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泽刚;李仁芳
目的:探究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应用于心内科压疮管理中的价值.方法:比较本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前后,心内科护理人员对压疮相关知识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比较该制度实施前后各1年内压疮事件上报情况.结果: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护理人员在对压疮分级、创口的描述及处理、上报及评价表使用等方面能力较实施前均有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该制度后1年内上报压疮正确率92.47%高于实施前54.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647,P=0.0016).压疮管理制度实施后上报不符合规范的原因较实施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实施阶梯式慢性伤口小组制度,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应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掌握能力,并能够将已发生的压疮及时准确的进行上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云燕;林粤祺;魏晓微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产后抑郁患者自我效能与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98例产后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8周的常规心理指导,研究组采取8周的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的评分评价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治疗2、8周末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8周末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2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8周末的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治疗8周末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2周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2、8周末的GSE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联合放松训练对产后抑郁患者有良好干预效果,起到了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水平的作用.
作者:石乔;代娟;冯冬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析新斯的明拮抗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顺式阿曲库铵残留阻滞作用的量效.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即对照组(n=30)、观察1组(n=30)、观察2组(n=30)、观察3组(n=30).在术后4个成串刺激比值(TOFR)恢复到0.5时,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1、2、3组给予新斯的明,剂量分别为5、10、20μg/kg,对各组TOFR恢复至1.0的时间、10 min内TOFR恢复至1.0的百分率及术后6 h恶心呕吐发生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观察3组TOFR恢复至1.0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与观察1、2组,10 min内TOFR恢复至1.0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观察1、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1、2组TOFR恢复至1.0的时间、10 min内TOFR恢复至1.0的百分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术后6 h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斯的明拮抗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顺式阿曲库铵残留阻滞作用的量效十分显著,且安全、可靠.
作者:史嘉华;陈志聪;陈剑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极致护理在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极致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生活质量评分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院内压疮及跌倒坠床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GRQ评分的三个部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极致护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简巨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苏木素单染色法在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涂片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20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前用两种染色制作的细针穿刺细胞图片,分析细胞学特征及诊断结果.结果:与常规HE染色涂片比较,苏木素单染色涂片细胞背景干净,细胞核形态显示得更加清晰.苏木素单染色涂片和常规HE染色涂片穿刺细胞学诊断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6.8%、93.8%.结论:观察甲状腺穿刺细胞涂片时苏木素单染色效果优于常规HE染色,有利于诊断.
作者:邱立;温寿青;高亮;赖吉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调查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在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探讨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采集送检的全血标本4371份,采用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进行ABO血型鉴定,并采用手工方法复查.结合病史资料、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蛋白定量等方法,分析两种方法出现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及其对策.结果:(1)Autovue Innova系统成功鉴定4312份(98.65%),系统提示错误信息的11份(0.25%)经系统重新检测均可成功分级,另48份(1.10%)正反定型不符;手工方法成功鉴定4345份(99.41%),正反定型不符26份(0.59%).两种方法的成功鉴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3,P=0.959).(2)经Autovue Innova系统判定为正反定型不符者含正定型不符7份及反定型不符41份.7份正定型不符包括红细胞弱反应(4份)及混合红细胞反应(3份);41份反定型不符包括血清额外反应(9份)及血清弱反应(32份,其中22份可被手工法纠正).(3)婴幼儿样本(37.50%)、恶性血液病(12.50%)、同种异体抗体(8.33%)、冷抗体(8.33%)是造成Autovue Innova系统48份正反定型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但绝大部分(16/18)婴幼儿样本及全部冷抗体、M蛋白所致的正反定型不符者可被手工法纠正.结论:Autovue Innova全自动血型仪的ABO血型鉴定准确率高,对于其判断为正反定型不符者,首先应采用凝胶卡式法、试管法等手工方法复查,若经手工复查仍不能纠正结果者,可考虑行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蛋白定量等进一步检查.
