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析骨肿瘤患者的日常保健问题

张丽娟;王果花

关键词:骨肿瘤, 日常保健
摘要:骨肿瘤是指发生在骨内或起源于骨各种组织成分的肿瘤,包括原发、继发或转移性恶性骨肿瘤,其病理程度不同预后也不尽相同.但是,保持健康乐观的心理、规则的作息习惯、合理膳食和营养以及避免过劳过累,对于骨肿瘤患者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压疮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埙,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压疮对医患双方都是一个严重的和花费昂贵的护理问题.笔者采用多爱肤无菌、不透气亲水性敷料(美国施贵宝公司)治疗10例病例,结果表明多爱肤敷料治疗压疮疗效好,为患者减轻痛苦、花费,同时大大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现报道如下.

    作者:曹敏;张小康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暖宫逐瘀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建立暖宫逐瘀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利用薄层鉴别法对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进行定性,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该药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可见牡丹皮、丹参和枸杞子的特征斑谱,丹参酮ⅡA在0.003~0.08 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8%(r=0.9897),RSD=2.01%(n=5).结论 该法效果好、简便、快速和结果准确,适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梦萍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手术室感染的控制

    医院感染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在手术室更为重要.手术室是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危重患者进行抢救的地方,同时也是血液制品及体液分泌物密切接触的地方,因此,加强手术室感染控制势在必行.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在感染控制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简单介绍如下.

    作者:赵显举;魏颖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早期半卧位预防腹部术后腰肌酸痛的探讨

    人体长时间维持一种体位姿势,必定会引起身体某些肌群疲劳损伤发生酸胀疼痛不适.对腹部手术患者来说,术后回病室后仍需仰卧位平躺6 h左右,因此常有患者主诉腰酸不适.在开展临床舒适护理研究对患者的问讯调查中发现,腹部术后患者除胃管留置和切口疼痛外,被动体位引起腰肌酸痛是干扰患者舒适度的主要因素.为预防术后由于这种体位性疲劳引起的腰肌酸痛,笔者对全身麻醉腹部术后患者早期半卧位和传统平卧位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国企医院主辅分离改革探讨

    南疆铁路库尔勒临管处医院(以下简称铁路医院)是计划经济时期特殊产物,作为国有企业医院,其在历史上发挥了其他医疗机构无可替代的作用.但如今在市场化经济大环境下,企业医院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的就是从母体剥离推向市场.在将企业医院推向社会的过程中,作为接受部门的主体就要思考如何谋得新的发展出路,在这方面笔者所在单位做了有意的尝试.

    作者:蒋跃强;吴新佳;毛海俊;袁新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和部分切除临床分析

    肾细胞癌是起源于肾小管细胞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肾肿瘤的78%.近年来由于诊断技术(B超、CT等)的改进和历年体检的普及实施,早期肾癌的比例明显增加.大量的研究证明肾癌对化疗和放疗治疗的效果差.免疫治疗目前多用于辅助治疗.近年问世的靶向治疗主要适用于转移性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肾癌.手术治疗是目前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对于早期无转移的肾癌,根治性肾切除术是目前唯一可达到根治目的的方法.根治性肾切除包括开放性手术和近年来发展的经腹腔镜手术.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通过经腹腔和经腹膜后两种途径完成.

    作者:徐晓刚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异位妊娠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与细菌性阴道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8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62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因早孕在笔者所在医院要求终止妊娠的患者102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情况.结果 异位妊娠组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46.77%,对照组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为21.5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细菌性阴道病增加异位妊娠的发生.

    作者:李玉莲;刘云华;张亚明;谢芳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产后早期定时下腹部按摩及会阴冲洗预防产后尿潴留

    产后尿潴留是指产后6~8 h膀胱内充满尿液而不能自行排出.产后尿潴留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见于初产妇,其所致的膀胱胀可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阴道出血量增多,易引起产后泌尿道感染.目前,临床护理对产后尿潴留更多集中于发生尿潴留时的各种缓解处理措施的应用与探讨,如热敷、听流水声、导尿等护理措施,增加了产妇的痛苦,影响了护理工作,是一种被动的护理方式.针对此现状,参考有关资料,对护理方式进行调整,变被动为主动,在产妇分娩后30 min起,早期定时按摩下腹膀胱区及宫底,并结合用1∶2000温新洁而灭溶液行会阴冲洗,同时对产妇施以心理护理可促进产妇产后及早自排小便,有效预防产后尿潴留的发生,减轻了产妇的痛苦,减少了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牟志华;刘桂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纳洛酮在昏迷急诊中的应用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摸索,笔者对各种原因不明的昏迷者进行了观察分析,发现纳络酮作为首选用药,经临床观察对昏迷急诊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作者:骆艳莉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氨溴索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氨溴索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126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6例,对照组60例.在同样的综合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氨溴索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咳嗽、咳痰、气促、肺部罗音等症状的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氨溴索辅助治疗小儿肺炎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范淑霞;刘建国;邹世琴;王广欣;暴丽荣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10月4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病常见,其并发症常由于病情严重,治疗不及时和治疗不当引起,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肺部罗音、发绀和水肿,常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和肝肾功能损害.死因主要是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其并发症病情复杂,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越来越重要,戒烟和预防呼吸道感染是降低发病率的基础,家庭氧疗是晚期治疗的重要措施.

