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郑亮葵;刘良金;周彩华

关键词:优质护理, 钬激光, 浅表性膀胱肿瘤, 效果
摘要:目的 观察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30例实施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即包括围术期临床指标情况、并发症现象、复发率、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导管滞留时间以及医疗费用、住院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均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尿路感染、膀胱痉挛出现例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尿路狭窄发生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不同方案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患者在围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获得到良好的效果,推动疗效充分的发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效果

    目的 探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10例实施常规急救护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救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患者150例采用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比较实施前后患者绿色通道停留时间,相关辅助检查抽血送检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早期病死率等指标.结果 实施前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抽血送检时间、绿色通道停留时间及入院至溶栓(DNT时间)与实施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后患者的早期病死率显著低于实施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路径救治能明显缩短绿色通道停留时间,从而缩短DNT时间,使患者在短的时间得到溶栓治疗,提高了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早期病死率,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有积极意义.

    作者:唐玉清;王燕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神经功能 和生活质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改善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9月于该院神经外科接受颅内血肿清除术的102例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02例HICH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常规组,各51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术后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脑卒中影响量表(SIS)﹞评分变化情况,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GCS评分、MBI评分、SIS评分均升高,且康复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康复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HICH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康复有利.

    作者:师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改善Ⅱ度烧伤患者预后的运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Ⅱ度烧伤患者共96例为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并记录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在术后2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创面愈合率、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79,P<0.05).观察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9,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Ⅱ度烧伤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更好地改善预后,值得临床运用.

    作者:叶梅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模式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6月30例实施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其中,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在此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于两组患者的相关疗效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即包括围术期临床指标情况、并发症现象、复发率、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期间出血量、导管滞留时间以及医疗费用、住院的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研究组的优势均较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即尿路感染、膀胱痉挛出现例数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尿路狭窄发生率与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施不同方案的护理以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钬激光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患者在围手术中应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获得到良好的效果,推动疗效充分的发挥,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郑亮葵;刘良金;周彩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

    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 应用创伤后成长量表(PTGI)、自我效能量表及社会支持量表对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烧伤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总评分为(65.98±4.98)分,自我效能评分为(32.25±3.98)分,社会支持总评分为(35.25±4.85)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及烧伤程度的患者在创伤后成长、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方面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已婚患者获得的社会支持高于未婚(P<0.05).经Pearson单因素分析可知,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总评分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总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他人关系和自我效能、社会支持总评分及支持利用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 烧伤患者创伤后成长与自我效能及社会支持有密切的关系,烧伤后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及给予患者足够的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其创伤后成长水平.

    作者:张育淑;尤彩珠;陈翠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评估及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评估及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不良事件、患者的治疗情况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压疮、非计划性拔管、低血糖、感染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评估及干预能够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作者:陈丽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 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的关系.方法 将171例于本院进行产褥期检查的初产妇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比较产前与产后不同阶段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心理状况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 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SAS、SDS评分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各维度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前、产后1周及产褥期初产妇自我效能得分分别为(25.91±4.25)分、(27.34±6.46)分、(28.83±7.71)分,不同阶段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心理状况呈负相关(r=-0.574,P<0.05),初产妇心理状况与自我效能呈负相关(r=-0.612,P<0.05),初产妇产母角色认同与自我效能呈正相关(r=0.703,P<0.05).结论 随着初产妇随分娩事件增进,产母角色认同程度增加,心理状况改善明显,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

    作者:周慧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应用观察

    目的 对腹膜透析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择2016年1~8月腹膜透析中心的110例腹膜透析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55例试验组与55例对照组,对照组接受腹透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层级对应式护理模式,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病例干预后护理需求满足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例,重度容量超负荷患者纠正时间、护理平均用时显著低于对照组,轻中度容量超负荷患者及时发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腹膜透析患者中应用容量超负荷层级对应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腹透患者容量管理护理需求满足度和容量管理效果,节省护理时间.

    作者:曾金萍;姚嘉萍;吴丹丹;张红娣;黄仲良;白建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脑瘫患儿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疗效、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和Fugl-meyer评分,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ADL评分明显降低,Fugl-meyer评分明显升高,研究组ADL和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康复护理用于小儿脑瘫的效果较好,可增强患儿运动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从而减少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剖宫产的产妇11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及负性情绪.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提高母乳喂养率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改善产妇的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晨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规范化管理对胃癌患者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 营养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该院收治的胃癌术后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进行分析,探讨规范化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行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患者护理前后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进行调查,并记录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患者腰围及体重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腰围及体重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转铁蛋白、血红蛋白、总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中CD3+、CD4+水平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中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腹泻、反流呕吐致误吸及腹胀腹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采用规范化管理经鼻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艳颖;李文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 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临床效果、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确诊为肺结核并咯血患者8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研究组DLQ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上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进行全程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显著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同时治疗后DLQI评分显著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永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NICU收治的早产儿11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57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早产儿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组早产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信息支持协同护理干预,出院后定期返院复查评估.结果 干预组早产儿母亲发育支持知识技能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6、12月龄随访,干预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质量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早产儿发育商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脑瘫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信息支持协同护理能促进早产儿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改善其预后,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作者:刘红;王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 探讨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围术期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选取32例浮动肘关节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其中实验组在围术期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在围术期实行专科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愈6例、基本治愈5例、好转5例;通过采用正确的专科护理,结合有特色的中医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验组治愈13例、基本治愈2例、好转1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确的专科护理和中西医结合的特色护理有利于提高肘关节损伤患者的治愈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杨英;王小琴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患者术后留置尿管的影响.方法 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留置尿管的70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知信行模式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遵医行为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护理前的知信行调查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知信行调查表中各维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膀胱刺激征发生率、尿管见结晶发生率、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知信行模式对宫颈癌术后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干预,能够加强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医嘱行为依从率,减少尿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旷双红;何玉珍;陈然;邓小云;邹爱萍;陈芙蓉;程春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与预防研究

    目的 探讨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方式与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的106例脊柱骨折手术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预防措施,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及预防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率、下肢肿胀度、住院时间.结果 实验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的下肢肿胀度和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脊柱骨折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及预防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下肢疼痛率,促进康复.

    作者:王启松;林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结构化课程结合5A护理对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结构化课程结合5A护理在非胰岛素治疗农村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10月内分泌科治疗的120例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1与实验组2均采用纪立农等设计的非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结构化健康教育课程,实验组1在此基础上结合5A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教育,分别于课程干预前、干预后1个月及干预后3个月统计3组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SDSCA)和糖尿病知识量表评分,分别测量入院时、3个月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入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各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经过课程干预,实验组1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行为高于实验组2,且两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此课程适合农村2型非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结合5 A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农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闫瑞林;李有莲;张瑞玲;郭利娥;韩明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模块式康复计划对神经危重症患者术后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该院收治的神经危重症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模块式健康康复计划.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rthel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模块式康复计划能有效改善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吕立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的70例脑肿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1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脑肿瘤手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集束化护理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预防非计划拔管的作用

    目的 在循证基础上采用集束化的护理措施,探索其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拔管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住612例气管插管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2015年7月~2016年12月收住665例气管插管患者使用集束化护理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拔管发生密度和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非计划拔管的发生密度由0.2例/百导管日下降为0.05例/百导管日,发生率由1.63%下降为0.45%.结论 对ICU气管插管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作者:顾丽华;戴月琴;沈梅芬;梅彬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