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玉生;于佃敏
目的:探讨LGT 不同表达对结直肠腺癌患者手术后应用FOLFOX 方案巩固治疗后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 年1 月-2009年1 月首次入院并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腺癌患者55 例,手术前行SELDI 检测,留取指纹图.术后给予标准FOLFOX 方案巩固化疗4~6 周期.随访至2011 年8 月.观察2010 年至今,不同年龄、性别,LGT 表达与否条件下,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两组的差异.结果:年龄以65 岁分组,两者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7.85:6.50,P=0.770 ;15.75:13.00,P=0.517).按性别分组,男女在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50:4.95,P=0.152 ;17.00:10.00,P=0.203).LGT 阳性者,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为2.8 个月,LGT 阴性者,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为10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GT 阳性者,中位生存期为5.85 个月,LGT 阴性者,中位生存期为18.5 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手术前LGT 表达组无疾病进展及中位生存期远低于LGT 阴性组.建议手术前如LGT 为阳性表达,首先控制LGT,待LGT 表达正常后再行手术,以确保治疗后效果.
作者:张静;裴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比较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和含利福平方案治疗初治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 例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左氧氟沙星组112 例、利福平组128 例,比较6 个月后的疗效.结果:左氧氟沙星组各项观察指标均优于利福平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可取得与利福平一样的临床效果,是治疗不能耐受利福平初治肺结核比较理想的药物.
作者:万轲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 年4 月-2012 年3 月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15 例的临床资料,同时选择同期行单纯静脉药物治疗的急性盆腔炎患者122 例,比较两组腹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后随访情况.结果:腹腔镜组腹痛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白细胞恢复正常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1±0.8) d、(2.7±0.6) d、(2.5±0.5) d、(6.8±1.4) d,单纯药物组分别为(4.6±1.1) d、(6.0±1.4) d、(5.2±1.4) d、(12.2±3.6) d、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检查,腹腔镜组输卵管通畅率高于单纯用药组.结论:与单纯静脉药物治疗相比,腹腔镜治疗急性盆腔炎可以缩短病程,减少住院时间,提高输卵管通畅率,尤其适用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
作者:王娅琴;陈云芬;王岚;李阳;韩菊相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抚触对新生儿、早产儿疾病康复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科2010 年1 月-2011 年1 月收入院的新生儿、早产儿165 例,根据患儿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抚触组82 例和对照组83 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抚触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自住院第2 天起开始给予抚触疗法,2 次/d,15~20 min/ 次,出院后教育其家长以同样方法继续抚触,记录患儿出院时间,随访3 月龄时体重及身高增长率.结果:两组患儿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且抚触组患儿较对照组患儿住院天数明显缩短,3 月龄时体重及身高增长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抚触能促进新生儿、早产儿疾病的康复,有助于其生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范美艳;姜晓磊;张赛赛;孙合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氯胺酮辅助腰- 硬联合麻醉用于小儿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儿93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 例(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组) 和对照组43 例(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及氯胺酮药物剂量、术后清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AP、HR、SpO2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氯胺酮用药剂量、术后清醒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加氯胺酮麻醉用于小儿手术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是小儿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作者:钟帝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对股骨近端进行形态学观察和测量,掌握股骨近端的形态和几何参数特征,用于指导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钉技术中的定位判断.方法:(1) 将90 侧干性股骨骨骼标本,进行大体观察,并测量股骨颈后缘基底的倾斜角度Angleα.(2) 选取30 侧标本制作成股骨颈、股骨头系列断面,通过系列断面的投影图来确定股骨颈前后缘窄处在股骨头的投影.并确定股骨头投影的圆心O 和股骨头的顶点C,然后在确定通过股骨颈前后缘窄处在此重叠图上的位置,标出前后缘端点的垂直线与该球形上半弧形的交点A、B,分别定AOC、BOC 的角度为Angle β、Angle θ,并测量出其大小,并通过这些角度来推算出A、B 点在该钟面上所代表的时间点.结果:(1) 正面观股骨颈前缘几乎与股骨近端骨皮质前缘相切,仅在股骨颈中下缘略斜向后;后面观股骨颈后缘自小转子中点斜向上前,止于粗隆的上、前缘;整体观股骨颈窄处位于股骨颈中部,呈椭圆形,椭圆形的长轴方向为自后下斜向前上.(2) 中国人股骨颈后缘的倾斜角度为Angleα (64.00°±2.31°),股骨颈窄处前后缘在股骨头的投影参数为Angleβ(29.93°±2.87°) 和Angleθ(50.62°±2.69°),相当于钟面上的时间点为11 点到13 点40 之间.结论:了解股骨近端的大体形态特点、测定股骨颈后缘的倾斜角度和股骨颈窄处前后缘在股骨头的投影参数,可用于指导股骨颈骨折经皮空心拉力螺钉技术的定位、定向操作.
