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妹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研究,选取该院预见性护理实施前(2014年9月~2015年9月)常规护理的142例中心静脉置管(CVC)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预见性护理实施后(2016年1~12月)161例CVC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0.97例/1000置管日,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14例/1000置管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CRB-SI发生率分别为1.27%、0.00%、1.92%,对照组分别为5.48%、3.85%、13.95%,观察组股静脉CRB-SI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可减少护理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更多的护理措施具有预防性和主动性,预防CRB-SI发生的作用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燕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压力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效果,并确定佳吸痰压力.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ICU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不同组患者实施不同负压吸痰:ABC组吸痰压力分别为10 kPa、33.3 kPa、40 kPa.以痰液吸净用时、吸痰时间间隔、吸痰前2 min、吸痰后5 min、1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值为评价指标.结果 C组痰液吸净用时短,B组次之,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时间间隔短,B组次之,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气道黏膜损伤率高,AB组均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前后SpO2值无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吸痰后5 min与10 min均较吸痰前SpO2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痰后5 min较吸痰前SpO2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10 min恢复到吸痰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佳吸痰压力为33.3 kPa,具有吸痰用时短、吸痰间隔时间长、气道黏膜损伤率低、SpO2恢复时间快等特点.
作者:张晓曼;夏彩芬;鱼莉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分析不同温灸法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悬灸法)和观察组(温针灸法)各50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不同温灸法实施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RS评分、简易McGill疼痛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作为中医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悬灸法和温针灸法均能够在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中收获理想的镇痛效果,但温针灸法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范宪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方法 、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5.0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12.50%、2.50%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52.5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莹;张华;冀春莲;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建立白内障日间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日间手术预约诊疗管理流程、手术室标准化手术配合、器械刷洗流程等流程化管理方法.选取2015年3~10月在该院眼科诊断为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需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和统计检验,采用t检验方法进行比较.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日间手术实验组患者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通过对白内障单病种开展日间手术流程化管理的制定和临床实施,有效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了平均住院日,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蔡莹;蒋莉;陈铁军;郝家含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观察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在妊娠剧吐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的妊娠剧吐孕妇40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6年1~12月)收治的同类孕妇40例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孕妇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孕妇妊娠剧吐干预后输液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日均输液时间、输液疼痛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 采用一题多维创优护理对妊娠剧吐孕妇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孕妇输液治疗依从性,缩短日均输液时间,降低孕妇疼痛不适感受和静脉炎发生率.
作者:陆玲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堵塞开通后患者应激反应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脑血管堵塞开通术的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脑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负性情绪、血压控制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堵塞成功开通率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血管堵塞患者开通手术期间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有效控制术后血压,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爱民;吴春燕;唐萍;褚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心理干预改善食管癌患者疲劳综合征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疲劳评分和心境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心电监护时间、自主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胸管留置时间和胃肠减压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4,P<0.05).结论 个体化心理干预可以改善食管癌患者预后,预防疲劳综合征,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陆敏敏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对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就医行为进行前瞻性调查.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00例,其中难治性IBS患者50例作为A组,非难治性IBS患者50例作为B组,采用前瞻性调查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常见症状发生率、症状程度等临床特征及就医行为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是否吸烟或饮酒、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等一般资料及IBS分型上差异均不明显;两组患者在腹痛、腹泻、便秘、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排便窘迫、黏液便等临床症状发生率上差异也不具有明显性,但腹胀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IBS-SSS总评分、中重度症状发生率均明显高于B组,复诊次数、肠镜检查次数、年度直接医疗费用等就医行为均明显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难治性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大多数均表现严重,并直接对其就医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因此临床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做到对症治疗.
