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佑岱
目的 分析就诊眼科后确诊为糖尿病患者的眼部情况.方法 对45例(70只眼)以视力下降、眼红、眼光、畏光流泪及复视等症状就诊的患者给予眼部检查及血糖、尿糖检查.结果 45例患者均为Ⅱ型糖尿病.70只眼中42只眼有不同形态、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混浊,占60.0%;12只眼诊断为葡萄膜炎,占17.1%;眼外肌麻痹3只眼,占4.2%;视网膜病变4只眼,占5.7%;视神经病变1只眼,占1.4%;屈光异常8只眼,占11.4%.结论 糖尿病常因眼部并发症而就诊于眼科,临床工作中应加以重视,以免延误治疗.
作者:邢滨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单次静注等效剂量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后喉镜置入和气管插管的插管条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40例ASA Ⅰ~Ⅱ级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在静注异丙酚2mg/kg,维库溴胺0.12 mg/kg后,R组给予瑞芬太尼2μg/kg,F组给予芬太尼2 4μg/kg,3min后行气管内插管.观察气管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插管条件等情况.插管条件采用4分评分系统评价5个变量指标,即下颌松弛度、喉镜放置的难易、声带的位置、咳嗽反射、肢体运动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成功率均为100%.插管条件满意率R组85%(17/20),F组80%(16/20);两组满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5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F组比较,R组在插管后1min时MAP明显降低,在插管后3min时MAP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基础值比较,两组在插管前即刻及R组在插管后3min、插管后5min时HR明显均减慢(P<0.05);R组在插管后1min、3min、5min时HR明显低于F组(P<0.05或P<0.01).两组麻醉诱导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效剂量的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取得了一样良好的插管条件,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瑞芬太尼优于小剂量芬太尼.
作者:邵兵;刘琴湘;李泉;邹冬玲;郭训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而增加.据有关资料统计表明,50~59岁人群中房颤的发生率为0.5%,60~69岁为1.8%,70~79岁为4.8%,80~89岁为8.8%,60岁以后发生率显著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倍.目前我国的房颤病人在800万以上,且随着人口老龄化,房颤的发病和危害将继续增长,必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负担.
作者:范天全;杨惠建;张运卫;王治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毛细支气管炎的雾化吸入治疗方法.方法 将13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同时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抗病毒药物、抗支原体药物及氨茶碱治疗.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1 h后哮鸣音消失或减少的例数和呼吸困难、哮鸣音、痰鸣音消失的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够迅速改善症状、缩短病程.
作者:辛万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耐药细菌引起的感染增加疾病的死亡率,虽然开发抗生素的速度似乎很快,而细菌的耐药现象常伴随发生.要关注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来迎接耐药细菌的新的挑战.现就临床常见的耐药细菌有关问题提出探讨.
作者:任纪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方法 用线阵高频探头观察4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和35例正常老年人眼动脉和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并测量其收缩期、舒张末期血流速度,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结果 糖尿病组收缩期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阻力指数和搏动指数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评价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眼底动脉血流的变化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金效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托法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足细胞损伤标志蛋白-desm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肾脏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治疗组;分别于实验第12周末测定各组大鼠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4h尿蛋白定量,应用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desmin的表达,同时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肾小球足细胞超微结构.结果 治疗组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显著低于同时期的糖尿病组(P<0.05),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糖尿病组有所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组desmin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治疗组desmin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 阿托法他汀能够下调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desmin的表达,具有肾脏保护作用,此保护作用可能并不依赖于其降脂作用.
作者:王红;王玉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应用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尿激酶组,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志松;王海;蒋超;杨霄鹏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思密达,又称蒙脱石或十六角蒙脱石,本品是由双四面体氧化硅单八面体氧化铝组成的多层结构,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腹泻,尤其对儿童急性腹泻疗效为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思密达有许多其它临床应用,本文对近几年有关思密达的临床新用途方面的文献加以综述,供临床医师参考.
作者:王黎黎;高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激光联合保妇康栓对宫颈糜烂的治疗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宫颈糜烂患者326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与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及单纯激光治疗,将两组疗效、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且在术后阴道流液量和出血量、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等方面治疗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激光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有较好疗效,安全、有效、易接受,而且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出血,降低复发率.
作者:李忠祥;薛峰艳;贺丽;王兰玲;于恩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五年来新生儿败血症病菌的变迁及耐药状况,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 对2000~2004年住院10489名新生儿感染病例血培养标本中检出的589株病原菌株和耐药状况进行统计分析及临床总结.送检标本应用BacT/ALERT3D血培养仪、VITEK 32细菌鉴定仪,按微生物血培养检验常规进行培养、鉴定.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ATCC27853为质控菌株,用M-H培养基,按美国1999年版NCCLS标准判读结果.结果 10489例新生儿血培养标本中阳性病例共589例,血培养阳性率5.6%.589株菌株中检出革兰阳性球菌378株占阳性菌株的64.2%(378/589);革兰阳性球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占阳性球菌的90.7%(343/378);检出革兰阴性杆菌211株占阴性菌株的35.8%(/211/589)%,其中肠杆菌科147株,占阴性杆菌的69.7%,非发酵菌64株占阴性杆菌的30.3%.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肠杆菌;非发酵菌主要为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阳性菌株中葡萄球菌占首位(58.23%),葡萄球菌属中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84.3%(289/343).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是新生儿败血症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条件致病菌中非发酵菌呈增高趋势.耐药菌逐年增多,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类、红霉素耐药率>80%、苯唑西林、头孢唑啉耐药率明显增加>60%.革兰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80%,头胞唑林、哌拉西林、头胞噻肟等耐药率均>50%头孢哌酮、头孢他啶耐药率均在增长.结论 五年间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病原菌以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及肠杆菌为主,非发酵菌有增高趋势.要高度重视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对抗生素多重耐药性现状.
