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何洲;彭升

关键词:哮喘,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学龄前儿童
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哮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订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58例学龄前哮喘患儿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哮喘组与健康对照组在儿童过敏史、特应性体质、2年内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父母吸烟、接触宠物和母乳喂养等因素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过敏史、特应性体质、2年内有严重的呼吸道感染史、家族哮喘史、父母吸烟、接触宠物是学龄前儿童哮喘的危险因素,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对儿童的影响,对儿童哮喘的预防与控制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益母草胶囊用于药物流产后的观察

    目的 观察益母草胶囊用于药物流产后阴道流血和腹痛的预防情况.方法 妊娠60 d之内、B超检查提示宫内早孕、要求停止妊娠的无器质性病变的健康育龄妇女2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和对照组110例,治疗组药物流产后开始服用益母草胶囊,每次2粒,连服3 d,对照组不服用益母草胶囊.结果 术后两周内随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阴道流血量分别为(89.2±23.3) ml、(98.6±34.2) ml,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腹痛时间为(2.0±0.8) d,较对照组的(2.4±1.1) d明显缩短;治疗组阴道出血时间为(3.3±0.9) d,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益母草胶囊可明显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和腹痛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聂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3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硝唑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临床疗效满意,具有疗效强、显效快、不易复发、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阿曼古丽·阿不都热西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82例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Laparoscopic-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子宫全切除术的患者120例,其中,行LAVH手术82例,阴式子宫全切术(Vaginal Total Hysterectomy,TVH)38例,比较两组手术的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发热率、肛门排气时间、需镇痛比例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LAVH组的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比例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TVH组明显减少 (P<0.05).结论 LAVH扩大了TVH手术适应证,降低了TVH手术难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王静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应用无张力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高腹股沟疝临床治疗效率.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9月~2010年9月采用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78例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以往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78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复发率、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两组治愈率均为100%,但是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临床复发率、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术后恢复快、治疗费用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曹玉良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高频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12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乳腺肿块的彩色多谱勒超声声像图进行回顾分析,重点分析肿块形态、边界、内部回声、有无钙化及钙化形态、纵横比、血流分级、阻力指数等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26例患者共174个乳腺肿块中,超声检出163个,检出率为93.7%,良性肿块108个,超声诊断正确99个,准确率为91.7%,恶性肿块66个,超声诊断正确57个,准确率为86.4%.结论 应用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能提高乳腺肿块诊断准确率,并对良恶性肿块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确切依据.

    作者:陈慕洁;洪泓;苏辉华;林燕秋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室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的实施

    目的 探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在手术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针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6671例手术患者,将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一一落实到手术的全过程.结果 6671例手术患者手术顺利进行,无差错事故发生,手术患者满意度达99%.结论 把患者十大安全目标落实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保证手术的成功,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

    作者:赖碧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根管治疗一次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226个牙髓炎患牙根管治疗一次法与常规(两次以上)根管治疗的疗效.方法 226颗牙髓炎患牙分为两组,一组113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一次法,另一组113颗患牙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术后1年、2年随访观察.结果 术后1年根管治疗一次法和常规根管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9%、98%.2年后两组成功率分别为98%、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管治疗一次法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张志国;赵美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医院经营环境的不断复杂化,医院作为知识密集型的特殊行业,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赋予了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地市级妇幼保健院护理人力资源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存在,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不乐观.笔者对其存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作者:马卫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的经验总结

    目的 探讨早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是否要放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根治术后并经病理证实腋窝淋巴结0~3个阳性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并经Logrank检验.结果 腋窝淋巴结阴性与1~3个阳性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75.0%、63.2%,10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2%、59.6%,平均无瘤生存时间分别为(97.3±2.53)个月、(87.01±3.80)个月,局部复发率分别为7.7%、16.7%,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2.8%、21.1%.结论 T1~T2期腋窝淋巴结1~3个阳性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可考虑放疗,预后指数的应用似乎可选择那些复发概率较大的患者,从而尽量减少一部分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放疗.

    作者:崔玉国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患者及家属对健康知识的掌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对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增进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作者:王克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2010年我院骨科常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和存在的问题,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从药库计算机管理软件中查询骨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各品种总量及金额,对用药频率(DDDs)进行分析排序;同时对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骨科抗菌药物DDDs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占7种(头孢菌素4种).结论 笔者所在医院骨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朱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浅谈护理工作中减少护患纠纷的应用体会

    目的 防范护理纠纷、培养维权意识.方法 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强化法律意识,重视首映效应,规范执业行为,保护护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严格查对制度,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加强责任心,规范护理文件的书写.结果 保证了患者的知情权,转变了服务观念,增强了服务和维权意识,加强了有效交流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结论 从诸多方面来提高护士的综合护理,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彩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

    目的 使用超声心动图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功能与心肌糖原沉积的关系.方法 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周对照组(n=6)、4周糖尿病组(n=6)、12周对照组(n=6)和12周糖尿病组(n=6),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糖尿病模型(55 mg/kg).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大鼠心功能,根据大鼠心肌糖原染色计算糖原容积分数.结果 4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短轴缩短率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明显(P<0.01);12周时与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LVEDD指数和LVESD指数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降低(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明显减少(P<0.05),心肌糖原沉积显著(P<0.01).相关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明显负相关(r1=-0.803,P<0.01),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心肌糖原沉积呈显著负相关(r2=-0.565,P<0.01).结论 STZ腹腔注射后12周成功制作糖尿病心肌病大鼠模型,糖尿病心肌病大鼠的心功能变化和心肌糖原沉积密切相关.

