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卫红;龙湘珍;蒋玉兰;蒋旭东;阳珊珊
目的 对汉川市新堰镇入托儿童乙肝标志物进行检测,分析乙肝抗体与年龄的关系.方法 对新堰镇区542名2~6岁入托儿童的乙肝三系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两对半全阴者占72.3%,HBsAb阳性占25.4%,大三阳者占1.15%,小三阳者占1.15%.结论 HBsAb阳性与年龄有显著关系.
作者:李传生;叶义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术指征的变化情况,正确衡量其价值.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2276例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从传统的手术适应证到无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均逐年提高.结论 人们对分娩观念的变化及医疗行为中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剖宫产指征在相应的变化,社会因素则是剖宫产上升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作者:王跃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泄泻临床上大致分为两种,即暴泻和久泻.暴泻多为时令之邪或饮食所伤,发于夏季者多,有一定的季节性.久泻则由暴泻失治而致损伤脾肾者,例如慢性肠炎的泄泻,更为常见,这些发作无季节性,遇起居、精神等不适,更易发病.
作者:段修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鼻出血是受心理影响较大的疾病,做好鼻出血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少数民族患者,特别怕见血.在临床上除采用常规止血方法外,通过对少数民族鼻出血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罗丽娟;沈云清;王雪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调查手术前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顾虑及对其术前要了解的内容、术后的愿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文化程度对手术的态度及顾虑存在差异,对手术前需求、手术知识及手术后的愿望也存在差异.结论 在手术前应根据患者的心理需求,针对性的进行正确引导,使其减轻心理负担,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作者:谭颖 刊期: 2009年第19期
静脉丙种球蛋白即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属于一种生物制品,含有广谱病毒和细菌的IgG抗体.具有调理和中和作用,经静脉输注可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IgG水平.
作者:何君英;欧阳向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临床实践证明,针灸对300多种疾病有效果,对100多种疾病有特效.针灸开创了非药物治疗的先河.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物理学是研究物体、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精密科学,是人们深入认识生命现象的理论基础学科.医学已从宏观进入到微观研究,而物理学的技术、方法是推动医学入微观察的强大动力.现在就针尖下的场在物质进行生物、物理学探要.
作者:李文忠 刊期: 2009年第19期
恶性肿瘤骨转移常见的症状为疼痛、活动受限,其骨痛常常为难以忍受的剧痛,是肿瘤晚期患者常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尽管临床工作中应用很多方法治疗,效果也不尽理想.笔者所在科室应用放射性核素二氯化锶(89SrCl2)治疗肿瘤骨转移,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巍;阮广安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结核性胸膜炎是常见的胸膜疾病,每年有十多万新发病例[1],结核性胸膜炎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进行正规治疗或化疗不规范、不积极抽液,可形成慢性胸腔积液、包裹性积液、胸膜广泛粘连肥厚、纵隔移位、胸廓畸形,重者使患者肺通气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积极、正规、合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现对其目前治疗状况综述如下.
作者:李党育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168例有症状、体征的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外科治疗.其中14例胆囊大部分切除,胆囊造瘘术3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36例,其余病例均按照顺逆结合切除胆囊.结果 术中发现胆总管损伤2例,及时对位缝合,放置T管支撑,引流.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要预防结石性胆囊炎的严重并发症,行胆囊切除术是理想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国彪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临床上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踝关节前脱位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通过13例胫骨Pilon骨折内固定术后X线片检查,发现踝关节前脱位,并分别在术中术后寻找原因,采取相应解决方法.2例斯氏针固定,3例石膏固定,8例结合支架超踝关节外固定.结果 13例患者均于2个月后除去斯氏针及石膏和支架均未出现脱位,12个月时骨折均一期愈合,13例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结论 认识到胫骨Pilon骨折胫骨下端前关节囊及其周围软组织严重撕脱或其附着点粉碎是踝关节前脱位的根本原因,而跟腱在后方的牵拉则是外因.内固定结合支架外固定是目前理想的解决办法.
