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建宁;朱闽
本文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笔者认为,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其诊断主要依靠对B细胞功能的准确测定和观察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特点.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益气养阴中药等.
作者:熊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技术操作方法和可行性.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采用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31例.在骨折节段上下椎体的椎弓根皮肤对应切口并在X线检视下穿刺.定位钻入椎弓根钉,置入固定棒支持复位固定骨折.结果 31例手术时间平均为110 min,手术中出血平均为40 ml,住院时间平均21 d.随访9~32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均未发生椎弓根钉断裂及继发性脊柱后凸畸形等并发症.矫正椎体高度无丢失.结论 经皮椎弓根内固定治疗不需椎管减压的胸腰椎骨折,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骨折复位内固定确切.手术操作技术要求精细,X线暴露时间较长.
作者:苏科;白龙;陈亮清;谢振宇;陈科明;叶珂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急性白血病(AL)常以发烧、贫血、出血及脏器侵润为典型临床表现,配以骨髓检查诊断不难.但以其中1~2种表现为主要症状或首发症状就诊时,若对其认识不足则易造成误诊.笔者所在医院1998~2008年共收治急性白血病234例,院内外出诊误诊68例,为从中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海玲;燕法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在糖尿病早期症状不典型时,可结合西医检测指标,微观辨证.根据餐前高血糖、餐后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及低胰岛素血症的不同,而分别采用滋阴润燥、清热凉血,补脾益气、毓阴清热、健运中宫、化瘀降浊和脾肾双调、阴阳互补法治疗.
作者:谢建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方法 对患者胃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 98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中,胃溃疡41例,占41.84%,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5例,占15.31%,急性胃黏膜病变29例,占29.59%,食管癌及胃癌9例,占9.18%.结论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癌及胃癌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老年人存在着更多的慢性基础病,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治并发症.
作者:李秋平;刘拥军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倍他乐克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波依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用倍他乐克进行降压治疗疗效好,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2例,对照组28例,分别给予综合及加服黄芪、川芎等中药剂治疗;治疗前后4、8周时测定T细胞亚群值,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疗效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 60例患者CD3、CD4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氧分压均明显升高,住院天数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8周时,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 P<0.01),8周时CD3、CD4中药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细胞免疫有增强调节作用,对防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玉叶;于丽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17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78例患者中,7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手术率.
作者:岳在连;陈文峰;刘敏;王红涛;周思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分组排班在急诊科实际应用的成效.方法 将护理人员分为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急诊留观组、门诊急诊输液组4个小组分开排班,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结果 实行两年多分组排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每个小组都有所作为,获得医生、患者和护理部的好评.结论 通过分组排班,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密切了医护关系.
作者:王春容;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取10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抗感染、抗病毒、解痉、止咳、吸痰、雾化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且治疗组在咳嗽、发热、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佳,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陈桂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静脉留置针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8例留置静脉针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患儿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2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对照组:44例患儿用生理盐水3 ml进行静脉留置针正压封管.结果 88例留置静脉针的患儿中,观察组使用普通肝素钠正压封管的静脉留置针留置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为3~4 d .留置期间无血回流堵塞,患儿无任何不适主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用普通肝素钠稀释液进行正压封管可减少静脉留置针堵塞,延长留置时间,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的痛苦.
作者:骆成珠;唐吉荣;钟雪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门诊肛周尖锐湿疣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微波联合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微波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外用5%咪喹莫特乳膏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能够明显降低其复发率.
作者:聂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肿瘤血管生成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将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外科手术标本,用第8因子抗体作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计算肿瘤内微血管数量.并对所有病例进行1~5年随访.结果 发现血管密度和肿瘤复发、转移率有相关性.结论 肿瘤血管生成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指标之一.
作者:张玉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设备已成为各级医疗机构的物质基础和医院现代化的标志.先进的医疗设备为临床医生提供准确诊断的依据,而目前在国家的各级医疗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医疗设备闲置或使用率低的问题.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购置价值昂贵的医疗设备,却不能带来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本文着重谈谈对设备进行科学化的管理以及如何提高设备利用率.
作者:孟琦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发生机制及十二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入选的163例患者行DCG检查,根据诊断标准并结合患者日常生活记录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89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共出现心肌缺血发作506阵次,大多数在6:00~10:00发作.结论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应用DCG监测无症状心肌缺血,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杜文惠;彭风芹;王平;谢素屏;刘玉锐;王继红;杨永进;樊向明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所在医院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霞;张洪兰;王爱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临床工作中经常发现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因此全麻苏醒期躁动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大多数患者临床表现为情绪激动、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等,个别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主运动,严重时还有个别患者造成自身的意外伤害等,若处理不当,可危机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多年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全麻手术患者在苏醒期出现躁动现象应根据不同原因进行不同的护理.
作者:鲍淑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研制开发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实现医院感染管理动态监测,预防医院感染和传染病暴发流行,杜绝医院感染恶性事件发生. 方法 采用C/S+B/S架构,与军卫一号信息工程接轨,以Delphi和NET为开发工具,结合Java Script+ASP+XML+web Service等先进开发技术,对HIS中医院感染相关信息进行提取、整合、分析及预警.结果 该系统解决了医院感染统计中数据的复杂逻辑关系问题,简化了工作流程,减少了前瞻性干预控制的盲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结论 借助该系统对医院感染各环节及高危因素进行前瞻性监测,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减少漏诊、漏报.
作者:韩雪玲;史锋庆;高建宏;胡淑芳;洪贝;景丽;李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TACE+PEI组和单纯TACE组,观察其肿块缩小率和存活率.结果 TACE+PEI组治疗后瘤体缩小率为90.6%,肿瘤血管明显减少或消失率占96.9%,1年、2年、3年存活率分别为81.3%,46.9%和31.3%,明显高于单纯TACE组.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肝动脉栓塞化疗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肝癌疗效较好.
作者:国玉鹏;刘同亭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见的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其骨痛常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痛,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多方法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巍;阮广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