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月华;赵晶
目的 探讨急性CO中毒患者的院前急救措施及转运事项.方法 对39例院前急救的急性CO中毒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 在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前已死亡3例,拒绝入院4例,余32例经院前有效救治均安全转送入院.结论 在急性CO中毒患者的抢救过程中,早期通风、迅速脱离中毒现场、纠正缺氧、注意保暖,安全转送患者至关重要.
作者:金环;高贵森;刘静萍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评价经内镜胆道内支架放置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biliary draimge,ERBD)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32例围手术期ERBD患者与34例未减黄直接手术的患者术中术后输血需求及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围手术期ERBD组术中术后输血者6例(6/32),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需输血的22例(22/34)比较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ERBD组输血量3.2±1.3单位,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输血量6.1±1.4单位比较差异显著(P<0.05).围手术期ERBD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8/32与未减黄直接手术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24/3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围手术期ERBD不但可以减黄而且避免了胆汁的体外丢失,符合生理,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张继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早期肠内营养的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66例患者根据个人意愿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于入院后3-5d给予肠内营养(EN),定时冲洗管腔,保持通畅,观察不良反应;对照组给予静脉营养(PN)至进食.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住院费用的差别.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重症胰腺炎早期行肠内营养可降低并发症,减少住院费用.给予合理的营养配方,掌握输注方法,密切观察肠内营养反应,做好管道护理及心理护理是早期肠内营养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
作者:李美清;史甲芬;刘希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抗癫痫药物(AEDs)加重癫痫发作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1].本文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4年来治疗的服用抗癫痫药物后癫痫发作加重的患者共38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5岁3个月至28岁,平均14.7岁,病程4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脑电图或视频脑电图检查确定发作形式,根据发作形式选择药物.判断标准为给药后3个月内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发作形式,撤药后症状又消失或缓解.本组癫痫发作类型: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GTCS)14例;强直发作3例;肌阵挛发作6例;阵挛4例;典型或不典型失神6例;复杂部分性发作3例;发作形式难以确定者1例,LGS综合征1例.伴有智力、语言或运动发育落后者12例.
作者:付志;黄圣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进一步探讨了解在社区中通过中医药治疗慢性疾病的体会及其起到的作用.方法 对桌社区内在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糖尿病和中风后遗症等62例慢性疾病患者,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6例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54例,有效的有60例,无效的有12例,总有效率为90.48%;132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后,患者空腹测量、餐后2h测量血糖的含量值、糖化血红蛋白比例和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88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治疗后,基本痊愈的有23例,有效的有59例,无效的有6例,总有效率为93.18%.结论 中药治疗慢性疾病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值得在社区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锦;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通过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和中药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疗效对比,观察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电针组针刺阿是穴、血海、梁丘,中药组服用中成药,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定记录表进行评估.结果 治疗1疗程后,电针组的总分、疼痛积分、活动范围积分、步行能力积分、日常动作积分明显高于中药组(P<0.01).结论 电针治疗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有显著疗效.
作者:杨晓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人体白细胞病理变化主要包括数量和质的改变两个方面,质变是指形态学的改变,量变是指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临床中常见的异常多表现为数量的增多.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的发达,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环境和水源的污染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临床上白细胞值减低的现象越来越易见.本文对14例多次白细胞计数减低的患者骨穿结果进行了10年追踪,作者主要对4例不典型MDS和8例无明显病态学改变的患者,进行了病程跟踪,报道如下……
作者:贾彦卿;赵小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桡骨下端骨折是距晓骨下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为解剖薄弱处,容易骨折[1],较常见.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高分子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20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07例,男93例,女114例.年龄10-85岁,平均56.9岁.左侧96例,右侧104例,双侧7例.骨折类型:Colles骨折176例,Smith骨折23例,Barton骨折8例.其中26例为粉碎骨折.就诊时间为伤后30min-1d.
作者:王华凡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混合痔术后佳镇痛方法.方法 选择腰麻下行混合痔手术且术后镇痛的患者70例,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以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100ml硬膜外泵入镇痛;B组应用芬太尼0.8-1.0mg静脉泵入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记录镇痛泵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B组(P<0.05);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芬太尼0.5mg加0.25%布比卡因硬膜外镇痛在混合痔术后镇痛中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静脉镇痛.
