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培养卫生员卫勤保障能力的思考

邓沁涛;王丽莉

关键词:卫训队, 卫生员, 卫勤保障能力
摘要:为提高卫生员的卫勤保障能力,笔者分析了卫生员卫勤保障的特点,提出了卫生员学习训练实战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构想.通过实行卫训队正规化、长期化、基地化,培养出具有较高卫勤保障能力的卫生员.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剖宫产术护理中的临床护理路径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根据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对试验组进行整体护理,完成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 结果 试验组对制定的临床护理路径满意度达到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0%). 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病患满意度明显提高,并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作者:肖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自配无痛皮肤消毒液用于成人浅静脉穿刺的观察

    为减轻静脉穿刺时患者的疼痛反应,笔者自配无痛皮肤消毒液:在佳润牌皮肤消毒液中加入2%利多卡因(1∶ 1混合),作为静脉输液穿刺时局部皮肤消毒剂,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琼丽;张星萍;谭巧红;龚婷;陈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抵御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的对策

    当前,处于起步阶段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医疗保险基金有了部分积累,医疗保险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但短时间的运行成功不能说明政策制度的完美,在运行成功的背后仍蕴藏着不可小视的隐患和风险.

    作者:杨俊玲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复合异丙酚诱导全麻的脑电双频谱观察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脑电双频谱(BIS)监测下异丙酚镇静以及麻醉诱导和维持需求量的影响. 方法 32例ASAⅠ~Ⅱ级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行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和B组(罗哌卡因组),每组16例.T9~10硬膜外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BIS,硬膜外给药A组用0.9%的生理盐水,B组用0.15%的罗哌卡因,首次剂量10 ml,然后以5 ml/h持续硬膜外注射.以异丙酚3 mg/s开始诱导,记录患者镇静状态、麻醉诱导和维持的异丙酚用量. 结果 达到镇静状态所需异丙酚剂量B组为(0.65±0.08) mg/kg,A组为(0.89±0.09) mg/kg,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异丙酚麻醉诱导剂量为(1.7±0.3) mg/kg,A组为(2.5±0.6) mg/kg,组间差异显著(P<0.05).术中维持BIS值在40~50所需异丙酚的剂量B组为(2.3±0.8) mg/(kg·h),显著低于A组的(4.0±1.4) mg/(kg·h)(P<0.05). 结论 全麻诱导前硬膜外罗哌卡因阻滞显著降低异丙酚镇静与麻醉诱导和维持的需求量.

    作者:刘安林;黄波;王瀚然;陈爱文;姚虹;伍捡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子宫输卵管造影及介入再通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宫颈选择性输卵管造影(selective salpingography,SSG)和输卵管再通术(selective transcervical fallopian tube recanalization,STFTR)在输卵管阻塞性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8例临床诊断不孕症的患者行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 graphy,HSG).对其中326例证实为输卵管狭窄或阻塞原因所致不孕的患者,在X线透视监视下,通过同轴导管配合导丝技术经宫颈将5F导管选择性插至子宫角部或输卵管间质部,并借助0.018 in微导丝、3F微导管的扩张作用和药液的冲胀作用,使阻塞的输卵管再通,后向输卵管内灌注消炎、抗粘连药物.结果 326例有639条输卵管狭窄或阻塞,行选择性输卵管造影和输卵管再通术,导丝均能选择性插入输卵管内,本组插管成功率达100%.427条输卵管介入治疗后再通,再通率达95.4%.结论 输卵管再通术简单快速,安全有效,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王涛;蒋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提高中职药理学教学效果的措施

    药理学是医学及相关专业学科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桥梁学科,知识理论深奥、缺乏系统性.在中职卫护校,要不断深化教改、课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通过注重基础学科联系性、采用项目教学模式结合启发式教学等措施可以提高药理学教学效果.

    作者:姜晓瑞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仙方活命饮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 探讨仙方活命饮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仙方活命饮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38例.结果 近期治愈10例,好转25例,无效3例.结论 仙方活命饮直肠滴注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孙庆;夏兆芳;刘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门诊患者口服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口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金额排序和DDDs值排序的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门诊口服抗生素的出库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患者口服抗生素中,头孢菌素类使用多,金额占53.25%,其次是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 结论 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是笔者所在医院门诊主要应用的口服抗生素.

