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亮;冉亚莉;耿全
目的 研究并分析同伴教育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8年3月间于该院急诊科工作的护士32名进行分组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则实施同伴教育,各16名.结果 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知识评分[(94.7±4.2)分vs(87.6±5.1)分]、操作技能评分[(93.4±4.5)分vs(86.9±3.8)分]、综合能力评分[(93.6±2.8)分vs(86.5±3.7)分],均提示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工作适应障碍评分[(18.7±2.3)分vs(24.6±1.5)分]、主观幸福感评分[(74.4±3.5)分vs(70.8±4.8)分],显示观察组更佳(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士规范培训中应用同伴教育可大大提高培训效果,提高护士对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提高护士的工作适应障碍能力及主观幸福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莲芬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析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的重要性.方法 该次研究共抽取80例应用了复用医疗器械的患者进行资料回顾,将其按照医疗器械清洗情况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使用复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室清洗的作为观察组,未进行复用医疗器械消毒供应室清洗的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复用器械清洗质量、患者感染率以及包装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清洗质量以及包装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感染发生率为1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有效提高清洗质量以及包装质量,感染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翁丽健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ISO质量管理体系在体外诊断试剂管理中的运用.方法 以该单位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管理改进活动为基础资料,并以ISO9001标准为基础,实施了一系列的验收,以不断改进体外诊断试剂质量控制管理能力.结果 该单位建立了基于ISO9001标准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制度,从而强化了对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管理控制能力.通过一系列基于ISO9001质量管理措施的运用,对原有的体外诊断试剂质量管理问题进行了逐步的改善.结论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体外诊断试剂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地位,而基于ISO9001质量标准一系列的验收,督查措施能够提升体外诊断试剂临床应用的质量安全性.
作者:狄英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PDCA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间收治的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80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进行PDCA管理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脏复苏时间、气管插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心脏复苏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在重症监护病房心肺复苏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聂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结核科护士职业感染管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结核科60名护士作为研究组,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结核科6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接受常规无菌意识与操作培训,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强化职业感染管理措施.自拟调查量表评价两组护士对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以及两组护士职业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护士对职业暴露紧急处理方法、个体防护措施、职业暴露报告流程、职业暴露认知评分及职业感染防护知识认知的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职业感染发生率1.67%(1/60),低于对照组1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职业感染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士对职业感染防护知识的认知度,降低职业感染率,适于临床应用.
作者:张彩云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究分析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医院门诊药房中由于药品过期造成的损耗中的应用.方法 该院自2016年1月开展以降低门诊药房药品过期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每4个月为一个活动周期,分别在4月末、8月末和12月末对该院门诊中的过期药品种类和数量进行盘点和统计,分析出现过期药品的原因并就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 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该院门诊药房中过期药品百分比4月末为69.23%、8月末为55.56%、12月末为22.22%,过期药品百分比随着活动的进行显著下降.结论 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药房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降低药房中过期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而提高药房的服务质量并保证了药品质量.
作者:钟慧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多元化带教模式在脑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在该院脑病科实习的90名护理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护理带教工作,观察组运用多元化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护生理论知识考评成绩、临床操作技能考评成绩以及带教老师满意度评价.结果 观察组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为95.55%,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理论与实际操作考评成绩分别为(93.17±5.62)分、(95.44±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0.17±3.59)分、(78.52±4.63)分,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病科护理带教工作中采用多元化带教模式,护生理论及实操成绩较高,带教老师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值得在护理个带教工作中广泛推广.
作者:李静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护理学专业学生临床预见习的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99名护理学专业大一进行40学时临床预见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预见习活动可显著提高学生对护理学专业的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护士工作的环境,使学生增强工作责任感,有助于认识护理操作的重要性.结论 早期接触临床对护理学专业学生对职业的认知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教学效果及临床带教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作者:唐美玲;张伟新;李磊;马月仙;陈冰洁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比较风险管理及常规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效果差异,探讨风险管理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期间为常规管理阶段(对照组),2017年1—12月期间实施护理风险的阶段作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风险对策,2017年1月开始按照防范对策予以严格落实,具体如下:成立风险评估小组、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管理机制、增加工作人员的质量安全意识、细化各班次岗位职责、健全严密的监控系统.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观察组护士风险识别意识评分(9.23±0.42)分、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97.60±0.30)分高于常规管理的对照组的(8.01±1.25)分、(90.24±3.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7,3.97,P<0.05),观察组物品包质量缺陷发生率1.00%、无菌物品存放问题0.90%低于对照组的4.80%、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6,5.06,P<0.05).结论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士风险识别意识评分,降低了物品包质量缺陷,避免无菌物品存放问题,同时也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
作者:伯淑维 刊期: 2018年第25期
为了探索如何及时、有效地利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数据,该文以监护仪风险信号为例,基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安全预警数字平台,讨论并分析监护仪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措施,提升医疗机构和生产企业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以及提高临床对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理解.
