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敬
目的 探讨胸部手术后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调查4866例胸部手术后多脏器及单脏器衰竭的患者,对其中8种临床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4866例中,41例发生MODS(MODS组),158例(非MODS组)发生单一脏器衰竭.对8种临床因素分析表明,低血压、低血氧、严重感染及慢性器官功能衰竭者与MODS发生密切相关,3种以上因素同时存在者患病率明显高于2种以下因素者,器官功能衰竭中,均以呼吸衰竭及循环衰竭发生率高.结论 低血压、低血氧、严重感染及慢性器官功能衰竭是术后并发MODS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周磊;张静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的原理及护理要点.方法 向高压氧舱内加缩空气,治疗压力为2.5ATA戴面罩吸纯氧6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结果 20例病人均痊愈.结论 高压氧治疗的原理:提高机体含氧量,使组织得到足够的溶解氧,迅速纠正低氧血症;加速COHb的解离,促进CO的清除,使血红蛋白恢复携氧功能;提高SOD活性,减少自由基的损害;高压氧使颅内血管收缩,打断脑缺氧与脑水肿之间的恶性循环;能防止各种并发症;防止迟发性脑病;改善中枢神经细胞呼吸障碍;精心治疗和护理对病人痊愈起主要作用.
作者:赵英华;赵春红;王萍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不孕症是影响男女双方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不仅涉及到每个家庭,同样涉及到全球性的生殖健康问题.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已在日益关注自身的生殖健康,每一对育龄夫妇都渴望有一个健康的孩子.不孕症虽不是致命的疾病,但是影响夫妻感情、家庭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心理因素对不孕症的影响,已成为一个公认的不孕因素,心理因素始终伴随着不孕.
作者:张素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日益普及,使现代高科技引入教学领域,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引入教学课堂,使临床教学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观念与形式也跟着发生深刻的变化[1],对教学过程及其改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作者:李玉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指对现有和潜在的风险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1].急诊科每天都要面对不同疾病、不同层次、不同病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的病人,由于这些病人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加之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需求与其他病人同,急诊科抢救任务重,抢救环节多,因此成为医院医疗护理风险的高发地,本科自2005年6月开展护理风险管理以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月;陈文丽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实验室反映肝功能的酶学指标在肝病诊断治疗中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些已成为临床不可缺少的常规指标,随着它们的广泛开展和使用,促进了对它们的认识;还有一些指标由于在一段时间内受检测方法限制,未能得到普及.近年采随着检测方法的改进,使得它们在临床上的应用成为可能,也使得临床和实验室工作者对这些指标的临床价值有了新的认识.现将近几年来临床上对肝病实验室常用酶学指标临床应用略述如下:
作者:郝海水;张秀芬;宋清玲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典型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临床诊断并不困难,但若临床表现不典型,或以某一系统症状为突出表现,在临床诊治中常易引起误诊、漏诊.现将我院2000-01/2005-12诊治的12例甲减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樊金旗;史景卫;谷同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丁三醇(商品名欣母沛)在预防及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剖宫产手术中179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分为研究组(使用缩宫素+欣母沛)89例,剖宫产胎儿娩出后予子宫体和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各20u和欣母沛250ug宫体注射.对照组(使用缩宫素+米索前列醇)90例,剖宫产胎儿娩出过后予子宫体及静脉分别注射缩宫素各20u和米索前列醇200ug舌下含服.结果 研究组5例出现产后出血,成功率94.38%(84/89).对照组13例出现产后出血,成功率85.56%(77/90),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在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剖宫产术中及时、早期使用欣母沛是预防产后出血的一种起效迅速、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的方法.
作者:黄少娥;贾金平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三者是住院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将护理纪录纳入了病人有权复印或复制的客观资料的范畴,规定病历是医患双方举证的依据,护理纪录成为了处理医疗事故的重要法律文书,从而提示护理文书更需要有其科学性、真实性、准确性.为了减少病历缺陷引起的纠纷,本文对556份病历中的护理文书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探讨干预对策.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针对医院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出现的,由于医患之间沟通障碍引发的纠纷,探讨拓宽沟通渠道,促进医患之间相互理解的办法,从而努力营造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医院的氛围,达到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目的 .
