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GB/T 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算、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从小数点起,向左和向右三位数字一组,组间空四分之一个汉字空,如1,329.476,5应写成1 329.476 5.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 :5%~95%不要写成5~95%,50.2%±0.6%不要写成50.2±0.6%.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 按下列方式写:4 cm×3 cm×5 cm,而不写成4×3×5 cm3.本刊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掌握我市麻疹流行规律,制订有效的防治对策,进一步控制和消除麻疹,现对我市 1950~1999年麻疹的流行趋势进行如下分析: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我市1950~1999年的疫情报表和南京市统计局的人口资料.2 结果与分析2.1 流行强度 1950~1999全市麻疹累计发病282 390例,死亡2 309人,年发病率波动在2 392.66/10万~0.68/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66.96/10万;年死亡率波动在39.78/10万~0/10万之间,年平均死亡率为1.36/10万;年病死率波动在0%~65.86%之间,年平均病死率为35.71%.从实施预防措施的角度可把50年的麻疹疫情分为以下4个时期:自然感染时期(1950~1965年)、麻疹疫苗(MV)推广应用时期(1966~1971年)、计划免疫初期(1972 ~1982年)和计划免疫时期(1983~1999年)[1].4个时期中自然感染时期的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高,分别为723.77/10万、7.35/10万、46.9 8%,其中1959年全市范围内麻疹大流行,当年发病率高达2 392.7/10万,是4个时期中发病率高的年份.之后年平均发病率、死亡率、病死率逐渐下降,到计划免疫时期分别为6.83/10万、0.002 /10万、0.03/10万.自然感染期,麻疹发病数占报告传染病总数22.46%,年平均发病率居各种传染病的第 2位,死亡率居各种传染病的首位,1959年的发病数占当年
作者:许阳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一个大样本队列中,随访一段时间后只能得到少量病人,其他大多数对象只能得到截尾(censored)观察结果,这时如果要获得所有对象的协变量资料作统计分析,则需花费大量的资源.为此,Prentice RL在1986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病例队列研究(case-cohort study),该设计仅收集全部研究对象(全队列)中的一个随机样本(子队列,subcohort)和所有发病者(不论是否在子队列内)的协变量资料进行分析,因此极具研究效率.该方法吸取了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的许多优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研究中,下面对其设计和分析作一简单介绍.1 病例队列研究的设计原理病例队列研究是将队列设计和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相互交叉,融合两者的优点后而形成的一种设计方法,其设计原理为:首先确定某个人群作为所研究的队列(全队列),然后在该队列中用随机的方法抽取一个样本(即子队列 )作为对照组,再收集全队列中所有的欲研究疾病的病例作为病例组,后用一定的统计方法比较分析两组资料,以探索影响疾病发生、疾病生存时间、预后等的因素( 见图1).
作者:陆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洗必泰是一种低毒消毒剂,现广泛用于日常皮肤粘膜消毒和卫生保健,肤阴洁是以洗必泰配以中草药组成,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杀菌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菌悬液制备试验前,分别将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白色念珠菌(10231), 第3~14代划线接种于斜面培养基上,培养18~24h后取出,用磷酸盐缓冲液(pH 7.2~7. 4,简称PBS)洗下,制成菌悬液,置4℃冰箱中备用.1.2 中和剂选择试验试验分6组.1组:消毒剂+菌悬液 ;2组:(消毒剂+菌悬液)+中和剂;3组:中和剂+菌悬液; 4组:中和产物+菌悬液;5组:菌悬液对照;6组:未接种培养基对照.结果以第1组不长菌或有远少于第2组菌数生长,第2组有菌生长,且菌数≥100 cfu*ml-1,第3、4、5组菌数相似且组间误差率≤10%,第6组无菌生长,可判为中和剂适宜.1.3 杀菌试验试验为悬液定量杀菌法,试验时取5 ml消毒剂加0.1 ml菌悬液,混匀,作用至预定时间后取 0 .5 ml加入0.45 ml中和剂中,作用10 min后,取0.5 ml终样液于平皿中一式两份,倾注培养基后置恒温箱中培养48h后观察结果,计算杀灭率.1.4 稳定性试验将消毒剂连同原包装置54℃恒温箱中14 d 后取出,于存放前后分别测定该消毒剂对大肠杆菌的杀灭效果.
