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目的:研究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莫西沙星治疗组、微卡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各26例。三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结核病化疗,莫西沙星治疗组使用莫西沙星等药物进行治疗,微卡治疗组使用微卡等方法进行治疗,联合治疗组应用莫西沙星组与微卡治疗组的治疗方法,观察比较细菌学检查及X线检查结果。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540 d痰菌阴转率明显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结束后痰菌培养阳性率明显低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治疗结束后病灶、空洞吸收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略高于莫西沙星治疗组和微卡治疗组,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莫西沙星和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病临床疗效显著,但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
作者:吴斌;朱丽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前膀胱癌诊断及随访主要依靠尿细胞学检查与尿道膀胱镜检相结合,而膀胱镜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还有诸多并发症及操作不便。因此,从尿液中寻找可用于膀胱癌早期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无创指标非常重要。本文概述了主要的尿液中膀胱癌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曲知专;卓育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为在有限的时间内,优化医学遗传学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医学生培养成综合素质高的医学人才,笔者将多元化教学模式用于医学遗传学教学,内容包括:制定合适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第二课堂促进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多元考核。实践表明,多元化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力都得到很大提高,沟通合作意识得到加强。
作者:关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麦默通微创治疗大于2.5 cm乳腺肿块出现并发症的重点防治措施以进一步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7月-2013年7月行麦默通微创治疗的146例大于2.5 cm的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资料研究分析该类患者并发症发生原因、预防重点、处理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出现并发症有:术中切破皮肤1例,出血1例;术后皮肤瘀斑4例,皮下血肿2例,切口愈合不良2例,乳腺变形2例,均经处理痊愈。结论:麦默通微创治疗大于2.5 cm乳腺肿块并发症的发生有其特殊性,防治和护理的重点与较小肿块患者不同,严格的预防措施可减少并发生症的发生,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以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谢思红;钱小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来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1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利尿、扩血管),并服用硝酸甘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加用rhBNP。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和疾病相关指标改善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治疗7d后,观察组患者心率较低,呼吸困难人数较少,尿量恢复且多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相关指标方面,观察组hs-CRP和NT-proBNP较低,且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VDd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效果确切,患者症状和疾病相关指标均明显改善,可延长患者的健康生存周期。
作者:金小彪;秦建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进行治疗,对照组皮下注射预混胰岛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 h PG、HbAlc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能够达到良好的降糖效果,可以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欣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肺力咳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老年感染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将84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日间或夜间咳嗽症状积分在3分以上者)随机分为孟鲁司特组、肺力咳组、肺力咳联合孟鲁司特组(简称联合治疗组),连用2周。在治疗前、治疗2周后分别记录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比较三组疗效和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肺力咳组、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咳嗽症状评分分别为(3.17±0.72)分、(2.69±0.80)分、(1.72±0.89)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治疗后三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较肺力咳组、孟鲁司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力咳组、孟鲁司特组、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分别为64.3%、60.7%、89.2%,联合治疗组较肺力咳组、孟鲁司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司特、肺力咳合剂对成人感染后咳嗽均有明显的疗效,并且两药联合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可为成人感染后咳嗽提供一种治疗选择。
作者:付旭明;李鸿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干的临床疗效和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的21例5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资料及疗效。结果:本组21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6周开始逐步进行负重训练,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24周。患肢髋、膝关节活动度正常,功能恢复良好,无跛行。出现皮肤激惹症状5例,无髓内钉断裂、弯曲发生;无再骨折及骨髓炎发生。弹性髓内钉术后8周所有骨折达到影像学愈合。平均术后22周取出弹性钉。结论:弹性髓内钉治疗5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疗效明显,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愈后快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5岁以上儿童股骨干骨折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谢亮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针对临床医学专业案例教学的实施现状,从学生的角度对实行该方法的利弊进行思考并进行相关调研,了解五年制临床本科案例教学存在的优缺点及不利因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实行案例教学的优化对策和关键点,为改善和提高其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苏中平;蔡威威;王金龙;李锦萍;杜宗明;陆召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社区持证残疾人的现场调查评估,分析其生存现状、生活质量及康复需求,为科学开展社区残疾人的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现场评估的方式,对152名持证残疾人进行康复需求评定、康复服务评价调查、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评价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的评估。结果:(1)年龄:残疾人群平均年龄(49.84±1.89)岁,主要以45周岁及以上(64.5%)的中老年残疾人为主。(2)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低,主要为小学及以下(62.5%)、初中(27.6%)为主。(3)职业及家庭收入:83.6%的残疾人处于无业状态;残疾人群收入水平较低,人均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2000元以下(93.4%)。(4)残疾类型、程度:主要以肢体残疾和听力残疾为主;一级(14.5%)和二级(19.1%)(重度与极重度)残疾人群比例较大。(5)康复服务开展及评价情况:残疾人群对于所在地社区康复服务机构的知晓程度和满意度偏低,仅有14.5%的残疾人曾经或正在接受康复服务;社区康复机构的选址和康复服务设备是影响残疾人接受所在地社区康复服务的主要影响因素。(6)焦虑评分结果为(33.96±0.73)分,高于50分者4.46%;抑郁评分结果为(37.68±0.80)分,高于50分者9.82%;功能独立性评定中,能够独立者65.14%,有依赖者34.86%。结论:社区的残疾人群存在着受教育水平低,生活贫困,残疾等级较重,情绪较不稳,康复需求达不到满足等问题。