    作者:宋磊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糖尿病足综合治疗的体会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3~2008年,笔者所在医院采取糖尿病教育、心理支持和常规药物治疗糖尿病足26例.结果 本组病例治疗时间30~117 d,平均56.8 d,治愈19例,好转5例,截肢1例,死亡1例.有效率为92.3%,截肢率为3.8%.结论 综合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作者:谭莹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分子标志物的检测

    目的 检测心绞痛、脑血栓患者止血与凝血的分子标志物,探讨其止血与凝血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42例心绞痛和40例脑血栓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浆中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D-D)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含量.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绞痛和脑血栓患者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t=2.17,2.32,P<0.05),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TAT和D-D较稳定型明显升高(t=2.41,2.38,P<0.05);脑血栓患者急性期以TAT升高为主,而亚急性期D-D含量明显高于急性期和慢性期(稳定期)(t=2.24,2.28,P<0.05).结论 心绞痛、脑血栓患者存在凝血系统激活、继发性纤溶亢进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宫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社区居民血糖标本合格率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我国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居民的糖尿病患病率也迅速增加[1].2006年2月24日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研究部署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这样使社区居民充分享受到了社区卫生服务的便利.2007年10月至2008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各居民小区、厂矿等共采集血糖标本859份,其中发生溶血13份,约占总数的1.51%.为了使所采集的血标本不影响检查结果及延误诊断,通过分析及时采取了防范措施,自2008年3~8月,共采集血糖标本1050份,发生溶血2份,占总数的0.19%,保障了居民血糖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

    作者:潘凤贤;张炳芬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孤立肺部结节的影像诊断

    为探讨孤立肺部结节的影像鉴别诊断要点,笔者收集1998~2008年经病理确诊的100例孤立性肺部结节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本文收集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经病理确诊的孤立肺部结节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灶直径大于30 mm,其中痰细胞活检31例,手术病理活检33例,纤支镜活检21例,治疗观察随访病灶缩小或消失证实为良性肿块15例.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位片,43例曾作病灶体层摄影、21例加摄支气管双倾斜体层摄影.

    作者:汪海涛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稳定型输卵管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药物保守治疗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的治疗效果.方法 96例稳定型输卵管妊娠,其中56例腹腔镜治疗,40例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药物治疗成功33例,占82.5%;腹腔镜保守性手术56例,成功54例,占96.4%,腹腔镜保守手术组与药物治疗组成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药物保守治疗复通率60%,腹腔镜保守治疗复通率92%.结论 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术后输卵管复通率显著高于药物保守治疗组

    作者:田中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13例报道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实施条件和护理要领. 方法对云南省大理州永平县计划生育服务站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13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13例中有1例因产后出血不止行次全子宫切除术,另1例因宫颈后穹隆裂伤行修补术,3例以毁胎手术结束分娩,余8例为顺产.结论 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属高风险医疗行为,必须在具备相应的检查条件、输血条件、手术条件和护理条件下住院进行.

    作者:熊映芝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浅议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

    医患关系是医疗实践中客观存在着的以医务人员为一方、以患者及家属为另一方的一种双向的人际关系.本文就近年出现的医患关系恶化的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看法.

    作者:邹著英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脑梗死患者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评价

    脑梗死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是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而治愈率低的一种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脑梗死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此,有效地对脑梗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尤为重要.从2007年10月至2008年3月,笔者对60例脑梗死患者不同健康教育方式的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华;刘艳红;梁志兰;白新燕 刊期: 2009年第15期

  • 地塞米松与异丙嗪治疗药源性双硫仑反应30例

    目的 探讨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治的30例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予以地塞米松、异丙嗪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例患者症状在30~60 min消失,5例患者症状在1~2 h消失,1例患者症状在3 h消失.结论 地塞米松及异丙嗪能够迅速缓解药源性双硫仑样反应症状.

    作者:顾娅菲 刊期: 2009年第15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