作者:张文慧;姜茗;孙吉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对1986~1998年我院收治的89例贲门癌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贲门癌的临床特点及减少漏误诊的方法.1 一般情况男性77例,女性12例,男女比约6.4∶1.年龄30~78岁.其中30~45岁17例占19.1%,46~65岁54例占60.6%,66~78岁18例占20.2%.2 临床资料与分析首发症状出现到初诊时间:2周以内就诊者21例占23.6%;14~30日就诊者8例,占8.9%;1~ 3月就诊者28例,占31.5%;超过3个月者32例,占35.9%.这部分病人由于症状轻,对生活及工作未产生重要影响,被病人忽略而延误诊断.明显延误诊断17例占19.1%.①以各种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不振及消化道出血就诊者8例,误诊为胃炎5例,溃疡病3例.贲门癌其组织类型多为腺癌.由于其发生于胃的腺体组织,早期可表现为上腹疼痛不适,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等类似胃炎的症状.对上述这些常见而又非特异的贲门癌症状缺乏警惕性及认识不足,未能及时进行进一步检查,是本组病 例误诊的主要原因.②以吞咽不畅就诊者4例,患者已出现典型贲门癌症状.此种情况均发生于农村病人,一是由于农村基层医院设备条件差,不能满足检查需要.二是由于贲门癌解剖特点位于肋弓之下 ,X线钡剂检查不能进行加压,病灶显示不良而影响了X线的诊断率.三是由于贲门癌主要向胃底部生长、伸展.胃底贲门部癌在胃镜检查时应弯曲足够角度进行反转检查才能看清.由此可见,医务人员的经验及诊断技术不足是本组漏诊的主要原因. ③以腰背部疼痛就诊者3例,误诊为腰肌劳损1例,胰腺炎2例.贲门癌在生长过程中向后壁浸润易累及胰腺、后腹膜及腹膜神经丛、引起腰背部疼痛,此类误诊系由于对贲门癌浸润表现认识不足所致.④以腹泻腹痛症状就诊者1例误诊为肠炎;以右上腹痛就诊者1 例误诊为胆囊炎.贲门癌肝脏转移可以出现右上腹痛,胰腺转移除了引起腹痛症状外,还因胰液分泌减少,胰酶缺乏,影响食物消化吸收而出现腹泻症状.此类误诊系由于对贲门癌转移症状认识不足,未能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作综合分析所致.
作者:陈春莉;高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血清肝酶谱检测对肝胆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了解常见肝胆疾病肝酶谱变化特点, 我们分析比较了316例肝胆病患者的血清肝酶谱改变,并与相关指标对照,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16例患者为本院1996年1月~2000年3月住院病人(290例)和1 99 9年12月~2000年4月门诊病人(26例),其中传染病科121例,普外科195例.分为慢性病毒性肝炎90例,男7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7.5岁(26~72岁);原发性肝癌89例,男79例,女 10例 ,平均年龄46.9岁(20~71岁);胆石症胆囊炎106例,男42例,女64例,平均年龄5 1.6岁(27~78岁);脂肪肝31例,男27例,女4例,平均年龄40.3岁(29~65岁).1.2 诊断标准1.2.1 慢性病毒性肝炎符合1995年北京第5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按病原分乙型肝炎79例,丙型肝炎8例,重叠乙丙型肝炎1例,病原不明2例.1.2.2 原发性肝癌选择血清HBV标志阳性的原发性肝癌89 例.有肝组织病理学诊断者79例,其中肝细胞癌76例,胆管细胞癌2例,混合性肝细胞胆管细胞癌1例.另外10例为肝脏B超及/或CT显示肝脏有占位性病变及门静脉癌栓,同时血清AFP >200 ng*ml-1.1.2.3 胆石症胆囊炎均有B超检查阳性结果及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其中胆囊结石79例(74.53%),胆管结石27例(25.47%).合并HBV、HCV感染者已被排除.