作者:宛红节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对抑郁症病人的结构特点及医生的用药习惯进行了解,监测用药的合理性,寻找药物利用的流行趋势.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对1265张抗抑郁药物处方进行分析,并对较常用的9种药物利用进行比较.结论 抑郁症的发病女性明显高于男性为2.32∶1.50~62岁为发病率高的年龄段,常用的抗抑郁药为三环类(TCAs)和选择性五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IRs),由于SSIRs作用选择性和特异性使其比TCAs更安全有效将成为主导药物.
作者:褚庆文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 15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0.5mg/次肌肉注射,2次/周,30支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13.5%(P<0.01).结论 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确切.
作者:王晶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解决药房调剂目前由于缺乏调配计划和调度系统而造成的宏观调控和实时监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对现有药房的信息化体系结构和调配管理模式等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采用精益生产方式管理模式.方法 采用精益生产管理方式.结果 实现了药房调剂计划和调度的整体优化,建立了适合药房管理与调剂一体化的信息系统.结论 大限度发挥药剂人员和设备的能力.
作者:张弢;诸维祥;陈伟成 刊期: 2007年第06期
合同风险存在于经济活动全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的多元化的发展,医院经济也向多元化的模式转变,必然涉及多元化、多层次的合同管理,合同风险增大,这就要求合同管理者不断调整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管理,本文作者在合同管理实践中通过合同签订前、签订中、签订后的风险控制,有效的避免合同风险.
作者:李锋;王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 SOM)的病因及佳治疗方案.方法 对2002年3月以来我科诊治的SOM伴腺样体肥大59例(98耳)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施以不同的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组采用腺样体切除+鼓膜切开置管+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鼓膜切开置管+药物.结果 综合治疗组32例(57),治愈49耳,好转6耳,无效2耳,有效率96.49%;对照组27例(46耳),治愈32耳,好转7耳,无效7耳,有效率84.78%.二组SOM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差异(χ2=4.88,P<0.05).结论 综合治疗(腺样体切除+鼓膜置管+药物)是预防儿童SOM复发的关键.
作者:单子丽;李新蔚;耿曼英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利用的现状,及网络环境对外文期刊管理的影响,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外文期刊,提高外文期刊利用率的途径.
作者:邸铭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案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 94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32例、B组31例、C组31例.A组应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连用5~7d;B组先应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滴,连用3d,然后改用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连用3~4 d;C组应用阿奇霉素10mg/(kg·d)口服,连用5~7d.结果 A、B、C三组均有良好治疗效果,三组之间治愈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治疗轻、中型小儿支原体肺炎,口服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树君;贾胜酶;陈振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随着胰岛素新剂型的出现和血糖监测技术的持续改进,为使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使用更加安全和有效,对在家中进行胰岛素注射的患者进行教育和指导,使他们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
作者:许彩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一种试管架,通过两侧支撑板固定上下三层隔板,上两层隔板上布有位置对应的用于放入试管的若干圆孔,两隔板对应圆孔的直径相同,在下层隔板上左右位置对应上两层隔板圆孔的中心有小圆通孔,小圆通孔四周为凹坑,在两侧支撑板的上部有用手端持的手端口,两侧支撑板上固定位于下层隔板下方的托盘,在两侧支撑板上端有用于固定保鲜膜的封口槽,在两侧支撑板下部有用于可放入手指的圆孔.该试管架可以避免试管漏液后污染附近环境的现象,方便试管封口膜的固定,另外增加了试管架手持时的稳定性.特别适合放置检验艾滋病、乙肝病毒的采血试管.
作者:方艳玲;刘开军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评估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疗效.方法 在2000~2004年收治的合并胫骨上段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6例中,采用双钢板内固定,同时有胫前软组织缺损的,用带蒂腓肠肌内侧头肌瓣移位覆盖胫骨,表面断层游离皮片植皮.结果 经过随访,均获得良好的效果,优良率83.3%.结论 波及胫骨上段的胫骨平台骨折采用双钢板治疗,可做到方便恢复下肢力线,内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疗效满意.
作者:李军章;刘晓谭;高义斌;宋君涛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