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海;徐磊;孙新波
目的 分析探讨基层医院冷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冷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对笔者所在医院自2010 年8 月-2011 年5 月收治的79 例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术后的近期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79 例患者均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均未发生出血、胆漏、切口感染及胆管损伤等并发症.手术的切口长度为(5.02±0.64)cm;手术时间为(50±12)min;术中出血量为(31±11)ml.术后24 h 内有8 例患者应用镇痛药物,术后所有患者24 h 内可下床运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为1~3 d,平均住院为(4.98±1.01)d,术后2 周均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冷光源辅助下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用时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且医疗消费较低,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李杰;吴剑文;钟丽群;廖荣容;李紫尹;李俊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Pentax 内镜EPK-i 系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 黏膜形态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 例内镜诊断为CAG 的黏膜形态进行研究,比较普通白光模式与特殊模式对典型表现的发现率.结果 100 例描述为黏膜变薄者,血管(V) 模式发现89 例,普通白光模式发现69 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2.055,P=0.001);100 例描述为黏膜粗糙者,胃(G) 模式发现91 例,腺管开口(P) 模式发现84 例,普通白光模式发现71 例,前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两者分别与普通模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镜下普通白光模式肉眼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不高,特殊模式对典型黏膜形态的发现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多模式结合提高CAG 诊断率.
作者:徐园园;刘希双;夏頔;尹晓燕;赵文君;张翠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5 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 例) 对照组(30 例),两组均采用饮食控制和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疗程3 周.结果 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尿蛋白排泄率,血肌酐,尿素氮均明显下降(P<0.05 或P<0.0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减少尿白蛋白的排出,减轻肾损伤,改善肾功能.
作者:管录宇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食管贲门病变治疗方法,评价支架粒子放射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76 例经胃镜病理活检证实食管贲门癌患者,通过X 线透视下定位,在采取球囊扩张后行支架粒子置入的方法.结果 支架置入成功率为100%.6 ~36 个月的随访时间,平均(16.56±6.2)个月.再狭窄率为7.9%(6/76),支架脱落率为7.9%(6/76),吻合口瘘全部被阻断并愈合,支架植入后每个病例均有少量出血,胸闷不适,胸痛率26.32%(20/76),发生胃食管反流率19.74%(15/76).结论 食管支架粒子放射治疗对于食管贲门癌晚期引起的狭窄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并发症少,并具有放射治疗作用.
作者:赵国新;谷志龙;李天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氯胺酮、丙泊酚复合与伍用瑞芬太尼的两种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 50 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 组25 例(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 和B 组25 例( 氯胺酮、丙泊酚复合并伍用瑞芬太尼).两组均在相应不同时间点观察BIS 值及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 A 组镇痛完全,而B 组则镇痛不全.术中脑电双频指数值,A 组85 左右,B 组在55 左右.术毕清醒时间:A 组(13.55±5.66)min,B 组(43.86±7.83)min.麻醉后各时间点平均动脉压、心率与麻醉前相比,B 组高于麻醉前水平.结论 A 组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术后清醒时间较短,麻醉效果优于B 组.
作者:陈靖军;张三虎;张宜林;韩雪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采用早期整形手术方法对手部烧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60 例手部烧伤患者,将其分为A、B 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手术方式和早期整形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手术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 组;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早期整形手术的方法对手部烧伤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梁霁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05 年1 月-2010 年12 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300 例先兆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 组和B 组各150 例,A 组进行常规的心理护理干预,B 组采用循证模式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 量表、SDS 量表及SCL-90 量表的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的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均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及其他明显的不良情绪,干预后B 组的SAS 量表、SDS 量表及SCL 量表的评估结果要明显优于A 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先兆流产患者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恐惧及其他不良情绪,循证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这些不良情绪.
作者:米泽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本院门诊患者用药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 年1-12 月随机抽取的1200 张处方,按处方基本指标逐一审查并填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平均用药品种为2.07~2.69,抗感染药物使用率从53% 降至31%,注射剂使用率从42% 降至20%,基本药物使用率控制在40% 左右.结论 通过处方点评发现,门诊处方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不合理处方问题应值得重视,要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感染药物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正确实施,及时反馈于临床,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雷雅琳;宋晓阳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应用动力髋部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DHS 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78 例.结果 随访时间8 个月~2 年,78 例均愈合,其中切口感染2 例,髋内翻3 例,异位骨化2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 例,骨折恢复期再次脑血栓1 例.结论 DHS 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是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首选方法,完善围手术期处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作者:许伟;姜荣辉;李明学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分析其临床干预效果,评价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在预防艾滋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笔者所在医院2006 年1 月-2011 年6 月所收治的孕妇中,随机选择1470 例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干预方法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开展知识讲座等,对孕妇干预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孕妇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和干预效果.结果 所有孕妇经过干预后对艾滋病母婴传播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干预前,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开展艾滋病母婴传播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孕妇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认识率与知晓率,能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发生,避免艾滋病母婴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刘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0 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 例,Ⅰ组术前静脉注射地佐辛0.1 mg/kg+ 地塞米松10 mg,Ⅱ组术前静脉注射注射地佐辛0.1 mg/kg,Ⅲ组为对照组,未应用药物.观察患者术后2 h(T1)、6 h(T2)、12 h(T3)、24 h(T4)、48 h(T5) 的VAS、BCS 评分、Ramsay 镇静评分、镇痛药、止吐药追加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术后各个时间点,Ⅰ组的VAS 低于Ⅱ组和Ⅲ组,BCS 评分都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 ;Ⅱ组术后6 h 的VAS 评分低于其他各个时点(P<0.05) ;三组间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恶心、呕吐及咽喉不适发生率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 ;Ⅱ组和Ⅲ组追加镇痛药的次数高于Ⅰ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地塞米松超前镇痛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具有协同作用,能延长术后镇痛时间,减少镇痛药的使用,副作用少.