作者:苏菲;刘家琴;李鸿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与患者外周血中sIL-2R和癌组织分泌的PGE2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何磊;孟翔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父母及家庭对中小学生饮食行为的影响情况,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用三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样本1 539个学生-家长对,通过问卷调查收集资料.结果在进餐时,父母经常提示和强迫孩子食用他们认为有营养食物的比例分别为56.0%和7.7%,而孩子经常服从父母要求的比例分别为39.7%和29.2%.在餐桌旁,父母经常和有时教育批评孩子的比例分别为14.8%和27.5%,孩子因被批评而吃不下饭和勉强吃一点的比例分别为5.9%和19.3%.经常边吃饭边看电视的比例为42.3%,因看电视而对进餐影响较大的比例为39.4%.结论父母及家庭环境对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有相当大的影响,加强对父母及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教育很有必要.
作者:马文军;杜琳;林国桢;任亚琦;马冠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浓度单位:对于已知化学结构者浓度单位尽量用mol*L-1,对于未知化学结构浓度单位可暂用g*L-1,克分子浓度M改为mol*L-1,当量浓度N改为mol*L -1(N÷离子价数=M).本刊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洪灾与血吸虫病流行关系. 方法通过1999年5~11月试区人群暴露方式、人数、次数和时间及人群洪灾前后血吸虫病感染率和感染度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试区人群暴露方式共3 类11种,总暴露率53.55%.汛期暴露人数、次数及暴露时间显著增多.洪灾后人群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显著增高;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血吸虫感染率和感染度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洪灾增加人群暴露和感染,必须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暴露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和控制发病.
作者:郑根南;陈季然;徐福魁;徐长舜;李匀田;李向书;鲁元寿;张贤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人类疾病均直接或间接与基因有关,复杂性状的多基因疾病相关基因的定位和遗传分析是近年来医学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全基因组扫描策略在此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张安平;张学军;朱文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细菌性痢疾菌型复杂,易于变迁.开展志贺菌菌型分布变迁的观察和耐药性测定,对控制该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蚌埠铁路医院肠道门诊收集的1990~1998年腹泻病人粪便标本进行检索,对其分离出的314株志贺菌进行了菌型分布及耐药性测定,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菌株来源菌株从1990~1998年间蚌埠铁路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粪便标本中分离所得.1.2 分离用培养基分离用培养基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部分参照文献[1]配制.1.3 检测方法依据GB4789~94中志贺菌属检验方法 [2]进行.1.4 诊断血清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有效期内使用.1.5 药物敏感实验采用WHO推荐K~B纸片法,选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常用的14种抗生素.抗菌药物纸片及培养基由浙江省军区后勤部卫生防疫检验所提供,有效期内使用.2 结果2.1 志贺菌菌型分布及变迁经生化试验及血清学分型鉴定,314株志贺菌分布在A、B、D 3个菌群中(表1).在B群中主要以2 a为主要菌型(表2),占B群的65.68%, 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B群中1 b、1 a在历年的流行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
作者:王世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科病人躯体疾病共病情况及其意义.方法调查198例老年精神科病人的精神科诊断、合并躯体疾病情况及精神疾病的疗效等资料.结果 91.4%的病人同时合并有躯体疾病,每一病人合并的躯体疾病的病种数平均为1.65.合并的躯体疾病多见的是肺部感染、脑血管病、高血压病、心脏病、糖尿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lo gistic回归发现,病人诊断为Alzheimer病、合并躯体疾病的病种数量及合并有脑血管病均为影响精神障碍疗效的不利因素.结论老年精神科病人的躯体共病现象具有普遍性 ,其躯体疾病分布具有普通老年科病人的特点.躯体共病影响精神疾病的疗效预后及老年精神科的临床工作模式.
