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鹏;任志芳;赵红梅
1992年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DR)系统开发研制成功,使影像诊断水平更上了一个新台阶[1],DR系统操作简单、数字影像清晰度高,后处理功能强大,与传统屏胶X线照片相比,其成像质量、宽容度、信息量都具有明显优势,而且所得信息可按诊断要求进行存储处理、传输,为X线影像长期保存和检索提供了可能性[2].
作者:牛克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西药综合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先用西药胰岛素控制血糖,再用中药消渴方加减改善症状,同时配合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疗法、心理疗法等辅助治疗.结果 门诊30例控制理想14例,控制好转16例.结论 中药消渴方加减配合西药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作者:鲁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不联合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作用,评价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第1次急性发作患者23例(23眼),局部予以1%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及0.5%噻吗心安滴眼液各1滴后,行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120 min眼压变化;治疗前及治疗后2h房角变化;治疗前与治疗后2h视力、角膜、前房、瞳孔、虹膜及患者症状变化;评估该手术并发症.结果 激光术前平均眼压为69.43±8.22 mmHg,术后15min,30min,60min,120min分别降至38.48±8.75 mmHg,28.30±7.99 mmHg,16.91±5.22 mmHg,15.74±3.09 mmHg;术前各方房角不同程度关闭,鼻侧为3.31±3.19°、下方为3.58±3.69°、颞侧为3.42±3.37°、上方为3.21±2.87°,术后2h各方房角均开放,鼻侧为25.47±7.93°、下方为29.04±8.69°、颞侧为27.49±8.67°、上方为23.71±7.54°;术后2小时21眼角膜恢复透明,余2眼次日恢复透明;所有病例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不联合使用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可迅速、有效、安全降低眼压,重新开放房角,迅速缓解急性发作期症状及体征.
作者:陈萍;卢艳;赵可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加强对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达到缓解病人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 .方法 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加强心理、饮食、皮肤、体位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9例患者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保证.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从社会、医院管理、护理人员、患者四个方面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凤云;李杰;姬亚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感染中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致病菌不断变迁,耐药性也增多.为此,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月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46例感染中毒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光;石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三种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样游离抗体实验和释放实验中IgG类抗-A(B)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样进行常规血型血清学分析,对新生儿血样进行游离抗体和放散液IgG类抗-A(B)抗体分别采用凝聚胺、微柱凝胶卡和手工抗人球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观察阳性检测率.结果 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改良抗人球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方法(P<0.05),凝聚胺法漏检率较高,不适用于IgG类抗-A(B)抗体的测定,且微柱凝胶也有漏检现象.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IgG类抗-A(B)抗体三种检测方法中以微柱凝胶法和改良抗人球法为佳,但对弱凝集微柱凝胶有漏检现象,改良抗人球法有操作步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的缺点,凝聚胺法阳性检出率差,不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临床建议应用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抗人球法为佳.
作者:邹文涛;何子毅;刘仁强;王德文;刘景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患者外周血红细胞(RBC)数及血红蛋白(Hb)含量变异分析比较.方法 分析200例肺心病患者(分死亡组与好转组)在接受住院治疗前测定之外周血RBC数和Hb含量与临床转归的相关性,并与190例COPD患者及180例正常体检结果(对照组)比较.结果 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在肺心病组显著高于COPD组(P<0.01),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心病死亡组显著低于好转组(P<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OPD组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心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增加的趋势,但在死亡组接近正常,RBC及Hb变化不能作为病情严重程度指标;COPD组RBC数及Hb含量并不高于正常;营养不良及其他合并症所致贫血是重要影响因素.外周血RBC数及Hb含量在COPD和肺心病发生、发展及临床转归中的角色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丽;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及氨基胍治疗组.12周末应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及氨基胍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降低,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对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AGE)造成主动脉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杨骄霞;张杰;杨旭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鼻鼽饮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过敏性鼻炎患者按2∶1比例分为两组,治疗组71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口服中药鼻鼽饮,每日1剂,分2次煎服,10日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口服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西替利嗪片,每日1次,每次1片,连用10天为1疗程,口服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43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3.1%;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82.9%.结论 鼻鼽饮与西替利嗪在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中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它们治疗过敏性鼻炎都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方惠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产科休克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降低孕产妇死亡.方法 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6月154例产科休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产科休克以失血性休克为主,其中妊娠期失血性休克68例占44.15%,分娩期及产后失血性休克80例占51.94%,产科非失血性休克6例占3.89%.结论 产科休克早期诊断为临床表现结合生命体征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明确休克产生的主要原因,抢救治疗补容是基本,病因止血治疗是关键,及时纠酸,注意维护器官功能.总之,医务人员对产科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抢救处理水平是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龙新枝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 本研究将入选的10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对照组30例,给予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ACEI组36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卡托普利75mg/d.ARB组36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mg/d.用药前及用药后2个月彩色多普勒仪检测EF值及抽取患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结果 各组治疗前后血钾、血肌酐变化无统计学意义.ACEI组与ARB组治疗前后CRP下降,ARB组更明显(P<0.05)、ACEI组与ARB组治疗前后EF升高,ARB组明显(P<0.05).结论 缬沙坦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功能.
