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荣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个性化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VAS、SAS、SDS、SF-36、PSQI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 个性化护理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健康获得观念、健康教育内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VAS、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入睡、睡眠时间、睡眠障碍、效率、质量评分及PSQI总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曼;邢益辉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9月该院随机抽取结肠造口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问卷、造口护理情况调查表、普通版造口自我护理量表、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和护理能力进行分析.结果 73例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平均为(39.23±6.07)分.结肠造口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患者的护理自我效能、自我接受造口、家庭经济收入、平均每天造口护理事件、便秘、漏味等因素存在相关性.结论 使用普通版自我护理量表能够尽量真实地反应结肠造口患者的护理能力.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多加注意,不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作者:黄欢欢;胡梅英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肺结核患者焦虑和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上海市肺科医院住院治疗的肺结核患者453例,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状况问卷调查,并填写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获得患者SAS及SDS各条目的均分、总粗分及标准分.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病程、家庭人均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婚姻状况、居住状况、药物不良反应、耐药、并发症及社会支持程度等13项影响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肺结核患者SAS实际得分的总粗分为(39.20±2.14)分,标准分为48分;肺结核患者SDS实际得分的总粗分为(38.44±4.14)分,标准分47分.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及有无耐药和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社会支持程度及有无耐药和并发症的肺结核患者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SAS得分的是性别、年龄、耐药、社会支持程度;影响肺结核患者的SDS得分的是性别、病程、耐药情况、并发症和社会支持程度.结论 肺结核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焦虑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耐药、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有关,抑郁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耐药、病程、并发症和社会支持等因素有关.应重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不同性别、年龄及病情和药物治疗情况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提高社会对该类患者的心理支持.
作者:王琳;侯黎莉;郭影;朱毓萍;陈丹萍;胡蓥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皮肤接触护理对新生儿预防接种疼痛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该院进行预防接种的12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皮肤接触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的接种配合度、接种不良反应、疼痛评分、哭闹持续时间.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的接种配合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接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预防接种中30 s、预防接种完成后5 min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新生儿的哭闹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预防接种时对新生儿采取皮肤接触护理,可有效减轻新生儿的疼痛程度,避免其哭闹,有利于提高新生儿的接种配合度,保证预防接种的顺利完成.
作者:尤竹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儿科急诊内科收治的各类急诊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患儿实施急诊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实施前瞻性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儿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此外研究组患方护理人员、医生及关系科室的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3);研究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儿,而研究组患方纠纷发生率及投诉事件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儿急救耗时明显少于参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研究组患儿生理功能、精力、精神健康、一般健康状况及情感职能等评分均优于参照组患儿,而躯体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2).结论 前瞻性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在儿科急诊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可有效缩短急救耗时,提高护理有效率及满意度,减少纠纷及投诉事件,促进患儿康复.
作者:熊诗思;梁敏;李弯;边俊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的营养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干预后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经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转铁蛋白、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1年病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溃疡穿孔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且术后病愈率高,从而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建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预防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采用循证护理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0例为观察组(2015年12~2016年12月);选取采用常规护理的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患者42例为对照组(2014年11~2015年11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伤口感染、肩痛背痛、腹胀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循证护理能够减少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官殷;赵红萍;何跃华;宗萍;张仕淮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实施围术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血、伤口感染、尿路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肠梗阻、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所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护理中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费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国红;徐莎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红外线温度计能否替代水银温度计.方法 应用红外线温度计对同一患者连续数次测定额温,进行重复性评价;280例患者累计测量800次,水银温度计测定腋温,以37℃为界值判定是否发热,同时红外线温度计测定额温,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再次对65例患者累计200次测量,同时测定腋温和额温,以各自界值判定是否发热,采用χ2检验行反向验证.结果 红外线温度计测定非发热患者与发热患者额温分别为(36.40±0.12)℃、(38.60±0.11)℃;ROC曲线下面积0.83,界值点为36.7℃,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8.60%、95.80%.结论 红外线温度计具有方便快捷、无污染、重复性高、敏感度高、特异度好的优点,可以替代水银温度计在临床中应用,额温判定发热的界值为36.7℃.
