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
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 随机分成A、B2组,分别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支持.结果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期肠内营养组肝功能等明显好于肠外营养组.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在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方面优于肠外营养,有利于脑损伤患者尽早获得必需的营养物质,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作者:赵海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颅面结构特征.方法 选择年龄从18岁~25岁的女性成年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患者37例,通过对她们矫治前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得出6项线距和19项角度的均值与中国成年女性正常合的上述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的SNB角显著小于正常组(P<0.001),下颌支短(P<0.05-0.001),并且下颌平面角较大(P<0.05-0.001).结论 鞍山女性成人安氏Ⅱ类Ⅰ分类错合常常伴随高角畸形和较短的下颌支.
作者:谢江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与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 收集18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对其超声心动图左室重量指标的测定,与其静息同步12导联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发生情况进行比较有无相关性.结果 左心室肥厚组平均左室重量指标水平为(152.6±15.8)g/m2,和左心室正常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左心室肥厚组室性心律失常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为87.18%和44.87%,明显高于左心室正常组(29.80%和8.65%),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相关性心律失常与左室肥厚的程度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韩铁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是内科常见的代谢亢进的全身性疾病.典型甲亢,临床症状明显,不易被误诊和漏诊,但是不典型性甲亢,因许多症状以心血管疾病的征象为主,容易误诊为心血管疾病,延误了甲亢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宋光照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鼻咽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130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量.方法 提取35例鼻咽癌组织及20例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总RNA,采用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p130基因mRNA含量.结果 表明鼻咽癌组p130基因mRNA的量显著地低于对照组鼻咽慢性炎症组(秩和检验z统计量=2.33,近似x2统计量=5.47,P值<0.05).结论 p130基因mRNA含量的减少与鼻咽癌有着密切的联系,p130基因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蔡俊宏;符生苗;邓立群;陈鑫苹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三种方法检测新生儿血样游离抗体实验和释放实验中IgG类抗-A(B)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 对临床送检的疑为新生儿溶血病的血样进行常规血型血清学分析,对新生儿血样进行游离抗体和放散液IgG类抗-A(B)抗体分别采用凝聚胺、微柱凝胶卡和手工抗人球三种方法进行测定,观察阳性检测率.结果 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改良抗人球法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凝聚胺方法(P<0.05),凝聚胺法漏检率较高,不适用于IgG类抗-A(B)抗体的测定,且微柱凝胶也有漏检现象.结论 新生儿溶血病IgG类抗-A(B)抗体三种检测方法中以微柱凝胶法和改良抗人球法为佳,但对弱凝集微柱凝胶有漏检现象,改良抗人球法有操作步鄹较多,影响因素较多的缺点,凝聚胺法阳性检出率差,不适用于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临床建议应用微柱凝胶法和手工抗人球法为佳.
作者:邹文涛;何子毅;刘仁强;王德文;刘景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通过加强对肝硬化腹水病人的护理,达到缓解病人症状,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和医院护理质量的目的 .方法 对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加强心理、饮食、皮肤、体位的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19例患者症状缓解,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病人的生存率及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的保证.
作者:张晋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当手术时机和合理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190例临床资料.根据病人的意识状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参考全身状况而采用小骨窗显微血肿清除术,微创血肿穿刺清除术,血肿清除加骨瓣减压术或和侧脑室引流术进行治疗.结果 综合GOS和Barthel评分:优36例(18.9%),良72例(37.9%),中42例(22.1%),差5例(2.6%),死亡35例(18.5%).其中超早期手术88例,优良率70.4%,死亡率13.6%;非超早期手术102例,优良率45 1%,死亡率22.6%.结论 超早期手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术前正确评估高血压出血病人何时手术和采用何种手术方式是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环节.
作者:李斌;钟晖东;关俊文;招康东;李其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院内感染更为复杂,成为影响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因素之一.也是现代医疗技术和医院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加强院内感染管理已成为医院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有效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工作.
作者:杨英;罗晋卿;李婉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儿童不同时期儿童急性中毒的原因及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1996年1月~2000年12月与2001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儿童急性中毒病例从中毒的种类,途径,年龄,城乡差别,自杀性行为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食物中毒除外).结果 儿童急性中毒多发生在农村,农药中毒仍占第一位,消化道吸收途径是主要途径.但近年来儿童急性中毒的种类有新的特点,鼠药中毒明显减少,而自杀性行为明显上升.医源性的药物中毒仍然占较高的比例.结论 加强对农村儿童及家长的安全教育,防止错服误服药物;关心青少年身心健康,杜绝轻生行为;加强对乡村医生培训,对预防儿童急性中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廖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15例Ⅰb-Ⅱa早期宫颈癌实施宫颈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方法 术前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对病人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训练深呼吸及卧床排便,做好阴道及肠道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保持盆腔引流及尿管通畅,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做好出院指导.结果 15例行宫颈癌根治术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做好宫颈癌根治术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明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根管治疗的疗效评价有利于口腔根管治疗技术的提高和完善.方法 随机选择2001年10月~2002年9月在中央财经大学校医院口腔科完成根管治疗的276例患者的367颗患牙为研究对象,分析根管治疗的质量和疗程.通过临床检查以及X线检查,两年回访根管治疗临床疗效.结果 367颗患牙根管的恰填率为80.47%;欠填率为14.03%;超填率为5.50%;磨牙根管全治率为88.71%;平均疗程为2.9周.患牙回访率为49.48%.根管治疗两年的临床成功率为94.36%.结论 两年根管治疗临床质量较好,磨牙根管治疗质量有待提高,根管治疗疗程需缩短.
