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芒;王虹
目的 总结前列腺增生围手术期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8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加强术前宣教、术中护理配合、术后易出现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结果 护士严密细致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术后并发症,早期果断处理,860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 前列腺增生手术虽有无手术切口,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痛苦小,医疗费用低等优点,但因均属老年患者,护士的密切观察,精心护理,保健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马凤玲;贾利敏;范晓敏;张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腰椎MRI间盘信号及高度的改变与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腰椎MRI信号及高度评价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方法 164例椎问盘源性腰痛患者行腰椎MRI平扫并VAS评分,测量腰椎MRIT2加权像上椎间盘的信号强度及高度.根据VAS评分结果分为轻度疼痛组(A组)、中度疼痛组(B组)、重度疼痛组(C组).检查结果与正常组(80例)进行比较.结果 腰椎间盘信号与年龄间的直线回归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1,信号与年龄呈负相关;椎间盘高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R值接近0,椎间盘高度与年龄无关.三组椎间盘信号与正常组相比较及其三组间信号比较,P值都<0.05,随着疼痛症状加重,问盘信号逐渐减弱,;中度疼痛组、重度疼痛组椎间盘高度改变与正常组相比较,P值均<0.05,而轻度疼痛组与正常组差异不明显.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比值的回归相关系数R值与临近节段关系为密切,说明椎间盘信号/高度的改变与临近节段的退变程度相关.结论 椎问盘MRI的信号及高度改变是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表现,椎间盘源性腰痛旱期椎问盘信号出现减弱而并无椎间隙高度改变,当腰痛程度进一步加重时信号明显减弱并出现椎间高度塌陷,而且椎间盘信号的减弱及高度的丢失可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为临床诊治椎间盘源性腰痛提供依据.
作者:吴建锋;贾连顺;李家顺;张志宏;史建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在不孕症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对56例不孕症患者进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记录输卵管疏通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输卵管双侧通畅率达84%,一侧通畅率达96%,术后受孕率18%.结论 宫腹腔镜联合手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患者的诊治效果非常理想,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作者:金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 PU)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是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近年来随着消化内镜的发展,使经内镜诊断和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成为可能.本文收集了2006年4月~2007年4月经胃镜诊治P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徐斌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血糖紊乱特点,评价血糖水平检查对判断HIE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法对192例HIE患儿进行血糖监测.结果 1.HIE分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2.轻度HIE血糖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HIE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HIE预后不良.结论 对HIE要定期监测血糖.重度HIE应将血糖监测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作者:付京梅;张丽萍;王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观察自2005年初至2006年8月期间各临床科室送检的标本,其中包括痰、尿液、腹水、胆道引流脓汁及血液标本,分别进行培养及药敏检测.方法 由我院微生物室提供,以2005年至2006年8月份药敏实验结果为样本,使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符合(Nccls)标准药敏组合,可报告低抑菌浓度(MIC)法,三个梯度(敏感、中介、耐药)的药敏实验统计数据为依据.结果 共分离出473株革兰氏阴性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占6.76%、阴沟肠杆菌占7.39%、大肠埃希菌占18.0%、聚团肠杆菌占30.7%、奇异变形杆菌占13.7%、肺炎克雷伯菌占13.7%(臭鼻克雷伯菌占4.43%、产酸克雷伯菌占10.1%).结论 通过本实验表明,多数细菌耐药率升高,提示临床应重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滥用,遏止细菌耐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崔洁;宋玉文;迟景宏;王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老年人逐渐增多,并且有更多的老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或老化性疾病,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恢复和增进老年病人身体健康十分重要.护士除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精湛的护理技术外,还要针对老年人心理特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恢复和增进病人健康服务.
作者:姜培兰;王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应用化疗泵临床护理体会和措施.方法 回顾我科应用化疗泵治疗消化道肿瘤102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化疗均顺利完成全程治疗,且无任何反应及并发症.空气进入泵体3例,静脉渗漏5例,静脉炎12例.结论 熟练掌握化疗泵原理和构造、严格的操作、严密观察、细致静脉护理,可以使化疗均顺利完成.