作者:邱雅慧;王艳;刘春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随着近年肺结核发病的病例增多,耐药情况的普遍出现,尤其空洞型肺结核,临床治疗较难,易迁延不愈.为提高疗效,寻找更好的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IL-2联用SRHP方案1个月治疗空洞型肺结核25例,并以同期单用SRHP方案常规治疗作为参照(对照组).用药后每半个月检查1次血常规、肝功能、血肌酐、胸片及痰菌检查并记录.观察空洞病灶愈合的程度和痰菌阴转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空洞病灶各有不同程度的愈合,痰找抗酸杆菌呈阴性,而对照组则空洞病灶无明显改变,痰菌阴转率较低.结论 白细胞介素-2是一种效果显著的辅助性治疗空洞型肺结核的药物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志坚;岑丽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普林格尔治疗仪联合中药用于治疗乳汁淤积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治疗的309例乳汁淤积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95例),单纯用中药治疗,口服通乳化瘀汤;B组(对照组84例)单纯用普林格尔治仪理疗;C组(研究组130例)普林格尔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比较三种方法治疗时间的长短及预防急性乳腺炎发生的效果.结果 用普林格尔治疗仪联合中药用于治疗乳汁淤积在缩短治愈时间及预防发生急性乳腺炎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普林格尔治疗仪联合中药治疗乳汁淤积效果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桂兰;姚汝菊;郝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心衰门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2例随机分成心衰门诊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所有心力衰竭患者均按常规治疗.干预组随访医生和护士对每一个患者进行督导和干预,包括药物调整、健康教育、改良生活方式等.观察所有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变情况、遵医服药情况、住院次数、再住院率、住院总日数、病死率及医疗费用.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生活方式改良、遵医行为、住院次数、再住院率、住院总日数及医疗费用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由于观察时间短,是否能降低死亡率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论 通过心衰门诊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加强干预,能提高病人对治疗及康复方案的依从性,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住院总日数,降低再住院率及医疗费用.
作者:刘英圣;修明文;张东文;刘德权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在鼻腔、鼻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粘膜囊肿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鼻腔鼻窦肿瘤6例,所有病例均用多平面重建冠状、矢状、水平成像,必要时任意方向重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多平面重建图像与常规冠状扫描图像相当,比常规轴扫图像,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板等正常解剖结构,肿瘤、鼻息肉、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楚,更符合医生观察习惯.结论 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及筛板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鼻腔鼻窦病变准确,有助于临床医师纤维内窥镜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作者:何小川;罗新;熊华;李建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30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方法 提取35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30基因mRNA含量.结果 表明鼻咽癌组p130基因mRNA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鼻咽慢性炎症组(秩和检验z统计量=2.33,近似x2统计量=5.47,P值<0.05).结论 p130基因mRNA含量的减少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联系,p130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俊宏;符生苗;邓立群;陈鑫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患者,32岁,因停经5月阵发性下腹痛一天以宫内孕5月先兆流产于2005年8月4日收治入院,孕3产1流1,曾于2004年8月孕6月+自然流产,并因胎盘不下而行人工剥离胎盘术,末次月经2005年3月4日,于2005年8月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隐痛呈阵发性,入院门诊B超示:宫内孕单活胎,羊水偏多.
作者:何秀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67例经皮双针穿刺灌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方法 67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都行经皮双针穿刺改良生理盐水(N.S)持续灌洗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1~2 d复查CT,血肿腔缩小90%以上,除9例有颅内少量积气外,末见有脑损伤、脑梗塞、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检形成和其他并发症.术后1~4 d拔针,穿刺点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防6~36 月末见复发.结论 经皮双针穿刺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微创、简单、高效和并发症少的方法,但穿刺针需要作改进.
作者:罗赛华;郭赛群;肖绍文;张超元;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作为姑息疗法,减轻临床症状,延长生长期,保全肢完整.方法 骨动脉穿刺插管,腹主动脉.髂动脉造影,与肿瘤供血动脉内,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少量栓塞剂,后造影复查.结果 左髂内动脉造影风臀上肢为肿瘤供血动脉,肿瘤呈多血管形型,血供丰富,有少量小分支供应臀部软组织,经导管注入抗肿瘤药物及栓塞剂,肿瘤供血血管明显减少.结论 骨肉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且术前多辅以放疗化疗,要至少超过一个关节进行截断或离断,多数患者难以接受,骨肉瘤的治疗并不多见,也答不到彻底治疗的目的,就姑息治疗而言,它满足了患者的要求.
作者: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