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杨骄霞;张杰;杨旭东

关键词:2型糖尿病, 银杏叶提取物, 蛋白非酶糖基化终产物受体
摘要: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EGb)对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喂以高糖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2型糖尿病模型组、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及氨基胍治疗组.12周末应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结果 2型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及氨基胍治疗组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降低,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能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糖基化终产物受体mRNA表达,对高血糖及糖基化终产物(AGE)造成主动脉血管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影响固体制剂稳定性的因素及提高方法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与疗效,对制剂的质量要求,应首先是有效和安全,而安全有效又必须稳定,提高固体制剂稳定性尤为重要.现从药物结构、温度、水分、光、赋形剂、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入清除剂、改变生产工艺、制成微胶囊、制成包合物、改变剂型、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制成盐类、制成酰胺、制成高熔点衍生物、改善包装等方面分别论述影响和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借鉴.

    作者:倪丹蓉;吴宝祥;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球形肺炎18例误诊分析

    目的 探讨球形肺炎的影像学特点,以便与其他球形病灶,特别是周围型肺癌、结核球做出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18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球形肺炎的临床和CT、X线平片等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8例球形肺炎的主要表现:(1)病变两侧缘垂直于胸膜呈刀切样平直边缘,病变呈方形,是球形肺炎的特征;(2)病变局部及周围胸膜肥厚;病变所属支气管非狭窄性均匀增厚;肺门侧血管增多、增粗、扭曲,但无僵直及牵拉;病变非胸膜侧浅淡小片状高密度等强烈支持球形肺炎诊断;(3)抗炎治疗后病变疏散或明显缩小支持球形肺炎,提示可以继续抗炎治疗;(4)纵隔、肺门无明显淋巴结肿大,趋向支持肺炎诊断;(5)晕征、支气管充气征、病灶内肺泡征,有一定的鉴别诊断意义.首诊平片显示病变的病例,平片可作为经济、简便有效的随诊方法.结论 肺部CT检查结合经皮肺穿刺活检是球形肺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胜文;张谨;韩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效果.方法 2002年3月~2006年11月对13例小腿下1/3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切取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进行创面转移修复,皮瓣面积大15cm×10cm,小6cm×5cm.结果 13例中11例皮瓣全部存活,2例远端皮缘缺血坏死,经局部换药及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随访12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6~18 个月,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满意且外形良好.结论 该皮瓣的神经营养血管血供可靠,术中切取简单易行且安全,成功率高,是修复小腿下1/3段、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

    作者:刘文革;管文超;吴俊明;杨瑞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感染中毒症46例临床资料分析

    感染中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情复杂多变且进展迅速,致病菌不断变迁,耐药性也增多.为此,对我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月经临床和血培养确诊的46例感染中毒症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孙光;石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15例Ⅰb-Ⅱa早期宫颈癌实施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训练深呼吸及卧床排便,做好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盆腔引流及尿管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α-酮酸加低蛋白饮食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甲状旁腺素的作用

    目的 对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开同)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38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亢进患者,肌酐200~700 μmol/L,用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治疗3个月,每天蛋白质摄入量0.6g/kg,开同4~8 片/d,观察生化指标:肌酐、尿素氮、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HCO-3等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治疗第1个月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血磷等有所下降,治疗3个月对下降更显著.结论 低蛋白饮食加α-酮酸能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作者:徐玉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儿童合理用药中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

    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屏障的作用均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使用不当轻则影响疗效,延误病情,重则引起药物中毒,造成严重后果.

    作者:赵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CT三维多平面重建在鼻腔及鼻旁窦疾病的应用(附55例手术、病理报告)

    目的 探讨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MPR)在鼻腔、鼻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粘膜囊肿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45例,鼻腔鼻窦肿瘤6例,所有病例均用多平面重建冠状、矢状、水平成像,必要时任意方向重建.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多平面重建图像与常规冠状扫描图像相当,比常规轴扫图像,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筛板等正常解剖结构,肿瘤、鼻息肉、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楚,更符合医生观察习惯.结论 螺旋CT三维多平面重建图像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及筛板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鼻腔鼻窦病变准确,有助于临床医师纤维内窥镜手术方案的制订和实施.

    作者:何小川;罗新;熊华;李建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超早期钻孔抽吸置管引流并尿激酶注射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手术时机,旨在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和致残率.方法 对76例高血压脑出血行超早期钻孔抽吸置管引流并尿激酶注射治疗,观察其术后疗效.结果 76例通过此法治疗死亡5例,三月随访生活自理39例,部分自理需人帮助18例,卧床意识清楚8例,2例植物生存.结论 此法简单、安全、易操作,无绝对禁忌,无需全麻,不用输血,省费用,手术时间短,和开颅清除血肿比,患者及家属易接受.

