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蓉;毕淑芳;吴继兰;尹梅
本文通过对1000余例患者的临床研究,阐述了右下腹痛与阑尾炎的关系,并对存在右下腹痛疾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进行了有意的探讨.
作者:王文慧;赵颖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8例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包括各关节活动、卧位、坐位、立位、步行等方法 的指导训练.达到脑梗死偏瘫患者生活自理、重返社会之目的 .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其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邵素英;郭兰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总结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诊治.方法 回顾分析16例橄榄脑桥小脑萎缩的临床表现和诊断.结果 10例病人6a后死亡,6例10a随访生存,但活动能力下降.结论 本病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预后不良.
作者:王敏健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对我科65例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病人进行游离皮瓣修复治疗,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游离皮瓣修复手术成功率98%,随访观察供、受区恢复良好,部分皮瓣感觉有所恢复.结论 游离皮瓣以前臂为优越,适合修复口腔颌面部各区域的软组织缺损,其疗效较好.
作者:程祖斌 刊期: 2007年第14期
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又可称为皮样囊肿,是常见于卵巢的肿瘤之一,仅次于卵巢囊腺瘤而居第2位.为探讨其临床及病理特点,对1999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卵巢成熟型畸胎瘤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作者:乔爱国;韩春荣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肺部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治疗效果.方法 对360例小儿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D共4组,4组均规范抗炎治疗,A组(n=90)为对照组,B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3 d,C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5d,D组(n=90)加用肺部超短波理疗7d,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B组与A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组、C组与A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D组、C组与B组疗效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D组与C组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用肺部超短波理疗对小儿肺炎罗音难吸收或不吸收患儿有明显疗效,疗程以5~7天效果佳.
作者:谢荣迪;甘丽芳;余德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顺铂(PDD)联合羟基喜树碱(HCPT))组成的PH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应用PDD(25mg/m2d1~d3)加HCPT(6mg/m2d1~d3)治疗晚期食管31例.结果 CR2例,NC15例,PD2例,总有效率45.2%;中位TTP2.5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9.0%,Ⅱ~Ⅲ度恶心呕吐54.8%,Ⅱ~Ⅲ度腹泻12.9%.结论 PDD联合HCPT治疗晚期食管癌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赵元鹏;孙淑娟;赵红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对自发性气胸的诊断治疗进行评价.方法 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自发性气胸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经保守治疗、抽气、胸腔闭式引流术、胸膜粘连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典型的自发型气胸通过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不难作出正确诊断,但要注意与一些相关疾病鉴别.
作者:李跃飞;张丽;白雪峰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为了更有效的预防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新生儿颅内出血(NIH)的发生,减少其所导致的病死和致残率.方法 选择新生儿惊厥78例进行病因分析.所有病例均做了头颅影像学和血钙血糖检查.结果 HIE和NIH是新生儿惊厥的主要病因,其中HIE排在首位,多在出生后3d内发病.结论 明确HIE和NIH的致病因素,避免窒息和产伤,及早治疗是有效降低其病死和致残的关键.
作者:莫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从2004年起,国家通过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对全国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大规模改造.其投资之巨,改造数量之多,建筑面积之大开创历史先河.
作者:裴晓伟;于润吉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在入院3d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病人分别进行脑电图、头颅CT、磁共振(MRI)检查,其中有48例确认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析病人的头颅CT、磁共振(MRI)以及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几率,并进行比较.正常或轻度异常及电图在1wk后进行复查.结果 头颅CT的异常率为12.50%(6/48),中度或重度异常脑电图的发生率为66.67%(16/48),采用配对X2检验比较脑电图与两种影像学方法 (头颅CT、MRI)有显著性差异(P<0.05);脑电图16例轻度异常者1wk后有4例转为中度或重度异常.讨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比头颅MR等影像学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另外,脑电图轻度异常不能排除急性病毒性及炎所致精神障碍.