作者:王达平;温全球;冯培玲;马崔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实施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接种是预防流脑的主要措施.经10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的发病率已大幅度下降.1990年我市的流脑发病率近1.1/10万,到1999年发病率仅为0.1/10万.现将合肥市10年来的流脑流行趋势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资料来自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合肥市统计局.1.2 诊断标准流脑病例诊断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调查确定 .1.3 统计分析数据输入微机,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2.1 地区分布 1990~1999年全市8个地区均有病例发生,共报病例216例, 城区(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8例,农村(郊区、蜀山镇、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208例 ,10年的平均发病率为0.53/10万.1990~1999年,农村平均发病率0.51/10万,城区平均发病率0.02/10万,农村发病率明显高于城区,其中长丰县发病多,占农村发病数的71.8%. 表1可见,农村的发病率在1990年、1991年及1994年出现高峰,而城区的发病率则自90年以后波动不大,除1992、1995、1996,1990年以后城区无流脑病例发生.2.2 季节分布将1990~1999年按达到第3个表1 合肥市1990~1999年流脑的城乡发病率比较(1/10万 )Table 1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in Hefei, 1990~1999(1/100 000)
作者:靳玉惠;王蓓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分裂样精神病(SFP)由G*Langfeldt于1937年首先创用,现已被<中国精神疾病分类> 第2版(CCMD-Ⅱ-R)[1]列为诊断条目,它是将症状标准、严重程度标准和排除标准都符合精神分裂症(SP)诊断标准而病程不足的患者诊断为SFP.目前,临床上对SFP的诊断归属主要存在3种观点:①SFP是精神分裂症(SP)的过渡诊断;②S FP是SP的临床亚型;③SFP是SP谱系疾病中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单元.为了探讨SFP的诊断归属,我们对1组SFP患者进行随访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们于1998年10月至12月对1990年1月1日~1992年12月31日首次发病住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出院时符合CCMD-Ⅱ-R诊断标准的SFP患者共103例进行随访.1.2 研究方法1.2.1 调查项目根据首次住院病历,应用自制调查表1.调查入选病例的一般情况、病前性格、发病诱因、前驱症状、起病形式、家族史、主要症状、BPRS总分、临床疗效、自知力恢复情况和症状消失时间;根据门诊病历,再次住院病历和随访书信,应用自制调查表2 .调查入选病例的病情复发情况、后诊断、门诊复诊频率、目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剂量( 按沈鱼村主编<精神病学>中药物效价比率折算成氯丙 嗪等值量).1.2.2 诊断标准维持或改变诊断根据CCMD-Ⅱ-R诊断标准.1.2.3 资料分析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诊断转归 103例SFP,男60例,女43例,平均年龄(33.7±7.5)岁,维持诊断SFP 47例,占45.6%;改诊SP49例,占47.6%,改诊为情感性精神障碍7例,占6.8%, 均为再入院后改诊.
作者:焦传安;方贻儒;盛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兰州市人群选用抗生素的行为因素. 方法以兰州市4所不同级别医院就医人群为调查对象,调查该人群既往患病应用抗生素情况.结果呼吸道感染、感染性腹泻、泌尿道感染、胆道感染自我用药比例分别为44.22%、31.76%、22.07%、6.61%.中、高收入人群以中价抗生素为主,低收入人群以低价抗生素为主.文盲人群以中、高价抗生素为主, 小学以上人群以中、低价抗生素为主.联合用药受距医院远近及病程影响.随距医院距离增加,单种抗生素应用比例下降,2种及3种抗生素联合用药比例明显增加.结论公众选用抗生素受病种、病程、距医院远近、年均收入及文化程度的影响.