作者:苏春玲;李哲;薛允国;刘景森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本文回顾了社区健康管理的发展趋势.介绍社区健康管理在慢性病控制中的优势、意义及面对的困难和挑战,同时提出了发展社区健康管理的措施.
作者:杨淑盈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应用钛网修补颅骨缺损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6年11月-2008年11月收治的90例颅骨缺损患者使用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成形术.结果 本组全部病例术后均恢复良好,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皮下积液等并发症发生.复查头颅CT,修补手术均达到解剖复位.随访3-30个月,头颅外观形态正常,未出现排异反应、钛网或钛钉松动移位等情况.结论 术前选择合理的修补材料,术中严格无菌操作,严格塑形,充分止血,预防脑脊液漏,术后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避免颅骨修补失败.该手术操作简单方便,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颅骨修补材料.
作者:易振恒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影像专业学生的就业取向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该专业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本院在校的影像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学分析.结果 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欠缺;对当前就业形势及社会市场需求的认识也存在一定不足.结论 加强学生对本专业了解程度及其发展方向的认识以及学生对于本专业社会供需情况的了解,从而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
作者:张欠欠;周惠惠;余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了解我市国家级监测点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变化趋势,探讨出生缺陷多层次的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方法 对2008年度-2010年度(3+1模式)在安庆市5家监测医院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产后7d的13724例围产儿进行出生缺陷监测.结果 出生缺陷发生率2008年0.97%(44/4544),2009年1.40%(65/4646),2010年1.94%(88/4534),呈上升趋势.出生缺陷前3住高发种类是先天性心脏病、多指(趾)、总唇裂和外耳其他畸形(小耳、无耳除外).结论 加强婚检、孕期保健和优生宣教,进一步深入全面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提高干预措施的实施质量,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作者:杨晶丽;王美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放射性鼻窦炎的手术治疗方式及远期效果.方法 选择经CT确诊保守治疗1年以上,效果欠佳的上颌窦炎108例,分组进行鼻内镜手术和Caldwell-Luc手术,按术中、术后和远期效果各设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经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比较,两种术式各有优势和不足.远期效果比较.Caldwell-Luc明显优于鼻内镜,无复发病例.鼻内镜手术组24例复发,并有嗅觉减低、鼻腔粘连、视物模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结论 两种术式各有特点,Caldwell-Luc手术治疗放射性鼻窦炎更具优势.
作者:张学辉;肖平;刘华盛;李义煜;黄健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妊高征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1],多发生于妊娠后期.所有患者均有血压增高及伴随症状,如水肿、蛋白尿和眼底改变等.眼底改变的发生率较高.在眼底改变中以小动脉痉挛和狭窄常见,视网膜病变次之,合并视网膜脱离的病例较少.妊高征合并双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不多见,我院收到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维铭;骆小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提高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诊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2例无典型呼吸道症状的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综合情况.结果 22例患者首诊误诊13例,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隐匿,易误诊、漏诊.结论 对不典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要有充分认识,重视早期X线胸片检查,尽可能做到早期诊断,联合使用抗生素,并适当延长疗程,以提高治愈率.
作者:范卫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状况与死亡率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观察血脂正常以及低于正常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n=2098),其中共986名(46.9%)患者死亡.结果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在2.5-3.0 mmol/L组死亡率高于胆固醇正常组,胆固醇水平<2.5mmol/L组死亡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胆固醇血症是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作者:王锐艳;谢长英;解桂芝;李吉河;马培龙;罗家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30例胃癌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采用鼻肠管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并进行相应护理.结果 27例患者配合完成营养计划,创口愈合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其余3例肠内营养不适,改肠外营养.结论 胃癌术后经鼻肠管早期实施肠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肠功能恢复,并降低住院费用和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林永霞 刊期: 2011年第13期
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和降低药品费用,我院对临床用药实施动态监测和超常警戒机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进行初步总结报道,以探讨在当前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趋势下,如何落实<处方管理办法>提出的要求,规范、合理用药,减少大处方,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为推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郑锦坤;徐新;马绍椿;赖水招;高凌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326例尿路感染患者中段尿标本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及药敏实验.结果 G<'->杆菌多(58.28%),G<'+>球菌其次(32.52%),真菌少(9.2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分别为53.54%和28.13%.细菌对各种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率,表现为多重耐药.结论 尿路感染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慎重应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作者:邹德辉;王燕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