作者:韦积华;韦庆军;肖仕辉;李伟岸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本院2011 年5 月-2012 年5月接受治疗的140 例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患者,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莫沙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吗丁啉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3%,其中显效率为52.9%(37/70),有效率为31.4%(22/70) ;而对照组显效率为37.1%(26/70),有效率为28.6%(20/70),总有效率为65.7%(46/7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发症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而莫沙比利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表现出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史景卫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50 g 葡萄糖筛选试验(GCT) 在孕期保健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09 年1 月-2010 年8 月在本院行孕期保健并住院分娩的80 例50 g 葡萄糖筛选试验异常的孕妇,及在本院住院分娩未做葡萄糖筛选试验的60 例血糖高于正常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孕妇分娩时的血糖水平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做葡萄糖筛选试验的孕妇明显好于未做糖筛的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50 g 葡萄糖筛选试验在孕期保健中有着重要意义,对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及治疗有着重要价值.
作者:徐冬梅;党秋红;孙利环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对409 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术前检查肌瘤平均2.3 个,直径平均4.8 cm,子宫平均10.8 孕周大,平均年龄36.9 岁.结果:409 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成功率100%.剔除肌瘤平均2.6 个,平均重102.6 g,平均手术时间30.5 min,平均出血量120.5 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平均1.2 d,留置尿管平均16 h,阴道流液4.1 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1.5 d.术后病率2.5%,术后住院时间平均5.1 d.多个肌瘤剔除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比单个肌瘤多(P<0.05);>12 孕周的子宫剔除肌瘤时所需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比<12 孕周的子宫多(P<0.05) ;肌瘤位置在肌壁间时剔除的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比浆膜下多(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及熟练的阴式手术技巧,经阴道剔除子宫肌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李秀兰;董海琦;隋晓宇;齐晓玲;王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分析紫杉醇的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2010 年1 月-2011 年6 月60 例使用紫杉醇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紫杉醇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过敏反应、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关节肌肉痛、心脏毒性等,经治疗后治愈29 例,好转28 例,肾功能损伤1 例,永久性脱发2 例.结论:紫杉醇应用于临床应多询问患者临床反应,密切观察化疗期间的体征变化,权衡利弊或提早预防,对症处理胃肠道反应、关节酸痛、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以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作者:张春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统计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血液净化中心128 例患者透析前血压控制情况,分析血压变异度对患者住院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 年1 月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 的患者128 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参数包括年龄、性别、原发病因、连续2 个月(2011 年1-2 月) 透析前收缩压、残余尿量、2011 年1 月-2012 年1 月患者住院次数、总住院日、住院原因等.结果:128 例患者平均透前收缩压为(148.53±17.81)mm Hg,平均透前收缩压变异系数为(0.090±0.04),25% 患者变异系数控制在0.061 以内,50%患者控制在0.082 以内,75% 患者控制在1.140 以内;每人年平均住院(1.96±1.06) 次,其中,42.7% 患者住院1 次,28% 患者住院超过2 次,4%患者住院超过4 次;总住院时间为(27.71±22.97)d,其中,25% 患者住院天数不超过11 d,50% 患者住院超过20 d,25% 患者超过35 d.相关分析显示透析前收缩压变异系数与年住院频次(r=0.269,P=0.022)、年住院总天数(r=0.240,P=0.045) 成正相关,与年龄、残余尿量、透析龄等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本研究提示MHD 患者透析前收缩压波动性越大,患者年住院频次越高,住院持续时间越长.因此,平稳控制患者透析前收缩压,对于改善MHD 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作者:龚晴;刘日光;傅君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三联疗法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将70 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35 例)和对照组(35 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银杏天宝治疗.治疗前后对胃镜结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愈合率为80.00%,总有效率为94.29% ;对照组愈合率为57.14%,总有效率为74.29%.两组相比,愈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有效改善溃疡创面的修复,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乐习 刊期: 2012年第23期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3 岁,发热咳嗽胸痛2 d 入院,既往吸烟史.体温38.1 ℃, 脉搏102 次/min, 血压155/70 mm Hg, 呼吸2 2 次/min.门诊行肺CT 检查提示右肺下叶少许炎症,血常规白细胞12 .5×10 9/ L,心肌酶学正常,D- 二聚体114 0 μg / L,心电图SⅠQ Ⅲ.入院查体:喜坐位,口唇及四肢末梢略紫绀,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P2>A2,双下肢无水肿.急检血气分析pH 值为7.414,PaO2 :68.6 mm Hg,PaCO2 :40.7 mm Hg ;肺增强CT 提示右肺下叶实变,双肺下叶肺动脉分支栓塞.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1 d 后加用华法林口服,监测凝血项,同时予以抗炎对症治疗,完善肿瘤指标检查均正常.