作者:白亚娜;程宁;尤汉虎;漆可发;田信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应写出描述性统计量(如样本均数、率、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相对危险度等)及其可信区间,检验统计量(如χ2、t,u,F值),P值,然后根据P值大小作出统计学推断,并作出相应的医学专业结论.本刊编辑部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年来,艾滋病和HIV感染在全国呈蔓延播散趋势.艾滋病流行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危害,而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已成为中国目前面临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1].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多少和有关问题的认识如何与中国艾滋病的流行态势密切相关[2~4].为了解芜湖市高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为以高校为基础的艾滋病宣教计划提供背景材料,我们进行了艾滋病相关问题的KAP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皖南医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安徽机电 学院的1~4年级大学生. 1.2 方法根据不同专业和年级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利用卫生部艾滋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提供的调查表,稍作修改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态度和个人行为等方面.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组织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不记名答卷 ,在规定时间内当场交卷.1.3 数据处理全部问卷采用SPSS(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2.1 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问卷1 3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272份.其中男生746人,女生526人;医学类216人,非医学类1 056人;年龄在17岁~25岁之间,平均年龄 21.1岁;来自农村者占60.93%,城市者占39.07%.2.2 不同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知识了解的情况 3条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中,经血液和性传播的认识正确率均较高,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 .05),医学专业学生对母婴传播途径的认识正确率(90.74%)高于非医学专业(79. 73%)(P<0.01).对使用避孕套能预防艾滋病的认识正确率分别为况,实行一对一发放(收一发一),不得多发,严格掌握使用回收量,以控制库房存货量,并便于集中毁形处理,以免流入市场重复使用.
作者:王金权;姚应水;文育锋;黄月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近几年来,由于滥用剧毒性鼠药灭鼠,造成食品、水源、环境污染,致使人畜中毒事件在我省屡次发生,严重地危及了人民的生命安全.为加强对毒鼠强中毒的认识,现将我们收集的2起毒鼠强中毒资料进行分析.1 流行病学调查案例1.1997年3月23日,和县联合乡郑蒲行政村69号吸沙船9名船工早晨分别在自家就餐, 上 午来吸沙船上干活,中午11时20分在船上共进午餐,食谱为马铃薯、小鱼、菲菜、豆腐干、芹菜、萝卜,同时就餐的还有2名客人,11人食后均未出现任何中毒症状.下午5时20分2名客人离去,9名船工继续用餐,晚餐食谱除米饭和中午的剩菜外,增加了炒青菜,进食半小时后,出现首例中毒病人,症状主要为头昏、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在随后的10 min内其余8名船工也陆续出现中毒症状,当即9例病人被送往县医院治疗,其中2例重症病人出现阵发性抽搐、昏迷、呼吸困难,于入院途中死亡,7例病人经医院对症治疗,症状逐渐缓解,5 天后出院.经调查,69号吸沙船为江中作业船,船上的生食品均是当天上午从集镇上购买,米和调味品平时一直使用,检查船舱和船员的卧室未见农药、鼠药、鼠尸、鼠粪,询问7名幸存者均否认用过农药和鼠药.案例2.2000年4月4日,黄山市黄山区三口乡隙形成,胎盘屏障破坏的因素如TORCH感染是重要因素,朱科伦等[2]提出除HBeAg(+)外,胎儿宫内窘迫、头盆不称也是重要因素.
作者:何欣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的评价B超和脐血流速度分析仪联合检查在监测脐带绕颈及由其所引起的胎儿宫内安危中的价值.方法 1999年3月至5 月我科B超检查诊断晚期妊娠脐带绕颈86例,同时行多普勒胎儿血流分析仪监护S/D比值,并随访妊娠结局,对脐带绕颈特别是血流阻力高者提示产科医生警惕胎儿窘迫,正确处理产程 .结果分娩证实脐带绕颈72例,符合率83.7%,S/D异常的11例,胎儿窘迫手术产率高于S/D正常者(P<0.05).结论 B超及多普勒胎儿脐血流分析仪联合应用可提高脐带绕颈及脐血S/D异常的诊断率,预测胎儿窘迫的发生,减少低Apg ar评分儿的出生,并减少社会因素造成的剖宫产.
作者:周平;曹云霞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