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在妊娠剧吐孕妇中的应用

陆玲

关键词:优质护理, 妊娠剧吐, 孕妇
摘要:目的 观察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在妊娠剧吐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一题多维创优护理模式实施前(2015年1~12月)收治于该院的妊娠剧吐孕妇40例设为对照组,将实施后(2016年1~12月)收治的同类孕妇40例设为试验组,对两组孕妇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孕妇妊娠剧吐干预后输液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孕妇,日均输液时间、输液疼痛评分、静脉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孕妇(P<0.05).结论 采用一题多维创优护理对妊娠剧吐孕妇施加干预,可显著提高该类孕妇输液治疗依从性,缩短日均输液时间,降低孕妇疼痛不适感受和静脉炎发生率.
国际护理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温灸法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

    目的 分析不同温灸法对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的镇痛效果.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将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悬灸法)和观察组(温针灸法)各50例,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不同温灸法实施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NRS评分、简易McGill疼痛评分、炎性细胞因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施后观察组患者各指标数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作为中医护理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悬灸法和温针灸法均能够在阳虚寒凝型膝骨性关节炎中收获理想的镇痛效果,但温针灸法优势更为明显,可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作者:范宪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理、运动及交往等护理干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婚姻质量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护理干预组(实验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抗精神病治疗和心理治疗,实验者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包括自理能力训练,交友训练和增加体育活动时间.每7 d为1疗程,4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婚姻质量评估及社会功能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4个疗程治疗后,在婚姻质量评分(Olson评分)和社会功能评分(SSPI)方面都较接受治疗前有明显好转,且实验组患者在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与亲友关系、日常生活能力、动性和交往情况及社会性生活技能等多项因子评分较对照组患者高,且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和心理治疗基础之上,对偏执性精神分裂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提高婚姻质量和社会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丽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该院呼吸监护病房住院患者多重耐药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 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在2年内共调查540例危重患者,检测到多重耐药菌株数110株,病死率2.04%.呼吸监护病房患者因其疾病特性,多重耐药菌感染大部分为呼吸道感染,分离出的多重耐药菌主要是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溶血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和呋喃妥因100%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复方新诺明100%耐药,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溶血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苯唑西林100%耐药.结论 该院呼吸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率较高,鲍曼不动杆菌居首位,均严重耐药,严格管理抗菌药物、加强手卫生、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无菌技术保障为主要防控措施.

    作者:孙慧娟;程洁;王婷;季秋樑;孙秋红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不同吸痰压力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不同吸痰压力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吸痰效果,并确定佳吸痰压力.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该院ICU进行经口气管插管治疗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三组,不同组患者实施不同负压吸痰:ABC组吸痰压力分别为10 kPa、33.3 kPa、40 kPa.以痰液吸净用时、吸痰时间间隔、吸痰前2 min、吸痰后5 min、10 min的血氧饱和度(SpO2)值为评价指标.结果 C组痰液吸净用时短,B组次之,A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时间间隔短,B组次之,C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发生气道黏膜损伤率高,AB组均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吸痰前后SpO2值无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吸痰后5 min与10 min均较吸痰前SpO2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吸痰后5 min较吸痰前SpO2值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痰后10 min恢复到吸痰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佳吸痰压力为33.3 kPa,具有吸痰用时短、吸痰间隔时间长、气道黏膜损伤率低、SpO2恢复时间快等特点.

    作者:张晓曼;夏彩芬;鱼莉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4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51例为观察组,给予加速康复护理.选取该院2014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49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进食时间、静脉输液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感染、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加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加快腹腔镜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符合微创治疗的理念,值得推广.

    作者:郑红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交流与ICU记忆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交流与ICU记忆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ICU 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4例重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评估重度烧伤患者中镇静交流状态和ICU记忆.结果 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不足镇静交流-(0.9±0.2)分、镇静过度镇静交流(1.4±0.6)分,ICU记忆得分为事实记忆(22.5±4.7)分、情感记忆(16.8±3.5)分和妄想性记忆(11.4±1.8)分,镇静不足和镇静过度重度烧伤患者中镇静交流与事实记忆、情感记忆均呈正相关性(P<0.05),镇静过度患者镇静交流与妄想性记忆呈正相关(P<0.05),而镇静不足患者镇静交流与妄想性记忆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 重度烧伤患者镇静交流评分越低,其事实记忆、情感记忆越轻,但镇静过度可提升患者妄想性记忆,因此镇静适度可能是寻求消除ICU记忆的佳平衡点.

    作者:黎艳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自我效能干预对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自我效能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应对方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自我效能干预有助于减轻早期角膜碱烧伤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应对疾病,增强其自我效能及治疗信心,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黄一涛;颜波;郭萍;刘军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ICU护理对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的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呼吸机集束化干预的认知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该地区3所三级甲等医院120名ICU护士进行集束化干预认知调查,分析影响ICU护士集束化干预认知的相关因素.结果 120名ICU护士集束化护理知晓评分为(25.2±3.2)分,其中护士对胸肺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抬高床头(30°~45°)方面的评分较高,均在3.5分以上;而对声门下分泌物引流、预防深静脉血栓等方面的评分较低,在2分以下.ICU护士集束化干预认知知晓率与ICU护士学历、ICU护士能级、是否参加过集束化护理培训等因素有关.结论 ICU护士对机械通气集束化干预措施部分认知尚可,而对于需医护合作的操作认知仍有欠缺.工作经验、护士能级、是否参与培训等因素与ICU护士对机械通气集束化干预措施认知有密切关系,有必要对低学历、低能级及未参与过培训的ICU护士强化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知识,以提高ICU护士机械通气管理效果.