作者:陈振兴;莫筠;杨月星;杜凤云;王少玲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在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24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采取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研究组采取髓内钉内固定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各项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81.7%,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2%,低于对照组的2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髓内钉内固定技术对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地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改善术中各项指标情况,该种治疗方法相比其他疗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有很大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张鸿生;廖梓杰;李春晓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孕妇孕前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及孕期体重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在本院孕检并分娩的单胎GDM孕妇586例的临床资料.根据孕前BMI将其分为超重组(孕前BMI≥24 kg/m2)323例和非超重组(孕前BMI<24 kg/m2)263例,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新生儿结局、分娩方式及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两组分别按孕期增重<9 kg、9~18 kg、>18 kg各分为三个亚组,分别比较新生儿出生体重、巨大儿、低体重儿、分娩方式以及子痫前期的发生情况.结果:超重组孕妇血糖控制满意率低于非超重组,巨大儿、新生儿转儿科、剖宫产及子痫前期占比均高于非超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重孕妇孕期增重>18 kg组巨大儿比例高于<9 kg组,子痫前期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孕妇孕期增重9~18 kg及>18 kg组巨大儿、剖宫产、子痫前期比例均高于<9 kg组,>18 kg组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9 kg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超重及孕期体重过度增长是GDM孕妇罹患子痫前期及分娩巨大儿的危险因素.关注孕前超重人群,加强孕期体重管理,对改善妊娠结局是必要的.
作者:史伟;马秀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用高压氧(HBO)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卡马西平口服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HBO治疗.比较两组的短期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治疗后不同时间点对治疗的总体感觉、治疗前后卡马西平的口服剂量.结果:研究组治疗结束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治疗感觉有效率为76.67%、80.00%,均高于对照组的43.33%、3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6个月,研究组口服药物剂量均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改善患者疼痛、提升临床效果、改善患者对治疗的总体感觉.
作者:叶建辉;李雁萍;陈文华;欧永祯;陈生;陈耀雄;陈保坤;江凤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乳化,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内皮细胞密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1664±425)、(1532±414)、(1527±402)个/mm2,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32±413)、(1782±411)、(1739±406)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角膜中央区平均内皮细胞丢失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相比,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方案患者角膜内皮细胞丢失现象更为严重,恢复较慢.术前应检查角膜内皮细胞,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曹泽刚;李仁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评价α-硫辛酸、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分析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分析组给予α-硫辛酸联合甲钴胺的联用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分析组尿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效果和血清学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莫沙必利联合甲钴胺治疗方案,α-硫辛酸与甲钴胺应用于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中可获得更理想临床疗效,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尿流动力学与血清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丽萍;武红梅;乐有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阶梯式应用抗组胺药物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佳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来自本院耳鼻喉门诊的变应性鼻炎患者217例,设置三级阶梯式治疗方案,比较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级阶梯式治疗后,第三级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7.19%,均明显高于第一、二级治疗组的62.21%、30.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4.47、29.34,P=0.034、0.001);第一级治疗组明显高于第二级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08,P=0.001).结论:治疗变应性鼻炎首选使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联用,对治疗效果不满意的患者选择在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的基础上再加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容令新;莫火弟;王泽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急性轻型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的静息态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特征,为临床诊断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轻型TBI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两组均开展螺旋CT、静息态脑fMRI检查,以临床确诊结果为参照,比较螺旋CT、静息态脑fMRI对急性轻型TB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析螺旋CT、静息态脑fMRI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诊断一致性;分析两组静息态脑fMRI图像.结果:静息态脑fMRI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7%、93.33%、95.00%,均高于螺旋CT的80.00%、73.33%、76.67%,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一致性检验分析,静息态脑fMRI诊断TBI的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5),而螺旋CT诊断结果与临床确诊结果间的一致性中等(Kappa=0.519),不及静息态脑fMRI;对照组的默认网络分布于2个集群,1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3/-42/36,2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8/69/39;观察组的默认网络分布于4个集群,1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9/60/-9,2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33/-12/39,3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2/12/54,4群MNI峰的X轴、Y轴、Z轴坐标分别为48/27/45.结论:静息态脑fMRI图像中可见急性轻型TBI患者脑区默认网络功能发生异常改变,通过静息态fMRI检查可予以准确诊断,对其脑区默认网络功能改变予以灵敏反映.