作者:吕有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日趋激烈的医疗竞争环境中,医院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医院必须通过深入分析研究医院各项医疗成本的构成和变化习性,运用成本核算和控制这一有效的经营管理手段和措施,抓住管理要点,实施有效管理,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求得发展.
作者:汪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血清脂蛋白(a)对肾脏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56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41例肾病综合征患者、59例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79例健康体检人员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蛋白(a).结果 与正常健康体检人员相比较,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病综合征患者、终末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脂蛋白(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脂蛋白(a)测定对肾脏疾病有诊断价值.
作者:何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67例经皮双针穿刺灌洗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方法.方法 67例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都行经皮双针穿刺改良生理盐水(N.S)持续灌洗引流术.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1~2 d复查CT,血肿腔缩小90%以上,除9例有颅内少量积气外,末见有脑损伤、脑梗塞、颅内血肿、颅内感染、肺部感染、静脉血检形成和其他并发症.术后1~4 d拔针,穿刺点一期愈合,痊愈出院,随防6~36 月末见复发.结论 经皮双针穿刺生理盐水持续灌洗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微创、简单、高效和并发症少的方法,但穿刺针需要作改进.
作者:罗赛华;郭赛群;肖绍文;张超元;阮玉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直接关系到药品质量与疗效,对制剂的质量要求,应首先是有效和安全,而安全有效又必须稳定,提高固体制剂稳定性尤为重要.现从药物结构、温度、水分、光、赋形剂、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加入清除剂、改变生产工艺、制成微胶囊、制成包合物、改变剂型、制成稳定的衍生物、制成盐类、制成酰胺、制成高熔点衍生物、改善包装等方面分别论述影响和提高固体药物制剂稳定性的因素,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以借鉴.
作者:倪丹蓉;吴宝祥;李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韦格肉芽肿的临床影像诊断与鉴别进行观察.方法 X线常规透视,发现病变后摄片检查.结果 为肺部大小不等,散在分部结节影,多数病灶中心区低密度透光,呈空洞样,内壁不整,耳鼻喉科会诊无异常.结论 韦格肉芽肿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青壮年多发,本例为青少年既往健康,近日发热就诊,影像学表现鸫典型,无肾损害症状,耳鼻喉科会诊无异常所见,在排除其他疾病影像表现后认为符合韦格肉芽肿.
作者:高庆丰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因特网(Internet)是当今世界上大的信息网络,按照国际公认的提法,因特网是一个没有警察、没有法律、没有国界、也没有总统的电脑空间(Cyberspace).它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管理局建立的ARPANET.
作者:高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芬太尼和丁丙诺菲不同剂量配伍用于食管癌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以探讨佳的镇痛剂量.方法 选择90例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Ⅰ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24ug/ml+格拉斯琼3 mg;Ⅱ组术后镇痛配方:芬太尼12ug/ml+丁丙诺菲9ug/ml+格拉斯琼3mg;Ⅲ组术后镇痛配方:丁丙诺菲18ug/ml+格拉斯琼3mg.术后2小时首次观察,以后每12小时一次,至术后第三天观察患者的镇痛效果、满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检测患者的镇痛镇静情况,连续监测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结果 三组均达到满意效果,但综合镇痛质量Ⅱ、Ⅲ组高于Ⅰ组,Ramesay镇静评分Ⅱ组满意率高于Ⅰ、Ⅲ组.结论 丁丙诺菲与芬太尼合理配伍可优势互补,减少不良反应,增强镇痛满意度.是一个较好的术后镇痛方法.
作者:孟宏伟;张艳茹;韩庆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与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关系.方法 总结分析2003年1月~2006年7月入住本院的26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患者术前术后护理经验,找出其护理特点.结果 26例患者均行ERCP,其中行鼻胆管引流(ENBD)11例,行乳头切开取石(EST)15例.未发生与操作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前心理护理,可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术后护理是患者顺利恢复的保证.结论 胆源性胰腺炎患者ERCP术及相关治疗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和术后顺利恢复的保证.
作者:付延玉;刘丽玉;涂陶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