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钼靶摄片及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胡柏根;王本忠;王劲;邹树兰;胡君梅;张洪福

关键词:乳腺肿瘤/诊断, 钼靶, 放射摄影术
摘要:乳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在我国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在京、津、沪地区乳腺癌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1].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降低乳腺癌死亡率和提高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就自我检查和临床体检发现肿块后行钼靶摄片和/或经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相关文献
  • 西尼罗热流行现状及实验诊断

    西尼罗热(west nile fever,WNF)是由西尼罗病毒(west nile virus,WN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WNV于1937年在乌干达的西尼罗地区从一位发热妇女的血液中首次分离到,为黄病毒属日本脑炎(乙脑)病毒抗原复合组内成员.以后于20世纪50年代在埃及从病人、鸟和蚊子也分离到病毒.由WNV引起的WNF是黄病毒中流行广的一种疾病,其分布在非洲和欧亚大陆的许多国家.另外WNV的亚型Kunjin病毒也在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国家流行.

    作者:俞永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我国17~21岁男青年血压水平的地区差异

    目的通过大样本的抽样调查,观察和比较我国不同地区17~21 a男青年血压偏高的地区分布特点.方法以正常普通人群儿童青少年血压的95%分位数和WHO规定的成人临界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血压偏高划分为不同类型,采用SPSS11.0软件,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血压与体格测量指标、机能指标、地理因素间的关系.结果全国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为13.3%,明显偏高的检出率为5.0%.不同地区血压、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存在差异,华北、东北地区的平均血压高、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大,分别为25.9%和14.7%,明显偏高的检出率分别为10.5和5.7%,西南地区的平均血压低,血压偏高的检出率低,为5.2%,明显偏高的检出率为2.3%.逐步回归分作者徐勇勇析结果,身高、体重指数(BMI)、年龄、心率、肺活量、经济状况为正影响;年平均气温、海拔高度和降雨量为负影响(P<0.01).结论血压偏高的检出率存在地区差异,血压受体型和居住地区影响,同时血压也影响着心肺功能.

    作者:徐勇勇;尚磊;杜晓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市无偿献血者ABO、Rh血型分布与临床用血关系

    该市现有城市人口51万,由于建市时全市各岗位工作人员来自全国各地,移民常住人口多、本地人口少的特点较为显著.因此研究该市无偿献血者的ABO及Rh血型者的分布情况,对合理开发本市血液资源,科学合理地组织临床用血,解决血液偏型和稀有血型的应急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该市1998年以来的无偿献血者ABO、Rh血型的分布和1996年以来的全市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夏慧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抗流感病毒FM1的实验研究

    目的为开发研制安全有效的抗流感病毒新药.方法采用细胞培养技术,以病毒唑为阳性对照药,观察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AD 1)在MDCK细胞中对流感病毒FM1的抑制作用.结果 AD1半数中毒浓度(TC50)为26.95 mg*ml-1;抗流感病毒FM1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为1.89 mg*ml-1,治疗指数(TT)为14.26,存在量效反应关系(P<0.05).结论抗病毒1号中药有效部位在MDCK细胞中对流感病毒FM1有抑制作用.

    作者:常曼丽;李洪源;刘电力;佟奎明;周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组耻垢分枝杆菌-Sj26GST疫苗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重组耻垢分枝杆菌疫苗rMc-Sj26GST(recombinant M.smegmatis mc2155-Sj26GST)对小鼠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用耻垢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Mc-Sj26GST免疫雄性BALB/c小鼠,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释放NO量,小鼠血清IFN-γ、IL-2的含量,并计数小鼠肝、肺活细菌数.结果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为2.64±1.37,与Mc组(载体组)1.28±0.41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小鼠血清IFN-γ为196.43 pg*ml-1,与Mc组112.57 pg*ml-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较对照组高41%;小鼠血清中IL-2的浓度较对照组高.经rMc-Sj26GST疫苗免疫的小鼠受结核杆菌攻击后其肺、肝脏结核杆菌数较对照组少.结论耻垢分枝杆菌重组疫苗rMc-Sj26GST增强了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并使小鼠能抵抗结核杆菌的攻击.

    作者:胡佳杰;肖爱清;黄海浪;皇甫永穆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香港非典型肺炎发病情况的室模型分析及对北京疫情进展的预测报告

    根据流行动力学原理,构建室分析模型分析香港地区SARS疫情发展趋势,并对香港的疫情发展做出中长期预测,在刺激基础上对北京市疫情发展做出初步预测.

    作者:夏结来;吴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危险因素

    目的了解马鞍山市中学生再发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伤害再发的危险因素,为伤害干预措施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马鞍山市4所中学的4 042名在校学生过去一年的伤害发生情况进行伤害回顾调查.结果发生各种类型伤害1 134人次,共有657名学生发生伤害;其中再发伤害组的265名学生发生742次伤害,占伤害总事件的65.43%;父、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类型、人均收入、儿童饮酒行为、学校类别、儿童注意力易分散以及学生安全意识等因素与中学生再发伤害有关.结论可以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和健康促进手段提高儿童安全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从而改变与再发伤害密切相关的因素,以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发生.

