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徐昶明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摘要: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对2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头部核磁共振表现为幕上和幕下同同时发生的两处以上的病灶,常以中脑及丘脑病变为多见,并合并其他部位的梗死,如小脑、枕叶、颞叶等,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结论 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预后较差.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基层医院产后出血60例的干预研究

    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1].特别是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基层医院,由于住院分娩率相对较低,加上基层医院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知识技能缺乏、医疗设备不足现象,所以基层医院孕产妇死于产后出血的病例占全国的80%以上[2].为降低基层医院孕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其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2008年收治的60例孕产妇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鹿晓燕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口服常用量心得安(普萘洛尔)发生严重不良反应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5岁.以心悸、咳嗽、气促6 d收入院,既往甲亢史,近半年服他巴唑10 mg/次,每天3次.近6 d来心悸、咳嗽、气促,为进一步治疗而入院.查体:体温37.8 ℃,呼吸20次/min,脉搏 85次/min以上,血压105/80 mm Hg心音强弱不一,心律不齐,心率110~120 次/min,肺部偶闻及干啰音.心电图示快速房颤;胸部X线片示肺气肿.

    作者:胡明雨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利咽喷雾剂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利咽喷雾剂并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色谱条件为Hypersil BDS C18分析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40 ℃,流动相为甲醇 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8∶32∶1),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甘草酸进样量在0.5900~4.1301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0.61%(n=6).结论 本方法 简便、快速,重视性好,可用于利咽喷雾剂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作者:武凤华;林翠芬;余伯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外伤性肝破裂32例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外伤性肝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救治方法 .方法 对经笔者所在医院救治的外伤性肝破裂患者32例临床资料进行系统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痊愈29例,死亡3例.结论 手术是外伤性肝破裂治疗的主要方法 ,正确选择手术方式是提高治疗成功率的关键,伤情严重以及治疗延误是导致外伤性肝破裂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

    作者:何志雄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椎间植骨融合RF-Ⅱ系统治疗腰椎滑脱症

    腰椎滑脱症是指腰椎前滑后形成的椎管狭窄,椎间孔狭窄等病理变化,而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椎间植骨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腰椎不稳症效果好方法之一.自2003~2008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腰椎骨脱患者20例,采用椎间植骨融合RF-Ⅱ系统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杨革军;金正春;李绍标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倒U字缝合治疗9例分析

    目的 防治妊娠期习惯性流产和早产.方法 采用宫颈倒U字缝合治疗宫颈机能不全.结果 9例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倒U字缝合治疗后均有显著性成效.结论 上述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作者:孙桂霞;宋维华;孙玉婷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腔镜切除腹腔巨大囊肿15例

    目的 评价腹腔镜治疗腹腔巨大囊肿的疗效.方法 全麻下,开放置入腹腔镜行腹腔巨大囊肿切除并开窗引流.结果 15例腹腔巨囊肿行腹腔镜切除,无一例发生出血胆漏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效果肯定,但需掌握熟练的开腹技术和腹腔镜操作技能.

    作者:李恩宽;白松涛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22例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孕产妇妊娠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择2001~2004年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2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治疗组,选择仅行剖宫产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一组,选择经阴道分娩19例患者作为对照二组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治疗组出血量与对照一组无差别,两组出血量明显高于对照二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剖宫产同时进行子宫肌瘤剜除术,不增加手术出血量,安全有效,且不增加新生儿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孙普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双胎妊娠56例的围产期保健和护理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的围产期保健和护理体会.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0月1日至2008年9月30日收治的56例双胎妊娠孕产妇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例孕产妇均痊愈出院,围生儿死亡1例.结论 认真做好孕妇围生期保健工作及运用护理程序,可大幅度减少孕产妇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作者:杨学会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胃炎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胃炎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方法 随机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125例和对照组62例.治疗组口服胃炎颗粒每次10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三九胃泰冲剂,每次10g,每日3次,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镜检查、活组织检查及幽门螺旋杆菌转阴情况.结果 胃炎颗粒组治愈率为67.2%,显效率26.4%,总有效率99.2%;幽门螺杆菌转阴率48.3%.对照组分别为45.2%、24.2%、80.6%、1.7%.两组比较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炎颗粒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效.