作者:刘宪凯;吕国庆;杨满;吴隼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早期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及对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梗死患者88例,根据患者所采用的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护理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ADL积分、GCS评分及Fugl-Mey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谷荣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积极促排痰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急性加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积极促排痰护理实施前(2015年1~12月)和实施后(2016年1~12月)于该院接受住院干预的COPD急性加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排痰管理,实验组患者接受积极促排痰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各相关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排痰管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耗时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积极促排痰护理对COPD急性加重患者实施干预,可显著提高其排痰效果,缩短其住院耗时,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洪阿体;孟琰;邓米娜;熊梅凤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前50例为对照组,后50例为观察组.以血压水平、肝阳上亢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评价指标.肝阳上亢情况采用《原发性高血压肝阳上亢证诊断量表》进行测评,护理满意度采用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NSNS)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均得到控制(P<0.05),但观察组血压控制能力更强(P<0.05);干预后,对照组肝阳上亢量表得分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肝阳上亢情况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增强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能力,改善肝阳上亢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冯海艳;刘丽媛;薛晴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湿性敷料用于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破损皮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 ~2016年8月该院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17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例,观察组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破损皮肤创面与对照组不同外,其他处理同对照组.破损皮肤创面的处理:暴露创面,碘伏消毒后自然晾干,如有水泡,刺破水泡,将水泡内液体挤出,之后外敷湿性敷料.观察两组患儿在皮肤破损处理3d后的创面疼痛程度及创面愈合时间上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儿在开始创面处理3d后的创面疼痛程度方面比较,观察组在6d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6 d后,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湿性敷料用于MTX所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破损皮肤的治疗,可以减轻创面疼痛,减少创面感染的机会,促进创面早日愈合,从而减轻患儿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赵云;孙爱莲;王蕾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功能恢复期间应用延续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该院进行康复锻炼的微创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均实施一级和二级康复护理方案,在此基础上,出院以后对研究组患者展开家庭或社区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而参照组采取自行锻炼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4周和12周时的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情况,通过在术后的12周随访期间,统计患者的护理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术前、术后4周ODI评分组间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时评分,研究组明显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术前、术后4周组间比较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随访,总体有效率研究组患者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延续性康复护理模式应用于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术后中,可以明显的改善腰椎功能和脊髓神经功能,进而增强患者的康复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任真真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创伤中心模式下急救护理流程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有效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80例,依据急救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急救护理组(40例)和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40例),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情况、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家属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抢救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急救护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属满意度(97.5%)显著高于常规急救护理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创伤急救护理流程较常规急救护理更能有效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及家属满意度.
作者:李梅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在患儿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6月于该院手术室行手术治疗的患儿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麻醉诱导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对两组干预后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的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麻醉诱导配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采用基于差异化兴趣特征的分年龄层麻醉诱导护理对实施干预,对该患儿焦虑情绪的缓解与麻醉配合度的提升均有效.
作者:吴文燕;林燕飞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心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7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于透析前期、透析诱导期和规律透析期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和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并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结果 SCL-90量表中,患者在透析前期表现出躯体化症状、抑郁和焦虑的心理障碍,患者在透析诱导期的躯体化症状、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明显低于透析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的抑郁情绪虽能有效地改善,但是仍存在以躯体化症状和焦虑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患者在规律透析前的躯体化症状、抑郁、焦虑、强迫和敌对的评分均明显低于透析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ESCA量表中,与透析前期比较,患者在透析诱导期的自我护理技能评分明显升高,而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患者在规律透析期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SF-36量表中,患者在透析诱导期的情感职能和精力评分均明显高于透析前期,但是其他指标无明显变化;患者在规律透析期的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高于透析前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不同阶段心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作者:程建萍;梁焕兰;陈丽斐;李智婷;石明珠;帅双双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安宁护理在晚期肿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晚期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安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癌症症状评分、面对死亡态度、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高于对照组护理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在疼痛、疲乏、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方面的癌症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在疼痛、疲乏、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等方面的癌症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面对死亡时抱持坦然态度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0.0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2.00%,经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晚期肿瘤患者中实行安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减轻其癌症症状,使患者以坦然的态度面对死亡,能够安宁、平静、有尊严地走完人生后阶段.
作者:刘爱萍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结合子午流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例.实验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结合子午流注辨证开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中药熏洗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日本骨科协会制定的下腰痛评分标准(JOA)进行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的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患者JO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熏洗结合子午流注择时开穴法在缓解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腰腿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方面较传统中药熏洗法疗效显著.
作者:刘晓云;易选婷;苏滢;陈彬 刊期: 2018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该院收治胃肠道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赛丁格置管术,而观察组采用B超引导下赛丁格置管术.两组均采用相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两种PICC置管术的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肠胃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一次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应用前后胃肠功能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两组应用后胃肠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置管术在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且B超引导下赛丁格法置管的一次成功率要高于赛丁格法置管,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陈婕;刘丽英;马友文 刊期: 2018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