作者:钟古华;廖君兰;陈志雄 刊期: 2007年第14期
根据2006年8月ACC/AHA/ESC更新的房颤治疗指南,除了孤立性(Atrial Fibrillation,AF)或存在禁忌证外,其他所有AF患者均应使用抗栓药物预防血栓,该指南还推荐了一系列具体的卒中危险分层作为选择抗栓药物的标准:建议具备年龄(≥)75岁、高血压、心力衰竭、左室收缩功能受损(LVEF≤35%或左室短轴缩短率<25%)、糖尿病之中任一项的AF患者为血栓栓塞中危,选用阿司匹林(81~325mg/d)或华法林(INR 2.0~3.0)均可;
作者:马长生;何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甲维比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 对30例脂肪肝病人使用甲维比8毫升加入5%葡萄糖250毫升中每日静点,4周为一疗程.同时口服维生素C和维生素E,观察治疗前后肝功、血脂变化情况.观察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影像学变化.结果 乏力、腹胀、肝区不适经治疗后减轻和消失者占92%(23/25).肝功ALT(谷丙转氨酶)由治疗前103.3+88.9U/L,降为69.8+34.1U/L,GGT(谷氨酸转肽酶)由治疗前121±54.7 U/L降为97.4±50.6U/L,甘油三脂(TG)由治疗前2.7±1.3mmol/L降至1.49±0.7 mmol/L,肝肿大回缩率35.4%,脾脏肿大回缩者占10%.结论 甲维比在脂肪肝治疗中有良好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关丽娟;孙德荣;王桂霞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醒脑对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出血量在5~30毫升急性脑出血患者80名,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名.根据SIRS的诊断标准,观察各组出现SIRS的例数及反应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出现SIRS 15例,发生率37.5%;对照组27例,发生率67.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 醒脑可减少急性脑出血所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率.
作者:孙晓峰;王福军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方法 在骨关节外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2例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及MPR、VR后处理重建,并结合常规DR平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16层螺旋CT及后处理图像可以显示X线难以观察清楚的细小骨折、隐性骨折、关节内骨折、颞颌关节骨折、复杂部位的骨折(骨盆骨折、脊柱骨折).结论 16排螺旋CT及MPR、VR后处理图像对外伤性骨折的显示具有绝对优势,是临床制定手术方案及愈后评价的重要检查手段.
作者:谢新琳;谢新红;何国满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CC)在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的表现,结合甲胎蛋白(AFP)定量检测,对HCC作出早期诊断.方法 收集30例肝癌患者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及AFP定量分析作出准确诊断.结果 本组30例患者,男18例,女12例,化验AFP阳性,CT平扫均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增强扫描根据时间-密度曲线分为3型,A型18例呈速升速降型,占60%;B型10例,呈较平稳明显上升走势,曲线较平滑,占33.3%;C型两例,呈低平或平缓的上升走势,各时间段CT值变化小,占6.7%.结论 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和AFP定量检测对肝癌早期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池华玲;陈锭光;杨大梅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脑卒中后流涎为临床常见脑卒中并发症之一,常常在脑卒中伴发吞咽困难时出现,同时其还会加重患者的吞咽障碍,致脱水、营养不良、全身抵抗力下降、吸入性肺炎等.
作者:韩雯;张富洪;弓利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蕨麻是青藏高原一种特有的药食两用的经济植物,它的药用价值正广泛被应用.
作者:白术杰;吴莉莉;赵春霞;蔡光明 刊期: 2007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新鲜冰冻血浆(FFP)融化后在一定时间内再次冰冻,血浆中各种成分的变化.方法 将FFP37℃水浴融化后,测定血浆中各类凝血因子的活性、白蛋白(Alb)总蛋白(TP)含量和胆碱酯酶(CHE)活性;在12h内将其冰冻,在7天后再次融化,测定Alb、TP、CHE和各种凝血因子的活性.结果 FFP再次冷冻后,除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显著变化外(P<0.05),其余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等凝血指标均无明显改变(P>0.05),CHE和Alb、TP也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FFP融化后,如果12h内未输用,可以将其立即冰冻,给PT、Fbg、TT等凝血指标异常的患者使用,或作为普通血浆用于各种需进行血浆置换的患者使用.
作者:孙国常;黄文军;张云 刊期: 2007年第14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为眼科常见的血管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治疗尤为困难.我们近年来采用中药血府逐瘀汤及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本病38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陈国峰;刘珂 刊期: 2007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