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马卫星

关键词:护理人力资源, 现状, 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经营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不乐观.笔者对其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重型颅脑损伤外侧裂区硬膜下血肿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外侧裂区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方法和技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2月~2010年12月共收治的231例外侧裂硬膜下血肿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单侧或双侧扩大额颞顶入路行内外减压术治疗术中保护好侧裂血管,硬脑膜减张缝合后采用人工材料修补.结果 本组死亡51例(22.1%),存活180例,按GOS标准:良好44例,中残77例,重残46例,植物生存13例.结论 外侧裂硬膜下血肿重型颅脑损伤应充分、及时减压,保护好外侧裂区血管,提高手术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周增俊;徐宏;彭涛;李政;吴小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允许性低血压复苏在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47例采用允许性低血压复苏和同期38例采用积极液体复苏救治的急性失血性休克疗效进行对比.结果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组凝血病发生率、病死率及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积极液体复苏组(P<0.01).结论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在急性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疗效好,应推广应用.

    作者:付黎明;朱平;李兰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胸部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诊断

    胸部钙化病变,在常规胸片上很容易发现.笔者搜集有关文献,就胸部钙化病变的影像学表现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胸部钙化病变的诊断水平.

    作者:宋道前;秦雪梅;刘述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78例

    目的 探讨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134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组(治疗组,78例)和传统外剥内扎组(对照组,56例),观察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疼痛、创缘水肿、尿潴留、肛门狭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剥内扎加原位皮桥整形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磊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婴幼儿腹泻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2月的儿科住院患儿68例,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思密达治疗.结果 对照组34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7.65%.观察组34例,显效21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8%.结论 思密达治疗婴幼儿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梅莉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葡萄糖酸锌片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休息、抗病毒、营养心肌代谢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片,疗程15~20 d.动态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情况及心电图、心肌酶谱,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6%.在临床症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及心电图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能提高治疗效果,缩短病程,且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学峰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干预

    目的 研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重症脑出血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对其进行干预,包括病情观察、体温调节、血压监测、颅内压的调控等一系列措施.结果 通过一系列的有效干预措施后,患者预后明显好转.结论 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重症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减少其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郑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周对照组(n=6)、4周糖尿病组(n=6)、12周对照组(n=6)和12周糖尿病组(n=6),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模型(55 mg/kg).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根据大鼠心肌糖原染色计算糖原容积分数.结果 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明显(P<0.01);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明显负相关(r1=-0.803,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显著负相关(r2=-0.565,P<0.01).结论 STZ腹腔注射后12周成功制作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功能变化和心肌糖原沉积密切相关.

    作者:胡明;朱立光;桂春;雷蕾;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宫术宁胶棒100例临床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在不具备实施全麻醉人工流产手术的条件下,探索一种减痛人工流产方法,避免人工流产受术者的痛苦,防止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方法 选择6~10周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100例,对照组50例.人流术前常规消毒外阴和阴道,将宫术宁胶棒塞入宫颈管达内口处,置棒10 min,取棒后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分别观察记录扩宫情况及患者的表现、情绪、主诉以及人流综合征反应.结果 实验组宫颈扩张程度是对照组的1.4倍;实验组吸刮宫镇痛总有效率为93%,是对照组的6.6倍;对照组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是实验组的2.9倍.结论 宫术宁胶棒能镇痛、扩宫、降低人流综合征的发生,无任何不良反应,具有科学、实用、有效等优点,便于基层服务站开展业务工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王建军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连续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偏头痛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与星状神经节阻滞(SGB)治疗顽固性偏头痛的效果.方法 将2009年5月~2010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治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应用连续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811,P<0.01).结论 SGB能够显著提高顽固性偏头痛的治愈率.

    作者:李耀平;陈丽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探讨喉返神经显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显露对喉返神经损伤的影响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446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中显露喉返神经者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显露喉返神经患者.结论 熟练掌握甲状腺解剖特点,仔细操作并尽可能显露喉返神经,对甲状腺手术过程中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作者:许爱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应用吸脂术治疗脂肪性腹壁松垂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吸脂术治疗脂肪性腹壁松垂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0例脂肪性腹壁松垂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使用吸脂术进行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分析所有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明显改善25例,有效1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患者的并发症,术后5个月后均好转.结论 吸脂术治疗轻、中度脂肪性腹壁松垂的效果明显,患者痛苦小且恢复时间快,但对重度患者效果一般.

    作者:张毓;潘贰;郝永生;沈绍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可调钠血液透析降低失衡综合征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 观察可调钠血液透析对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影响.方法 25例首次血透的患者在观察期间分别行普通钠透析30次,可调钠透析30次,观察两组血透前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情况.结果 可调钠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5.2%,普通钠组失衡综合征发生率为20.8%,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可调钠透析能有效降低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密切观察病情和及时处理是治疗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作者:王利群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三峡坝区5440例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三峡坝区中小学教师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将5440名中小学教师前十位阳性检测结果进行排序.然后分别按照不同性别、年龄分组统计,分析阳性结果,并与现用的参考区间进行比较.结果 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血压高占阳性检测结果前三位,慢性咽炎阳性检测率较高;不同性别、年龄组阳性检测结果有统计学差异,随年龄的增长阳性结果呈上升趋势,男性高于女性.结论 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高血压是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慢性咽喉疾病是不可忽视的危害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

    作者:王乐群;贾全安;刘仕燕;张桂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目的 探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6671例手术患者,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结果 6671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 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赖碧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Lichtenstein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 总结无张力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成形聚丙烯单丝疝修补装置,行疝修补术104例.对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伤口疼痛、局部不适感、并发症等进行近期疗效观察.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45±15) min,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术后可耐受疼痛,切口感染率低.平均住院(5±1.5) d,随访(24±3)月,1例复发.结论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损伤轻,恢复快,符合人体解剖结构和疝的病理生理.

    作者:刘强;石海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术后疼痛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外科收治的126例手术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患者应用常规疼痛的护理方法,治疗组63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等认知、心理、行为的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第1、3、7天的术后疼痛采用NRS法进行评分.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指数,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58例学龄前哮喘患儿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儿童过敏史、特应性体质、2年内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父母吸烟、接触宠物和母乳喂养等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史、特应性体质、2年内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父母吸烟、接触宠物是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对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何洲;彭升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12月~2009年7月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胆道探查取石术是安全可行的,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德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方法 将6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3例.两组均给予卧床休息,静滴大剂量维生素C、极化液、1,6二磷酸果糖、丹参及对症支持治疗2周.随后口服辅酶Q10,维生素C及复方丹参滴丸2周.治疗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 mg,3次/d,4周.参麦40 ml+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点滴,1次/d,2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3.9%,对照组为6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美他嗪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好,安全性高.

    作者:张功己;王涛;章黎思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