    作者:张燕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方法 、手术成功率及预后评价

    目的 评价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护理方法 、手术成功率及预后.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大面积烧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基础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死亡情况、手术时间、愈合时间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综合护理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85.0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病死率12.50%、2.50%均显著低于基础护理组52.5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时间、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基础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大面积烧伤患者休克期切痂植皮的综合护理较基础护理更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郭莹;张华;冀春莲;王清华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疼痛护理管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患儿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管理在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6月~2017年6月选取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患儿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术后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术后接受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术后FLACC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睡眠质量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术后24 h、48 h、72 h FLACC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舒适度评分及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后疼痛感,提高其术后舒适度,改善患儿睡眠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作者:石代红;袁彩凤;冯佳乐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堵塞开通后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性心理干预对脑血管堵塞开通后患者应激反应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行脑血管堵塞开通术的患者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间给予脑血管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阶段性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应激反应、负性情绪、血压控制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心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血管堵塞成功开通率高于对照组,而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阶段性心理干预能有效减轻脑血管堵塞患者开通手术期间应激反应及负性情绪,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同时能有效控制术后血压,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陈爱民;吴春燕;唐萍;褚红梅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出院健康教育卡及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出院健康教育卡及电话随访对留置双J管出院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泌尿外科2015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留置双J管的患者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患者均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前进行出院指导,建立双J管拔除登记表;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发放出院健康教育卡,出院后由专人按规定时间进行电话随访,记录出现双J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及按时返院拔管的依从性,比较两组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肉眼血尿、膀胱刺激症、腰腹部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按时返院拔管的依从性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留置双J管期间健康教育知晓率低于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健康教育卡与定时电话随访有助于提高出院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可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林玮斌;苏晓萍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中的效果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意外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神经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84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宣教,对所得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后跌倒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意外跌倒的发生率,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南鹤;黄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前瞻性护理在产妇产后尿潴留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产后尿潴留的作用.方法 选取该院产科2016年7月~2017年4月住院的产妇尿潴留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其膀胱功能、产后24 h出血量与护理满意度状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前瞻性护理干预后首次排尿时间、残余尿量、产后24 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前瞻性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干预产后尿潴留具有显著作用,能够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增加膀胱容量,降低产后24 h出血量,缓解患者排尿痛苦,促进膀胱功能康复,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银芳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院外延续护理服务对早产儿体格、 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服务对早产儿远期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选取在该院出生的早产儿120例,随机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早产儿应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对照组早产儿基础上应用延续性护理服务,干预时间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6个月、12个月记录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干预6个月、12个月时身长、体重及头围增长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早产儿干预6个月、12个月时MDI评分、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干预6个月、12个月时PDMS-2运动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早产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服务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改善早产儿智能功能及运动功能,有利于早产儿远期预后.

    作者:闫春梅;宋玉娥;经鑫爱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SBAR沟通模式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针对目前国内医学领域中医护人员信息沟通的低效性、延迟性、混乱性等问题,阐述SBAR沟通模式背景层面,并通过该模式在临床护理交接班中的应用实例阐明了该模式对于医护人员间信息沟通的重要性,进而探讨其在国内外临床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妹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医护联合干预在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医护联合干预对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例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单双号分组,单号为干预组,双号为对照组,干预组针对性实施医护联合干预,由专职护士建立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管理档案,通过医护联合门诊、微信、健康讲堂等多种形式进行有针对性的症状、药物、生活方式、社会状况的自我管理指导;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药物治疗、饮食、生活方式指导,分别于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疾病症状积分、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医护联合干预后,干预组的症状改善、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医护联合干预构建了新型的医护患关系,且能有效地提高门诊胃食管反流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顾巧华;王缘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高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该院行维持血液透析的12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血压管理,观察组应用分层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液透析疾病知识知晓率及血液透析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高血压发生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IDW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透析充分率性(Kt/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实施血压分层管理将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水平,降低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率及心脑血管事件,有利于患者血压透析充分性.

    作者:孙晓媚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使用结肠灌洗袋配合体位疗法用于结肠镜肠道准备效果的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一种新型专利结肠灌洗袋配合体位疗法用于结肠镜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 使用专利号为CN 205832274 U的一款特制专用灌洗袋并配合患者不同体位对结肠进行灌洗,并与传统灌肠方法及洗肠机进行对比,比较三种方法进行肠道准备的肠道清洁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使用专利灌肠袋配合体位疗法用于结肠镜前肠道准备时,Ⅰ级40.63%,Ⅱ级53.13%,均高于传统灌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同洗肠机组比较,Ⅰ级和Ⅱ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腹痛、腹胀及恶心的发生率时,专利组分别为6.25%、9.37%和3.13%均低于洗肠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同传统灌肠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新型专利灌肠袋配合体位疗法可有效进行结肠镜肠道清洁准备,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洗肠机.

    作者:黄燕林;樊雨青;高翠荣 刊期: 2018年第17期

  • 气球吹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症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气球吹摆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与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9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缩唇腹式呼吸锻炼,观察组接受气球吹摆法锻炼,对两组患者锻炼前后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进行观察.结果 训练前,两组患者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FEV1%预计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训练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种患者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与咳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训练前,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6 MWD)与圣乔治生活质量评估问卷(SGRQ)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训练后,观察组6MWD与SGR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气球吹摆法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减轻呼吸困难及咳嗽等症状,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6MWD,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燕;吴晔 刊期: 2018年第17期

国际护理学杂志

国际护理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医学会 吉林省医学期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