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良
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院内感染可以导致血液中炎性因子增加,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另外感染后导致相关器官的功能衰竭、电解质紊乱均可加重病情,影响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作者:谢碧瑶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用丁咯地尔针200 m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对照组用血塞通0.4 g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14 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丁咯地尔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
作者:张书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有周期性发作的慢性疾病.以病程长、反复发作为特点,为临床常见难治病症.笔者根据有关资料结合临床经验,自拟活血止痛汤,配合静滴藻酸双酯钠,口服维生素B1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36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泽蓉;曾建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癌性胸膜腔积液是晚期癌症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单纯留置导管放液效果不佳,笔者所在医院于2001~2004年共收治癌性胸膜腔积液患者60例,其中32例于放液后胸膜腔内注入多抗甲素,取得良好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B组28例,均行全身化疗并胸膜腔内留置中央静脉导管,A组患者每7天注入一次多抗甲素20 mg+生理盐水20 ml,注入药物后闭管24 h,嘱患者转动体位,以利药物混匀.B组患者仅行胸膜腔内置管引流.结果 试验组(A组)有效例数与对照组(B组)有效例数比较,经χ2检验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本组使用胸膜腔内注入多抗甲素治疗癌性心包积液,症状改善,患者存活时间延长.
作者:任乐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随着医学模式的逐渐转变、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医护服务直接进入家庭为广大居民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服务.笔者通过亲身体会,认为家庭输液在社区护理防范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将家庭输液导致发热反应的案例资料报道如下,以供同行借鉴.
作者:秦红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骨性愈合.临床愈合时间:平均9个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无骨感染、畸形愈合和不愈合,无骨筋膜室综合征、脂肪栓塞及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具有保护骨膜、固定可靠、骨折愈合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胫骨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
作者:王厚堂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生物化学在医学基础课学习中居重要地位,但由于生物化学的内容难理解、难记忆,大多数学生对生物化学望而生畏.讲好生物化学的绪论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生化的信心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经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绪论教学中可以通过对生物化学定义、内容、重要性及学习方法 这几个问题为主线作讲解,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消除畏难情绪,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
作者:马元春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体,在保障广大群众健康和服务现代化建设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研究和探讨新型医院财务管理机制,对增强医院活力,提高运行效率,从而促进医疗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借鉴绩效管理的思想,构建了一套新型的医院财务管理体系,在此以供同行交流.
作者:翁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对比观察褥疮一般治疗措施与使用龙血竭外敷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褥疮的疗效,探讨中医结合治疗褥疮的对策.方法 将21例患者用龙血竭配合红外线照射治疗.观察治疗后5~10 d内的治疗效果.结果 21例患者均在24 h内起效,快的Ⅱ期患者48 h内创面结痂;所有患者在5~10 d内愈合.结论 龙血竭配合红外线治疗仪治疗褥疮疗效显著,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并且见效快,方法 简单,毒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雪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对不同孕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患者实施期待治疗的围生结局,探讨期待治疗的可行性及其注意事项.方法 pPROM患者120例按入院时不同孕周分为三组:入院时孕26~27+6周17例(甲组);入院时孕28~33+6周80例(乙组)入院时孕34~36+6周23例(丙组)三组患者实施相同期待疗法.结果 三组期待治疗时间有差异,乙组长;孕妇并发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甲组高,乙、丙组比较无差异(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有差异,甲组新生儿情况预后差,乙、丙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孕周<28周的胎膜早破者期待疗法难以达到改善围生儿结局,不宜继续妊娠;对孕34~36+6周胎膜早破可进行引产;孕龄28~34周胎膜早破者采用期待疗法具有可行性.
作者:夏剑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分析后路椎间盘镜与传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研究2003年5月至2007年5月笔者同一位医生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治疗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以传统常规开窗(open discectomy,OD)手术治疗的66例作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根据Macnab疗效评价标准将两组术后12个月的疗效分为优、良、可、差4级,开放组优良率95.45%,后路镜组优良率98.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椎板及小关节咬除量、住院时间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两种方法 疗效相近,但后路椎间盘镜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关节破坏小,恢复快等优点.
作者:吴海龙;刘晓岚;豆贲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在不断增长,对健康的需要更为迫切,在为患者治病的同时,传授预防疾病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能力尤为重要.
作者:吾金取初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家庭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科近年收治的3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行家庭干预,即继续行药物维持治疗和家庭干预,为期1年,观察其效果.结果 本组患者经家庭干预后,工作状况、闲暇活动、家庭关系、社会交往、健康状况及总体生活状况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治疗后症状控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家庭干预,可延长其复发时间,减少意外,家庭关系和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孟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质量,接受手术的老年患者数量明显增长[1].本文回顾了2006年1月~2009年8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在全麻下行全髋置换术老年患者289例,术后均在麻醉恢复室内复苏,为了减少在麻醉恢复室内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从护理的角度进行监测和处理,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杨;周亚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由于下肢截肢属于较大的损毁性手术,直接造成患者重要肢体的缺失和功能缺陷,对于患者,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难以承受的,使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消极心理,对治疗极为不利.
作者:杨春花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中,小剂量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与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疗效对比及糖尿病的病程及患者年龄、性别、诱发因素等关系.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7年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2例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比较,其血糖恢复时间、CO2-CP恢复时间、酮体消失时间、胰岛素用量无显著差异,见表1.结论 (1)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注射与小剂量间断皮下注射无显著差异;(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糖尿病的病程成正比,随年龄增加而减少;(3)糖尿病酸中毒女性>男性;(4)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诱因依次为感染、治疗不当、应急.
作者:王淑贞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并发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处理.方法 对9例脑脊液漏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患儿无1例行切口探查硬脊膜修补术,均经合理体位、皮下穿刺或引流、局部加压等治疗痊愈.结论 加压包扎、反复皮下穿刺、皮下引流管引流及加强支持治疗是治疗小儿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有效方法 .
作者:杨保锋;段三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引起晚期产后出血的临床原因.方法 对1998年1月至2009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晚期产后出血89例产妇的病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不同的分娩方式,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母乳喂养与否,晚期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晚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胎盘胎膜残留、蜕膜残留、子宫胎盘附着面感染、复旧不全、剖宫产术后子宫伤口裂开.
作者:刘爱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脑电图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6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做脑电图并进行分析.结果 66例患儿全部有异常脑电图表现,阳性率100%.结论 脑电图检查可发现轻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判断病情的轻重程度.
作者:裴连芳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近年来,随着剖宫率的上升,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妇女的日常生活.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近年来收治的10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邓梅娟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