作者:黄钢材;侯刚强;谢井文;杨春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观察和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骨科2016年2月-2017年12月住院期间实施外科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选择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类型将其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组(A组)和半髋关节置换术组(B组),各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总引流量及完全负重时间,术后3、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假体髋臼前倾角及假体髋臼外展角变化,以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引流量均明显高于B组,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6个月Harris评分及假体髋臼前倾角均明显高于B组,假体髋臼外展角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6个月感染、假体松动、髋部疼痛及静脉栓塞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明显低于B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优于半髋关节置换术,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作者:农林;邓春雷;丘婷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和联合应用治疗黄褐斑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87例黄褐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1组,将采用氨甲环酸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对照2组,将采用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的29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6个月时临床症状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89.65%)显著高于对照1组(65.51%)与对照2组(6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症状评分分别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下降指数分别高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随访6个月评分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上升指数低于对照1组与对照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相较于非剥脱点阵激光、氨甲环酸单独应用而言,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病情控制更稳定,减少复发情况.
作者:胡南;肖志平;温云鹏;旷翠娥;秦琴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研究并探讨杂交技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33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传统外科手术+血管腔内治疗的杂交技术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术后、死亡情况,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踝肱指数(ABI),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33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围手术期无死亡;治疗后患者大部分患者的肢体发凉、麻木、静息痛、间歇性跛行等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治疗后ABI高于治疗前(P<0.05);术后6个月通畅率96.97%,术后1年通畅率93.94%.结论: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杂交技术治疗切实可行,使其下肢动脉血流灌注有效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张迎春;刘永春;叶宁;郑晓宇;邬少君;蒋斌;吴文绪;石俊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依照入院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号,并纳入电脑通过软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参照组给予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研究组给予立体定向引导下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个月死亡率及术后6个月的预后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参照组,术后第1天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参照组,术后再出血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预后良好率显著优于参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的前额锁孔入路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时间与传统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术相比显著延长,但前者能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同时术后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下降,对于患者预后改善显著,值得研究推广.
作者:郑一科;赖勇;苏瑞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保留胃底折叠术+胃袖状切除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肥胖症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7年1月本院收住并行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保留胃底折叠术+胃袖状切除术治疗的24例食管裂孔疝合并肥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Nissen、Toupet和Dor胃底折叠术分别为11、5、8例.观察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及肥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24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9~185 min,平均165.6 min;术中出血量85~291 mL,平均151.4 mL;术后住院时间5~11 d,平均6.8 d.术后1、3、6、12、24个月平均减重分别为(9.3±1.8)、(15.9±3.1)、(26.5±3.9)、(36.3±4.2)、(44.9±4.6)kg.患者术后肥胖相关并发症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或治愈,反酸、胃灼热等胃食管反流相关症状完全缓解.1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积极换药处理后痊愈.无吞咽困难、吻合口瘘、营养不良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术+保留胃底折叠术+胃袖状切除术治疗食管裂孔疝合并肥胖症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邓镜龙;李晓君;张家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结合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78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结合DTT治疗19例(A组)、单纯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32例(B组)、普通穿刺外引流治疗27例(C组),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再发出血率及NHI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A组与B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B组(P<0.05);A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C组(P<0.05);B组住院时间少于C组(P<0.05),治疗后NHISS评分优于C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创伤小、恢复时间短、神经功能恢复好,结合DTT的立体定向穿刺能更好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刘克君;李毅毅;郑定柯;胡栋;陈新坚;谢乙团;姚晓腾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胃泌素族激素及肠黏膜屏障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则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餐前及餐后胃泌素族激素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的餐前及餐后胃泌素族激素及肠黏膜屏障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餐前及餐后GAS、MTL均高于对照组,CCK及肠黏膜屏障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对患者胃泌素族激素及肠黏膜屏障的不良影响相对更小,更有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
作者:周伟洲;罗泽斌;杨贤杰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