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婧婧;吉晖晖;王文燕
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功能锻炼,达到防治并发症、减少后遗症、充分发挥残余功能、提高生存质量的目的.
作者:陈福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危重患者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气管切开患者共32例,随机分为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组16例,外科气管切开术(open tracheostomy,OT)组16例.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术后切口感染、气管闭合时间、切口闭合时间及切口渗血量.结果 PDT组与OT组相比,PDT组操作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切口感染率降低、术后渗血少、气管闭合时间及切口闭合时间缩短.结论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DT)与外科气管切开术(OT)相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朱永祥;张吕胜;龚少峰;陈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以泮托拉唑为基础的7 d标准三联疗法与泮托拉唑+铋剂+甲硝唑+四环素的5 d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0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慢性胃炎随机入选三联、四联治疗组.三联治疗组实行PAC方案:泮托拉唑40 mg(2次/d)+阿莫西林1.0 g(2次/d)+克托霉素500 mg(2次/d),口服7 d.四联治疗组实行PBMT方案:泮托拉唑40 mg(2次/d)+胶体次枸橼酸铋220 mg(2次/d)+四环素750 mg(2次/d)+甲硝唑400 mg(2次/d),口服5 d.治疗结束后至少停药4周后复查13C-尿素呼气试验,了解症状缓解情况,并观察其安全性.结果 三联治疗组根除成功18例,四联治疗组根除24例.三联治疗组ITT根除率为60.0%(18/30),低于四联治疗组的80.0%(24/30);三联治疗组PP根除率为64.3%(18/28),亦低于四联治疗组的82.8%(24/29),两组根除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联和四联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3%(16/30)和60.0%(18/30).结论 泮托拉唑、铋剂、四环素和甲硝唑的5 d四联方案较7 d标准三联疗法Hp根除率高,疗效好.
作者:姚红霞;李艳君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脂联素(APN)及白细胞介素-6(IL-6)联合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0例冠心病患者及40例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及IL-6的检测.结果 冠心病组HCY水平为(49.0±17.1) 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9±6.7) μmol/L(P<0.01);冠心病组APN水平为(7.9±3.2) mg/L,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0.4±6.2) mg/L(P<0.01);冠心病组IL-6水平为(48.2±16.3)n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9±5.2) ng/L(P<0.01).三者联合检测对于冠心病的诊断指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分别为91.7%、98.3%、98.2%、92.2%.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脂联素、IL-6检测在冠心病中有诊断价值,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作者:王治中;张宇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越性.方法 采用相当于外环口体表投影的下腹皮横纹处小切口进行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150例.结果 150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随访无复发病例.结论 微创小切口手术方式非常适合小儿腹股沟斜疝病例应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疗效好、费用低等优点.
作者:卢安平 刊期: 2011年第32期
沙利度胺初作为镇静药、止吐药应用,因致畸性而被撤出市场.随后的研究发现,沙利度胺具有抗炎及免疫调节的作用,1998年美国FDA批准其用于治疗麻风病结节性红斑.20世纪90年代随着对血管生成对肿瘤增殖、生长重要性的日益认识,其抗血管生成活性也逐渐被发现,研究证实,沙利度胺有明显的抗血管生成作用,可减少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bFGF等的分泌,而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需在局部新生血管的滋养下方可进行,因此,沙利度胺对部分肿瘤具有抑制作用.目前,沙利度胺已经成为复发和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标准治疗的一部分,和其他药物联用对神经胶质细胞瘤、前列腺癌、乳腺癌、子宫平滑肌瘤等的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崔旭辉;薛学义;许宁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颈椎黄韧带骨化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8例颈椎黄韧带骨化的成因及其诊断,根据其临床特点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不同的治疗方法,并对其疗效加以分析.结果 8例患者随访2~36个月,平均20.6个月,其中6例手术,术后功能恢复率82.2%,优良率80.5%;保守治疗2例,功能恢复率76.0%,优良率73.8%.结论 手术切除仍是治疗的主要手段,静止型黄韧带骨化脊髓压迫轻微的采取保守治疗也可以达到满意的疗效,但后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张同华;肖尚领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子宫切除术的两种不同术式对患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比较经腹(TAH)、经阴(TVH)子宫切除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恢复肛门排气时间、镇痛药物使用率、术后病率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 阴式组较腹式组平均出血量少(P<0.05),术后用镇痛药例数少(P<0.01),术后排气时间早(P<0.01),住院时间短(P<0.01),术后病率少(P<0.05),而对直肠膀胱功能的影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VH与TAH相比,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腹腔脏器干扰小,术后疼痛轻、康复快、腹部不留瘢痕,更符合微创观念.
作者:李双琼;丁寒春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PowerPICC新型导管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15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塞丁格技术分别置入4Fr单腔、5Fr双腔、6Fr三腔PowerPICC,回顾总结置管方法、维护及导管临床应用情况,对新型导管的特点及安全性进行总结.结果 15例患者均成功上臂置管,常规实施维护效果好,并发症少.结论 新型导管耐高压注射,能进行CVP监测,流速快,可以满足临床加强CT造影及大量补液的需求.
