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10例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梁燕云;翁郁玲;谭建萍;任指引

关键词:围生期, 脐血血气, 新生儿, 预后
摘要: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产科的产妇中胎儿窘迫者110例,根据胎儿窘迫病因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胎心监护异常)40例,B组(单纯羊水污染)39例,C组(胎心监护异常合并羊水污染)31例,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D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脐血血气。结果:A组、B组、C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D组,产妇娩出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比例均显著高于D组,A组、B组、C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高于D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均低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血气正常新生儿围生期患病率显著低于脐血血气异常新生儿(P<0.05)。结论:合并围生期高危因素(胎儿窘迫)产妇娩出新生儿窒息及其疾病患病率显著增高,脐血综合分析异常者新生儿患病率亦显著增高,新生儿预后状况越差,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综合分析对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主动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病护理路径中的重要性研究

    目的:研究主动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病护理路径中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60岁以上阿尔兹海默病患者88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带有情感交流的主动护理路径,B组采用传统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总有效率及MMSE和ADL数据。结果:A组有效率为75.0%,B组为56.8%,A组患者MMSE及ADL指标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主动护理在阿尔兹海默病护理路径中的重要性是存在的。

    作者:廖淑莉;邓喜眉;邓玉桃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癫痫患儿药物治疗依从性与疗效关系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的关系,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改善癫痫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本院门诊就诊的328例癫痫患儿的病历资料,其中治疗依从组207例,不依从组121例,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患儿治疗依从性与疗效的关系,同时对影响患儿依从性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依从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0%,不依从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患儿坚持用药、诊疗时间早、诊疗意识强、坚持定期复诊是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癫痫患儿治疗效果与依从性明显相关,就诊时间早、就诊意识强、坚持定期复诊和长期服药对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治疗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者:贾芳;赵雷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的磁共振表现

    目的:观察总结扩大的血管周围间隙(EPVS)在磁共振上的表现特点,以提高诊断率。方法:随机选择磁共振检查显示有EPVS的患者90例,综合分析其磁共振影像形态、大小、部位、边界、信号、占位效应等表现。结果:90例患者EPVS均为双侧多发,左右无明显差异,呈圆形、卵圆形或线状、管状,边界清楚,与穿支血管走行一致。在T1WI、T2WI和FLAIR序列上与脑脊液信号相同(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FLAIR序列为低信号),无对比剂增强效应和占位效应。发生部位包括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及皮质下、桥脑、小脑、丘脑及脑室旁等。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EPVS分级以1分多见。随访患者均未发现明显变化。结论:EPVS数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多见于基底节区、半卵圆中心及皮质下,呈圆形、卵圆形或线状、管状,边界清楚,在MR成像各种序列显示与脑脊液信号一致。

    作者:孙沄;莫信;曾琼莉;汤小俐;黄海彬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给予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62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31例给予常规间断鼻饲喂养治疗(常规组),另外31例给予重力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抚触护理干预治疗(观察组),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1.30±6.83)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7.64±3.55)d,足量胃肠喂养时间为(11.62±6.45)d,住院时间为(24.42±11.05)d。常规组患儿的鼻胃管留置时间为(15.72±7.79)d,恢复出生体质量时间为(12.45±3.80)d,足量胃肠喂养时间为(15.41±6.52)d,住院时间为(35.68±17.82)d。观察组患儿的各项指标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有5例(16.13%)呕吐,6例(19.35%)腹胀,4例(12.90%)胃残留,2例(6.45%)呼吸暂停。常规组有16例(51.61%)呕吐,15例(48.39%)腹胀,14例(45.16%)胃残留,11例(35.48%)呼吸暂停。观察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情况均明显轻于常规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极低出生体重儿重力喂养及非营养性吸吮并结合新生儿抚触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喂养不耐受的情况,从而改善患儿预后,保障患者健康成长。