作者:高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特点.方法 对我院4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pss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干燥,其次为发热,猖撅龋和皮肤粘膜表现,而皮肤粘膜损害较为多样.结论 pss由于临床表现多样,常首诊于其他科室未能及时确诊.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发热、贫血、关节痛、肺部病变等,都要考虑pss可能而做相应的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治.
作者:翟小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寒直接原因通常是急性血栓形成使冠脉管腔完全阻塞,局部心肌血流丧失.因而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溶栓,能迅速重建冠脉血流,有效限制和缩小梗塞范围.本文对我院36例静脉溶栓患者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指除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一组其他类型的心绞痛患者,其中,部分病人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1)或发生心愿性猝死,采用常规抗心绞痛药物对改善患者预后多不理想.自2001年以来,我们收治的UA患者10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中药脉舒胶囊进行强化降脂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刘霞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皮质类固醇与抗病毒药物合用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 将50例HSK者采用0.003%地塞米松联合抗病毒药物(ACV)治疗.随访6月.结果 50例HSK患者全获临床治愈,在6月内随访有2例复发.此疗法治愈率高、疗程短、角膜疤痕发生率低等优点.结论 在临床上用微量皮质类固醇联合足量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对上皮型HsK能迅速控制炎症并促进其痊愈过程.
作者:练海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会阴保护或适时切开为助产的必要步骤之一,故会阴裂伤或切开处缝合术是产科常见手术,术后愈合不良直接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及产后母乳喂养,同时还会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家庭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因此,如何缩短愈合时间及减轻病痛是我们产科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我科自2004年1月使用pp粉坐浴治疗会阴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创面愈合,缩短疗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作者:杨倩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针对当前医患信任度降低、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基于服务产品理论将医疗服务产品分为技术与人文两个维度,对接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分离与融合历程,提出创新医学教育及教学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黄奕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受体三阴性乳腺癌(TNBC)与LuminalA、LuminalB、Her-2和normal-like亚群相比复发早、进展快、生存短,成为临床普遍关注的重点.本文综述了其临床病理特点和治疗进展.
作者:刘月林;刘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由于城市环境污染加重,老年社区获得件肺炎越来越多,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全球老年患病和死亡的蓖要原因,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肺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上升.现就我社区卫生中心近2年来60例礼区获得性肺炎病历分析如下:
作者:杨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静脉输液拔针后的按压方法.方法 300例需进行静脉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50例:大面积按压法,示指、中指和无名指3指并排横向,将针眼上、下1-3cm全部压住,按压的力量,以指尖按压变苍白又没有变苍白的力量正好,按压时间为3-5min.对照组150例:小面积按压,只按压针眼,用拇指指腹横向按压,力量为指尖按压变苍白,时间同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出血、皮下淤血、血管闭塞(完全、不完全)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此方法确实有效,使患者的血管得到保护,给再次静脉穿刺带来方便.
作者:暴静玲;杨家鹏;张玉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均有益,为了保证异常分娩的新生儿顺利吃到母乳,我们对30例新生儿母亲进行乳房护理及泌乳指导,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收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晓彬 刊期: 2009年第01期
普外科是一个急诊多、病种多、工作量大、护理操作技术要求全面的科室,由于护理工作任务繁重,每天面对重复的操作技术,枯燥的工作流程和紧张的工作气氛,且还要应对数次的上级领导检查,以及来自于家庭、各种人际关系,都会给护士压力,以至于心理疲惫.本文对普外科护士产生心理疲劳的原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护士疲劳,保持身心健康,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王天华;张静;王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缓解精神病人家庭经济负担,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们生命安全,应把精神卫生防治纳入公共服务范畴加以管理.
作者:万宇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