作者:侯硕;刘婷;裴复阳;宋晓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复发性髌骨脱位又叫习惯性髌骨脱位,主要表现为反复的髌骨向外侧脱位,可伴有膝关节周围广泛的疼痛、肿胀等.其发病基础是患者存在膝关节解剖结构异常,如Q 角增加、髌骨高位、股骨外髁发育不良、髌骨形态异常等.本文将从病理生理角度对髌骨脱位的病因进行分析,并对目前的治疗办法进行总结与归纳.
作者:刘子桃;江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过期妊娠羊水过少对围生结局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选择2007 年1 月-2011 年12 月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90 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 比例随机抽取90 例同期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围产儿结局(宫内窘迫、吸入性肺炎、窒息、羊水污染),分娩情况(产程、产后出血、剖宫产) 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宫内窘迫发生率为32.22%,吸入性肺炎14.44%,窒息12.22%,羊水污染34.44%、产程(13.12±2.97) h,产后出血11.11%,剖宫产77.78%,均高于对照组的2.22%、1.11%、2.22%、1.11%、(9.14±2.02) h、1.25%、4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期妊娠并发羊水过少对围生结局有不良影响,应引起产科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积极进行处理.
作者:苏桂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MEA) 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 年1 月-2010 年6 月在本院就诊的21 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进行MEA 手术,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21 例患者手术均完成顺利,术中和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手术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为3 ml,平均手术耗时3.5 min,术后疗效满意.结论:微波子宫内膜消融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陈云峰;刘晓瑛;杜习羽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诊治难点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0-2011 年收治的16 例腹内疝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经手术证实诊断,治疗后痊愈.结论:腹内疝为外科少见疾病,需要高度重视以减少肠绞窄的发生.
作者:王明亮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剖析基层医院护理不良事件频发原因,制订相应对策,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回顾统计某医院近3 年上报、投诉的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3 年共受理护理不良事件59 例,主要发生在药物错误使用、漏用、违规操作等方面.结论:提高临聘护士待遇,逐步落实同工同酬稳定护理队伍,加强三基培训,完善后勤保障供应.
作者:刘荃珍;王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小儿心血管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治疗方法,积累临床治疗经验.方法:查阅本院所收治的63 例患心血管疾病的小儿临床病例报告,分析具体诊治过程.结果:63 例心血管患儿中,高血压患儿19 例痊愈;冠心病患儿16 例痊愈;心律失常患儿12 例痊愈;心肌缺血10 例痊愈;心源性猝死小儿1 例转危为安,渐渐康复.结论:小儿心血管病患者,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并进行科学救护,康复率大大提高.
作者:米日故·艾山;伊明江·达吾提;努尔阿斯木古丽·买买提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探讨预防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42 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患者与同期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良好患者的住院资料,总结分析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肥胖、产前阴道检查次数、剖宫产史、羊水浑浊、前置胎盘、胎膜早破、孕妇体质等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密切相关.结论:妊娠末期控制体重、减少产前检查次数、纠正贫血、做好外阴清洁、尽量缩短手术时间等一系列措施,可减少术后感染,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
作者:杜新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