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洁玉;郑瑞
目的:探讨胃巨大溃疡的内镜及病理与临床特点,为正确诊治积累经验。方法:对2007年1月-2013年12月间经胃镜检查发现的108例胃巨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108例胃巨大溃疡中良性溃疡44例,占40.74%(44/108),恶性溃疡64例,占59.26%(64/108)。良性溃疡直径在3.0~3.5 cm之间者占86.36%(38/44),大于3.5 cm者13.64%(6/44);恶性溃疡直径在3.0~3.5 cm之间者占31.25%(20/64),大于3.5 cm者68.75%(44/64)。Hp感染良性为59.09%,恶性为84.38%。发病年龄40岁以上多见。结论:胃巨大溃疡多为恶性,Hp感染率高,对有消化道症状及年龄在40岁以上,有饮酒史、肿瘤家族史、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的患者应注意做胃镜检查,以提高早期检出率。
作者:周荣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并评价整体责任制护理对提高宫颈癌手术患者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本院妇产科2012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1年2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整体责任制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等相关评定项目。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腹胀、切口发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住院时间以及对术后随访时间、对术后生活方式等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整体责任制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宫颈癌手术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黎玉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的临床效果,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12月-2013年9月本院入院治疗的242例0~6个月鹅口疮小儿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1例。对照组患儿单独涂布制霉菌素,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2%的碳酸氢钠涂布于患处,每天涂布3~4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复发率和临床总有效率,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儿在1~2 d内白斑消失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3个月及6个月的复发率分别为2.2%和4.7%,明显低于对照组10.9%和2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氢钠联合制霉菌素治疗小儿鹅口疮临床效果显著,同等治疗时间内,临床症状改善更明显,并且复发率低,临床效果显著,患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合云;郭正红;丁连鹤;金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抗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100例RA患者和70例非RA的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检测ESR、RF、抗CCP和AKA四种指标。结果:RA患者组的四项检查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自身免疫病组,单项检测RA诊断的敏感性为ESR>RF>抗CCP>AKA,特异性抗CCP>AKA>RF>ESR,联合检测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下降,特异性却升高甚至高达100%。结论:ESR、RF、抗CCP和AKA联合检测可提高对RA诊断的特异性,对RA的早期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杨芳;郭春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了解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54例符合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儿,随机选取36例为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12周,对照组18例,仅使用泼尼松、吗替麦考酚酯联合治疗,定期复查尿常规、24 h尿蛋白定量、肝、肾功能等,观察两组近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泼尼松、MMF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具有更好的疗效。
作者:李琳霞;赵琳;李艳红;谢怀平;吴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2年7月-2013年12月急性呼吸衰竭患者72例,根据患者应用通气方式分为有创机械通气组(对照组)及无创正压通气组(观察组),两组各36例。评估两组通气4 h和24 h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通气4 h的PaO2、PaCO2和SaO2分别为(82.77±1.68)mm Hg、(57.80±1.13)%、(77.19±5.46)%,通气24 h分别为(92.48±1.41)mm Hg、(49.85±1.02)mm Hg、(93.83±6.07)%;对照组通气4 h的PaO2、PaCO2和SaO2分别为(91.43±1.92)mm Hg、(52.37±0.81)mm Hg、(81.31±6.68)%,通气24 h分别为(94.55±1.30)mm Hg、(50.34±0.89)mm Hg、(94.02±7.96)%,两组比较通气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通气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VAP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7.19±0.46)d,低于对照组的(21.31±0.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气体交换,可以有效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何忠红;邓上安;池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90例患有结石性脓肾的患者。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进行治疗,其中22例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手术,23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手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肾切除术。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为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对照组为2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结石性脓肾不仅取石率高,且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很小,既有效又安全,因此值得在临床医学上进行推广。
作者:陈智慧;金尚丽;周建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Toth水解剖技术经侧裂入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6月-2013年12月收住本科行Toth水解剖技术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的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分析其手术疗效,并以第3个月GOS评分作为预后指标。结果:颅内血肿完全清除者28例,近全清除(残余血肿量<10 mL)10例,大部分清除(残余血肿量10~20 mL)4例。在42例术后随访患者中,恢复良好21例,轻度残废12例,重度残废7例,死亡2例。结论:Toth水解剖技术经侧裂入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等特点。
作者:肖宗宇;陈晓娟;裴杰;贺瑛福;许常林;马进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预注布托啡诺对预防依托咪酯导致肌阵挛的效果。方法:拟在全麻下择期手术患者180例,ASA Ⅰ或Ⅱ级,男85例,女95例,年龄20~65岁,体重42~59 kg,随机分为布托啡诺组(B组)、舒芬太尼组(S组)和对照组(N组),每组各60例。B组给予布托啡诺20μg/kg(总量不大于2 mg);S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N组给予同容积的生理盐水,1 min后三组患者均静注依托咪酯0.3 mg/kg,注射时间30 s,并持续观察2 min,观察痉挛发生情况和评估严重程度。结果:诱导期间三组患者的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SpO2>97%;与N组比较,B组、S组患者肌阵挛1、2、3级例数明显减少,肌阵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预注20μg/kg布托啡诺可有效减少依托咪酯诱导时导致的肌阵挛发生。