    作者:范亚平;孙业桓;张燕;余向东;周宗国;钮丽;查日胜;郭书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类黄酮物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研究进展

    人类植物性膳食成分中存在丰富的类黄酮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几年的流行病学研究和试验研究显示,类黄酮物质可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文就类黄酮物质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李云峰;郭长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社区综合性SARS预防措施(试行)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沙培林和博来霉素联合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恶性胸水是晚期癌症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积极有效的控制胸水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自1998年以来,我院采用沙培林(注射A群链球菌,山东鲁抗医药集团生产)和博来霉素联合治疗恶性胸水67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宗涛;陆林;徐秀理;卢虎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实体瘤内注射抗癌药30例临床观察

    实体瘤的局部治疗方法很多,如手术,放疗、超声聚焦等.这些治疗方式,大多需要一定的医疗设备,而且治疗费用较高,难以普及.针对上述情况,近五年我们对局部可触及肿块,并有病理证实,有下列情况之一:①年老体弱,对全身化疗有顾虑;②部分脏器功能异常,限制全身用药;③全身化疗,肿块缩小不明显,压迫症状未缓解的患者进行肿块内注药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丽萍;洪秦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冠状病毒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典型肺炎大事记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成年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效果调查

    为了解成年人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2001年我们对黑河市嫩江县754名HBsAg,抗-HBs、HBcAg阴性及ALT正常的成年人进行了乙肝疫苗接种、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屈树显;纪玉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型

    目的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药敏试验对医院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SA)进行分型,并了解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从华西医院2000年4~11月住院患者中分离SA,收集临床资料,用PFGE对医院感染株分型,并检测其对12种抗菌药物的体外敏感性.结果在31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中,分离出34株SA.菌株经PFGE分为24型,经药敏试验分为17型.SA感染散布于各病房,在ICU、肿瘤科、神经外科、皮肤科病房有小型传播,其聚集性发生更多见于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SA的PFGE分型与其药敏无对应关系.结论华西医院2000年4~11月SA医院感染以多克隆散发为主,聚集性发生多见于MRSA.PFGE是一种理想的SA分型方法.

    作者:张勇扬;梁德荣;徐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卫生部关于下发《对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地区返乡民工监测的指导原则》的通知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职业伤害成本研究框架的探讨

    在研究国内外职业伤害成本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职业伤害成本研究现状和数据的可获取性,提出了我国职业伤害研究的成本分类,成本组成部分,研究角度,研究优先问题和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

    作者:刘新荣;杨建国;徐中;夏昭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年龄标化率在长期趋势研究中的适用性

    率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是为了在比较两个不同人群的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等资料时,消除其内部构成不同的影响.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对年龄进行标化处理是非常多见的,因为年龄的差异与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关.1844年,Neison在比较两个社区人群的死亡率时首次使用了年龄标化法,但在目前的研究中标准化率也暴露出了其不足之处.如在进行长期趋势研究时,标准人群选择的不同可能会导致标化率出现实质性差异,即同一人群某一粗率使用不同标准人群进行标化时,得到的标化率可能相差较大,这样可能会直接影响比较结果的可靠性.该方面的示例很多,如Feinleib[1]用5种不同的标准人群进行研究时,从1940~1968年癌症的标化死亡率显示不同程度的增加:当用美国1940年的人口资料时增加10%,而用2020年的预测人口资料时 ,则增加15%;Stoto[2]发现,应用1990年美国的标准人口,癌症死亡率从1970~1980年增加了6.2%;而用1940年的标准人口时,仅增加2.3%.可见,在运用年龄标准化率进行长期趋势研究时,应首先分析标化率在此的适用性.本文介绍了一个数学模型,并借助相关资料来阐明之,以探讨年龄标化率应用于长期趋势研究时的适用条件.

    作者:朱继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的变化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改变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ACS组(31例)及对照组(20例)的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抗凝血酶Ⅲ(AT-Ⅲ)和D-二聚体(D-dimer)进行检测和分析,同时测定血小板(PLT)计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CS组的VWF、D-dimer明显增高(P<0.05),AT-Ⅲ明显降低(P<0.05),VWF与D-dimer之间相关无显著性(r=0.036,P>0.05).结论 ACS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受损.

    作者:陈曙光;唐海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某社区托幼机构儿童蛲虫感染现状

    2002年11月初至2002年12月中旬对珠海市辖区内全部11所幼儿园1 194名儿童进行了蛲虫感染的普查,其中男671例,女523例,1~3 a 120例,3~6 a 1 074例.

    作者:袁志勇;杨仕雄;梁雨玲;胡春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安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