    作者:兰付胜;陈方焘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浅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护理体会

    近年来,对急性脑梗死进行再灌注治疗成为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溶栓治疗作为再灌注治疗的重要措施被临床所接受.溶栓治疗药物首选尿激酶,笔者所在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42例,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佟丽华;伊文波;韩凤珍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针刀疗法配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针刀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针刀治疗,牵引,应用中西药物,休息等方法 综合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经系统的结合治疗后,治愈54例,显效27例,好转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1%.结论 针刀结合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对性强,治愈率较高,复发率及费用较低,是基层治疗本病较为实用的非手术疗法.

    作者:吴永新;崔俊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104例重型颅脑损伤内分泌水平的临床观察及意义

    目的 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后患者的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定量分析法检测10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泌乳素(PRL)、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3和FT4)水平其变化,与正常值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 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血清PRL、FT4含量显著升高,而LH、FSH、FT3显著降低;部分病例受伤72 h后及2周后复测,上述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内分泌功能有明显异常变化.

    作者:刘玲;彭涛;李新军;王艳艳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丹红与贝那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4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药和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比较两组血压、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改变.结果 两组在治疗前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经4周治疗后,两组血压、UAER、尿β2-M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 丹红注射液并用贝那普利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早期DN临床疗效比常规西药联合贝那普利疗效显著,其机理与降低TGF-β1,改善DN早期的肾脏高灌注、高滤过等有关.

    作者:李冬娃;李晓琼;李桂玲;许秋卓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的汞

    目的 建立微波消解-原子荧光法测定化妆品中汞的方法 .方法 化妆品采用微波消解,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样品中的汞.结果 汞浓度在0~0.20 μg/L范围内与原子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1,方法 检出限为0.0066 μg/L,回收率为91.31%~96.77%.结论 方法 简便、快捷、准确、灵敏度高,应用双道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可测定化妆品汞含量.

    作者:高卫东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腹膜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分析

    笔者所在医院于2003年8月开展了腹膜后腹腔镜手术,至2008年11月已完成包括肾上腺探查及切除、肾脏切除、肾良性肿瘤剜除、肾囊肿去顶、肾盂输尿管成形、输尿管切开取石等175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太林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手术室空气消毒与监测

    随着医院感染学的发展,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展是当前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课题.空气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手术室空气细菌污染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手术室人员流动多且不固定,连续手术时间长,患者切口暴露时间长,这些都是诱发术后感染的重要因素.本文对面积相同而工作条件不同的3个手术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微生物的监测.

    作者:吴幼兰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甲睾酮对小鼠生殖系统发育及生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甲睾酮对雄性小鼠精子的产生及生殖器官的影响.方法 将48只昆明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每天分别向各组灌胃甲睾酮16 mg/kg,32 mg/kg,64 mg/kg 和等量蒸馏水(对照组),连续10 d.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甲睾酮16 mg/kg组精子活率高为66.22%(P<0.05);甲睾酮64mg/kg组睾丸指数、精子畸形率、精子密度都极显著和显著地升高(P<0.01和P<0.05),且睾丸组织有较明显的病理学损伤.结论 适量甲睾酮能提高精子活率,大剂量使精子活率降低且畸形率升高.

    作者:张红军;张克英;杨晋;杨兴江;苟兴能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BS)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改变及预后.方法 对20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TOBS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多以突然眩晕或意识障碍起病,合并眼球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运动障碍、视觉障碍,头部核磁共振表现为幕上和幕下同同时发生的两处以上的病灶,常以中脑及丘脑病变为多见,并合并其他部位的梗死,如小脑、枕叶、颞叶等,病因及危险因素主要为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高血脂等.结论 TOBS的诊断主要依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预后较差.

    作者:徐昶明 刊期: 2009年第13期

  • 胎膜早破病因研究进展

    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membrane, PROM)是指胎膜破裂发生于产程正式开始前,其发病率国内外报道并不一致,大体占分娩总数的 3%~16%[1].如发生在妊娠满 37 周后,称足月胎膜早破,而发生在妊娠不满 37 周者,称足月前胎膜早破.发生在早产者为足月产的2.5~3 倍.胎膜早破发生后,将导致诸如绒毛膜羊膜炎、产后出血、子宫内膜炎、早产、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明显增多,败血症、肺炎对早产儿特别是足月前 PORM 所致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RDS 或 NRDS)危险更大,是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胎膜早破作为危及母儿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日益受到产科界的重视.胎膜早破的因素很多,而且往往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就以与胎膜早破的发生密切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黄宁;李小英 刊期: 2009年第13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