作者:闫振亚;郭国建;田济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动脉结扎术和外剥内扎术双术并行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经过手术治疗的120例多发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痔上动脉结扎并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仅行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疗法之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时间为(3.1±0.9)d,愈合时间为(11.2±1.9)d,大出血3例,占比5%;排便困难5例,占比8.3%;肛缘水肿10例,占比16.6%;肛门狭窄0例。观察组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1 d、3 d和1周的VAS评分分别为(7.5±1.9)分、(3.0±1.8)分、(3.1±2.3)分、(3.5±2.4)分和(3.0±2.5)分。观察组疼痛评分与并发症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动脉结扎并外剥内扎术多发混合痔的疗效优于单行外剥内扎术的传统方法,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黄善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2、9,MMP-2、9)在口腔正常黏膜、白斑上皮单纯性增生及异常增生中的表达,探讨其与白斑不同增生程度间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取正常口腔黏膜15例,白斑单纯性增生31例,白斑异常增生35例,应用MMP-2、MMP-9抗体行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MP-2、MMP-9均表达在细胞浆,在上皮内两者的阳性率在上述三组中分别为20.0%、22.6%、34.3%和6.7%、9.7%、34.3%,在上皮下成纤维细胞中两者的阳性率在上述三组中分别为0、12.9%、14.3%和6.7%、25.8%、80.0%。MMP-2在上皮内、成纤维细胞的阳性表达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P-9在上皮内及上皮下成纤维细胞的阳性表达在白斑异常增生组中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和白斑单纯增生组(P<0.05)。结论:MMP-9可能参与了白斑发生发展的过程。
作者:苏颖颖;杜启涛;张茜;曲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口腔扁平苔藓为口腔科常见病,临床治疗棘手,方法多种多样,效果欠佳。王守儒教授认为本病基本病机为本虚表实,脾虚为本,湿热血瘀为其表,因此健脾、清热、祛瘀为其治疗大法。根据疾病所处的临床阶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运用中药的同时联合西医方法,收到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王教授在用药上注重固护胃气,选药精当并尽量减少西药的毒副作用,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治疗,形成了其独特的辨证思想和治疗方法。
作者:孟红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瘙痒是皮肤科的一种常见症状,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发生受到中枢和外周机制的双重调控,但具体发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多种物质如组胺、乙酰胆碱、5-羟色胺、蛋白酶和蛋白酶相关受体、细胞因子、阿片样肽等介质在瘙痒产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介质通过刺激C类神经纤维或直接与皮肤感觉神经纤维受体相结合来介导瘙痒。本文就将皮肤瘙痒的神经传导及传导介质作一综述。
作者:桑洁玉;郑瑞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显微手外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取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统计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痊愈率分别为17.78%、73.33%,优于对照组的46.67%、51.11%,干预组住院时间、患者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分别为(16.83±7.43)d、(95.82±3.23)分、(94.36±4.53)分,优于对照组的(19.36±11.47)d、(79.39±11.80)分、(84.25±5.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显微手外科应用临床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抑制并发症,提高治疗康复效果,促进患者依从,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曾玲芳;胡彩如;李善文;殷玉兰;刘雪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激素与静脉使用不同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住院的84例中重度AECOPD患者随机分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和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呼吸困难评分、血气分析、肺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呼吸困难评分、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三组肺功能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和地塞米松组。结论: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AECOPD有较好的近期疗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与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组的疗效相当,并优于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组,而且不良反应明显少于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中重度AECOPD的另一种更好的选择。
作者:勾建强;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评价与分析微生态制剂治疗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抽签法将本次68例新生儿黄疸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蓝光照射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态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4、7天检测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统计两组临床药物起效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4、7天两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第1天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7天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药物起效时间和黄疸消退时间分别为(1.0±0.5)d、(3.8±1.7)d,与对照组(2.6±0.6)d、(5.3±2.1)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新生儿黄疸,其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胆红素,且起效快,加速患者黄疸消退,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志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后壁脱垂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3月因子宫脱垂行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34例;及2006年1月-2009年3月因子宫脱垂行传统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29例,比较两种术式的近期疗效。结果:阴道前后壁桥式修补术的手术时间为(1.20±0.64)h,术中出血量为(10.5±3.96)mL,术后复发率为0,与传统术式手术时间(1.70±0.74)h,术中出血量(36.90±2.46)mL,术后复发率10.3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术式比较,桥式修补术治疗阴道前后壁脱垂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复发率低,未出现尿道、膀胱损伤,未发现直肠损伤及阴道壁血肿等等,近期疗效较满意。
作者:郭海荣;刘素素;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新发现显示,烟酸与PCSK9水平降低存在关联。研究人员写道,这种关联可以帮助解释烟酸降低低密度脂蛋白(LDL)的原因,可以抵消与其他降脂治疗相关的PCSK9增长。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多普勒超声阻力指数(RI指数)及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72-4检测在卵巢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卵巢肿瘤病例,经病理证实卵巢癌4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50例(对照组),均进行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CA199、CA72-4及阴式多普勒彩超血流阻力指数检查,观察其诊断价值。结果:卵巢癌组CA125、CA199、CA72-4水平均明显增高,卵巢癌组与对照组RI值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检测CA125、CA199、CA72-4其敏感度分别是:71%、35%、31%。单独检测超声多普勒RI值敏感度为66.7%,特异性为92.0%;联合肿瘤标记物及超声RI值能使敏感度达到95.7%,特异度达到96.2%,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肿瘤标记物及超声阻力指数检查能提高诊断敏感性,降低漏诊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郑明阳;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科收治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70例,按照完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联合组35例中,显效、好转及无效分别为22例(62.9%)、12例(34.3%)及1例(2.8%),治疗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中显效、好转及无效依次为18例(51.40%)、10例(28.6%)和7例(20.0%),总有效率为80.0%。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明显,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预后质量的显著提高,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李建基;欧召喜;张光辉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