作者:袁双凤;陈吉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分析并评价老年人群与中青年人群胃溃疡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8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60例与同期入院治疗的148例小于60岁的中青年溃疡患者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老年人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非甾体抗炎药服药率也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人群的上腹部疼痛症状所占比例有所下降,但出血、贫血比例上升.老年人组的胃体及胃底溃疡比例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人组与中青年组的胃角以及胃窦溃疡的检出率均较高.两组患者的溃疡直径相比,老年人群的胃溃疡直径较大.老年人组与中青年组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90%左右.采用抑酸治疗方法,两组溃疡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人群的胃溃疡与中青年人群的胃溃疡相比具有自身的特征,其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以及非甾体抗炎药服药率均高于中青年人群,上腹部疼痛症状所占比例较少,但出血、贫血比例较多,其胃体及胃底溃疡比例也高于中青年人群.
作者:廖怀强;刘建坤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妈富隆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停药后月经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则有明显的改善,提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随访调查,观察组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对照组患者只有38例恢复正常月经,占86.4%,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2%,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妈富隆治疗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明显优于单用妈富隆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月经周期,且不良反应低,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唐洪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比较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在双乳肿块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行双乳肿块切除术的患者,ASAⅠ~Ⅱ级,年龄25~55岁,体重45~68 kg.随机分为2组,A组30例,B组30例.A组患者采用0.5%的罗哌卡因行双侧肋间神经阻滞,B组患者实施全凭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HR、MAP、术后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术后1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侧肋间神经阻滞与全凭静脉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各有利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的麻醉方法.
作者:张博;左美娟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实施全面护理的价值.方法 回顾71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资料,分析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的全过程,并做出总结.结果 71例患者中67例治疗效果满意,2例未成功,2例半年内复发,经再次射频消融术后根治,并发气胸1例.结论 射频消融术是根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术后的精心护理是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治疗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梅芳;汪素红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评价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用于前牙缺损修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123颗需要进行前牙桩核冠修复的患牙,均分为3组,分别使用铸造钴铬合金桩、成品纤维桩以及铸瓷桩修复,观察2年的脱落率、根折率.结果 修复2年后,钴铬合金组1例桩核脱落,2例根折;纤维桩组有2例发生桩核脱落,无根折;铸瓷桩组2例桩核脱落,1例根折.结论 3类桩冠在前牙缺损修复中失败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瓷和纤维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张霄华;汪大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研究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组(治疗组)和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组(对照组)各30例,对患者治疗前与治疗35 d后下肢日常活动能力及患肢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均有减轻,但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下肢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 推拿与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配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作者:高敏;陈瑜;谢苏娟;资润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对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护理新改进,减少患者的焦虑、痛苦,促进康复.方法 选择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150例,耐心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缩短备皮与手术的时间,术前晨加做阴道擦洗和宫颈消毒,术后用咀嚼口香糖的方法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结果 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积极面对手术,缩短了备皮与手术的时间,术晨加做阴道擦洗减少了感染的机会,术后咀嚼口香糖缩短了肛门排气时间.结论 通过以上改进,减轻了患者的焦虑、痛苦,增加了患者舒适度,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施祝英 刊期: 2011年第32期
Notch在多个物种中均有表达,其家族成员的结构具有高度保守性,Notch信号通路更是在众多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Notch家族成员Notch1不仅全程参与正常MM细胞的发育,同时也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密切相关.Notch信号通路激活后可通过对NF-κB、C-myc的相互作用,调节细胞的增殖,促进骨髓瘤细胞的生长,从而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凋亡,它与骨髓瘤的发生和耐药有关.通过对Notch及其通路的研究,使得对MM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MM的诊治提供了新靶点.一些阻断Notch信号的药物如砷剂及γ-分泌酶抑制剂等应用使MM的治疗得到了极大的突破.本文就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原莹莹;陈君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LS)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及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患儿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效果.结果 术后并发CLS的发生率为5.26%.患儿经积极正确的治疗(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保证组织供氧、保证重要脏器灌流等)后,5~8 d水肿消失,心率、血压、CVP正常,各项检验结果正常.结论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发生CLS后,应在手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尽量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和避免过低体温对患儿的不利影响,一旦发生CLS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心脏病患儿的术后存活率.
作者:鲁秀珠;陈文敏;冯霞;祁敏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体会.方法 通过分析近几年本院发生的医院院内感染事件及采取的相应改进措施,总结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经验.结果 通过近几年不断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现本院院感事件无一例与消毒供应室有关.结论 加强消毒供应室的管理工作,首先应加强工作人员对院感防控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应加强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后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的各项工作质量,确保院感发生途径在消毒供应室中被有效阻断.
作者:唐明 刊期: 2011年第3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7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对照组,腹腔镜组给予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开腹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腹腔镜组切口疼痛及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诸多优点,是目前胆总管结石治疗的一种较佳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利人 刊期: 2011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