作者:刘龙飞;唐俊梅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探讨水通道蛋白8(AQP8)mRNA在人胎盘、胎膜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RT-PCR检测10例选择性剖宫产的足月单胎正常孕妇胎盘、胎膜中AQP8mRNA的表达.结果 在人胎盘、胎膜中,AQP8 mRNA均有表达.结论 AQP8可能参与人羊水循环及其调节,并且为羊水量异常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朱宇;向华国;陈盛强;杨艳娟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笔者所在医院对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用银杏达莫注射液与注射用腺苷钴胺联合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明霞;张洪兰;王爱娜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案和有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2008年在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急性胰腺炎178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78例患者中,7例转为手术治疗,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及手术率.
作者:岳在连;陈文峰;刘敏;王红涛;周思俊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拉米夫定对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HBV DNA≥104拷贝/ml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77例,对照组38例给予一般保肝、利尿、白蛋白等基础治疗,治疗组39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100 mg/d.观察两组患者ALT、TBIL、ALB、PTA、HBV DNA定量、门静脉血流动力学、Child-Pugh评分的变化及并发症和存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组ALT、TBIL、ALB及HBVDNA水平12周后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者22例(73%),对照组Child-Pugh评分下降≥2分者12例(10%),治疗3年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年后肝门静脉直径、血流速度、血流量,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原发性肝癌的累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率87.1%(34/39),明显高于对照组60.5%(23/38)(P<0.05).结论 HBV 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服用拉米夫定治疗能快速抑制病毒复制,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直径,改善门静脉血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作者:孙希平;赵利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0例拟行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老年患者,ASAⅡ~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S组)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组(C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运动阻滞程度、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监测麻醉前、麻醉开始后5,10,15,20,30 min各组患者MAP、HR,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需药物治疗例数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C组比较,S组患者感觉阻滞范围更广,运动阻滞程度明显,但运动阻滞持续时间短(P<0.01).与麻醉前相比,S组患者麻醉后各时点MAP、HR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后10、15 min MAP、HR下降(P<0.01).C组患者术中需麻黄素或阿托品治疗25例,S组为4例.两组患者均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结论 单侧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老年人下腹部或下肢单侧手术,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瀚然;刘安林;姚虹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伍用芬太尼在高血压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安全性.方法 50例行胃镜检查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实施丙泊酚、芬太尼麻醉,对照组(25例)常规操作.观察两组患者的反应,血压(BP),心率(HR),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心电图(ECG)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全都顺利地完成了胃镜检查,BP、HR、R均较检查前明显下降(P<0.05),在检查结束后恢复正常.对照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多,6例中止了检查,BP, HR, R均较检查前明显上升(P<0.05).结论 丙泊酚与芬太尼联合可安全、有效地用于高血压患者胃镜检查.
作者:张军;朱建平;仝健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自动加压钢板在儿童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股骨干骨折的患儿进行3 mm窄型自动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结果 18例平均下地活动时间3个月,6月后全部达到骨性愈合标准.结论 自动加压钢板是治疗四肢骨折有效的一种治疗方法,对骨折除支持作用外,还维持骨折整复后的位置,防止骨折移位,使骨折保持解剖学和功能上的整体性,以利骨折早期愈合,患儿早期活动.
作者:石得璋;黄林彪;马才英 刊期: 2009年第19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退变、破裂、后凸压迫脊髓或神经而出现的综合征[1],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自1934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Mixer和Barr首次通过手术证实和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采用手术治疗已有70年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业余文化的丰富及人类寿命的延长,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尤为明显.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如何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是骨科护理人员共同探讨的课题,现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的护理现状报告如下.
作者:赖敏灵;吴丽心;詹美芳 刊期: 2009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如何快速有效的完成根管治疗.方法 对488例患牙应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结果 本组488例患牙,痊愈463例,失败25例.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杨树荣;王浩;马佳 刊期: 2009年第19期