作者:余雪强;孙小梨;卢素敏;黄绍源;黄翔;赖秀娟;周志衡;王家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并采用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265例,通过回顾分析治疗过程,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Nakano改良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术前、术后7 d、术后30 d和术后180 d的VAS评分分别为(7.27±1.34)分、(2.95±1.16)分、(1.52±1.04)分、(1.49±0.76)分,术后7、30、180 d与术前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47.2±7.5)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8 d。经治疗,优、良、可和差例数分别为209、45、11和0例,治疗优良率为95.85%。本组有2例患者术后过性下肢痛觉过敏,经对症治疗7~14 d后得以恢复。患者整体恢复情况良好,未出现术后复发再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未出现术中大出血。结论:经皮椎间孔脊柱内窥镜下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有效避免创伤,具有出血少、恢复快、疗效好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党靖东;高利强;刘务杰;李福林;叶林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复方一枝蒿片的体内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体内和体外抗菌实脸,研究复方一枝蒿片的抗菌作用。结果:复方一枝蒿片在体外能够明显地抑制和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同时对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和杀灭作用,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无抑制和杀灭作用;在体内能够显著降低变形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但对大肠杆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没有显著作用。结论:复方一枝蒿片在体内、外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作者:葛海涛;王晓磊;苏恺琪;陶元明;唐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股骨颈头下型骨折后股骨头的血液循环大部分中断,具有较高的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的几率。本文详细介绍如何根据患者年龄、认知功能、功能要求选择内固定或者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颈头下型骨折,以提高患者骨折术后的功能水平,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何轩;李文锐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前MRI检查资料,比较分析2D-MRCP、3D-MRCP结合冠状位B-TFE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准确率。结果:96例患者中经手术证实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9%、92.7%和82.3%,且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5,P<0.05)。结论:2D-MRCP、3D-MRCP分别结合冠状位B-TFE序列对胆总管结石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郏格拉;张保红;刘建中;魏五洲;姜义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CT尿路造影(CTU)和三维重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36例择期行PCNL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行静脉肾盂造影,观察组行CTU和三维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穿刺成功率、结石清除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穿刺成功率(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6.7%),结石清除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7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应用CTU和三维重建安全有效,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提高穿刺成功率和结石清除率。
作者:吴继雄;石安斌;杨秋云;方文亮;翟建春;蔡辉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用于早期妊娠药物流产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2012年来本院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150例,分别采用口服米索前列醇、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三种途径进行终止妊娠。对三组的流产效果、不良反应、完全流产患者的孕囊排出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三组流产结果比较,阴道给药流产效果好,舌下含服次之,口服差;不良反应比较,口服组不良反应多,舌下含服组次之,阴道给药组不良反应少;孕囊排出时间比较,口服组时间长,阴道给药组与舌下含服组较短,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早期妊娠药物流产中米索前列醇不同给药途径的效果是不一样的,舌下含服和阴道给药的流产效果要优于口服用药。
作者:李萍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2月本院诊治的13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bA1c水平将其分为A组33例(HbA1c<7.0%)、B组33例(HbA1c7.0%~8.0%)、C组34例(HbA1c8.1%~9.0%)和D组34例(HbA1c>9.0%),比较四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分析HbA1c与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D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B组及C组,C组则高于A组和B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与HbA1c均有密切的相关性。结论: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控制中的临床意义较高,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胡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给氧(鼻塞CPAP)治疗方法与传统头罩吸氧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异,从而为相关临床实践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6月本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临床治疗方法前后的血气分析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PaO2、PaCO2和SaO2等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的实践过程中,采用鼻塞CPAP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可靠选择。
作者:徐丽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研究Pim-1基因及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宫颈鳞癌临床特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方法和免疫组化学法,检测46例宫颈鳞癌组织和10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Pim-1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鳞癌组织中Pim-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宫颈正常组织(P<0.05);Pim-1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结论:原癌基因Pim-1及其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可能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作者:刘芳梅;张继红;闫婷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160例PI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解痉、降压、镇静、扩容与利尿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母婴结局。结果:试验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胎心异常、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解痉、降压、镇静、扩容与利尿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能够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母婴结局,临床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邹娜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