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议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

邹著英

关键词:医患关系, 成因, 对策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客观存在着的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家属为另一方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本文就近年出现的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看法.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脾脏切除术后腹腔出血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车祸、外伤患者也逐年增加,导致外伤性脾破裂在临床上比较多见.患者往往病情较重,入院时就已经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需抗休克的同时给予手术治疗.术后腹腔出血的情况时有发生,需再次手术止血,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损失.甚至带来生命危险.笔者就脾脏切除术后腹腔再次出血的原因作如下分析.

    作者:尹建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76例临床分析

    1临床资料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76例,其中男40例,女36例.年龄1~6个月15例,6个月至1岁20例,1~3岁41例.对病程小于1周的患儿待其病程超过1周后再抽静脉血检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MP-IgM),其他病例在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时收住院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或第3天抽静脉血检测Mp-IgM.特异性Mp-IgM测定以抗体滴度大于1∶80为阳性,并作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依据.

    作者:吴素莲;宋继宁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应用彩超检查腹主动脉瘤之我见

    目的 探讨彩超用于诊断腹主动脉动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探头自剑突下开始,自上而下先纵断面后横断面观察腹主动脉内径及内中膜厚度,以确定有无斑块.结果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笔者所在科共检查腹主动脉215例,其中检出腹主动脉瘤22例,41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其余152例正常.结论 彩超检查腹主动脉病变方法准确、简单、无痛苦.

    作者:韩朝;王爱名;韩意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卫医[2006]56号)和扬州市卫生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关于印发城市卫生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扬卫医[2006]50号)的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城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优势,努力提高农村卫生工作和农民健康水平,按照分级对口、供需结合、讲求实效、实行目标管理的原则,笔者所在医院派出多批医疗队伍对口支援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现将2008年度对口支援工作总结如下.

    作者:诸葛末;伊董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化疗药物外漏致组织坏死1例分析

    1病例介绍患者,女,48岁,于2007年8月13日入笔者所在医院行右腋下恶性淋巴瘤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2007年10月20日行第三次化疗,选择左侧肘关节头静脉穿剌,证实针头进入血管后,缓慢静推,边抽回血边推药物,无阻力、无肿胀、无疼痛.当化疗药物进行一半时,患者主诉有轻度疼痛,当时护师认为是化疗药物本身对血管剌激性强而引起的疼痛,故边解释边静推完药物.患者询问上次打针部位(贵要静脉)有硬肿应如何处理,护师告之热敷即可.患者热敷整个肘部,疼痛不仅未见好转反而加重,于第2天来诊,皮肤有数个大小不等的水疱,皮肤红肿,为防止组织坏死,立即行生理盐水20 ml加地塞米松5 mg,局部环形封闭,冰袋冷敷24 h,硫酸镁温敷,3天后病情恶化,局部表皮溃破,皮肤暗红色,质硬韧,左上肢功能障碍,表明局部开始坏死.局部处理左上肢两个月,于12月20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局部病灶坏死清除、皮瓣移植术,术后经消炎、止血、局部保暖等治疗,住院3个月后痊愈出院.

    作者:左翠平;杨素丽;马俊英;程雅玲;于海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手术时机的选择

    目的 探讨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手术时间的选择.方法 总结病历资料,分析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手术时间选择对手术难易程度、术后恢复情况、术中术后并发症等的影响.结果 手术早期即发病后12 h内行胆囊切除术18例,除1例胆囊萎缩手术时间超过1 h外,12例行胆总管探查手术,均在1 h内完成且无并发症发生.12 h后手术158例,术中发现胆囊水肿随时间延长而加重,其中25例化脓,4例穿孔,2例术后并发感染性休克死亡.结论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在诊断明确、无手术禁忌证的情况下,手术越早胆囊炎症越轻,手术难度越小,术后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作者:阎雄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

    目的 讨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方法对80例患者进行血清甲状腺素测定.结果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3、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TSH与对照组比较变化明显(P<0.05);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越差,T3、T4变化越明显.结论 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变化对病情预后和指导治疗有着实际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建红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在鼻内镜手术中的比较

    目的 比较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全凭静脉麻醉(TIVA)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鼻内镜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T组)和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I组),每组 15例的患者,共30例.观察麻醉前、诱导后插管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 min、手术30 min、气管拔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患者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同时观察患者拔管时的意识及躁动情况及术后恶心、呕吐.结果 I组在在插管后5 min时血压下降明显,在手术30 min时血压心率明显增高与同时间T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组患者术终至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I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 ; 拔管时躁动情况:T组患者较安静,I组患者出现拔管躁动4例;两组均无术中知晓患者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结论 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鼻内镜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平稳,苏醒质量高.

