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锋
目的 探讨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消痛散结汤加减内服治疗乳腺增生病48例.结果 总有效率100%,痊愈率89.6%.结论 自拟方消痛散结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袁继红;韩冰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严重感染患者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的变化趋势及对其监测的意义.方法 对37名严重感染患者进行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分析其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关系.结果 在严重感染患者,早期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增高,伴随病情加重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可先与白细胞计数降低出现,并与预后相关.结论 血小板及白细胞计数能够有效评估严重感染患者的病情,对于评估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玉霞;刘延梅;吴金玲;王海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10~16周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术后妊娠10~16周,自愿采用药物引产的孕妇130例,采用米非司酮序贯疗法2 d,即空腹或进食2 h后服用,服后空腹2 h,第1天上午首次口服米非司酮50 mg,此后每隔12 h口服50 mg 共服2 d,第3天晨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 μg.结果 130例引产对象中成功118例,引产成功率90.8%,10例因胎盘残留出血较多而行清宫术,1例妊娠囊未排出而行钳刮术,1例引产失败行钳刮术.结论 通过实践笔者认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剖宫产术后妊娠10~16周引产,成功率高,清宫率低,技术难度小,风险低.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曹美;李新节 刊期: 2009年第18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妇产科2002~2007年收治的妊娠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120例(观察组),年龄20~43岁,平均年龄(32.1±6.2)岁,发现子宫肌瘤的时间为怀孕前至停经34周.选取笔者所在医院同期正常分娩孕妇120例(对照组),年龄22~42岁,平均年龄(30.8±5.8)岁.两组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两组孕妇随诊至分娩结束,记录随访资料.
作者:谢家滨;杨淑英;向群 刊期: 2009年第18期
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在机体的组成及生理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人体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或失衡将会引发多种疾病.现将几种微量元素含量异常情况简述如下.
作者:侯月婷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术后下肢血栓性静脉炎的早期诊断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近10年收治的15例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病例,按发病就诊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期,采用三种方法治疗.早期6例口服罗红霉素和头孢克肟配肠溶阿斯匹林;中期4例静滴菌必治及川芎嗪、补充肝素治疗;晚期5例除中期用药外加局部溶栓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显示:发热、患肢肿胀、WBC、N变化等.早期6例,4~5 d痊愈.中期4例,治疗5~7 d痊愈.晚期5例,7~9 d痊愈,均无并发症,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 充分认识本病的早期临床特点是尽早诊治的关键措施,即减轻患者痛苦,又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局部溶栓效果确切,义无并发症.
作者:张继志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关节镜技术结合力线矫正及骨减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应用关节镜行关节清理后行胫骨高位截骨纠正力线及骨减压.结果 本组34例(36膝)获得随访,随访1~4年平均28个月,优良率92.7%.结论 关节内外联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
作者:谢新敏;赵学春;布金鹏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复方癫痫宁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 用复方癫痫宁片治疗各型癫痫146例,无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的发作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组100例中,发作长期缓解率为64%,发作显著缓解20%,有效8%,无效加重8%,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发作长期缓解21.7%,发作显著缓解32.6%,有效23.9%,无效加重21.6%,总有效率为78.2%.结论 复方癫痫宁片治疗各型癫痫病有显著疗效,表明中西结合是治疗癫痫的较好方法.
作者:师洪亮;师者书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采用回顾性总结的方法,收集108例老年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和DHS治疗的方法,经过2年以上的随访,比较两组间手术过程,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结果 置换组手术实行微创技术,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并发症少.结论 对于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患者,手术创伤小,固定牢,能够早期下地活动,改善晚年生活质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选择.
作者:范庆旺;闫树君;苏长顺;李春雨;李刚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随着护理观念和护理模式的改变,健康教育逐渐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健康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效果不满意,现将实施健康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相关因素及对策总结如下.
