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风湿酒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赵建华;潘艳红;刘会平

关键词:风湿酒, 风湿病, 中药
摘要:目的 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风湿药酒临床应用187例效果观察,进一步论证该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从该制剂品种的处方组成、功效分析、制备方法、临床资料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 对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总有效率达93.1%;同时对筋骨麻木、腰膝关节疼痛等也有良好疗效.结论 经过验证取得观点是风湿酒组方、制备科学合理、价格低廉、效果可靠,值得进一步研究.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相关文献
  • 金属支架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金属支架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 对21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金属支架扩张植入术并观察统计其改善吞咽困难的程度、狭窄食管的扩张程度及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21例病例均扩张成功,吞咽困难消失,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支架留置6~8周后均顺利取出,术后无食管壁瘢痕增生及再狭窄发生,随访期内无复发.结论 金属支架扩张治疗贲门失弛缓症效果良好,无重大并发症,安全性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深入探讨.

    作者:梁冬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骨科上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静脉镇痛(PCI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18~75岁骨科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单独的酒石酸布托啡诺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F),单独的枸橼芬太尼0.8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G),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每组25例,术毕使用PCIA,并分别记录6 h、24 h、48 h三个时段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G组与H组VAS评分显著低于F组(P<0.05),F组与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G组(P<0.05) .结论 枸橼酸芬太尼0.4 mg与酒石酸布托啡诺4 mg加生理盐水共120 ml(H组)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较少,是上肢手术术后静脉镇痛治疗的良好选择之一.

    作者:张羽明;梁杰;杨晓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前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

    目的 探讨临床上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前脱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通过13例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X线片检查,发现踝关节前脱位,并分别在术中术后寻找原因,采取相应解决方法.2例斯氏针固定,3例石膏固定,8例结合支架超踝关节外固定.结果 13例患者均于2个月后除去斯氏针及石膏和支架均未出现脱位,12个月时骨折均一期愈合,13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认识到胫骨Pilon骨折胫骨下端前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严重撕脱或其附着点粉碎是踝关节前脱位的根本原因,而跟腱在后方的牵拉则是外因.内固定结合支架外固定是目前理想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龙飞;唐俊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口腔科门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对策

    目的 了解口腔科门诊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及对策方法.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不同年龄及职称的55名口腔科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压力来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劳动强度大是口腔科护士普遍存在的压力源,不同职称及年龄的护士压力源不同.结论 口腔科门诊护士长期处于工作强度大,心理压力大等多种压力源的环境中,管理者应给予人文关怀,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同时护士也要不断提高自我,学会自身减压.

    作者:周军;崔军;李少兰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近两年来120例宫颈糜烂患者行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全组治愈81例,好转37例,2例重度宫颈糜烂伴宫颈管炎者无效,总有效率98.3%,疗效良好.结论 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与传统的药物及物理疗法相比,效果满意,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值得推广.

    作者:宁琳;王玉洁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根据前人的研究总结,笔者认为,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造成胰岛B细胞功能受损的病理机制,主要是脂毒性和糖毒性.其诊断主要依靠对B细胞功能的准确测定和观察胰岛B细胞功能缺陷的特点.具有保护和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K-ATP通道开放剂、益气养阴中药等.

    作者:熊红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泄泻治疗的临床应用体会

    泄泻临床上大致分为两种,即暴泻和久泻.暴泻多为时令之邪或饮食所伤,发于夏季者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久泻则由暴泻失治而致损伤脾肾者,例如慢性肠炎的泄泻,更为常见,这些发作无季节性,遇起居、精神等不适,更易发病.

    作者:段修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盐酸度洛西汀对卒中后情感障碍及神经功能康复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盐酸度洛西汀对卒中后抑郁焦虑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卒中后抑郁焦虑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在接受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盐酸度洛西汀,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汉密尔顿抑郁和焦虑量表(HAMD、HAMA)评测,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HAMD、HAMA评分减少的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度洛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是有效的,而且对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作者:王有奎;王淑英;于明忠;杨培斌;唐霞;张晓霞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胸腰段爆裂骨折的前后手术入路选择分析

    目的 分析前路和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段爆裂骨折的疗效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7月手术治疗的胸腰段爆裂骨折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例,女23例;年龄17~58岁,平均36.6岁;后路手术45例,前路手术50例.通过影像学检查比较伤椎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的术前情况及手术矫正和随访丢失情况,评估椎管减压范围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95例患者随访6~4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加重等严重并发症.通过比较两组术前椎体前后缘高度和Cobb角有差异,前路组比后路组术前压缩及后凸畸形程度重,术后两组均复位满意无明显差异,随访两组有明显差异,后路组矫正丢失率明显大于前路组;术前椎管占位前后路分别为(46.2±12.4)%和(40.6±15.5)%,术后分别为(3.0±4.0)%和(16.2±1.9)%,前路组椎管清除率明显优于后路组;后路手术较前路手术用时短,出血量少;前路组植骨融合率高于后路组.结论 胸腰段爆裂骨折行前后路手术的疗效是肯定的,具体的术式选择应根据伤椎椎体压缩程度、椎管内骨性占位程度、是否伴有脊柱后柱结构不稳或骨折脱位来决定.