    作者:陈秀丽;钟奎英;魏贤娇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8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的下降成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7.14%,对照组为26.1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因高血糖引起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吴宇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的脑损伤高危儿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本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脑损伤高危儿120例,年龄小于6个月,均为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将患儿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其中A组40例,B组40例,C组40例。A组患儿采用医院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B组患儿接受医院干预治疗;C组患儿接受常规家庭干预治疗。观察期限半年,比较三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6个月的干预治疗后,A组与B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Vojta姿势反射5项以下阳性脑损伤高危儿进行医院个体化指导家庭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其整体发育水平。

    作者:张峰;廖敏;张琪;陈福建;刘诗贤;李波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病床护理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10月本院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其家属意愿分成家庭病床护理干预组(A组, n=52)和对照组(B组,n=50)。随访1年,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自理能力指数及运动功能评分结果。结果:(1)随访1年后,A组ADL达到Ⅰ级者19例,Ⅱ级者20例,其优良率为75.0%,高于B组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后A组Barthel指数评估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予以家庭病床护理措施,干预效果理想,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范寒院;李浅峰;杨慧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110例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血气分析对新生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8月本院产科的产妇中胎儿窘迫者110例,根据胎儿窘迫病因将患者分为:A组(单纯胎心监护异常)40例,B组(单纯羊水污染)39例,C组(胎心监护异常合并羊水污染)31例,同期选取正常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D组),全部研究对象均检测脐血血气。结果:A组、B组、C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显著高于D组,产妇娩出肺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和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比例均显著高于D组,A组、B组、C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高于D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均低于D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脐血血气正常新生儿围生期患病率显著低于脐血血气异常新生儿(P<0.05)。结论:合并围生期高危因素(胎儿窘迫)产妇娩出新生儿窒息及其疾病患病率显著增高,脐血综合分析异常者新生儿患病率亦显著增高,新生儿预后状况越差,围生期高危因素与脐血综合分析对新生儿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梁燕云;翁郁玲;谭建萍;任指引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长期应用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长期应用非那雄胺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09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初诊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80例,每日服用非那雄胺5 mg,进行为期至少5年的随访,患者进行前后对照,对患者治疗前后夜尿次数、前列腺指检体积、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血肌酐、血白细胞数、血小板、血红蛋白、膀胱残余尿量、大尿流率、血PSA、调整后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进行记录和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且较治疗前夜尿次数、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增加,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血小板、血红蛋白、膀胱残余尿量、血PSA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那雄胺能够减少前列腺体积,改善尿动力学功能,增加IPSS,长期应用不会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桑琦;孙丽娜;成显黔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分析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120例老年结石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运用于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蒋武;高迁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腔镜手术的手术室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行腹腔镜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行舒适手术室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和术后观察指标,并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气管拔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12 h疼痛程度、HAMD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舒适手术室护理在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和下床活动时间,降低术后疼痛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

    作者:曾国卫;郭静娜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精细化应用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健康教育的精细化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12例手术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02例。观察组实施精细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掌握、遵医嘱行为、护理工作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而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中追求应用精细化,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提高,是一种值得广泛应用的现代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邵晓梅;王娥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健康宣教对高血压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究在高血压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健康宣教的临床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12月收治的1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用信封法将他们随机法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上再增加健康宣教内容。两组患者均连续护理5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5个月的护理服务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科学认识能促进患者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对于高血压的预防以及控制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学玲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析术后早期肠内免疫营养对老年胃癌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所造成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82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行肠内营养,对照组予以肠外营养,对比两组术前及术后第8天TFN(转铁蛋白)、preAlb(前白蛋白)、Alb(血清白蛋白)、体重等营养情况指标及IgG、IgM、IgA、CD4+、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术前TFN、preAlb、Alb、体重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IgG、IgM、IgA、CD4+、CD8+、CD4+/CD8+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8天,两组各指标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依然高于对照组,与术前各指标值更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术后恢复,具有较高营养价值。