作者:瞿龙娟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应用奥马哈系统理论的持续性护理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的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出院后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的情况.结果 在奥马哈系统理论指导下,观察组患者在疼痛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随访期内疼痛、神经-肌肉-骨骼问题上认知和状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奥马哈系统理论下的持续性护理干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更具有针对性,患者能取得良好的护理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陆巍;姚若愚;吴蓉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总结眼科病房重要的护理评价指标,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提高眼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取2015~2016年该院眼科收治的2484例患者中12例具有代表性的患者和家属作为研究对象,与其进行直接沟通,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分析患者和家属对眼科病房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思考.结果 患者和家属认为,眼科病房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可以大致从3个方面开展:一是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良好的关系,二是护理人员服务的专业度,三是病房环境的舒适度.结论 从患者和家属的角度分析眼科病房护理质量的构成指标,有助于打破护理服务的局限性,能够对眼科病房护理做出更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提高眼科病房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张丽娟;马玉红;刘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120名ICU护士进行集束化干预认知调查,分析影响ICU护士集束化干预认知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名ICU护士集束化护理知晓评分为(25.2±3.2)分,其中护士对胸肺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抬高床头(30°~45°)方面的评分较高,均在3.5分以上;而对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的评分较低,在2分以下.ICU护士集束化干预认知知晓率与ICU护士学历、ICU护士能级、是否参加过集束化护理培训等因素有关.结论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集束化干预措施部分认知尚可,而对于需医护合作的操作认知仍有欠缺.工作经验、护士能级、是否参与培训等因素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集束化干预措施认知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对低学历、低能级及未参与过培训的ICU护士强化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知识,以提高ICU护士机械通气管理效果.
作者:张燕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总结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关于成批伤员进行组织管理的有效措施,为今后的相关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进行救治的12批次95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的组织管理措施以及救治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组织管理的相关经验和措施.结果救治的95例伤员经过救治全部健康出院,并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和死亡,其中59例(62.1%)患者入院当天病情稳定出院,其余36例(37.9%)患者经过治疗后健康出院.结论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伤员救治需要采取科学的组织管理措施,完善管理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周冬娜;黄翠青;黄霜霞;韦敏俭;黄强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输血安全管理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科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施行输血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输血量、血压、心率、体温、凝血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术中输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血压、心率、体温均较输血前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较输血前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输血后,观察组的凝血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00%、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施行输血安全管理,可有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使生命体征维持在稳定水平,改善凝血功能指标,有利于确保输血安全.
作者:廖锡群;吴小肖;陈荣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四维牵引配合强筋健脊功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该院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四维牵引配合强筋健脊功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法,观察比较各组治疗前后汉化ODI量表评分、腰椎弓形面积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愈显率62.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愈显率57.5%,总有效率9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ODI评分中两组分值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腰椎弓形面积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四维牵引结合功能锻炼与手法均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在改善腰椎曲度上,前者更优.
作者:陈伟梅;韦以宗;郑晓斌;林远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减轻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其自我效能及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黄一涛;颜波;郭萍;刘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自理、运动及交往等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实验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包括自理能力训练,交友训练和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每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婚姻质量评估及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4个疗程治疗后,在婚姻质量评分(Olson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SSPI)方面都较接受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患者在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与亲友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及社会性生活技能等多项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和心理治疗基础之上,对偏执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16年7月~2017年4月住院的产妇尿潴留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膀胱功能、产后24 h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前瞻性护理干预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前瞻性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产后尿潴留具有显著作用,能够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降低产后24 h出血量,缓解患者排尿痛苦,促进膀胱功能康复,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银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探讨ICU护士复苏团队在心脏骤停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该科住院出现心脏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复苏团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团队组中护士3名,医生2名,选取50例患者行心肺复苏,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分析两组复苏方式开始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时间、胸外按压中断时间,以及对心脏骤停患者6 h、24 h、72 h和康复出院的预后影响.结果 团队组开始心肺复苏、除颤、气管插管、建立静脉通路时间和胸外按压中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6 h和24 h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2 h和康复出院存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ICU建立护士复苏团队有利于提高心脏骤停患者抢救的时效性,提高了心脏骤停患者的短期预后,同时为复苏后高级生命支持治疗争取了时间.
作者:唐海霞;赵春红;王鲜颖;李闯;丁亚楠 刊期: 2018年第17期
目的 通过调查孝感市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改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月在孝感市4家三级综合医院收治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人口资料、中文版姑息照护结局量表(POS)完成对研究对象的量性调查.分析影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的因素,对调查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POS问卷调查,124例患者的POS总分为(16.56±6.49)分,其中心理与生活质量维度得分为(13.10±5.49)分,照顾质量维度得分为(3.51±1.84)分;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受到患者自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经济)、姑息照护提供者(文化程度、专业水平、与患者关系)和环境(沟通)的影响.结论 孝感市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处于中低水平,提升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质量势在必行.护理人员应该加大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姑息照护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姑息照顾提供者的专业指导和培训,与医院相关部门沟通,共同制定健康照护计划和可操作性强的制度,规范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照顾者的行为,以改善患者的姑息照顾质量.
作者:谢世珍 刊期: 2018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