    作者:张群;钱祖超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急腹症超声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腹症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00例临床诊断为急腹症的病例应用HP SONOS200超声诊断仪对急腹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病例中胆系结石发病率高,共28例,占28%;其次为泌尿系结石,共17例,占17%;其他包括:腹部外伤(肝、脾、肾挫伤及破裂)、急性胰腺炎、妇科急腹症、肝脓肿、肠梗阻、胃肠道穿孔、急性阑尾炎等.100例急腹症的B超诊断与临床及术后诊断符合标准者87例,占87%;不符合者13例,占13%.结论 超声诊断在急腹症诊断中占重要地位.超声检查方便易行、无创、重复性高,及时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杨振军;李新立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孕妇血清锌浓度与稽留流产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锌浓度在孕早期的变化情况,探讨孕妇血清锌浓度与稽留流产的关系.方法 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采用原子光谱吸收法对笔者所在医院64例稽留流产孕妇和66例正常对照孕妇早孕的血清锌浓度进行检测.观察对照组各孕周血锌浓度变化情况,对比对照组和研究组血锌浓度.结果 孕妇血清锌浓度在孕早期呈逐渐下降趋势,但其变化不显著(P>0.05).研究组孕妇血清锌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孕妇血清锌浓度对维持正常妊娠有重要作用,血锌浓度低可能会导致稽留流产.

    作者:容春凤;吴钦兰;朱小宁;刘琼芬;刘和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知丹消乳汤治疗早期乳腺炎的研究

    目的 研究治疗早期乳腺炎的特效方药.方法 将100例哺乳期早期乳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口服知丹消乳汤,对照组患者常规抗生素治疗(头孢塞肟钠2 g,加入0.9%生理盐水100 ml,每日2次静点).结果 试验组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对照组患者治愈38例,治愈率76%.结论 知丹消乳汤治疗早期乳腺炎有特效,且无毒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唐玉根;段昌萍;安志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源性休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方法.方法 将4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1例,A组为对照组,用西药强心、升血压等治疗;B组为治疗组,除用以上西药治疗外,另加用中药(生脉饮和参附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B组在减缓房室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升压,改善心功能,改善心电图等方面比A组有明显优势.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心源性休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作者:罗彪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缬沙坦治疗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70例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缬沙坦80~160 mg/d治疗,对照组用贝那普利10~20 mg/d治疗,为期12周.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降压幅度分别为79%和78%、31/22 mm Hg和32/23 mm Hg,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能较明显改善左心室心肌肥厚(均P<0.05),但两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两组都轻,但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缬沙坦治疗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轻、中度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首选药物之一.

    作者:叶惠尧;潘晓苑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沙丁胺醇及氨溴索雾化吸入,对照组加用α-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儿喘憋、哮鸣音、湿罗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163、2.283、2.024、2.023,P<0.05),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72.5%和97.5%,对照组分别为55.0%和82.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丁胺醇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金之银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议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客观存在着的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家属为另一方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本文就近年出现的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看法.

    作者:邹著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和部分切除临床分析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78%.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B超、CT等)的改进和历年体检的普及实施,早期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肾癌对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果差.免疫治疗目前多用于辅助治疗.近年问世的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转移性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手术治疗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无转移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可达到根治目的的方法.根治性肾切除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近年来发展的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通过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途径完成.

    作者:徐晓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而产后出血又以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为常见,因此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在产科护理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现将10例因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施望斌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谈肝硬化患者的健康教育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于肝脏而造成的进行性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其年发病率为17/10万,在总人口死因中位居第九.由于其不可治愈性,患者需长时间带病生活.因此,如何使肝硬化患者在有限的生存时间内良好的配合治疗,获得佳生存质量,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的.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心理、饮食和药物治疗等方面,提高广大患者对该病的认识.

    作者:李珂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奥氮平与舒必利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的比较

    目的 观察奥氮平与舒必利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50例,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60±11)岁,给予奥氮平2.5 mg/d逐渐加至5~10 mg/d,PO×4周;舒必利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2±13)岁,给予舒必利0.3 g/d逐渐加至0.4~0.6 g/d、PO×4周.结果 奥氮平组和舒必利组经过4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83%(P>0.05),两组在2周末有效率分别为78%和26%(P<0.05).结论 奥氮平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后妄想综合征比舒必利显效早、药物不良反应少且轻.

    作者:陈梅;李桂玲;李旭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前列腺气化电切术后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症气化电切术后护理.方法 加强观察,防止术后并发症,实施护理要点.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愈合良好.结论 前列腺气化术后精心的护理是确保术后成功的关键.

    作者:马红波;余桂英;丁小菊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