    作者:罗晓东;李晓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38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LADG)治疗胃窦癌的临床推广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76例胃窦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8例行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开腹胃癌根治术,评价两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复发情况等。结果:研究组平均住院时间及平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平均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随访至2014年6月,研究组肝转移2例,对照组复发转移3例,死亡1例。结论:LADG安全可行,疗效肯定,创伤及副损伤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手术路径和淋巴清扫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冯疆勉;谢伟;梁文杰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优劣差异

    目的:对比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及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6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3例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对照组33例采用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术中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记录两组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腹股沟疝的复发率,所有试验数据均录入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术中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5.43±2.52)min、(58.25±9.31)min,术中出血分别为(1.51±0.98)mL、(10.53±9.92)mL,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略长,而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时间为(0.95±0.48)d、住院时间为(4.52±1.16)d,对照组术后疼痛时间为(1.86±0.75)d,住院时间为(7.96±1.58)d,观察组疼痛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为(7898.5±95.3)元,对照组住院费用为(5383.4±68.1)元,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3502,P=0.000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复发,对照组有1例(3.03%)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TEP)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疼痛轻微的优点,明显优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秦宏兴;刘庆文;吴爱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综合护理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转归及妊娠结局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和研究综合护理措施对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转归及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方案选择提供必要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产妇,在患者均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措施,观察组50例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综合护理,分娩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转归及妊娠结局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从转归情况来看,观察组转归率为94.0%,对照组为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妊娠结局来看,观察组新生儿体重(3.3±0.8)kg、Apgar评分(9.6±0.3)分、难产率36.0%,对照组分别为(2.6±0.6)kg、(8.2±0.6)分和62.0%,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患者的病情转归,改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周雪梅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卵巢囊肿的临床不同治疗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有效方法,以便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卵巢囊肿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4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字2=6.2400,P<0.05)。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较,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整体效果更佳,是临床治疗卵巢囊肿的理想选择之一。

    作者:夏蓉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及正常足月胎儿胎盘中激活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分析

    目的:检测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及正常足月胎儿胎盘中激活素受体的表达,分析激活素受体表达与胎儿生长受限的关系。方法:选取16例足月胎儿生长受限胎盘作为观察组和正常足月胎盘组织15例作为对照组,胎盘组织采用HE染色法分析,胎盘组织中激活素受体的表达部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激活素受体在胎盘mRNA水平的表达采用PCR法分析。结果:两组激活素受体ⅠA、ⅠB表达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ⅡA、ⅡB在(++),(+++)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ⅡA、ⅡB在(-)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组织激活素受体ⅠA、ⅠB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盘组织ⅡA、ⅡB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儿生长受限患者胎盘激活素水平明显要高于正常胎盘,激活素紊乱会导致胎儿生长受限。

    作者:李雁;刘洪涛;李丽;陈春莹 刊期: 2015年第17期

  •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皮质醇关系

    目的:研究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患儿T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皮质醇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2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为治疗组,选取健康儿童20例为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电化学发光法,在治疗组患儿病情进展期、病情稳定期(呼吸道症状消失后4周)、健康儿童,分别检测血清中T细胞水平、血清皮质醇(COR)的含量变化,对比分析T细胞免疫功能与血清皮质醇关系。结果:RRTI患儿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后,病情稳定时由于T细胞CD3+、CD4+大量分泌的影响,患儿体内血清COR指标可接近正常儿童;而病情进展时,由于患儿体内T细胞分泌CD3+、CD4+减少,导致体内血清COR水平降低。结论:通过对RRTI患儿体内血清T细胞水平、血清皮质醇(COR)的含量变化的监测,了解RRTI的病因病机,减少发病的关键因素,减少RRTI患儿的数量,帮助指导临床治疗、预后判断,减少疾病恶化,减轻患者及政府高额医疗费用的沉重经济负担。

    作者:朱朝海;张翊;谢海瑞;赖志光;廖嘉仪;夏振雄;郑明 刊期: 2015年第17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