    作者:王干威;陈海波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针尖下的场在物质电场、磁场、穴位场物理学探要与经络感传效应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效果,对100多种疾病有特效.针灸开创了非药物治疗的先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精密科学,是人们深入认识生命现象的理论基础学科.医学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研究,而物理学的技术、方法是推动医学入微观察的强大动力.现在就针尖下的场在物质进行生物、物理学探要.

    作者:李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X线机高压初次级电源系统原理及检修实例

    近几年来,由于电子工程技术和计算机自动化等新技术的应用,使医用X线机在实现大容量、多功能、控制自动化、以及快速摄影、记录贮存等现代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

    作者:邓振社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经超声检查排除生殖器官肿瘤和畸形,经生殖内分泌激素检测等排除无排卵性不孕,经精液检查排除男性不孕,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给予抗生素消炎,并通过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口服中药,每日1剂,中药保留灌肠,每日1次,深部热疗每日1次,输卵管通液每月3次.结果 治疗1个月治愈1例;治疗3个月治愈3例;6个月至1年治愈3例,好转20例,无效13例;治疗1年治愈8例,好转17例,无效8例;治疗2年治愈5例,好转15例,无效5例.总治愈率50%,总有效率87.5%.结论 中西医综合治疗输卵管梗阻性不孕,无痛苦,创伤小,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徐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肝性胸腔积液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并胸腔积液发生率、程度及性质.方法 对肝硬化患者行胸部X片、B超检查,并胸腔穿刺抽液化验.结果 肝硬化并胸腔积液发生率19.6%,以右侧多见,胸水有漏出液、渗出液、介于渗漏之间的液体、血性液体.结论 肝硬化失代偿期并胸水并不少见,腹水越多胸水发生率越高,胸水性质多样.

    作者:文卫红;龙湘珍;蒋玉兰;蒋旭东;阳珊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32例50个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结果 50个椎体均完全耐受手术,手术时间平均单椎体为25 min,每个患椎注入骨水泥量平均为3.5 ml,术中出血20~50 ml,术中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术后VAS评分明显降低.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周亮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倍他乐克治疗55例高血压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倍他乐克片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波依定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应用倍他乐克进行降压治疗疗效好,对患者症状改善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红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腹腔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妇科腹腔手术患者的护理影响.方法 将符合腔镜手术诊断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结果 出院时治疗组显效率为82.5%,对照组为60.0%,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对提高妇科腹腔手术患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王晓辉;韩莉丽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采用Ⅰ期前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结核19例,术后抗结核治疗.术前Frankel分级:C级4例,D级12例.结果 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本组患者均获随访16~78个月,植骨块均在4~6个月融合,无植骨块松动移位发生,病灶无复发.神经功能C级4例中2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D级12例均恢复至E级.结论 采用Ⅰ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确切,脊柱稳定性重建可靠,促进骨性融合和病灶愈合,有利于早期适度活动,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手术方法.

    作者:杨绍银;庞勇;张兵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内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1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3例(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与对照组61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结果 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定时注入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94.3%,未行胃肠减压定时口服止血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持续胃肠减压联合胃管给药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过程中可以有效观察出血情况,降低再出血的可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张川渝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急诊科分组排班的成效

    目的 探讨护理人员分组排班在急诊科实际应用的成效.方法 将护理人员分为院前急救组、急诊抢救组、急诊留观组、门诊急诊输液组4个小组分开排班,每个小组设一名小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结果 实行两年多分组排班使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每个小组都有所作为,获得医生、患者和护理部的好评.结论 通过分组排班,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在科内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提高了护士专业水平和临床工作质量,密切了医护关系.

    作者:王春容;陈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及康复训练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1],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自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er和Barr首次通过手术证实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采用手术治疗已有70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余文化的丰富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尤为明显.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是骨科护理人员共同探讨的课题,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护理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赖敏灵;吴丽心;詹美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中国医学创新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保健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