作者:刘森;严木香;丁玉萍;徐波;刘会永;卞蓉蓉;王莉娅;赵雪倩;严洁;吴锡平;包晓江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在大数据背景之下,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做好财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工作,力求大程度的提高财务管理水平,避免出现各类的问题,符合当前的财务管理需要,体现大数据网络技术的应用优势,极大地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创新,进而为我国医院财务管理效率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一丹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2016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当量水平,探讨放射防护措施的效果.方法 采用热释光剂量计常规监测方法,按照GBZ128-2016《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规定对2016年昆明市2422名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当量进行监测,比较不同机构、不同职业类别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当量水平差异,并分析监测结果高值的原因.结果 2016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外照射个人剂量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52 mSv/a,99.67%的放射工作人员人均年有效剂量<5 mSv/a,其中人均年有效剂量高的工种是工业辐照,为0.67 mSv/a.结论 2016年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的人均年有效剂量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限值,说明昆明市放射工作人员的防护措施是有效的,相应的工作环境是安全的.其中工业辐照、诊断放射学和介入放射学应作为今后放射防护的重点,同时应加强放射工作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作者:张亮;冉亚莉;耿全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对导致肿瘤化疗患者在院内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这些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 从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在住院期间发生感染的肿瘤患者中随机抽取80例患者,并对这80例患者的治疗和住院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容易发生感染的肿瘤化疗患者类型为肺癌患者,占肿瘤感染患者总数的31.25%.容易出现感染的部位为呼吸道,占肿瘤感染患者总数的37.50%.患者年龄超过60岁的更容易发生感染,占肿瘤感染患者总数的68.75%.结论 影响肿瘤化疗患者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肿瘤类型、患者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因素,应对易感染肿瘤类型的患者给予更多关注,提高医护人员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操作规范,有效降低肿瘤化疗患者医院感染率.
作者:王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2017年9—12月间对云南省临沧卫生学校的1489名2017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中的各相题目的正确率在不同性别学生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边境县学生与其他生源地学生比较,有两题正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题目正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上,有47.88%的学生愿意艾滋病感染的朋友或亲戚继续来往,有14.25%的学生不愿意,有35.87%的学生要视情况而定,有2%的学生不知道.结论 中职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应加强对学生特别是边境县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作者:杨艳;邱雁;浦绍且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分析采取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以提高精神科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根据随机原则的相关要求从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该院精神科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6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管理措施,而观察组则接受风险管理,比较不同管理措施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结果 对照组健康宣教、病房管理、规范服务、护理文书书写4个方面评分分别为(90.5±3.2)分、(91.3±2.8)分、(91.6±2.4)分、(92.5±3.1)分,而观察组健康宣教、病房管理、规范服务、护理文书书写4个方面评分分别为(95.5±2.9)分、(97.5±2.1)分、(97.7±1.9)分、(98.8±1.9)分,观察组评分明显占优势(P<0.05).结论 精神科护理管理中实施风险管理,既可以改善护理质量,又可以保障患者治疗安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张兰达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临床护士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在职培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该院的152名护士进行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在职培训.对比在职培训前后所有护理人员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测试结果的优良率以及老年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培训后该院护理人员的老年护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测试结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老年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培训前(6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临床护士进行老年护理知识与技能在职培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为了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探讨在工作中实施护士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的价值.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从该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选取50名作为研究对象并借助计算机软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接受常规管理措施的设为对照组(25名),接受护士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的设为观察组(25名),比较两组评估指标的差异.结果 研究表明,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护理质量指标(护理文书书写、三基考核、环节质量考核以及基础护理)评分明显占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护士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制度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中,不仅有助于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而且能够增加管理效率,预防和减少护患纠纷发生,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刘晓琳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PDCA专项小组活动在提高急诊无主患者资料完整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急诊无主患者403例为对照组,实施专项小组活动后的2017年4月—2018年3月急诊无主患者390例为观察组,比较活动前后的急诊无主患者资料完整率和因资料或计费相关的投诉率.结果 PDCA专项小组活动后,急诊无主患者的资料完整率由55.83%上升至88.97%,投诉率由8.68%降至1.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DCA专项小组活动在加强无主患者资料管理、减少医疗投诉、维护医患双方权益等方面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崔玉顺;姜崇丽;王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
徳尔格Evita XL呼吸机具有优良的性能和较高的性价比,其已经成为医院呼吸机的主流产品.为了提高其应用效率和成效,对Evita XL呼吸机气路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的故障进行排除,给予相应的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措施.
作者:闵捷 刊期: 2018年第25期
目的 总结分析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方法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采取常规管理方法,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消化内镜清洗消毒采取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方法,对比两个不同时间段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以及科室使用满意率指标.结果 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方法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科室使用满意率等方面较常规管理方法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程质量追溯管理方法在消化内镜清洗消毒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消化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提高科室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孙乐梅 刊期: 2018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