56.4 mIU/ml,促黄体生成素20.9 mIU/ml.

    作者:龚晓燕;马文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射频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采用射频疗法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快捷、反应轻、副作用小等优点. 治疗方法每侧鼻腔采用两个部位:鼻丘及中鼻甲前端、下鼻甲下部.在粘膜表面麻醉下用射频治疗探头直接作用于粘膜至局部变白为准.

    作者:庞宗领;高英恺;林均武;刘磊;明伟;王绪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改良捏脊疗法在婴幼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

    操作方法:先将患儿衣服解开,裸露背部俯卧于诊床,1岁以下者伏在家长身上,露出整个背部.施术者立于病儿股部后方,用爽身粉扑于背部,沿小儿脊柱两边自下而上,自尾骨长强穴开始,用两拇指按摩,边按摩边向上移动,沿督脉上升至颈部风府穴为止,反复三遍.然后提捏长强穴、大肠俞、肾俞、胃俞、脾俞、肝俞自下而上各2次,每日1次,连续6天为1个疗程.

    作者:舒玉萍;杨风霞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学习困难儿童说话能力的训练

    就部分形式而言语言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说话即口头语言.

    作者:齐力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山药蛋黄粥佐治婴幼儿腹泻

    取白山药15~30g,熟鸡蛋黄1/3~1个,将白山药研细末,加水适量,熬成稀糊状,再将熟鸡蛋黄研碎置于山药糊中搅匀,根据食量的大小分次口服可以辅助治疗婴幼儿腹泻.

    作者:戴继红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青少年亲子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

    在心理咨询中,经常可以听到来访的家长抱怨自己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听话,变得越来越难以理解,相互关系极为紧张,经常吵架,甚至有离家出走等过激行为.在此过程中,父母和子女均感到非常痛苦,但又无法解脱.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恶劣到如此程度呢?究其原因,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可能较为重要.

    作者:张雨青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综合疗法治疗面瘫116例

    针对经络气血亏损,风邪乘虚而入的病因,口服牛黄清心丸:针对内有湿热外受风寒,口服功劳去火片(以功劳木、黄芩、黄柏、栀子为主)、新清宁(以熟大黄为主).于局部穴位加面神经支为注射点,注射维生素B12400~600μg.取穴位注射点:”颊车”加面神经上下颊支注射于颊脂肪垫,垂直进针1~1.5cm,视患者胖瘦而不同,注入药液0.3~0.5 ml,依次注入.

    作者:李敏英;陈力;张玉英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消化内镜检查的教训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消化内镜已逐渐普及到乡镇卫生院,为大量消化病患者提供了良好的服务条件.然而,由于内镜医师的操作水平与经验相差悬殊,内镜检查可导致误诊、误治.本文回顾本院自1989年至今的15243例胃镜,2452例结肠镜检查中种种失误,取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易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右上纵隔肿瘤切除术后右臂功能障碍纠纷分析

    患者,男性,初中毕业体检发现右上纵隔阴影,被诊断为右上纵隔肿瘤(神经源性),到某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术后患者出现右臂功能障碍.患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医院赔偿.

    作者:程亦斌;王少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阻塞性黄疸病人手术后黄疸加重分析与处理

    本文就我院1986~1998年阻塞性黄疸病人832例中术后出现黄疸加重109例,讨论其发生原因及预防处理.

    作者:武书胜;樊士彪;王殿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干燥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干燥综合征(Sjogren Syndrome SS)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患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反复发生的腮腺肿大及关节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轻重不一,尤其多见于女性.

    作者:董振华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颜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炎的治疗

    颜面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皮炎系由反复外用强效激素类软膏治疗非适应证性面部皮肤疾病而引起的继发损害.患者中青年女性多见,与职业特点明显相关.

    作者:董平;姚旭光;屠善庆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中医有效方剂选登(15)

    [阳黄汤*](现代@陈一鸣方)方剂组成:绵茵陈30~60g、栀子12g、大黄6g、土鳖5g、桃仁6g、北柴胡6g、甘草5g.

    作者:郑虎占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Ender针闭合髓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笔者采用Ender针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98例,其中采用手法复位闭合髓内固定的方法治疗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义明;王德义;杜荣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治疗

    1 临床资料38例患者均为初次发病,年龄20~44岁,平均28.71岁;已婚者32例,未婚者6例;病程2天~6周,平均2.4周;有婚外性接触史或配偶有真菌性阴道炎者32例,包皮过长者16例,同时患淋病者8例,患尖锐湿疣者4例.全部患者阴茎包皮龟头呈轻度潮红,包皮内板、龟头冠状沟处有白色乳酪样分泌物,且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其中28例龟头表面可见针头至米粒大小的暗红色丘疹,18例阴囊表皮有鳞屑性红斑.38例发现成群的、卵圆形的单壁芽胞及大量约2rmm×6rmrm大小的有分隔的菌丝,芽孢多集中在菌丝分隔处.对其中28例患者进行真菌培养,发现念珠菌属22例,酵母菌2例,未生长4例.对22例培养为念珠菌属者采用法国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进行筛选,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

    作者:徐薇;冯素华;刘克冬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餐后高血糖的危害及处理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而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障碍或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显著高血糖的症状包括有多尿、烦渴、多食、体重下降.高血糖所引起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有酮症酸中毒或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或高渗性综合征).自从胰岛素问世以后,酮症酸中毒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高渗性综合征多见于中老年轻型的糖尿病患者,也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儿童时期的慢性高血糖可以伴随生长障碍,成人慢性高血糖85%以上发生在2型糖尿病及糖耐量降低(IGT)患者,但至今广大的医务人员和患者还缺对它们的正确认识,普遍认为是一种较轻的疾病,或是年龄老化的必然结果,长期未治疗,或治疗不达标.据各地报道,可能有50%~85%以上2型DM早期因缺乏显著高血糖症状未能及时诊断,特别是在一些地区仅做空腹血糖测定,故对仅有餐后高血糖患者常被漏诊,延误了治疗.

    作者:于志清 刊期: 2000年第10期

  • 早期发现婴儿脑瘫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约60%~70%病例在围生期致病;它既可发生在患儿出生当时,也可能出现在生后,经历若干时日,逐渐显现病症.由于出生时缺氧缺血(新生儿窒息等)、早产、重症黄疸(包括核黄疸)、低体重、颅内出血、宫内感染等原因致使大脑皮质、基底节、小脑及延髓等部位发生广泛、弥漫性小病灶性坏死,这是脑瘫的病理基础.历时稍长的患儿,以上病变的直接后果则表现为大脑萎缩、脑回变狭、脑沟增宽、脑室扩大等形态学变化,而功能方面的变化则是多样的、出现的时间也可早可晚.常见的临床表现则是患儿在普遍性运动发展迟滞基础上,呈现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形体姿势的异常,通常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作者:王如文 刊期: 2000年第10期

中国医刊杂志

中国医刊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