    作者:王秀云;周秋峰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超声检查在急腹症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对急腹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7例急腹症的超声表现并与手术病理、随访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947例急腹症中以异位妊娠、泌尿系结石,急性胆囊炎常见,共674例,占71.2%,经手术和病理证实607例,225例临床随访证实.超声符合率92.2%.结论 超声对各类急腹症能快捷检查,动态观察,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赵文君;尹卫红;谭杜勋;肖美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宫内妊娠误诊为宫外孕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宫内妊娠误诊为宫外孕的原因,以提高诊断率.方法 以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入院诊断为宫外孕、出院确诊为宫内妊娠的30例患者为误诊组,同期随机抽取入院、出院诊断均为宫外孕的30例患者为确诊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血β-HCG值及B超情况.结果 临床表现误诊组多有明显的停经史及腹痛史,而确诊组则以不规则流血和腹痛多见.血β-HCG检查:入院2 d后误诊组复查较入院时成倍增加,而确诊组增加不显著.B超检查误诊组及确诊组均可有一侧附件区包块,但以确诊组多见.结论 对诊断不明确的患者要动态观察血β-HCG,及时监测盆腔B超,慎重治疗.

    作者:谷宇红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46例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分析及干预对策

    目的 研究分水岭脑梗死的病因及相关干预对策.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期间住院的分水岭脑梗死46例患者进行病因学的统计分析并提出相关干预措施.结果 46例分水岭脑梗死患者的病因主要为体循环低血压、血管狭窄或闭塞、微栓子及血液流变学异常,基础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合并有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患者,降压治疗须适度,手术、透析、腹泻、失血情况下需及时补充体液,有动脉斑块形成危险因素的患者须行稳定斑块治疗,合并心房纤颤须抗凝.

    作者:张淑琴;张小红;高紫红;王晓燕;钱李娟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基层医院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体会

    目的 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总结笔者所在医院5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体会,结合文献分析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结果 本组55例开腹胆囊切除术无一例发生胆道损伤.结论 熟悉胆道损伤的原因是预防开腹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的关键.

    作者:郑湘涛;张秀山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面神经麻痹针灸治疗体会

    面神经麻痹是神经病变中常见的疾患.本病有中枢性和周围性两类,中枢性面瘫可因脑血管疾患和脑肿瘤所产生.本文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刺手法与电疗结合所取得的疗效作初步的探讨.

    作者:武匀华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肺炎支原体脑炎32例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MP)脑炎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措施.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2例MP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多为学龄期儿童,7~12岁占65.6%,临床表现为发热(26/32),头痛、头晕、呕吐(20/32)、嗜睡、精神萎靡、昏迷(12/32)、抽搐(6/32).所有病例血清MP-IgM抗体阳性.26例脑脊液MPIgM阳性,除综合治疗外,对患儿静滴阿奇霉素抗感染及鲁米那钠、安定、水合氯醛、甘露醇、速尿、地塞米松、白蛋白等对症治疗,患儿均好转出院.结论 MP脑炎是MP肺外感染严重并发症,尽早确诊,足量、全程、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及地塞米松可迅速改善中毒表现,有效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MP感染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病情重、进展快,致残率及病死率高,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丁凤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浅淡疾病编码工作中的体会

    国际疾病ICD-10是一种以病因为主的多轴心分类,在临床工作中笔者掌握一点疾病填写顺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诊断的选择规则,同时对一些复杂疾病编码有些体会,希望能够以此进行交流.

    作者:曾莉蓉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严重的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因此严格的血糖控制对减轻和避免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工作中用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达标的有效方法,现将临床护理的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佟丽华;伊文波;韩凤珍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加味小柴胡汤治疗小儿蛔虫性腹痛68例报告

    蛔虫性腹痛是农村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对小儿的发育成长与健康有较大影响.近几年来,笔者运用加味小柴胡汤治疗本病68例,均收到非常满意的疗效.

    作者:李智;李麟;税清年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清河区642名婴儿身高体重Z评分分析

    目的 了解淮安市清河区婴儿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为指导婴儿合理喂养、促进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清河区642名婴儿体检资料,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及生长发育状况评价.结果 642名婴儿中未检出低体重、生长迟缓和消瘦儿童.12个月龄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8%和5.6%,高于全国儿童平均水平.结论 清河区婴儿体格发育状况良好,但超重和肥胖问题较为突出.

    作者:罗列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者26例,使用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同时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 4例高渗性昏迷,3例酮症酸中毒.1例高渗性昏迷患者因诱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他3例平均11.2 h(5~26 h)清醒,3例酮症酸中毒患者平均4 h(2~6 h)症状明显改善.存活25例平均住院时间10.6 d,均康复出院.结论 老年人糖尿病并发肺部感染较多见,临床表现不典型.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控制肺部感染并改善小气道通气功能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陈楚雄 刊期: 2009年第16期

  • 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他扎罗汀凝胶与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寻常性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治疗组采用他扎罗汀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林霉素凝胶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2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稍差,4周时疗效相当,8周时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0.1%他扎罗汀凝胶用于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治疗时间达8周总有效率较克林霉素凝胶高.

    作者:罗健 刊期: 2009年第16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