作者:吴茜;肖曙芳;倪林仙;黄海林;吕孟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比较在剖宫产术中全身麻醉和腰麻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48例ASA Ⅰ-Ⅱ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G组施行全身麻醉,S组施行腰麻,两组产妇术中均监测ECG、HR、MAP和SPO2;观察比较两组自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和术中输液量.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ECG均为窦性心率.G组术中输液量明显低于S组(P<0.05),S组手术开始及新生儿剖出时HR、MAP显著低于G组(P<0.05)两组SPO2均可维持在98%~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及手术时间G组短于S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身麻醉和腰麻对剖宫产术来说都是安全有效的,全身麻醉对产妇的影响显著小于腰麻.
作者:郑洪;刘建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人才资源只是包含人才所具有的生产(工作)能力,人才资本才具有资本的属性.人才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本,是关系到医疗单位能否做到优质服务、提高竞争力以及发展经济的关键环节.医学人才本身应该自学习、自适应,注重创造性劳动,自觉主动地注入人才资本的增量.
作者:王昌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药物引起顽固性呃逆的相关报道进行综述.方法 收索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涉及药物品种较多,而且以男性患者多见,发病机理不明.结论 药物引起的顽固性呃逆为一种较为严重的药源性疾病,临床一旦发现应及时停药处理,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袁灵姝;张素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红细胞沉降率(ESR)与红细胞压积(HCT)的相关关系,以确定其是否需要在实验前对HCT进行处理,并确定其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正.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广州市胸科医院住院病人标本120例(男64例,女56例),健康体检者标本100例(男50例,女50例),均采用EDTA-K2抗凝,分别运用以定量毛细管速率法的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定ESR,用KX-21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对数据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Microtest 1自动血沉仪测得的健康体检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257,P=0.073;女性组相关系数r=-0.209,P=0.146.病例男性组ESR与其HCT相关系数r=-0.122,P=0.376;女性组相关系数r=-0.139,P=0.342.结论 定量毛细管速率法测定的ESR与HCT间,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健康组,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采用此法测定的ESR无需调整标本的HCT,测得的ESR也无需经HCT值校正.
作者:陶树高;谭耀驱;陈珊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YAC-1细胞保种的冻存方法.方法 用3种不同的冻存方法对YAC-1细胞进行冷冻保存,在冻存1年内不同时间段对细胞存活率及复苏24小时后细胞的生长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用不同的冻存方法冻存YAC-1细胞,不同时间段复苏后细胞存活率不同,3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生长状况均良好,为实验室选择适合的冻存方法提供了依据.
作者:韩春卉;赵熙;张靖;张鸿元;李燕俊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乌头碱中毒致心律失常的抢救经验.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35例乌头碱中毒致严重心律失常中,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多于室上性心律失常,前者占78.38%,后者占21.62%.抢救成功34例(97.14%),死亡1例(2.86%).结论 抢救乌头碱中毒性心律失常不能仅依靠阿托品解除迷走神经的过度兴奋,提高窦性心律抑制低位起搏点的兴奋性而发挥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室性心律失常应及时应用利多卡因,如不能很好控制应及时更用普罗帕酮或胺碘酮.对于发生室颤者,不能轻易放弃,积极处理可望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玉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因、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42例的主要CT表现为:①中央型28,例占67%;②旁侧型12例,占28%;③椎间孔型2例,占4 5%,L4-5、L5-S1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结论 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中央型,伴发征象少与成人不同;本病的发生与外伤及腰骶椎发育异常有关.
作者:宋永亮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优选硒酵母片的工艺处方.方法 按不同工艺生产硒酵母片,进行回收率测定.结果 用碳酸钙做辅料回收率76.70%,用氢氧化铝做辅料回收率100.15%.结论 硒酵母片的工艺处方中可以用氢氧化铝做辅料,回收率好.
作者:李佳一;周云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为了遵循输液原则,保护好血管,静脉穿刺常选择手背小静脉.这是临床上常见,也是普遍的一种治疗技术,也是病人在生病后,害怕的一种有创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常见有的病人因惧怕输液而放弃继续治疗.怎样才能提高手背小静脉在输液、输血、采集血液标本时的一次成功率.以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穿刺成功率,的确是临床护理人员有待探讨的问题.现将我多年来摸索、改进后的手背静脉穿刺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正兰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