作者:魏正贵;刘洪;李益汀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的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瑞士EMS DolorClast 冲击波治疗仪对27 例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进行治疗,冲击能量3.0 ~ 4.0 bar(0.35 ~ 0.55 mJ/mm2),冲击频率6 Hz,冲击4000 次.根据患者情况治疗4 次,每次间隔7 d,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后随访l2 ~ l8 个月,定期复查X 线片,27 例中20 例有明显骨痂生成并终愈合,另7 例无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l8.4 周,l2 个月后有效率74.1%,治疗后未观察到明显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仅发现有局部皮肤水肿.结论 体外冲击波治疗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是一种简单、微创、安全、经济的方法.
作者:刘晓峰;董启榕;佘昶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丁卡因腰- 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探讨合适的局麻药剂量.方法 选择剖宫产产妇90 例,ASA 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 例.三组0.5% 丁卡因计量分别为1.2 ml(6 mg,A 组)、1.4 ml(7 mg,B 组)、1.6 ml(8 mg,C 组).记录痛觉消失平面达T6 和T2 的时间和例数.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及低血压、恶心、呕吐、Apgar 评分,硬膜外用药等情况.结果 三组产妇在腰麻后感觉平面达T6 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A 组例数明显少于B、C 组(P<0.05);达到T2 的例数C 组明显高于A、B 组(P<0.05).B、C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 组(P<0.05).C 组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B 组(P<0.05),而硬膜外用药的使用率A 组明显高于B、C组(P<0.05).结论 腰- 硬联合麻醉剖宫产行L3 ~ L4 麻醉时,应用0.5% 丁卡因1.4 ml(7 mg) 能提供良好的麻醉效果,并能降低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何君艺;樊素雄;王彦;胡大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对比分析笔者所在医院42 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及42 例单纯性剖宫产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有经验的产科医生,剖宫产术同时选择性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吴晓芳;张传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预测支撑喉镜显微手术声门暴露困难的危险因素,为术前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将89 例声带疾病( 包括声带息肉、声带小结、喉癌、喉部乳头状瘤等) 接受过支撑喉镜手术的患者分为声带暴露困难组和对照组.通过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测量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身高、体重及BMI、颈周长、舌背高度评估,分别于体表及头颈侧位X 线片下测量每位患者自然位及仰伸位时的舌骨下颌骨颏下角距离、甲状软骨上切迹与下颌骨颏下角距离、胸骨上窝至颏下角距离、甲状软骨上切迹与舌骨的垂直距离.建立数据库,结合患者支撑喉镜术中声门区暴露的情况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BMI、颈围、mallampati 指数、HMD、TMD、SMD 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统计分析,颈围大于40 cm,HMD、SMD 分别小于6.05 cm 和13.9 cm 与术中声门区暴露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头颈部解剖特点影响支撑喉镜下声门区的暴露,术前可根据相关参数预测声门区暴露情况.
作者:王敏;肖志容;余杰情;曾瑞芳;谭国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0 年1 月-2011 年1 月妇产科腹部手术后发生脂肪液化的32 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肥胖、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术中机械刺激、自身愈合能力低下者、瘢痕体质及过敏体质者等均为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高危因素.结论 规范应用电刀、多源频谱仪理疗、提高手术技巧、局部加压包扎等早期干预措施,有助于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作者:丁桂容 刊期: 2012年第09期
门诊作为学校医院服务窗口的第一线,是接触患者的时间早、人数多、范围广的部门,它对于满足患者需求,完成院校社会职责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门诊窗口管理,提高门诊工作质量,也是提高学校院科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方面.现将门诊管理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CT 表现的研究,进一步提高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认识.方法 采用CT 常规轴位扫描的病例,回顾性分析48 例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的CT 表现.结果 48 例均为孤立性单发病灶.邻近及其他肺内未见异常,肺门及纵隔未见其他结节、肿块及肿大淋巴结.结论 通过CT 的检查及对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综合分析,可有效的减少误诊的发生.
作者:乔志刚;向政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培训班的效果.方法 对32 名医院内招收的为期6 个月的小儿静脉穿刺护士培训班学员进行专项技术培训,规定相关教材,采取理论授课与临床带教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自我评价与理论操作考试相结合进行考核.结果 78.13% 认为提高很大,21.88% 认为提高较大;培训前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培训班提高了护士小儿静脉穿刺专业水平,为培养小儿静脉穿刺能手开辟了新径.
作者:张君丽 刊期: 2012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对86 例行长托宁联合阿托品及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减轻患者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早日康复.方法 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呼吸道管理,血液灌流的护理,用药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护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结果 86 例患者1 例死亡,85 例患者治愈出院,无反跳现象.结论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及时,合理用药配合血液灌流,精心护理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张丽红;闭先玲 刊期: 201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