作者:严燕萍;张群燕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施他宁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别应用施他宁、垂体后叶素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共治疗77例次.结果 24 h止血率分别为81.1%(30/37)、62.5%(25/40);平均止血时间分别为(5.4±3.9) h、(13.5±5.2) h.以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施他宁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近期止血效果较确切,疗效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素,而且使用安全方便、副作用少,可作为治疗该病的理想候选药物.
作者:周良斌;胡昌盛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洛丁新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尿微量白蛋白排出的影响.方法 将68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洛丁新组(34例)和拜新同组(34例),治疗3个月.结果 两组降压效果相同而减少尿白蛋白排出上却有明显差别.结论 洛丁新除降压效果明显外尚有明确的减低尿白蛋白的效果.
作者:王春义;王秋月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联合胸腺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25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胸腺素注射液60 mg加入5%~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续2周,同时口服咪唑斯汀10 mg/d口服,12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对照组单用咪唑斯汀,方法和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第12 天、24天、36天有效率分别为86.86%、91.11%、91.10%;对照组第12天、24天、36天有效率分别为70.00%、72.50%、72.50%,两组痊愈率和有效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咪唑斯汀联合胸腺素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作者:郑雪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胆总管术后拔除T管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例拔除T管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经原窦道置导尿管引流,其中2例以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引流.1例开腹胆总管重置T管引流.5例全部治愈.结论 胆总管术后拔除T管时应注意胆汁性腹膜炎的可能,对于一些营养不良或有慢性病的患者应适当延长拔管时间.
作者:范丽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48例老年患者股骨头置换术选用CSEA,选择L2~3穿刺,到达硬膜外腔后用25 G腰穿针刺入蛛网膜下腔,见脑脊液流出后给予0.75%布比卡因1 ml~1.3 ml加25%葡萄糖溶液0.2 ml~0.3 ml混合液,同时硬膜外腔置管平卧,取头高脚低位.结果 麻醉效果好,肌肉松驰,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CSEA阻滞效果完善,采用小剂量局麻药对呼吸循环系统干扰轻,术后并发症少,比较适宜于老年人股骨头置换术.
作者:卢忠旭 刊期: 2009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学服务的作用,明确临床药学服务的内涵,促进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的进步与发展.方法 对与临床药学服务密切相关的各学科加以分析.结果 在临床医院不同的特定的条件下,医院临床药学服务工作能否有效开展有赖于临床药师与医院管理层对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认知程度与重视程度.结论 医院多学科参与互助支持是医院临床药学服务的基础,同时医院临床药学服务有效开展需要多学科技术人才的有效协作.
作者:王振国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肥厚型心肌病(HCM)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笔者以超声心动图为诊断基础,对61例HCM患者的心电图(ECG)进行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临床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HCM患者61例,男37例,女24例;年龄17~80岁,平均48.5岁.其中胸闷胸痛26例,心悸21例,劳力性呼吸困难7例,头晕5例,晕厥2例.
作者:董兰英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近几年来,我国医疗卫生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处境,群众不满意,医务人员抱怨,医疗、护理纠纷呈上升趋势,有体制问题,有舆论导向问题,有患者方面的问题,也有医务人员本身的问题.服务观念不强、与患者沟通不畅等均可引发护患纠纷.做好从入院到出院各环节与患者的有效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措施.
作者:何素荣 刊期: 2009年第18期
肠梗阻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是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近年来结核性炎症已占炎症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首位,这应在临床上引起注意.本文就笔者所在医院2006~2008年来收治的128例患者的病因、诊断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
作者:左克义 刊期: 2009年第18期
高血压分继发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两种.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病因,如肾病、内分泌肿瘤等.一旦病因去除,患者即不再有高血压,不需要终身服药.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目前暂无法根治,需要终身服药.一般地说,经不同日数次测压,血压≥150/95 mm Hg,即需要治疗.如果患者有以下1~2条危险因素,血压≥140/90 mm Hg,就需要治疗.这些危险因素包括老年、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缺少体力活动、糖尿病等.
作者:朱晓云 刊期: 2009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