    作者:胡明;朱立光;桂春;雷蕾;邓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氟尿嘧啶植入剂在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应用的临床体会

    目的 观察112例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中应用氟尿嘧啶植入剂的临床疗效,以评价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2004~2006年112例中晚期食管、贲门癌采用手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加上术后化疗的患者,与同期112例术中未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但术后给予相同化疗的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化疗方案均采用替加氟+奥沙利铂.两组患者均随访3~5年,观察其不良反应、肿瘤复发率及患者死亡率、术后生存期等.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的患者,肿瘤复发少,患者死亡率低,术后生存期长.术中放入5-氟尿嘧啶缓释剂者,术后也无明显不良反应,血常规、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影响,无恶心、呕吐,无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结论 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能明显减少术后复发和转移,术中应用5-氟尿嘧啶缓释剂患者耐受性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有效的中晚期食管癌、贲门癌术中治疗的辅助手段,在控制疾病的复发、转移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高新芳;赵国强;张冬梅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贫血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住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红蛋白变化与NYHA心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的患者246例,均符合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心力衰竭病史≥12个月,排除继发性贫血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20 g/L为贫血;心功能水平的诊断采用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和Ⅱ级为轻度心力衰竭,Ⅲ级和Ⅳ级为严重心力衰竭,246例患者血红蛋白值取入院后早的有效实验室检测值,实验结果采用SPSS 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 严重心力衰竭患者(Ⅲ级和Ⅳ级)血红蛋白下降明显高于轻度心力衰竭(Ⅰ级和Ⅱ级),血红蛋白越低心功能分级越高.结论 贫血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王路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 将阑尾周围脓肿50例分成两组,对照组27例于就诊开始第一天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甲硝唑治疗7 d,每月连续治疗2~3次.治疗组23例,采用三联抗生素(亚胺培南+美洛西林/舒巴坦钠+甲硝唑)抗感染,同时辅助了中药加味大黄陈皮汤口服(3次/d)并灌肠(1次/d),连续7 d,治疗1~2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有效率82.6%,经χ2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阑尾周围脓肿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谭卓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1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相关性真菌感染的易患因素、导管真菌培养结果、治疗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广谱抗生素和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发病,中心静脉穿刺导管留置时间≥10 d,2例患者两次置入中心静脉穿刺导管.分离出17株真菌,11株白色念珠菌.2例患者拔管48 h后体温降至正常;13例患者给予静脉应用氟康唑(大扶康)治疗,其中4例换用伏立康唑、1例换用卡泊芬净.其中3例患者继发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应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基础上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易导致真菌感染,需要及早诊断及抗真菌治疗.

    作者:仝金斋;黄炎明;钟雪莺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术后患者家属需求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对手术后患者家属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为今后完善护理工作提供对策.方法 对手术患者的186名家属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所设需求分5大类,共33个条目,评分为0~3级,满意度评分为0~2级,统计均值评分.结果 5大类的前两项手术成功与否(2.68±0.56)和医护行为(2.54±0.58),表现了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治疗信息要求和同等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结论 对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信息及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降低或消除负性情绪的关键性问题.

    作者:黄丽;陈丽雅;王岸冰;陈丽燕;黄慧瑜;陈小燕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液常规检查参数关系分析

    目的 通过比较精子顶体酶正常组和异常组精液常规检测参数差异,明确顶体酶活性在评估男性生育能力中的重要意义.方法 从316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中选取36例顶体酶活性正常标本和36例顶体酶活性异常标本,分别作为顶体酶活性正常组和顶体酶活性异常组.所有精液标本均进行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精子畸形率、精子头部畸形率测定,运用相关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顶体酶正常组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均显著高于异常组,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均显著低于异常组,且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活率、A+B级精子活力、精子密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精子畸形率和精子头部畸形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精子顶体酶活性可以代表精子质量,精液常规检测参数可能是精子顶体酶活性的影响因素,可作为临床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可;包华琼;丁杰;蔡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癌性贫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在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48 h后给予EPO 12000 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3周,共用6周.两组的辅助治疗相同.于第2个周期的EPO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EPO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EPO能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忠文;周江;葛伟 刊期: 2011年第14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