    作者:姜海涛;赵健;陈伟;谢万福;廉民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从社会、医院管理、护理人员、患者四个方面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护理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及业务素质建设,提高法律意识,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作者:杨凤云;李杰;姬亚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中晚期肝癌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亚段性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华蟾素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中晚期肝癌患者47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STACE组和TACE组;两组病人术后均随机分为华蟾素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治疗前后检查血常规、AFP、肝肾功能.疗程结束测量病灶大小,生活质量根据Kannofsky评分标准,并进行生存率评估.结果 蟾素联合治疗组在阻止肿瘤进展(21/24vs14/23),稳定生活质量(20/24vs13/23),及减少化疗造成的白细胞减少(3/24vs11/23)及肝功能恶化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优越性,与STACE联合治疗在生存率(12个月8/12vs2/12;18个月4/12vs0/12)上亦明显的优于单纯采用TACE治疗.STACE治疗在瘤体的缩小(14/23vs8/24)、生活质量的提高(10/23vs4/24)、术后肝功的影响、生存期(13.3个月vs9.1个月)等各个方面均优于TACE治疗.尤其是华蟾素联合STACE治疗在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副作用等方面更是大大优于单纯TACE治疗.结论 华蟾素联合STACE治疗在提高疗效、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减少化疗副作用等方面大大优于单纯TACE治疗,可以作为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有效方法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作者:吕梅;于庆功;刘春英;舒敏;王媛媛;王飞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眼球穿透伤的急救与护理

    由各种外伤引起的眼球穿透伤,在眼科急诊病人中较为常见.病情急,眼部病变较重,所以对伤后病人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并进行精心的护理.半年内收治眼球穿透伤病人36例,现将急救处理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建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儿童急性中毒原因分析与预防对策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时期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与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急性中毒病例从中毒的种类,途径,年龄,城乡差别,自杀性行为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食物中毒除外).结果 儿童急性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农药中毒仍占第一位,消化道吸收途径是主要途径.但近年来儿童急性中毒的种类有新的特点,鼠药中毒明显减少,而自杀性行为明显上升.医源性的药物中毒仍然占较高的比例.结论 加强对农村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教育,防止错服误服药物;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杜绝轻生行为;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对预防儿童急性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根管治疗276例临床分析

    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有利于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完成根管治疗的276例患者的367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程.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年回访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67颗患牙根管的恰填率为80.47%;欠填率为14.03%;超填率为5.50%;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8.71%;平均疗程为2.9周.患牙回访率为49.48%.根管治疗两年的临床成功率为94.36%.结论 两年根管治疗临床质量较好,磨牙根管治疗质量有待提高,根管治疗疗程需缩短.

    作者:吕有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A、B2组,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等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颅面结构特征

    目的 研究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颅面结构特征.方法 选择年龄从18岁~25岁的女性成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患者37例,通过对她们矫治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得出6项线距和19项角度的均值与中国成年女性正常合的上述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SNB角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下颌支短(P<0.05-0.001),并且下颌平面角较大(P<0.05-0.001).结论 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常常伴随高角畸形和较短的下颌支.

    作者:谢江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缓症链球菌致肺部感染1例

    我科于2006年11月从一患者痰液中先后3次分离出缓症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us mitis)现报道如下:

    作者:柳春雷;张柏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浅析护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的 通过调查总结护患沟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临床护士有效的应对措施.方法 针对本院2004年12月~2006年12月两年间病人的满意度问卷调查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沟通技巧;缺乏科学管理.应对措施:密切护患关系,掌握沟通技巧;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整体素质.结论 通过应对措施的广泛应用,来我院就诊的人数大副度增加,护患纠纷明显降低,受到了社会好评.

    作者:张小琴;朱艳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米菲司酮套装配利凡诺用于孕13-16周引产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米菲司酮套装配利凡诺(Rivonol)用于孕13KW~16KW引产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观察组122例,米菲司酮采用2日疗法,即第一日早服50mg晚服25mg,第二日方法同第一日,第三日根据情况加用米索前列醇.在第一日服第一次米菲司酮时行羊膜腔内注利凡诺100mg,服米菲司酮时均需服药前后空腹2小时,规定服药时间为早9Am,晚9Pm.常规检查无用药及治疗禁忌症.结果 122例均娩一死婴,8例(28~36)h娩一死婴,75例(36~48)h娩一死婴,36例加服米索前列醇后60h娩一死婴,仅一例72h未娩出者行引产加用垂体后叶素娩一死婴,胎盘胎膜剥离.共有6例当时检查胎盘胎膜不完整,行清宫术,术后3日复查B超,有3例宫腔内有异常强回声团,行清宫术,余113例术后3日复查宫腔内均无残留出院.结论 米菲司酮套装配利凡诺用于孕13KW~16KW引产临床效果满意,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芳;李世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顽固性高血压42例临床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顽固性高血压降压失败原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门诊2002~2006年收治顽固性高血压患者42例降压失败的原因,并针对原因引导健康生活方式,停用使血压升高的药物,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合理治疗合并症,制定合理降压方案.结果 降压失败原因分析:①继发性高血压2例;②不健康生活方式16例;③同时服用使血压升高药物2例;④合并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2例;⑤治疗方案不当20例.结论 42例患者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

    作者:田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中国医疗前沿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